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漢王的葬禮
大明:開局活埋朱元璋十四年 作者:大夢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論徐妙錦和朱高熾怎麽勸說,朱高煦都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你們誰也別勸我,誰勸我,我跟誰急。”
徐妙錦哭了:“高煦,你就算不為自己想,也該為你死去的母後想啊。”
“你看你,把小姨給氣哭了。”
“不是我氣哭的,小姨最疼我了。他是看著你們欺負我,被你們氣哭了。”
這時候,皇帝身邊的小太監過來傳旨。
“陛下有旨,聽聞漢王薨逝,特賞尼羅經被一副。”
朱高煦原本隻是想胡鬧一番,就把事情了結了。沒想到老頭子來真的,氣的自己就爬進棺材裏。
“來吧。”
朱棣預判了漢王的預判,傳旨太監見到朱高煦繼續耍渾,就說:“陛下擔心漢王詐屍,所以賜了釘子,讓把棺材給釘上。”
說完,一揮手,幾個小太監拿著釘子,錘子走上前,一頓叮叮當當,就把漢王封死在簡棺材裏。
朱高熾和朱高燧哪裏還敢說別的,隻好打道迴府:“老二啊,你在裏麵好好反省反省,給爹寫個請罪折子,我和老三也去求情。”
“我又沒錯,寫個錘子的折子?”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朱高熾也不再多說,一邊走一邊讓道士、和尚、吹鼓手忙起來。
老四一家鬧成這個樣子,最窩火的還是朱元璋。
朱元璋從前代的曆史中得出結論,骨肉相殘是王朝滅亡的根源。(這是老朱自己的想法,其實是土地兼並,底層老百姓過不下去了。
直播畫麵,又來到洪武朝。
“你看你給孩子們做的什麽樣子?這皇位就有那麽好嗎?在開國的時候,就定下來嫡長子繼承製度。沒想到這製度,還是被打破了。”
“這還不是跟你學的?”
“怎麽跟我學的。”
“你自己就沒有遵守嫡長子製度,又怎麽能指望我們遵守?”
“我怎麽沒有遵守了?”
“立嫡立長,大哥沒了,應該二哥。即便是,要立朱允熥,你立允炆,我就是不服。”
按照古代宗法製度,嫡長子就是正妻所生的長子。嫡長孫是長子正妻所生的長子,他們的繼承順位是最高的。
也就是說,太子朱標在,他就是大明朝當之無愧的繼承人。
太子朱標死了,常小娥生的第一個兒子,朱雄英則是大明王朝的接班人。
根正苗紅的朱雄英,也深得朱元璋夫婦喜愛。他和十三叔朱桂同一年出生,朱桂德 生母還是朱元璋的小姨子,馬秀英的義妹郭慧妃。
常氏得到的賞賜卻比郭慧妃多許多,兩人受到的重視程度也不一樣。
可惜,朱雄英命薄,洪武十五年就死了。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死後,有兩個人最有希望立為儲君。
一個是被老朱罵了一輩子的混世魔王朱樉, 另外一個就是常小娥所生的次子朱允熥。
這兩人都有缺陷,先說朱樉,他隻比朱標小一歲,是嫡次子。
年輕的時候,也是聰明伶俐。也許是被老朱壓製的太久,也許受到太多不公,心裏不平衡。也有人說,是因為娶了王保保的妹妹觀音奴為妃,讓朱樉覺得不受重視。
總之,到了封地之後,朱樉性情大變,做了很多無法無天的事情。
讓老朱忍無可忍,幾次要廢掉他藩王的爵位。都是朱標從中斡旋,朱樉才化險為夷。
朱樉的小命和爵位保住了,卻在老朱那裏留下極深的印象,老朱斷然不會把大明江山交到老二手裏。
朱允熥出生的時候難產,生下來三天,太子妃常氏就死了。
馬上打天下,卻不能治天下,朱標要籠絡文人集團。
剛好呂氏就是文人集團出身,就把朱允炆的娘呂氏給扶正了。
關於太子妃怎麽死的,眾說紛紜。因為太子妃之前,已經生下三個孩子,應該說是輕車熟路了。
偏偏生第四個孩子的時候難產,有人說是被呂氏下毒害死;還有人說,常氏之前生下三個孩子,身體虧空,又吃了大量補品,胎兒發育過於完善,以至於難產。
常氏是小家小戶出身,在吃上沒有經驗,有沒有呂氏的影子,故意讓他吃補品,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常氏死了之後,呂氏做了東宮之主,對朱允熥的照顧也不上心。所以,朱允熥也不適合做皇帝。
權衡咱三,老朱就決定采取折中的辦法,就是立朱允炆為儲君。
朱允炆雖然是庶子,可是太子嫡長子朱雄英已經死了。呂氏又被立為太子妃,朱允炆也可以看作是嫡子。
所以,朱元璋就立朱允炆為太孫。
可是,朱允炆畢竟是呂氏做側妃時所生,自然有人不服。朱元璋就大開殺戒,把朝中有威脅的人,盡數斬殺。
機關算盡太聰明,朱元璋防了武將,沒有防備自己的兒子,被兒子逆風翻盤。
朱棣不讚成朱允炆,朱元璋卻有自己的考量。就是大明需要休養生息,朱棣雖然取得了暫時的成功,卻讓自己的計劃落空,也讓大明失去了成為世界強國的機會。
這讓老朱很是窩火:“允炆怎麽不是嫡子了?你不認他,你不早說?”
說完,又是一頓叮當五四的大戰。(不同階段的朱棣,對人生有不同的認識。這個是洪武十一年,初出茅廬的朱棣。)
最痛苦的還是徐妙錦,剛看完姐夫一家打的你死我活。又看到皇爺打年輕時的姐夫,心裏別提多難過了。
徐妙錦五體投地的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不停的求饒:“我替姐夫、姐姐,還有幾個外甥給你賠罪了,你就幫幫他們吧。”
直播畫麵在永樂朝,所以大家看不到直播間的畫麵,隻能聽到徐妙錦不停的求饒,還有砰砰的磕頭聲。
徐妙錦雖然不是皇後,名氣上比不了馬皇後和徐皇後,卻也是人氣杠杠的,甚至比朱標媳婦常小娥還高。
因為看不到直播間的情況,很多人都為徐妙錦著急。
【銅豌豆,你在做什麽?又欺負我們家小錦了?】
畫麵迴到直播間,隻見徐妙錦跪在地上,不停的磕頭。
豌豆伸手去扶徐妙錦:“起來吧。”
徐妙錦頭都磕破了,嘴裏還在不斷替姐夫一家求饒。
最後豌豆雙手扶著徐妙錦的肩膀,硬把她拉起來。
“小錦,快起來。我也沒說要懲戒。”
徐妙錦頭都磕破了,血流如注。
“你們誰也別勸我,誰勸我,我跟誰急。”
徐妙錦哭了:“高煦,你就算不為自己想,也該為你死去的母後想啊。”
“你看你,把小姨給氣哭了。”
“不是我氣哭的,小姨最疼我了。他是看著你們欺負我,被你們氣哭了。”
這時候,皇帝身邊的小太監過來傳旨。
“陛下有旨,聽聞漢王薨逝,特賞尼羅經被一副。”
朱高煦原本隻是想胡鬧一番,就把事情了結了。沒想到老頭子來真的,氣的自己就爬進棺材裏。
“來吧。”
朱棣預判了漢王的預判,傳旨太監見到朱高煦繼續耍渾,就說:“陛下擔心漢王詐屍,所以賜了釘子,讓把棺材給釘上。”
說完,一揮手,幾個小太監拿著釘子,錘子走上前,一頓叮叮當當,就把漢王封死在簡棺材裏。
朱高熾和朱高燧哪裏還敢說別的,隻好打道迴府:“老二啊,你在裏麵好好反省反省,給爹寫個請罪折子,我和老三也去求情。”
“我又沒錯,寫個錘子的折子?”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朱高熾也不再多說,一邊走一邊讓道士、和尚、吹鼓手忙起來。
老四一家鬧成這個樣子,最窩火的還是朱元璋。
朱元璋從前代的曆史中得出結論,骨肉相殘是王朝滅亡的根源。(這是老朱自己的想法,其實是土地兼並,底層老百姓過不下去了。
直播畫麵,又來到洪武朝。
“你看你給孩子們做的什麽樣子?這皇位就有那麽好嗎?在開國的時候,就定下來嫡長子繼承製度。沒想到這製度,還是被打破了。”
“這還不是跟你學的?”
“怎麽跟我學的。”
“你自己就沒有遵守嫡長子製度,又怎麽能指望我們遵守?”
“我怎麽沒有遵守了?”
“立嫡立長,大哥沒了,應該二哥。即便是,要立朱允熥,你立允炆,我就是不服。”
按照古代宗法製度,嫡長子就是正妻所生的長子。嫡長孫是長子正妻所生的長子,他們的繼承順位是最高的。
也就是說,太子朱標在,他就是大明朝當之無愧的繼承人。
太子朱標死了,常小娥生的第一個兒子,朱雄英則是大明王朝的接班人。
根正苗紅的朱雄英,也深得朱元璋夫婦喜愛。他和十三叔朱桂同一年出生,朱桂德 生母還是朱元璋的小姨子,馬秀英的義妹郭慧妃。
常氏得到的賞賜卻比郭慧妃多許多,兩人受到的重視程度也不一樣。
可惜,朱雄英命薄,洪武十五年就死了。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死後,有兩個人最有希望立為儲君。
一個是被老朱罵了一輩子的混世魔王朱樉, 另外一個就是常小娥所生的次子朱允熥。
這兩人都有缺陷,先說朱樉,他隻比朱標小一歲,是嫡次子。
年輕的時候,也是聰明伶俐。也許是被老朱壓製的太久,也許受到太多不公,心裏不平衡。也有人說,是因為娶了王保保的妹妹觀音奴為妃,讓朱樉覺得不受重視。
總之,到了封地之後,朱樉性情大變,做了很多無法無天的事情。
讓老朱忍無可忍,幾次要廢掉他藩王的爵位。都是朱標從中斡旋,朱樉才化險為夷。
朱樉的小命和爵位保住了,卻在老朱那裏留下極深的印象,老朱斷然不會把大明江山交到老二手裏。
朱允熥出生的時候難產,生下來三天,太子妃常氏就死了。
馬上打天下,卻不能治天下,朱標要籠絡文人集團。
剛好呂氏就是文人集團出身,就把朱允炆的娘呂氏給扶正了。
關於太子妃怎麽死的,眾說紛紜。因為太子妃之前,已經生下三個孩子,應該說是輕車熟路了。
偏偏生第四個孩子的時候難產,有人說是被呂氏下毒害死;還有人說,常氏之前生下三個孩子,身體虧空,又吃了大量補品,胎兒發育過於完善,以至於難產。
常氏是小家小戶出身,在吃上沒有經驗,有沒有呂氏的影子,故意讓他吃補品,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常氏死了之後,呂氏做了東宮之主,對朱允熥的照顧也不上心。所以,朱允熥也不適合做皇帝。
權衡咱三,老朱就決定采取折中的辦法,就是立朱允炆為儲君。
朱允炆雖然是庶子,可是太子嫡長子朱雄英已經死了。呂氏又被立為太子妃,朱允炆也可以看作是嫡子。
所以,朱元璋就立朱允炆為太孫。
可是,朱允炆畢竟是呂氏做側妃時所生,自然有人不服。朱元璋就大開殺戒,把朝中有威脅的人,盡數斬殺。
機關算盡太聰明,朱元璋防了武將,沒有防備自己的兒子,被兒子逆風翻盤。
朱棣不讚成朱允炆,朱元璋卻有自己的考量。就是大明需要休養生息,朱棣雖然取得了暫時的成功,卻讓自己的計劃落空,也讓大明失去了成為世界強國的機會。
這讓老朱很是窩火:“允炆怎麽不是嫡子了?你不認他,你不早說?”
說完,又是一頓叮當五四的大戰。(不同階段的朱棣,對人生有不同的認識。這個是洪武十一年,初出茅廬的朱棣。)
最痛苦的還是徐妙錦,剛看完姐夫一家打的你死我活。又看到皇爺打年輕時的姐夫,心裏別提多難過了。
徐妙錦五體投地的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不停的求饒:“我替姐夫、姐姐,還有幾個外甥給你賠罪了,你就幫幫他們吧。”
直播畫麵在永樂朝,所以大家看不到直播間的畫麵,隻能聽到徐妙錦不停的求饒,還有砰砰的磕頭聲。
徐妙錦雖然不是皇後,名氣上比不了馬皇後和徐皇後,卻也是人氣杠杠的,甚至比朱標媳婦常小娥還高。
因為看不到直播間的情況,很多人都為徐妙錦著急。
【銅豌豆,你在做什麽?又欺負我們家小錦了?】
畫麵迴到直播間,隻見徐妙錦跪在地上,不停的磕頭。
豌豆伸手去扶徐妙錦:“起來吧。”
徐妙錦頭都磕破了,嘴裏還在不斷替姐夫一家求饒。
最後豌豆雙手扶著徐妙錦的肩膀,硬把她拉起來。
“小錦,快起來。我也沒說要懲戒。”
徐妙錦頭都磕破了,血流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