關於中國曆史的思考(網上摘抄)


    一前言


    作為理工農醫類學生,我很喜歡中國的文史。古代話本說起諸葛亮,喜歡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古博今”來形容,因為知道文史地理很容易被認為是知識淵博,而且了解文史地理能相對容易地提高文化素質。哲學、科學都有自己的基礎和難度,要了解哲學科學遠比了解文史地理難。由於我偏偏知道一點文史地理的常識,因此被周圍同學視為是“文史豐富”的人。嗟夫,羞煞我也!我畢竟不是文史專家,所以隻能在表麵上做一些膚淺工作。那就長話短說,談談我對中國曆史的認識吧。


    二關於中國官製史的認識


    正所謂“一朝皇帝一朝臣”,每一個曆史朝代都有自己政體製度。這裏我的基本認識是:曆代官製的變遷,從客觀上講是生產力發展必須有相應的生產關係所匹配、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必然結果;主觀上講是坐朝天子的皇權與當朝臣子的相權矛盾發展的結果。


    1秦漢時期


    先說秦漢,秦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朝代,建立了影響後世的封建製度。此後的漢朝是中國古代蓬勃發展的上升期,前期沿襲了這套製度,在漢武帝之後又有所變化。它們的基本官製是“三公九卿”製度。


    三公有三種說法:一是“三師”,即“太師、太傅、太保”及“少師、少傅、少保”,這個曆次朝代都有,是標榜天朝尊重禮製特別設置的象征性官位,雖然地位尊崇,但沒有實權;二是“三司”,即“司徒、司馬、司空”,東漢時期的三公確實曾改叫此名,但是在大部分時候,它們還是象征意義的;三是秦漢官製的核心,這裏所講述的重要內容,即“丞相、禦史大夫、太尉”。


    丞相是文官首長,幫助皇帝處理民政,在早期有一定的遇事先斷和生殺予奪權力。由於作用重要,且必須擁有一定的才能,一般情況下任命講“任人唯賢”原則。但是丞相職權越大,能力越好,皇帝就越不放心,為了在製度上製約他,就出現了禦史大夫這個特殊官職。


    禦史大夫是監察首長,本意上是主管文書、輔助丞相,但皇帝賦予了監察重任,實際上監督丞相和百官,既然職權如此特殊,在任命上講“任人唯親”原則,選皇帝信任的。


    太尉是武官首長,幫助皇帝主管軍政,實際上是皇帝的高級軍事顧問。一般來說,大家一聽是掌管軍隊就覺得非常有地位,其實不然。曆來皇帝有個默認原則,就是軍隊指揮權不能交給大臣,總是把最高指揮權歸自己,軍政和軍令分開,互相製約。由於特殊性,其實太尉是最沒多少實際權力的高級官員。尉,是秦漢時期帶有強製權力的官員基本名稱,主管衛戍作戰的軍官固然叫尉,主管司法執法的也叫尉,甚至因為屯田具有強製性某些農業官員還叫尉。在平時,掌管一郡一縣的軍事首長叫郡尉、縣尉,負責宮門守衛、皇帝安全的南軍首長叫衛尉,負責首都及京畿安全且兼有中央禁衛軍主力、國家軍事戰略預備隊性質的北軍首長叫中尉,那麽掌管一國軍事行政的軍事首長叫太尉了。其實太尉不能直接掌管軍隊,僅僅是武官的最高軍階而已,而且用時則置、不用即廢。漢朝呂氏專權的時候,太尉周勃企圖調動北軍,但是沒有兵符,盡管下級很尊重他但沒允許進軍營,是周勃矯詔假傳皇帝命令才進去調動的,後來因為呂氏不得民心軍隊忠於朝廷成功平定叛亂周勃才沒有治罪,由此可見一斑。


    “九卿”是朝廷認為地位尊崇的九名官員,其實實權也不大。“宗正”處理皇族事務,因此需要德高望重之人擔任;“大司農”主管農業、稅賦財政,是皇帝的大管家,由此可見古代農業是立國之本、財稅之源;“少府”主管皇家園林、山河,是皇帝的小管家,最初還管理著尚未脫離宮廷瑣事的尚書;“郎中令”主管皇帝貼身侍衛郎官,也可左右顧問;“衛尉”上麵已經說到;“廷尉”主管司法執法;“太常”主管禮製祭祀以及文史;“大鴻臚”主管外國接待民族教化;“太仆”主管皇帝車馬,推而廣之管理國家交通。平心而論,“九卿”中家臣與國臣不分,既有處理國家事務的也有處理皇帝事務的,說明中國官製尚未走向成熟。中尉雖不在九卿之列,地位權力似在他們之上。究其原因,個人認為曆代中央警衛向來有互相牽製分別負責的南北軍係統。南軍屬於政府,其頭目衛尉自然在九卿之列,北軍皇帝直接掌握,其頭目也是直接任命,因此不屬於政府係統。


    漢朝的軍事兵役製度是全民皆兵製,和平時期分中央軍、地方軍,其實前文已經涉及,這裏就不贅述了,郎中令、衛尉、中尉、郡尉、縣尉即常設軍職;在戰爭時期,部隊臨時征發,由皇帝賜予名號任命統軍將領,一般比較尊崇的是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樓船將軍、伏波將軍,前、後、左、右將軍,負責一個戰役方向的軍事主官為都尉,負責一個戰術方向的是校尉。


    2隋唐時期


    再說隋唐,隋唐時期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高峰期,是我認為中央官製最完備的朝代。他們的基本官製是“三省六部”製度。


    門下省起於南北朝,最初叫黃門省,設立的初衷是架空中書省,是隋唐審核中樞,主管出令批駁和上奏篩選。首長是侍中兩名,副手是門下侍郎,具體辦事人員是給事中六名。


    中書省起於魏晉時期,是為了架空尚書台而設立的以中書秘、中書監為首的辦公機構。中書是“中尚書”的簡稱,早先宦官充任,後來由士人取代,隨著皇帝的信任逐步走向中國曆史的舞台,並影響深遠。隋朝被稱做內史省,唐朝改名為中書省,是隋唐決策中樞,主管商議決斷和草擬詔令。首長是中書令兩名,副手是中書侍郎,具體辦事人員是中書舍人六名,分別聯係六部。


    為了規諷是非、麵刺過失,隋唐建立了成熟的言諫官機構,官名有諫議大夫、散騎常侍、拾遺、補闕,以左右冠名分屬中書、門下兩省,充分體現了集體智慧、眾議作風,完善了決策部門。


    尚書省起於漢朝,漢武帝為了加強皇權不受大臣約束設置了內外朝,外朝是丞相、禦史大夫為首的傳統政府機構,內朝是以大司馬(職權等同於太尉)冠名的大將軍、驃騎將軍為首的尚書台。尚書台開始擺脫瑣碎的宮廷事務走向中國政治的舞台,到隋唐成為執行中樞,主管政令執行和問題反饋。這裏所說的尚書省特指尚書都省,和六部有相對獨立的關係,首長是左、右仆射,副手是左右丞,具體事務下放六部。


    六部分別是——兵部,負責軍事行政、武官考選、兵器地圖;刑部,負責司法執法、重案審核、監獄管理;工部,負責工程監理、屯田開發、水利興修;吏部,負責人事管理、文官考選、政績考察;禮部負責文化教育、禮製祭祀、科舉考試。


    另外,還有九寺,由秦漢“九卿”演變而來的具有政府性質的辦事機構,和六部有對口關係,具體辦理六部委托事務,主官稱“卿”、副官稱“少卿”。對曆史影響較大的有大理寺,是廷尉的變體,負責京師案件和地方死刑案件的審判,必要時大理寺卿要和刑部尚書、禦史大夫聯合辦案。


    在隋唐,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是宰相部門。中書省和門下省業務緊密,位於皇城以北,合稱“北省”,是決策部門;尚書都省和六部有隸屬關係,位於皇城以南,合稱“南省”,是執行部門。辦事程序如下:在朝堂上,由皇帝或大臣提出議程,經過朝議提出大體方針;在中書省,關於尚書省上奏由中書舍人五名商議決斷、一名草擬詔令(世稱“五花判事”),並修改門下省駁迴詔令,經過中書令批準送交門下省;在門下省,由侍中領導給事中審核詔令與上奏,覺得詔令可行就簽字由尚書省批出、不可行就駁迴中書省重擬,並將尚書省上奏篩選初審呈送中書省;在尚書省,由左、右仆射將中書省草擬門下省通過的詔令批出下放六部執行,總結實際出現問題寫出上奏送交門下省初審請求中書省處理。如果三省有較大分歧,由皇帝或朝堂仲裁。


    由於中書省、門下省互相牽製,如按以上程序一旦出現分歧就會導致辦事效率降低,因此兩省首長和隨身幕僚組成政事堂在門下省合署辦公。起初由兩省首長輪流主持,主持者自然是真宰相,稱“政事堂執筆”;後來裴度將政事堂改在中書省辦公,權力中心也由門下省轉移至中書省。隨著製度的逐漸完備,政事堂改稱“中書門下”,既使是尚書省左、右仆射若沒有特別允許也不得進入“中書門下”,成為唐朝中期軍國重大事件的決策中樞。皇帝為了提拔年輕有為官員或者避免權力集中,開始有“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加銜進入“中書門下”,後來這些成為宋朝正式官職。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機構,那就是監察係統。隋唐時期是禦史台,主要首長為禦史大夫。機構分三部分,台院,辦事人員是侍禦史,負責彈劾中央百官,並涉及審理重大案件;殿院,辦事人員是殿中侍禦史,負責檢查朝廷威儀、朝官風貌;察院,負責糾察地方百官,考查民風。另外,由於洛陽是東都,因此還留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機構,叫留台,負責東都監察。


    隋唐時期實行府兵製。中央警衛軍分北衙、南衙軍兩大係統,北衙軍有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武軍六軍;南衙軍有左右十六衛,名號很多記不全了,總之各地有對應的兵源關係。地方軍,在隋朝名號有鷹揚、鷹擊將軍府,在唐代改為剛毅、果敢都尉府。將軍名號,實際上曆代基本不變,在行軍作戰時朝廷給予統軍元帥稱號。因此就不贅述了。


    3兩宋時期


    兩宋時期是非常特殊的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的轉型期。宋朝應該說經濟、教育、科學、文化以及軍事裝備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可是偏偏宋朝又是積貧積弱的國家,內憂不少、外辱不斷,雖然原因很多,但是特殊的官製是重要因素之一。兩宋的基本官製是“兩府製”。


    宋朝開創者太祖生於亂世,對地方割據、中央孱弱有深切認識,偏偏自己又是軍人政變坐上皇位,因此治國理念有矛盾的地方,一是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權力,人事、財政、軍事統統歸屬中央;二是限製武官權力、提高文官地位,倡導文人治國;三是由於自己兵不血刃奪得皇位,因此不論對前朝廢棄皇族還是對當朝權臣百姓都是比較寬容的。正是這些特殊性,使得宋朝皇帝除開朝太祖和弟弟太宗外再沒有陽剛之氣,都是文人氣質,可以說宋朝皇帝的普遍文化水平是曆代皇帝中最高的,可這恰恰是種無奈。


    宋朝官製的繁複也屬於少見:民政由中書門下省(雖然簡稱“中書”,但和隋唐不是一個概念)管理,首長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副官是“參知政事”;可是又存在著中書、門下、尚書省,隻不過沒有實際權力,在神宗改革時恢複了隋唐舊製,“太宰”為“尚書左仆射兼中書侍郎”、“少宰”為“尚書右仆射兼門下侍郎”,但那是暫時的,後來改了迴來。軍政由樞密院管理,首長為樞密使、副官為樞密副使;軍令部門由“三衙”負責,即侍衛親軍馬軍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指揮使司、殿前都指揮使司。中書門下省與樞密院即是“兩府”,都是由文人掌握。這裏還有一個小典故,說北宋時期狄青戰功顯赫,皇帝本想任他做樞密使,但由於出身行伍,受到文官抵製,後來不了了之,還美言說為了不讓其品質上有“瑕疵”,由此可見一斑。


    宋朝在中央官製上還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以前民政和財政是統一的,可在宋朝偏偏分開,由“三司”管理,即為戶部司、度支司、鹽鐵司;隋唐時期是把諫官機構分屬到決策機構,意在集思廣益,在宋朝有獨立的“諫院”,提高了諫官的地位,也從側麵看出宋朝對諫官的寬容。


    從以上可以看出,宋朝的官僚機構過於臃腫。在地方上,雖然安置了正式官職,但沒有實際權力,還另外任命有中央派遣性質的“經略使、轉運使、漕運使”和“武德郎”等等。在軍隊裏,出現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情況。


    兩宋時期實行募兵製,因為這樣可以將荒年的饑民或者將無業遊民吸收到軍隊來,既保證兵源,又防止民亂。可是宋朝的軍事指揮係統太不靈便,皇帝還喜歡遙控指揮;士兵為了防止逃亡往臉上刺字,沒有什麽尊嚴可言。這樣的軍隊既使有先進的武器打敗仗也是可想而知的。兩宋不再有中央軍地方軍之分,統一為禁軍,分屬“三衙”。後來北宋滅亡南宋建立之初,原有軍事製度瓦解,出現了將兵關係緊密的駐屯大軍。


    4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段時期,是我認為地方官製最完備的時代。平心而論,在政治上清朝遠比明朝清明,但是在思想上清朝相對於明朝簡直就是倒退。


    明朝建國之初,沿用的是元朝的“兩府製”。但由於“胡惟庸案”,朱元璋取消了兩府製,使六部直接聽命於皇帝,皇權大大加強,後來的特務統治、宦官專權都是皇權的特殊體現。也許大家看多了近來拍攝的不負責任的古裝劇,以為明朝的宦官可以左右皇帝,我認為這是誤解,有一個例子可以證明:明朝崇禎皇帝上位之初,魏忠賢還是如日中天,可崇禎皇帝下詔讓魏忠賢告老還鄉,他隻得放棄權力,後來在路上派騎兵勸他自裁,他居然哭著乖乖上了吊。明朝的宦官的確專橫可惡,卻從沒有發生過唐朝後期出現的宦官劫持皇帝事件“甘露之變”,他們隻是欺騙蒙蔽昏庸甚至人性有些扭曲的明朝皇帝狐假虎威罷了,說到底就是皇權的變態表現。明朝後來出現了一個特殊的顧問機構,就是由大學士組成的內閣,為首的叫“輔首”,盡管他們和皇帝參與決策,但是品級較低,沒有大的影響。明朝是最沒有官格的朝代,設有“庭杖”製度,皇上對哪個大臣不滿意可以拖出去打屁股。盡管它是中國漢族最後一個封建朝代,但我認為還是不要複辟的好。


    滿清入關以前,采用的是與八旗製度相適應的“議政王大臣會議”製度,入關後采用明朝的六部製度,但尚書設滿漢兩人,表麵上是民族讓步,實際上漢人不掌實權。後來雍正皇帝在平定西北時設立了軍機處,覺得它忠誠高效,於是推行了這項製度,達到了中國封建專權的頂峰,以後皇帝不需要和大臣商量就直接把命令下達到地方。漢人在滿清地位的重新提高,還是在討伐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的八旗已經朽不可用,當局隻能依靠漢人地主團練鎮壓起義,曾國藩、李鴻章正是這個時候發起。


    值得稱道的是明清時期的地方官製,是第一個在形式上政法分開的地方製度。應該說,他們得益於元朝的行中書省製度,但是明朝將行中書省分成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後來在清朝以省劃分,管幾省軍政的是總督,省級主官為巡撫,下屬是布政使、按察使,將地方官製創建完備。有人對近來滿清古裝戲裏對地方官的稱謂很感興趣,我在這裏不妨說一說,那些“某台”的稱唿是下級官員對上級的尊稱,“督台”指總督、“道台”指巡撫、“藩台”指布政使、“臬台”指按察使。


    明朝的基本軍事製度是“衛所”製度,省級主管就是都指揮使,下屬衛所主管叫千戶。清朝軍事製度是“八旗”製度,實行軍民合一、俘虜為奴,完全是野蠻落後民族為提高自身戰鬥力的“先進”編組方式,在漢人聚居地這樣先進的地方不能適用,自打他們入關以來就開始衰敗了。後來將漢人編為綠營,還部分組建了漢人八旗。


    明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在編製上保證火器大量使用的朝代,不但自己研製火器,還願意吸收國外先進的技術。明朝禁軍中有專門的火器營,戚繼光的“戚家軍”的核心戰鬥力是靠火器保證的。可惜,腐朽衰敗的明軍沒有用先進的火器打敗清軍的鐵騎,反而遭到了滿清的鄙視,把先進的火器扔進垃圾堆。諷刺的是,清朝漢軍綠營還裝備著已經落後的火器,當中國人率先設計出機關槍雛形的時候因為是漢人竟不被重視!因此,在軍事思想上,清朝是落後的。


    二關於部分曆史現象的總結


    1一些雄才大略、追求權力的皇帝是不願接受底下大臣束縛的,他們總是在現行官製的基礎上親信一些忠誠勤懇、辦事可靠的人,逐步地予以權利將原實權機構架空,一旦發展成熟就會影響後世,有可能成為後來朝代新的實權機構。


    2在我們傳統的概念中,往往以為功高位崇就會大權在握,最有權力的應該是一品。可是曆史的真相是,皇帝一旦給予高官厚祿就等於將實權架空。據我的觀察,最有權力的職位並不是品級最高的而是與皇帝最親密的,多在三品左右。


    3不論是對大臣不放心,還是為了考察官風,曆來皇帝重視監察係統。


    4在宋朝以前,中國的文化是士大夫文化,也就是說士人引導潮流,從上而下推行,因此文學的主體是文、詩歌;在宋朝期間轉型,文體代表是詞,雖然像詩但已經可以在民間傳唱,但畢竟是士大夫寫的;在宋朝以後中國的文化是世俗文化,也就是說民間引導潮流,從下而上推行。因此文學的主體是曲,小說。為什麽會這樣呢?我認為這裏說的士大夫特指漢族,自宋朝以後外族統治多年,漢族士人沒有地位,於是將目光轉向民間,中間既使出現了明朝這樣的漢族統治時代,上層由於理學思想和八股文束縛變得非常保守,反而沒有民間活躍。我們引以為榮的中國四大古典小說,其作者除了曹雪芹以外家世無法全知,很多是落第秀才,由此可見一斑。


    四結語


    盡管我喜歡文史,但我畢竟是理工農醫類學生。我的曆史知識隻是平常閱讀曆史書籍的積累,手頭上並沒有一手的原始資料。因此,存在謬誤、漏洞在所難免,到底水平有限,希望在這裏能拋磚引玉,還請大家指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顧傾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顧傾城並收藏迴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