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羅生門,到底該相信誰?
大明:開局活埋朱元璋十四年 作者:大夢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過一番決鬥,強盜殺死了武士,可是武士妻子卻趁兩人決鬥的時候,偷偷溜走了。
強盜也沒有當迴事,就繼續趕路,不久就被抓。
就在官府要結案的時候,卻找到了武士的妻子,就審問武士妻子。
在武士妻子口中,又得到另外一個版本。
強盜當著丈夫的麵,強暴了自己,然後揚長而去。
武士妻子抱著武士痛哭,武士卻很冷漠。
妻子就用匕首割開了丈夫的繩索,還把匕首遞給了他。
丈夫依然很冷漠,情緒激動之下,妻子就暈了過去。
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匕首已經插進丈夫的胸膛。
連續的打擊,讓妻子崩潰了,就迷迷糊糊的離開了樹林。
兩人居然描述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官府也很無奈,隻好找到當地最有名的巫師。
巫師讓武士的靈魂,附在自己身上。
武士就借著巫師的嘴,把案情給描述一遍。
強盜在玷汙自己妻子之後,妻子卻喜歡了強盜,還要強盜帶自己走
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強盜殺死自己。
強盜也被妻子的翻臉無情給震驚了,沒想到妻子如此絕情,就一腳踹開妻子,還要殺了她。
妻子卻趁機跑掉了,強盜追了半天,沒有追上,就迴來把武士的繩子給割開了。
武士因為妻子的背叛,就用匕首自殺了。
就在大家都以為,這就是事情真相的時候,樵夫卻說了自己的親眼所見。
他說前麵三人都在說謊,強盜在玷汙了武士妻子之後,跪下來求她做自己的妻子,還說願意改過自新。
武士妻子哭了很久之後,就割開了丈夫的繩索,要兩人決鬥,還說自己隻能跟活下來的一方.
強盜和武士其實都是膽小鬼,聽說要死一個的時候,兩人都打了退堂鼓。還說這個妻子不要也罷。
兩人的話,讓妻子惱羞成怒,就挑唆諷刺兩人。
在妻子的諷刺下,兩人終於同意決鬥。
卻不是強盜所說,經過一番激戰,贏下了比賽。
他們在一番菜雞互啄之後,強盜才勉強殺了武士。
妻子卻趁機跑了,強盜去追,由於消耗過大,也沒有追上。
路邊的行人,卻說樵夫說的也不是事情的真相。
因為武士是被匕首殺死的,不是強盜手中的長劍。
在路人的逼迫下,樵夫不得不承認,他先藏起了名貴的匕首,才去報案。
這就是《羅射門》,四個人,有四個不同的版本。
人性的弱點,人們在談論有關自己的事情時,都會美化自己。
強盜無惡不作,卻強調自己的英勇;妻子已經變心,卻強調自己是弱者和忠貞;武士被強盜殺死,也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死了,也要維護自己的麵子,說自己是自殺。
至於樵夫,為了私吞匕首,也隱瞞了對自己不利的一麵。
當初十一個人去勸降驢牌寨,朱元璋和陸仲亨是僅剩下的兩個幸存者。
兩人都說,勸降驢牌寨是自己的功勞,對方嚇得差一點就尿了褲子。
這也是典型的羅生門,到底該相信誰。
天幕上,豌豆接著講述朱元璋的發家史。
“朱元璋有了地盤和人馬,開始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救萬民於水火。那些義軍,說是義軍,其實就是一群土匪。
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就像蝗蟲一樣,洗劫一空。
從地主開始搶,搶完地主搶中農,接著是貧農,所以人民都稱義軍為賊。
朱元璋和他們不一樣,嚴禁手下搶劫,隻是讓人把地主請來,讓地主鄉紳自己捐獻。
這就是一大進步,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小老百姓地利益。
由於朱元璋軍紀嚴明,不擾民,所以在老百姓中留下好的名聲。
定遠人李善長聽說之後,覺得朱元璋和其他義軍不一樣,是個幹大事的主,就前來投奔。
李善長其人,好讀書,善奇謀,在定遠很有名氣。
朱元璋也是久聞大名,聽說李善長來了,很是高興。
兩人相談甚歡,就拜李善長為掌書記。
朱元璋文化水平低,對讀書人很是敬佩,經常找李善長談心。
有一次,朱元璋問李善長:“眼下天下大亂,如何才能太平?”
李善長勸說朱元璋學習漢高祖劉邦,豁然大度,知人善用,不亂殺人,做到這三點不愁霸業不成,朱元璋深以為然。”
大清朝的康雍乾三個皇帝, 不約而同地說:“洪武皇帝依靠淮西二十四將起家,勇猛是勇猛,但是和我太祖皇帝十三副鎧甲起兵比起來,還是略遜一籌。”
三郎香會,楊景隆看著豌豆的直播,淚流滿麵。
楊景隆是崇禎三皇子乳母的兒子,三皇子死後,對外宣稱自己就是三太子,是三郎香會的精神領袖。
他一哭,就有香眾問:“香主,你怎麽哭了?”
“我太祖高皇帝,帶著二十四人,就能驅除韃虜,恢複華夏。本香主空有一腔熱血起事數十載,卻一事無成,真是愧對太祖高皇帝。”
大漢王宮。
劉邦枕在戚夫人腿上接著看直播,戚夫人聽著直播,突然就笑了起來。
“小東西,你笑什麽?”
“臣妾覺得挺好笑地。”
“什麽好笑?”
“陛下崇拜朱元璋,朱元璋卻以陛下為榜樣,就像當初我們相見一樣。”
“我們相見地時候?”
“嗯,那時候,我在窗前看風景,陛下在橋上看臣妾。”
“嗯想起來了,那時候你還說你點綴了我的風景,我裝飾了你的夢。”
“嘿嘿,陛下好記性啊。”
自從征討英布迴來,劉邦的身體是越來越差了。莫說是戚夫人,就是個仙女在身邊,劉邦也提不起興趣了。
但是,作為男人,對朱元璋這種鐵血皇帝卻有好大的興趣。
“好了,別鬧了,我們接著聽豌豆天神講故事。”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後,朱元璋又招募了朱升等名士,常遇春、馮勝等武將也聽聞朱元璋是亂世中的一股清流,前來投奔。
這些都是治國驚世之才,朱升給朱元璋獻計,讓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
強盜也沒有當迴事,就繼續趕路,不久就被抓。
就在官府要結案的時候,卻找到了武士的妻子,就審問武士妻子。
在武士妻子口中,又得到另外一個版本。
強盜當著丈夫的麵,強暴了自己,然後揚長而去。
武士妻子抱著武士痛哭,武士卻很冷漠。
妻子就用匕首割開了丈夫的繩索,還把匕首遞給了他。
丈夫依然很冷漠,情緒激動之下,妻子就暈了過去。
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匕首已經插進丈夫的胸膛。
連續的打擊,讓妻子崩潰了,就迷迷糊糊的離開了樹林。
兩人居然描述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官府也很無奈,隻好找到當地最有名的巫師。
巫師讓武士的靈魂,附在自己身上。
武士就借著巫師的嘴,把案情給描述一遍。
強盜在玷汙自己妻子之後,妻子卻喜歡了強盜,還要強盜帶自己走
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強盜殺死自己。
強盜也被妻子的翻臉無情給震驚了,沒想到妻子如此絕情,就一腳踹開妻子,還要殺了她。
妻子卻趁機跑掉了,強盜追了半天,沒有追上,就迴來把武士的繩子給割開了。
武士因為妻子的背叛,就用匕首自殺了。
就在大家都以為,這就是事情真相的時候,樵夫卻說了自己的親眼所見。
他說前麵三人都在說謊,強盜在玷汙了武士妻子之後,跪下來求她做自己的妻子,還說願意改過自新。
武士妻子哭了很久之後,就割開了丈夫的繩索,要兩人決鬥,還說自己隻能跟活下來的一方.
強盜和武士其實都是膽小鬼,聽說要死一個的時候,兩人都打了退堂鼓。還說這個妻子不要也罷。
兩人的話,讓妻子惱羞成怒,就挑唆諷刺兩人。
在妻子的諷刺下,兩人終於同意決鬥。
卻不是強盜所說,經過一番激戰,贏下了比賽。
他們在一番菜雞互啄之後,強盜才勉強殺了武士。
妻子卻趁機跑了,強盜去追,由於消耗過大,也沒有追上。
路邊的行人,卻說樵夫說的也不是事情的真相。
因為武士是被匕首殺死的,不是強盜手中的長劍。
在路人的逼迫下,樵夫不得不承認,他先藏起了名貴的匕首,才去報案。
這就是《羅射門》,四個人,有四個不同的版本。
人性的弱點,人們在談論有關自己的事情時,都會美化自己。
強盜無惡不作,卻強調自己的英勇;妻子已經變心,卻強調自己是弱者和忠貞;武士被強盜殺死,也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死了,也要維護自己的麵子,說自己是自殺。
至於樵夫,為了私吞匕首,也隱瞞了對自己不利的一麵。
當初十一個人去勸降驢牌寨,朱元璋和陸仲亨是僅剩下的兩個幸存者。
兩人都說,勸降驢牌寨是自己的功勞,對方嚇得差一點就尿了褲子。
這也是典型的羅生門,到底該相信誰。
天幕上,豌豆接著講述朱元璋的發家史。
“朱元璋有了地盤和人馬,開始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救萬民於水火。那些義軍,說是義軍,其實就是一群土匪。
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就像蝗蟲一樣,洗劫一空。
從地主開始搶,搶完地主搶中農,接著是貧農,所以人民都稱義軍為賊。
朱元璋和他們不一樣,嚴禁手下搶劫,隻是讓人把地主請來,讓地主鄉紳自己捐獻。
這就是一大進步,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小老百姓地利益。
由於朱元璋軍紀嚴明,不擾民,所以在老百姓中留下好的名聲。
定遠人李善長聽說之後,覺得朱元璋和其他義軍不一樣,是個幹大事的主,就前來投奔。
李善長其人,好讀書,善奇謀,在定遠很有名氣。
朱元璋也是久聞大名,聽說李善長來了,很是高興。
兩人相談甚歡,就拜李善長為掌書記。
朱元璋文化水平低,對讀書人很是敬佩,經常找李善長談心。
有一次,朱元璋問李善長:“眼下天下大亂,如何才能太平?”
李善長勸說朱元璋學習漢高祖劉邦,豁然大度,知人善用,不亂殺人,做到這三點不愁霸業不成,朱元璋深以為然。”
大清朝的康雍乾三個皇帝, 不約而同地說:“洪武皇帝依靠淮西二十四將起家,勇猛是勇猛,但是和我太祖皇帝十三副鎧甲起兵比起來,還是略遜一籌。”
三郎香會,楊景隆看著豌豆的直播,淚流滿麵。
楊景隆是崇禎三皇子乳母的兒子,三皇子死後,對外宣稱自己就是三太子,是三郎香會的精神領袖。
他一哭,就有香眾問:“香主,你怎麽哭了?”
“我太祖高皇帝,帶著二十四人,就能驅除韃虜,恢複華夏。本香主空有一腔熱血起事數十載,卻一事無成,真是愧對太祖高皇帝。”
大漢王宮。
劉邦枕在戚夫人腿上接著看直播,戚夫人聽著直播,突然就笑了起來。
“小東西,你笑什麽?”
“臣妾覺得挺好笑地。”
“什麽好笑?”
“陛下崇拜朱元璋,朱元璋卻以陛下為榜樣,就像當初我們相見一樣。”
“我們相見地時候?”
“嗯,那時候,我在窗前看風景,陛下在橋上看臣妾。”
“嗯想起來了,那時候你還說你點綴了我的風景,我裝飾了你的夢。”
“嘿嘿,陛下好記性啊。”
自從征討英布迴來,劉邦的身體是越來越差了。莫說是戚夫人,就是個仙女在身邊,劉邦也提不起興趣了。
但是,作為男人,對朱元璋這種鐵血皇帝卻有好大的興趣。
“好了,別鬧了,我們接著聽豌豆天神講故事。”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後,朱元璋又招募了朱升等名士,常遇春、馮勝等武將也聽聞朱元璋是亂世中的一股清流,前來投奔。
這些都是治國驚世之才,朱升給朱元璋獻計,讓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