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這仗真不好打啊
大明:開局活埋朱元璋十四年 作者:大夢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通過地圖,可以直觀的看到,朱元璋雖然占據了東南半壁江山。
福建有陳友定、廣東有何真、四川有明理,廣西、雲南還有江北大片的土地還在元朝手裏。
元廷依然對朱元璋形成包圍之勢,敵我雙方可以說就是南宋末年的翻版。
光從地圖上看,甚至還不如南宋末年。
打仗不是磨磨嘴皮子,那是要調動人力、物力,尤其是糧草軍械。
諸葛亮幾次出兵北伐,都輸在了山川險阻。
一代梟雄慕容垂,從河北打山西,也隻能留下兵敗參合坡的遺憾。
我國的地勢東高西低,江淮地區是最低。
運輸軍糧、兵員的河流也是從西往東流。
從關中往東打,那是下坡路,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大多數王朝都是以關中為基地,征討四方。
秦滅六國,劉邦滅項羽,無不是靠著地緣優勢。
最為直觀的就是,東西魏時期的高歡和宇文泰。
雖然高歡財大氣粗,兵多將廣,可就是拿宇文泰沒有辦法,最後給活活氣死。
最後宇文泰的後人建立的北周,滅掉高歡的後人建立的北齊。
楊堅篡權的時候,尉遲迥起兵叛亂。李唐和河南的王世充、河北的竇建德之間的交鋒。也都是關中軍事集團和河北軍事集團的對峙,
楊堅、李唐的勢力範圍就好比北周,尉遲迥的勢力範圍、王世充和竇建德加起來的領土,差不多就是縮小版的北齊。
依靠地緣的優勢,以弱勝強,宇文邕、楊堅、李世民笑到最後。
以河北為基地最終統一天下的,隻有劉秀和曹操,他們還是趁關中四分五裂,沒有統一的領導,才打贏的。
看著元末明初的地形圖,多次巡視天下的秦始皇,驚唿:“不可思議,朱元璋是神人嗎?這都能打贏?”
麵為之子劉秀也大唿:“不可能,仗根本不可能這麽打。”
號稱兵家第一的李世民,也由得犯了難。
“這簡直是地獄局啊,朱元璋除非是天神轉世,不然怎麽能打贏這場戰鬥。 ”
嬴政、劉邦、劉秀和李世民,都是風雲一時的人物,他們都覺得這仗難打,是受曆史局限性的製約。
除了李世民,他們都不知道在杭州到幽州之間,一個叫隋煬帝的家夥,開通了大運河。
李世民看到豌豆手指地圖上的大運河,就瞬間明白了一切:原來如此。
隻是他那個時代,大運河是彎的,還要在洛陽轉一個彎。現在這麽變成直的了。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理解,豌豆給大夥做了下解釋。
“這叫大運河,北起大都,南到杭州,最早是隋煬帝修的。如果說,長江是溝通東西的大動脈,大運河就是溝通南北的大動脈。
一開始的時候,大運河還是彎的,要在洛陽轉一個彎。五代十國的時候,戰亂不斷,加上黃河決堤的因素,運河已經很難到洛陽,
這時候,東邊的開封,就成了新的航運中心。開封,也稱為了五代中大多數國家和北宋的都城。
朱元璋要恢複漢人王朝,一度也想遷都開封。
一個叫元世祖的家夥,又把大運河截彎取直了。
靠著這條運河,朱元璋可以經濟、快捷的把江南的糧草、軍械運到北方。
正是因為有這條河流,加上經濟中心南移、東移,關中地區已經不能支持強大的軍事集團。
才會有朱元璋從南向北,北伐的勝利。”
鹹陽,阿房宮。
秦朝滅亡後,一下子又出現五代、宋,元、明四個朝代,秦始皇差一點沒有吐血。
“朕的大秦啊,天下到底有多少亂臣賊子?”
漢武帝:“在南北間修一條大運河?這真是個好主意,朕正要對匈奴用兵,可以把南方的人力物力,運輸到北方。”
李世民:“原來是後人把大運河截彎取直了。這個忽必烈把運河截彎取直了,正好方便了朱元璋,這難道不是天意嗎?
可是,僅僅有大運河,朱元璋還是以弱勝強,這仗依然不好打啊。”
忽必烈修大運河,隻是為了方便他們把江南的賦稅運往大都,給大都輸血。
沒想到,竟然成為推翻大元的大動脈。
“什麽,朱元璋能滅我大元,居然靠我修的大運河?這叫什麽道理?”
【叮,恭喜宿主引起忽必烈的憤怒,獲取暗黑值加五。】
乾隆皇帝:“這天神說的也不盡然,沒有大江大河,我滿洲還不是入主中原了。”
銅豌豆接著說道:“大運河的開辟,為朱元璋北伐提供了可能性。
北伐最後能勝利,還是要靠朱元璋壓倒性的戰略構想。”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大都是元朝的都城,江北大片領土又都在元朝手裏。雖然他們之間相互有矛盾,可為了共同的利益,都會來救援大都。
事實上也是這樣,王保保和李思齊、張良弼打的不可開交。
朱元璋來了,還真就摒棄前嫌,一直對外。
大都城高池深,如果北伐軍直攻大都,一時半會難以攻下。四方豪傑都來圍攻,徐達、常遇春就是有通天的本領,也在劫難逃。
後來的楊秀清,就是犯了這個錯誤,才被清廷剿滅。”
李世民看著推演圖,喃喃自語:“是啊,這確實不好打。當初我能連克王世充、竇建德靠的是武牢關地勢和騎兵的機動靈活。
但不知這朱元璋是如何應付的?”
北漠草原,王保保,看著天幕,也是悲痛欲絕。
在大元朝風雨飄搖之際,義父察汗帖木兒興起義軍,挫敗了韓林兒的三路大軍,成功的保住了大元朝。
義父立下赫赫戰功,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封賞,反而被皇帝猜忌,最後被叛徒刺殺。
剿滅叛亂之後,王保保繼承了義父的衣缽,也想要匡扶元朝。
隻可惜,皇帝老兒和太子不相信自己,不僅不支持,還在背後挑撥李思齊和自己作對。
白白的浪費了剿滅朱元璋的最佳時機,讓朱元璋做大。
“怎麽了齊王殿下?”
“王朝末期,妖孽橫生,如果不是這些人橫加阻攔,我大元絕不會退守大漠。”
福建有陳友定、廣東有何真、四川有明理,廣西、雲南還有江北大片的土地還在元朝手裏。
元廷依然對朱元璋形成包圍之勢,敵我雙方可以說就是南宋末年的翻版。
光從地圖上看,甚至還不如南宋末年。
打仗不是磨磨嘴皮子,那是要調動人力、物力,尤其是糧草軍械。
諸葛亮幾次出兵北伐,都輸在了山川險阻。
一代梟雄慕容垂,從河北打山西,也隻能留下兵敗參合坡的遺憾。
我國的地勢東高西低,江淮地區是最低。
運輸軍糧、兵員的河流也是從西往東流。
從關中往東打,那是下坡路,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大多數王朝都是以關中為基地,征討四方。
秦滅六國,劉邦滅項羽,無不是靠著地緣優勢。
最為直觀的就是,東西魏時期的高歡和宇文泰。
雖然高歡財大氣粗,兵多將廣,可就是拿宇文泰沒有辦法,最後給活活氣死。
最後宇文泰的後人建立的北周,滅掉高歡的後人建立的北齊。
楊堅篡權的時候,尉遲迥起兵叛亂。李唐和河南的王世充、河北的竇建德之間的交鋒。也都是關中軍事集團和河北軍事集團的對峙,
楊堅、李唐的勢力範圍就好比北周,尉遲迥的勢力範圍、王世充和竇建德加起來的領土,差不多就是縮小版的北齊。
依靠地緣的優勢,以弱勝強,宇文邕、楊堅、李世民笑到最後。
以河北為基地最終統一天下的,隻有劉秀和曹操,他們還是趁關中四分五裂,沒有統一的領導,才打贏的。
看著元末明初的地形圖,多次巡視天下的秦始皇,驚唿:“不可思議,朱元璋是神人嗎?這都能打贏?”
麵為之子劉秀也大唿:“不可能,仗根本不可能這麽打。”
號稱兵家第一的李世民,也由得犯了難。
“這簡直是地獄局啊,朱元璋除非是天神轉世,不然怎麽能打贏這場戰鬥。 ”
嬴政、劉邦、劉秀和李世民,都是風雲一時的人物,他們都覺得這仗難打,是受曆史局限性的製約。
除了李世民,他們都不知道在杭州到幽州之間,一個叫隋煬帝的家夥,開通了大運河。
李世民看到豌豆手指地圖上的大運河,就瞬間明白了一切:原來如此。
隻是他那個時代,大運河是彎的,還要在洛陽轉一個彎。現在這麽變成直的了。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理解,豌豆給大夥做了下解釋。
“這叫大運河,北起大都,南到杭州,最早是隋煬帝修的。如果說,長江是溝通東西的大動脈,大運河就是溝通南北的大動脈。
一開始的時候,大運河還是彎的,要在洛陽轉一個彎。五代十國的時候,戰亂不斷,加上黃河決堤的因素,運河已經很難到洛陽,
這時候,東邊的開封,就成了新的航運中心。開封,也稱為了五代中大多數國家和北宋的都城。
朱元璋要恢複漢人王朝,一度也想遷都開封。
一個叫元世祖的家夥,又把大運河截彎取直了。
靠著這條運河,朱元璋可以經濟、快捷的把江南的糧草、軍械運到北方。
正是因為有這條河流,加上經濟中心南移、東移,關中地區已經不能支持強大的軍事集團。
才會有朱元璋從南向北,北伐的勝利。”
鹹陽,阿房宮。
秦朝滅亡後,一下子又出現五代、宋,元、明四個朝代,秦始皇差一點沒有吐血。
“朕的大秦啊,天下到底有多少亂臣賊子?”
漢武帝:“在南北間修一條大運河?這真是個好主意,朕正要對匈奴用兵,可以把南方的人力物力,運輸到北方。”
李世民:“原來是後人把大運河截彎取直了。這個忽必烈把運河截彎取直了,正好方便了朱元璋,這難道不是天意嗎?
可是,僅僅有大運河,朱元璋還是以弱勝強,這仗依然不好打啊。”
忽必烈修大運河,隻是為了方便他們把江南的賦稅運往大都,給大都輸血。
沒想到,竟然成為推翻大元的大動脈。
“什麽,朱元璋能滅我大元,居然靠我修的大運河?這叫什麽道理?”
【叮,恭喜宿主引起忽必烈的憤怒,獲取暗黑值加五。】
乾隆皇帝:“這天神說的也不盡然,沒有大江大河,我滿洲還不是入主中原了。”
銅豌豆接著說道:“大運河的開辟,為朱元璋北伐提供了可能性。
北伐最後能勝利,還是要靠朱元璋壓倒性的戰略構想。”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大都是元朝的都城,江北大片領土又都在元朝手裏。雖然他們之間相互有矛盾,可為了共同的利益,都會來救援大都。
事實上也是這樣,王保保和李思齊、張良弼打的不可開交。
朱元璋來了,還真就摒棄前嫌,一直對外。
大都城高池深,如果北伐軍直攻大都,一時半會難以攻下。四方豪傑都來圍攻,徐達、常遇春就是有通天的本領,也在劫難逃。
後來的楊秀清,就是犯了這個錯誤,才被清廷剿滅。”
李世民看著推演圖,喃喃自語:“是啊,這確實不好打。當初我能連克王世充、竇建德靠的是武牢關地勢和騎兵的機動靈活。
但不知這朱元璋是如何應付的?”
北漠草原,王保保,看著天幕,也是悲痛欲絕。
在大元朝風雨飄搖之際,義父察汗帖木兒興起義軍,挫敗了韓林兒的三路大軍,成功的保住了大元朝。
義父立下赫赫戰功,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封賞,反而被皇帝猜忌,最後被叛徒刺殺。
剿滅叛亂之後,王保保繼承了義父的衣缽,也想要匡扶元朝。
隻可惜,皇帝老兒和太子不相信自己,不僅不支持,還在背後挑撥李思齊和自己作對。
白白的浪費了剿滅朱元璋的最佳時機,讓朱元璋做大。
“怎麽了齊王殿下?”
“王朝末期,妖孽橫生,如果不是這些人橫加阻攔,我大元絕不會退守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