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永樂大帝朱標?
大明:開局活埋朱元璋十四年 作者:大夢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也不能怨朱棣啊,年年打仗,國庫空虛。沒有辦法移民,也沒有銀子教化他們。】
【朱棣鋪的場子太大,一般人誰都忙不過來。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忙不過來,當哪門子的皇帝?”
忙不過來,當哪門子的皇帝?
這話何其熟悉?
在一年之前,朱棣讓朱高煦監國。朱高煦把朝政弄得亂七八糟,不僅把永樂大典給停了,山東、河南遭了水災他也不救濟,讓這些老百姓自生自滅。
這可惹惱了,大好喜功的永樂皇帝。
他本來就得位不正,所以要拚命的證明自己,文治武功上都要超越前朝。
為此,他五征漠北,六下西洋,編寫《永樂大典》。(每一項都是曠古爍今的重大工程,這一點很像當下的一些部門領導,把項目做大,卻沒有一點是真的有利於公司發展。
反而方便自己貪汙受賄,往上發展。
更可笑的的是,這些人還被授予時代楷模,先進個人,真是可悲可笑。)
這不是往朱棣身上抹黑嗎?
氣急敗壞的朱棣,當即就把朱高煦臭罵一頓。朱高煦就說,朝廷的收入太少了,他算不過來。
“算不過來,你監哪門子國?”
還說“朱高煦尖嘴猴腮,沒有一點人君的樣子。”
沒想到,報應來的太快,很快就來到自己身上。被人當眾指責,朱棣竟然無言反駁。
因為,永樂大帝叫的震天響,卻沒有給華夏大地帶來什麽實惠的東西。
(朱棣粉都說,永樂在武功上超越洪武,這些人都是他媽的眼瞎。洪武不僅收服了燕雲十六州,還有遼東、雲南。永樂有什麽,五十萬大軍草原自駕遊?這是哪門子的功績,莫名其妙。)
“我不做皇帝,這幾十年的空白留給誰?”
“這個我已經想好了,還是留給你大哥。”
“我大哥洪武二十五年就死了啊。”
“這個你不用擔心,本大神不僅可以救活他,還可以用大神通修複這段記憶。以後,就沒有永樂王朝什麽事了。”
朱元璋最倚重,最放心的接班人,還是太子朱標。
對於朱標,朱元璋可謂是傾心培養。
朱元璋還是吳國公的時候,就立五歲的朱標為吳國公世子,還請來了大儒宋濂做朱標的啟蒙老師。
朱標十三歲的時候,朱元璋登基稱帝,第一件事就是立朱標為太子。李善長、徐達、常遇春一眾文武百官,都被安排到太子府做屬官。
那時候還在戰時,朱元璋還要去北方,朱標就被封為留守太子,監國朝政。
天下平定之後,朱元璋讓朱標迴鄉祭祖。(古時候祭祖,祭天都是大事,尤其是祭天隻有皇帝和皇帝繼承人,或者是得到皇帝授權才可以做。
權臣做了,就是要取代皇帝的信號。
封狼居胥的影響那麽大,就在於這個封是封禪的封,是代表了皇權。這在大臣之中,是絕無僅有的。)
洪武四年,朱元璋又給朱標找了戰功赫赫常遇春的女兒為太子妃。
這時候,雖然常遇春已死,可常家地位顯赫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常遇春的長子常茂被封鄭國公,位次在李文忠、馮勝之上。不僅如此,他還娶了馮勝的長女。
一門兩國公,在大明初期,是絕無僅有的。這也養成了常茂驕傲不馴的性格,為他日後的悲劇留下伏筆。
常遇春的女兒又是太子妃,小舅子藍玉又是戰功赫赫的將軍。常茂的妻妹是當時還是吳王的朱橚。
就是曆朝曆代的勳貴家族,也很少有如此龐大,錯綜複雜的外戚勢力。
洪武二十年之後,常茂和馮勝雙雙落馬;太子、吳王、常家、馮家的政治聯盟也解散。
藍玉和外甥常升又晉封國公,除此之外,藍玉的女兒還嫁給了蜀王朱椿。依然是大明最顯赫的家族。
藍玉驕橫跋扈,不僅睡了北元王妃,還私自攻打自己家關隘,老朱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以說,在洪武二十五年之前,大明朝任何一個功勳家族都沒法和常家比。
有這麽龐大的外戚作為後盾,驕兵悍將們也不敢不服朱標這個太子。
常家除了常遇春和藍玉,都是爛泥扶不上牆,完全是朱元璋為了給寶貝兒子鋪路,硬提拔上來的。
朱標是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太子,集齊了嫡長賢三個優點
朱標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生的溫文爾雅,照顧弟妹,體恤群臣,愛護百姓。是大明朝最深孚眾望的太子。
除了少數野心家之外,大明朝上上下下都希望朱標做太子,當換皇帝。
隻可惜,這個逆子,沒有完成老朱的希望。
洪武二十四年,朱標奉命去西安考察遷都事宜,迴來的路上就病倒了,最終死在了洪武二十五年。
從悲傷中走出的朱元璋不得不對開國功臣集團進行大清洗,大大傷害了明朝的元氣,還讓朱棣這逆子逆風翻盤。
也是,豌豆要在明朝開展撥亂反正,掃黑除惡的原因之一。
前麵集齊這麽多優點的是公子扶蘇,戾太子劉據,南朝齊國的蕭賾,下一個就是朱胖胖。
朱胖胖和蕭賾。他們做的也算可以,就不多說了。
公子扶蘇,戾太子劉據、朱標三人沒有當上皇帝是很多人心中的意難平。
豌豆肯救太子朱標,很多人都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真的要救朱標嗎,太好了。】
【對對,就應該讓朱標做皇帝。】
朱棣怒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永樂帝的粉絲們不幹了。
【你還說,反帝反封建,還說我們推崇血統論,到頭來,還不是要讓朱標這個血統論哦頭子即位。】
“什麽叫我推崇血統論了,我推崇血統論就不會搶朱標的媳婦了。”
【那你為何還要救活朱標,還要奪舍朱棣。】
“以明朝初期的政治形態看,除了朱標誰還能做下一任皇帝?我這是為了減少內耗,讓明朝能把精力用在正經事上。而不是什麽好大喜功。”
【那我永樂大帝還能存在嗎?】
【我學的曆史要被篡改了,嗚嗚。】
“當然可以存在,你要割舍不下永樂大帝這個年號,本大神可以保留。隻是當皇帝的人,要換一換。要從朱老四,變成朱老四。”
【朱棣鋪的場子太大,一般人誰都忙不過來。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忙不過來,當哪門子的皇帝?”
忙不過來,當哪門子的皇帝?
這話何其熟悉?
在一年之前,朱棣讓朱高煦監國。朱高煦把朝政弄得亂七八糟,不僅把永樂大典給停了,山東、河南遭了水災他也不救濟,讓這些老百姓自生自滅。
這可惹惱了,大好喜功的永樂皇帝。
他本來就得位不正,所以要拚命的證明自己,文治武功上都要超越前朝。
為此,他五征漠北,六下西洋,編寫《永樂大典》。(每一項都是曠古爍今的重大工程,這一點很像當下的一些部門領導,把項目做大,卻沒有一點是真的有利於公司發展。
反而方便自己貪汙受賄,往上發展。
更可笑的的是,這些人還被授予時代楷模,先進個人,真是可悲可笑。)
這不是往朱棣身上抹黑嗎?
氣急敗壞的朱棣,當即就把朱高煦臭罵一頓。朱高煦就說,朝廷的收入太少了,他算不過來。
“算不過來,你監哪門子國?”
還說“朱高煦尖嘴猴腮,沒有一點人君的樣子。”
沒想到,報應來的太快,很快就來到自己身上。被人當眾指責,朱棣竟然無言反駁。
因為,永樂大帝叫的震天響,卻沒有給華夏大地帶來什麽實惠的東西。
(朱棣粉都說,永樂在武功上超越洪武,這些人都是他媽的眼瞎。洪武不僅收服了燕雲十六州,還有遼東、雲南。永樂有什麽,五十萬大軍草原自駕遊?這是哪門子的功績,莫名其妙。)
“我不做皇帝,這幾十年的空白留給誰?”
“這個我已經想好了,還是留給你大哥。”
“我大哥洪武二十五年就死了啊。”
“這個你不用擔心,本大神不僅可以救活他,還可以用大神通修複這段記憶。以後,就沒有永樂王朝什麽事了。”
朱元璋最倚重,最放心的接班人,還是太子朱標。
對於朱標,朱元璋可謂是傾心培養。
朱元璋還是吳國公的時候,就立五歲的朱標為吳國公世子,還請來了大儒宋濂做朱標的啟蒙老師。
朱標十三歲的時候,朱元璋登基稱帝,第一件事就是立朱標為太子。李善長、徐達、常遇春一眾文武百官,都被安排到太子府做屬官。
那時候還在戰時,朱元璋還要去北方,朱標就被封為留守太子,監國朝政。
天下平定之後,朱元璋讓朱標迴鄉祭祖。(古時候祭祖,祭天都是大事,尤其是祭天隻有皇帝和皇帝繼承人,或者是得到皇帝授權才可以做。
權臣做了,就是要取代皇帝的信號。
封狼居胥的影響那麽大,就在於這個封是封禪的封,是代表了皇權。這在大臣之中,是絕無僅有的。)
洪武四年,朱元璋又給朱標找了戰功赫赫常遇春的女兒為太子妃。
這時候,雖然常遇春已死,可常家地位顯赫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常遇春的長子常茂被封鄭國公,位次在李文忠、馮勝之上。不僅如此,他還娶了馮勝的長女。
一門兩國公,在大明初期,是絕無僅有的。這也養成了常茂驕傲不馴的性格,為他日後的悲劇留下伏筆。
常遇春的女兒又是太子妃,小舅子藍玉又是戰功赫赫的將軍。常茂的妻妹是當時還是吳王的朱橚。
就是曆朝曆代的勳貴家族,也很少有如此龐大,錯綜複雜的外戚勢力。
洪武二十年之後,常茂和馮勝雙雙落馬;太子、吳王、常家、馮家的政治聯盟也解散。
藍玉和外甥常升又晉封國公,除此之外,藍玉的女兒還嫁給了蜀王朱椿。依然是大明最顯赫的家族。
藍玉驕橫跋扈,不僅睡了北元王妃,還私自攻打自己家關隘,老朱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以說,在洪武二十五年之前,大明朝任何一個功勳家族都沒法和常家比。
有這麽龐大的外戚作為後盾,驕兵悍將們也不敢不服朱標這個太子。
常家除了常遇春和藍玉,都是爛泥扶不上牆,完全是朱元璋為了給寶貝兒子鋪路,硬提拔上來的。
朱標是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太子,集齊了嫡長賢三個優點
朱標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生的溫文爾雅,照顧弟妹,體恤群臣,愛護百姓。是大明朝最深孚眾望的太子。
除了少數野心家之外,大明朝上上下下都希望朱標做太子,當換皇帝。
隻可惜,這個逆子,沒有完成老朱的希望。
洪武二十四年,朱標奉命去西安考察遷都事宜,迴來的路上就病倒了,最終死在了洪武二十五年。
從悲傷中走出的朱元璋不得不對開國功臣集團進行大清洗,大大傷害了明朝的元氣,還讓朱棣這逆子逆風翻盤。
也是,豌豆要在明朝開展撥亂反正,掃黑除惡的原因之一。
前麵集齊這麽多優點的是公子扶蘇,戾太子劉據,南朝齊國的蕭賾,下一個就是朱胖胖。
朱胖胖和蕭賾。他們做的也算可以,就不多說了。
公子扶蘇,戾太子劉據、朱標三人沒有當上皇帝是很多人心中的意難平。
豌豆肯救太子朱標,很多人都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真的要救朱標嗎,太好了。】
【對對,就應該讓朱標做皇帝。】
朱棣怒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永樂帝的粉絲們不幹了。
【你還說,反帝反封建,還說我們推崇血統論,到頭來,還不是要讓朱標這個血統論哦頭子即位。】
“什麽叫我推崇血統論了,我推崇血統論就不會搶朱標的媳婦了。”
【那你為何還要救活朱標,還要奪舍朱棣。】
“以明朝初期的政治形態看,除了朱標誰還能做下一任皇帝?我這是為了減少內耗,讓明朝能把精力用在正經事上。而不是什麽好大喜功。”
【那我永樂大帝還能存在嗎?】
【我學的曆史要被篡改了,嗚嗚。】
“當然可以存在,你要割舍不下永樂大帝這個年號,本大神可以保留。隻是當皇帝的人,要換一換。要從朱老四,變成朱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