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曾想,這第二段對話進行的也不算順利。
張小娘子雖然沒有刻意的去隱藏叔父的行蹤,但麵對趙禎問題的時候,他的迴答總是讓人感覺到一股濃烈的不願意配合的態度。
或許對於張小娘子來說,她原本對趙禎的信任,和所有基於此的希望,都在這個時候遭到了無情的背叛。
畢竟對於一名皇帝來說,抓到他想要逮到的那名通緝犯,似乎才是現在最要緊的事情,一個女孩的感受,相比於此來說,顯然是顧及不上的。
其實她早應該對此有所預料的,畢竟最是無情帝王家,恨隻恨當時她當初實在是有些一廂情願啊。
然而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她甚至已經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叔叔既然已經犯下罪過,那麽按照常理來講,確實應該接受法律的製裁。
雖然在這個年代親親相應,甚至也是法律的規定,因此幫助舒樞進行隱瞞,與她來說也是應該做的事情。
但他的這位叔叔,本身也是個頗具神奇色彩的人物,因此就連張小娘子也很想弄清楚她的一些事情。
更何況趙禎又不是個傻子,他當然知道如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在眼看著虛言恫嚇,根本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情況之下,趙禎自然的轉換思路,希望通過另外的方式來得到更多的消息。
幸好張齊賢這麽一個穿越者,也並非全然沒有讓趙禎好奇的地方,因此他在轉換思路試圖好言相勸的同時,也並非冒著全無收獲的風險去浪費時間。
在這樣的想法敦促之下,早在雙方的對話開始沒多久,趙禎就拋出了一個巨大的誘餌。
“你家叔叔隻是受人指使,他若能夠抓到主謀,那麽他就是個從犯而已。雖然因為炸藥的事情而不見得能夠保全性命,但你們這些家小,或許就可以因此而不受連累。”
“另外你家叔叔的奇思妙想,朝廷也是很重視的,倘若你能夠將其中的某些秘密挖掘出來。那麽不但無過,反而還有功。即便你不能如此,那麽也隻需要說服你叔叔做到這一點,同樣可以毫無疑問的保證你全家上下的性命。”
張小娘子有些震驚的看著趙禎,她不知道懷王堂已經派人將他們家徹徹底底的給搜查了個遍,發現了許多富有奇思妙想的東西,並將那些情況都匯報給了趙禎。
因此她對於趙禎知道自家叔叔的那些怪異想法,感到頗為好奇,甚至,當她從這位皇帝的口中,聽聞對那些所謂奇思妙想的高度評價之後,這份好奇就變得越發濃烈了。
“官家。叔叔的那些想法,真的能夠救下我們的性命嗎?”
“當然可以,君無戲言!不過,,你家叔叔的那些想法,恐怕都不曾對你們具體提起過。你確定能夠將之複述出來嗎?”
張小娘子還真的就不太確定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她家那位頗具神秘感的叔叔確實從來不曾提及他的那些奇怪想法,她隻知道,在他們家那個寬敞的院子裏,經常會擺放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造作器物。
張小娘子曾經親眼見過釀酒的器物,紡紗的器物,甚至還有一種專門用來輔助清除棉籽的器械。
但因為她平時也不太注重這些,因此並不清楚這些器械是怎樣做出來的?
不過好在這些東西好像都是很值得琢磨的玩意兒,因此即便是張齊賢在製作的時候,也隻能循序漸進的慢慢進行,因此時間線拉的很長,這樣張小娘子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個大概。
因此倘若非得讓她說的話,他還是能夠說出12的。
她有些惶惶不安的抬起頭來,因為心中沒有絕對的把握,所以他說起話來的時候,難免顯得優柔寡斷了一些。
趙禎從外麵喊來了幾位工匠,又讓羅崇勳陪在身邊,和他一起傾聽張小娘子的敘述。
其實在照真的心理,他還是更希望張小娘子能夠直接告訴他,張齊賢此時的唐興之地,但現在看來情況已經變得愈發複雜起來。
根據最新傳迴來的情報,南郊行宮附近並沒有發現張齊賢的身影,也就是說之前他們得到的消息純粹是別人放出來的煙霧彈。
在這種情況之下,張齊賢其實也沒有別的地方好躲。然而最糟糕的情況是,那包在幕後指使了他的人此時收留了他,畢竟,他們才是一直在狼狽為奸的組合,彼此收留救助的概率實在是太大了。
那樣的話,張齊賢無非隻有兩種下場,一種是被幕後指使殺人滅口,另外一種就是永遠都不太可能被他趙禎和懷王堂找到。
畢竟現在所有人都在懷疑,是太後暗中策劃了此事,而以太後的手段來說。想要藏住這麽一個人,實在是再容易不過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張小娘子認認真真的迴憶並複述那些機械的製作原理的時候。太後那邊與龔五的商討又一次開展起來。
不同於之前開封府大索京畿的時候,這一次張齊賢鬧出來的動靜實在太大了,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張齊賢的手中是有真貨的。
所以,龔五剛剛在太後麵前落座,閻文應就急不可耐的說道。
“官家肯定已經從白永安那裏,得知了那三本手稿的厲害之處。”
龔五有些不解的問道:“那又如何?難道國家還會因此做出什麽過激的反應不成?他手頭可是沒有證據的。”
閻文應立刻擺擺手說道:“話是不能這樣講的,官家即便是沒有證據也完全可以做出一些過激的反應。那三本書稿記錄的內容可不簡單?聽那個假太監在臨死的時候說,那裏麵有關於此後幾十年的各種記載。五郎,你想想看,有什麽書籍是能夠記載未來發生的事情的,那隻有天書才能夠做到皇帝原來握在手中的天書,此時竟然引起了別人的注意,恐怕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容許這種事情發生。”
龔五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對方擔心的是皇帝在寶貝被偷之後,會對偷取寶貝的嫌疑人,哪怕是沒有證據的嫌疑人,展開瘋狂的報複。
這樣的話,閻維英和他身後的太後就不得不小心提防了。
不過,論起朝堂當中的力量對比來說,皇帝距離太後還有一大截的路途。倘若真的因此而準備對太後不利的話,那麽皇帝很有可能會吃一個大虧。
然而太後和閻文應都有他們自己的顧慮,皇帝固然是不足為懼的,畢竟他還年輕而且還沒有親政,而且寶貝這種東西掌握在皇帝手中和掌握在太後手中都一樣對朝廷有利,因此朝臣們不見得能夠因此而被拉攏,但在皇帝的身後還有一個讓太後永遠無法忘卻的身影。
那個女人就像是幽靈一般,時時刻刻在盯著太後的一舉一動,雖然他遠在鞏縣,但隻要太後這邊稍有風吹草動,他一定會利索的出現在京城,甚至隻要他的一張紙條出現在朝堂之中,滿朝文武當中恐怕就會有半數高官暴起發難。
雖然,即便那樣的情況發生,雙方取勝的概率也不過是五五開而已,但太後顯然不準備冒那個險,畢竟敵暗我明,論起各種隱蔽的手段來,那位李娘娘可是甩開他不止一條街那麽簡單。
所以,劉太後認為自己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應該是這樣的幾條。
“五郎啊,現在我們還是得加緊了解懷王堂的一切,還有李派人前去鞏縣,調查那個女人的行為舉止,另外官家那邊也要盯緊了,看看他還有什麽動作。”
對於閻文應等人來說,太後的這番安排其實是延續了過去的策略,但這種一以貫之的行為,在這個風雲突變的時間顯然是不合適的。
因此,閻文應立刻激動的問道:“可是官家那邊如果有什麽動作,那麽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不是讓你盯住了嗎?他有什麽動作我們得先知道,然後才能作出判斷。”
“這……”閻文應想問的當然不是這個方向,隻是語言描述上恰好與這一點相近而已。可這卻弄得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樣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結果將在那裏不知道該怎麽說才好,最後隻能眼巴巴的看下龔五,希望對方能夠給自己幫上一個忙。
龔五也是很無奈的。在這個節骨眼上替閻文應做這個翻譯工作,其實有可能是處理不討好的。
說起來他跟這個死太監也沒有多少交情,所以主觀上沒有多少願望去幫助他,而客觀上來講,他和這個太監也沒多少共同語言,因此翻譯工作實際上是很難完成的。
結果很快太後就看到了他結結巴巴的心情,好在他多年從商與人交際的經驗是相當豐富的,頭腦也還算活絡,不像規矩森嚴裏的皇宮裏鍛煉出來的太監那樣死板,因此他很快就想到了一種還算準確的表達方式。
“太後,閻都知想說的話其實也是有道理的。一來不管官家那邊要采取什麽行動,我們最好先做好預案,準備好自己的妻子再說,二來密切關注官家的行動,雖然沒錯,但倘若讓他拿不到任何把柄,豈不是對我們更有好處,因此那個劉太監以及跑掉的張齊賢,還有另外幾個經營失敗而暴露的殺手,恐怕最好還是要處理掉為妙。這樣一來主動權就會落到我們手裏,因此我們也可以過得安心一些。”
閻文應一聽雖然和自己心中的感覺並不完全一樣,但他那種迷茫的想法原本也不見得讓他自己確信,因此在聽說了肱骨的描述之後,他立刻拍手叫絕起來。似乎這就是他原本的想法一樣。
其實他現在也清楚了,太後的宣紙並非全無道理,他就是有些心慌了。倘若不按照龔五說的那一套做,恐怕這件事情就要捅出天大的簍子似的。
有意思的是太後在聽到了更多細節之後,也覺得共舞的想法似乎更正確一些,與其密切的關注對方,不如主動出擊,讓自己變得更加安全一些,至少要彌補之前出手所造成的遺漏。
不過這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之前那群接應的人,有不少都是他在禁軍當中培養的心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的戰力水平恐怕連懷王堂的十分之三都不到。
這其實也難怪宋朝已經有二十幾年沒有經曆過像樣的戰爭了,因此,即便是原本的禁軍精銳,也不可能再拿出像樣的水平來。
不過,在那次出手之前,劉太後對禁軍弱勢的認知,還停留在主觀上的大略感覺當中,那種感覺甚至要比閻文應剛才的懵懂想法,還要朦朧。
換一句話來講,他雖然知道禁軍比懷王堂的水平差上很多,但萬萬沒有想到會差出那麽多距離去。
一場惡戰下來,竟然隻有十幾個人逃脫,而且其中有不少還都被人給追殺掉了。
這讓他還怎麽敢派出更多的人手去。
因此他雖然知道應該主動消滅禍患,但卻對手下的人沒有了絕對的把握。
於是,下意識之間,他竟然做出了和剛才閻文應一樣的事情。
再於是,龔五就看到了太後挪過來的眼神。
當他同樣從那眼神當中看出了求助的意味之後,他才知道如今的這一主一仆在小皇帝的麵前,其實是並不怎麽有把握取勝的。
他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竟然讓掌權這好幾年的太後仍然無法成功地壓製皇帝。
原本他還以為以劉娥對權力的貪婪,他必然會邁向武則天的老路。隻是皇宋宗室並不像李唐那樣和朝臣美攪和在一起。
這種天然的隔離雖然是從製度上杜絕他們造反的可能,畢竟沒有朝臣的支持是很難造反成功的,但也正因為如此,朝臣們也沒有因此而受到宗師們的競爭,所以他們對宗室美也沒有過多的仇怨。
如此以來,他們心中其實也不會去想著如何去得到那批宗室成員。
所以也沒有幾個人去迎合太後們針對宗室的想法。
更何況,太祖一係,太宗長子一係,都是剛剛錯失皇位不久的成員,倘若小皇帝真有什麽意外的話,這兩係宗室成員當中,立刻就會有人站出來向華為發出要求。他一個垂簾聽政的太後,根本沒有把握阻止那種情況的發生。
至少,在幾年之前是這樣的。
現在,情況可能已經有了改變,但也隻能說是把握大了一些而已。
不過這些事情對於遠離朝政的龔五來說,實在是他不太可能知曉的。
因此他不知道太後掌權之後的那些年,究竟經曆了怎樣的成長路線?隻覺得那些年好像都被浪費掉了。
不過現在,雖然他儼然已經成為了太後的心腹,但畢竟現在有事情擺在前麵,因此太後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跟他介紹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所以他現在能做的也隻能是幫助太後尋找問題的答案。
好在他對這一點並非全無準備。
因此他隻是躬身一禮,然後就說了起來:“太後,這次要挑選最為親信的人,去負責最為秘密的環節。”
然而這話一出口,劉太後就立刻皺起眉來。
不過他老人家的眉毛隻是糾結了片刻,就立刻舒展開來,甚至還盡可能地換上了一副和顏悅色的神情。
若是換成別人或許還有所不解,但是一直跟隨她的閻維英卻是很清楚的。
太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他現在需要以上龔五的謀劃,而之前的一次行動,他卻沒有來得及通知龔五並從他那裏獲取建議。
因此那次行動在如今這個情況之下,是需要向龔五補充說明的。
但這樣的事情,倘若是換了一個脾氣的謀士,恐怕就要當場發作了。
畢竟重要的行動不通知對方,那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所以,尋常人是肯定會有所擔憂的。
這就像劉備不把重要的想法告訴諸葛亮,會擔心對方責怪一樣。
要是事後補上的話,那自然是要先用抱歉來開頭的。
因此劉太後如今才擺出好言好語的架勢來。
但是龔五心中還不知道這一點,所以當他聽到劉太後接下來的話語時,心中的驚愕和惶惑,一時之間不知道發酵成了何等鬼怪一般的樣貌。
“五郎有所不知啊。先前那個張齊賢為了躲避懷王堂的追捕,曾經在自家的店鋪裏引爆了炸藥,而在那之前派去和他聯絡的劉太監——哦,這個人是個假太監——從他手上買走了三份重要的手稿,這點如今已經鬧得滿城風雨,恐怕你也已經知道了。但更關鍵的是,這個家夥是在不堪其擾的情況下才去接洽張齊賢的,為此還做了好幾手,準備其中之一就是請閻都知派了七八十幾個絕頂高手去接應他。然而……當時我們也沒想,他竟然能夠帶迴那麽重要的東西,而且還同時招來了懷王堂,結果那七八十個高手損失殆盡,隻有三五個人跑了出來,而且還沒能帶出那三本重要的手稿。這些事情,想必你也從街頭巷議當中得知了。”
“但是旁人不太可能知道的是,那近百人的高手隊伍,是哀家這些年裏積攢下的精銳之一,雖然都是從禁軍裏優中選優的,可是哀家也著實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會在懷王堂麵前如此不堪一擊,”
太後的這番話說完,其他人或許還沒有什麽感受,因為在場的都是太後的心腹,這些情況他們都是知道的,但是龔五是從皇宮外麵趕過來的,在啟程出發之前,以及趕來的路途當中,聽說了不知多少坊間的傳聞。
那其中,有人將張齊賢店鋪當中發生了爆炸,視作五雷轟頂一般的懲罰,有人則將宗室宅邸附近的喊殺聲,描述為太後與宗室成員之間的火並。
總之一句話,在他們繪聲繪色的描述當中,似乎一切虛無縹緲的事實都能夠依托於那些支離破碎的細節建立起來,是在汴京城這樣的首善之地,謊言和流言蜚語更是容易以喜聞樂見的形態出現。
雖然說朝廷向來對這方麵管理的的都是為嚴格,但因為現在恰恰有個傻瓜都能夠看明白的朝廷局勢,因此僅僅依靠單方麵的威懾,是根本無法杜絕這類流言蜚語的。
然而有一句古話叫做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一千萬句留言當中,未必就沒有那麽一條是真的五雷轟頂之說,固然是迷信,封建主義的殘存,但太後與宗室之間的矛盾,尤其是與皇帝之間的矛盾,並非全然是由人們猜測出來的。
這一點鞏武早就已經知道,甚至他還知道官府的人找到了三本重要的手稿,這件事因為三本手稿的事情,也從皇帝那邊得到了消息,所以龔五倒是沒有將之定義為流言蜚語。
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三本手稿竟然是在那一場血戰之後,才最終落到了皇帝和懷王堂手中的。
在那之前竟然還有一個姓劉的小太監,從張齊賢那裏買到了這三本手稿。
說起來,這個劉姓太監還真是個奇葩人物,他竟然還是個假太監。
而且恐怕他還是個聰明的假太監,要知道她出行的那一天大雪封路,不但路上行人沒有幾個,而且留下的痕跡也很容易就被大雪覆蓋,所以他恐怕是不需要擔心被別人撞見的。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張齊賢那邊卻並不幹淨,不但早就已經被人盯了上,還放了長線釣了大魚。
要不然,對方怎麽會在他做完買賣之後一路順藤摸瓜的,直到有人去接應他才能動手呢?
哼哼,別人或許還沒有想到,亦或者是認為這其中的某些細節太過匪夷所思。但龔五卻是拿得準的:要不是有人接應,生怕完不成任務,那群一直尾隨劉太監的人,恐怕會一直摸到皇宮裏來,以懷王堂的手筆,他們在那個大雪天摸進皇宮,也並非沒有可能,甚至,隻要換上一身班直侍衛的軍裝,就能夠輕輕鬆鬆地掏個令牌走進來。
太後可以在禁軍當中發展屬於自己的死士,而皇帝則不需要勞心勞力的在班直侍衛當中尋覓自己的根基。
那些人可是天生就忠於皇帝的。
想到這裏,龔五已經明白了這其中的許多事情。
雖然劉太後仍然在堅持著觀察局勢的看法,但實際上她和閻文應已經悄無聲息的揭開了戰段。
如此明顯的衝突爆發之後,有很多原本看似平靜的局麵,就已經無法從實質上挽迴了。
對此,龔五也隻能歎上一口氣,然後毛球盡可能的挽迴,因為他知道,劉太後根本沒有下定決心去和皇帝鬥,要不然的話他一定要奉勸對方,盡快殺掉那個小東西。
而實際上其實就連鞏武也知道,雖然小東西容易殺掉,但它背後的那支力量恐怕是不會輕易放過他們的。甚至因為納智力量的存在,任何的暗殺行動都有可能不得不戛然而止。
其實更應該擔心暗殺的是他和他身後的太後。
這讓他又不得不歎了一口氣,然後他才緩緩的說道:“太後事到如今,我們隻有兩個辦法可以做,一個是像我們剛才所說的那樣,小心翼翼的移除掉所有的痕跡。另外一個,就是盡可能的緩和與官家的關係。”
太後有些不解的皺了皺眉毛。
消弭所有的痕跡,那是為了避免留下把柄,這一點太後是知道的。
可是為什麽要因此還和和皇帝的關係呢?
她現在還沒有把病落到對方手上呢,甚至對方的那些跟班也都沒有人掌握那些情況。
不過還沒等他問出口,那邊龔五的解釋就已經傳了過來,似乎他已經預料到了當朝太後可能的懷疑。
“太後啊,之所以要和專家進行緩和,主要是因為這件事情並不像想象當中的那樣容易處理手尾,你想啊逃出去的人有十好幾個那麽多,有些人被砍死了,這當然不足為慮了,可是有些人已經落到了官家手中,隻要官家好好的審問一下,又怎麽可能一無所知呢?”
這句話把太後給嚇到了他之前,竟然就沒有想到這一劫。
雖然說他派出去的是精銳當中的死士,但死士也有可能是變節的。
而且據說,那個姓劉的假太監其實並沒有,雖然挨了兩刀,但那些人在逃走的時候,分明還看到了他在地上蠕動。
雖然在那樣的天氣裏傷成那個樣子,恐怕很難活著見到審問他的官員,但皇帝和幾位禦醫的關係都非常好,或許真的有辦法吊住那個假太監的性命。
但不管怎麽說,既然手下的人將這個情況匯報下來,那自然是擔心龔五所說的情況發生。
而在太後這邊,雖然她還沒來得及跟龔五說明,但是對方顯然已經猜到了類似的結局。
如此說來情況正向著最糟的情況發展。
而那邊宮五卻仍在自顧自地分析了其他可能,並同時用一層又一層病人的語氣,加太後推進更深的深淵。
“除了受傷被捕的以外,那些死去的人其實也不能小覷,主要是因為他們都是在禁軍當中的人。因此汴京城裏肯定有很多他們熟悉的家夥。這樣隻要有人指認出來,那情況就會變得糟糕起來。”
這一點其實太後也想到了,甚至已經開始花費大量銀錢去收攏別人的嘴巴。但這一招好不好用,其實是很難講的。
倒是龔五的另一個擔心是他之前並沒有想到的。
“太後娘娘這次派出去的可都是精銳死士,因著您長期沒有安排給他們任務,所以這次他們一定是卯足了勁的結果,卻不料半沙的差事,恐怕他們顏麵上也是過意不去的。所以在失手之後,他們可能會有人想著找迴廠子,這樣一來就有可能會為敵人所利用,要知道失去的那三本手稿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如果他們想要設法奪迴的話,很有可能會中了別人的誘敵之計。”
這下子太後可有些不淡定了,他連忙看向閻維英這次行動的具體人選,主要是他挑的,劉太監也是她推薦的,甚至也是他暗中答應對方,一旦事成之後會幫助劉太監那個假貨變成一個真的太監。
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劉太監這個家夥雖然做不成真太監,卻當了一會兒真正忠心的仆人,聽僥幸活下來的那幾個接應人員說,劉太監在臨死之時還喊出了那三本手稿的主要內容。
那三本書稿的主要內容,龔五也早就已經聽太後說過了,其實他早就已經猜到那白永安的寶貝為何物?看看白永安的坐牌就知道了依附理論主義穿越者的樣子,其指導思想要是不來源於那幾本,那可真是活見鬼了。
對於白永安那號人,他龔五是看不上眼的,其實像她一樣看不上眼的還大有人在,隻是沒幾個人說出來罷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混不出頭才是最為重要的,什麽時候學會了悶聲發大財,什麽時候才算是活過了穿越的及格線。
即便是在劉太後麵前,他也沒有將穿越的事情給抖露出來,這就是他生存下去的本錢。
因此對於劉太後所說的那些內容,他隻是表示了簡單的驚歎,並且還似模似樣地提醒了對方,這世界上並沒有鬼怪之說,因此也沒有人知道未來幾十年會發生什麽。至於所謂的天命,那多半是別人編出來騙自己的。
劉太後對他說的話,竟然還是深信不疑的。可見,這家夥還沒有從懷王堂事件當中吸取足夠的教訓。甚至龔5都認為當年沒有和他一起摻和進去,簡直是個再明智不過的決定,要是和一個連穿越是什麽都沒太弄明白的女人,摻和進懷王查的事情,說不得自己當時就被先帝淩遲處死了。
其實這也怪不得太後,穿越者擁有的先知先覺,體現在土著們眼中其實是一種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或者說是一種先進生產力的驟然空降,這才是他們感到震驚莫名的地方。
相比起這種震驚莫名來說,其背後的原因,雖然肯定能夠引起對方的注意,但卻不一定立刻能被土著們所察覺到。
所以當時劉太後聽到的傳言,即便有些涉及到穿越者的具體來曆,她能夠接觸到的,恐怕更多的也是關於那些造作器物方麵的厲害之處。
畢竟在宋朝這個社會當中,涉及到未來欲言的東西很有可能會被歸為讖緯之學,而那些忘說修舊的學問很有可能會被扣上反叛的帽子。
更何況那些關乎於未來如何發展的事情穿越者們隻會當成最為寶貴的秘密,潛藏在心中也好,在不產生蝴蝶效應的情況之下,全部轉化成對自己有利的發展資源。在這樣的想法推動之下,什麽人才會主動將未來的事情說出去呢?他們肯定不會那樣說。
甚至就連以後出現的某些機械,哪怕是社稷機械的某些思路,他們也會占為己有,倒不一定非得是因為自私,反而是有可能是為了自保。
反正這些學問至少是有個出處才比較保險,要不然的話不要說皇帝和百官信不信了,就連自己的心中恐怕都會覺得有些別扭。
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太後才沒有向其他的掌權者一樣掌握更多的關於創業者的情報,而先帝和李娘娘。顯然在這方麵就掌握著更多情況。
然而作為競爭對手,李念江是肯定不會把這些事情告訴劉太後的,這也就造成了現在劉太後對懷王堂其實並不怎麽完全了解的原則。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這才是劉太後為什麽一再堅持要繼續觀察,才能決定如何對付小皇帝的原因所在。
不過現在可不是她猶豫的時候了。
“殿下,哦不對,陛下,現在我們最該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趕緊找到這些逃走的人,因為他們既能完成我們任務當中的第1條,也能避免我們在執行第2條的時候變得太過被動。”
這句話雖然言簡意賅,但太後竟然神奇的聽懂了。
就連閻文應也在簡單的思索之後,立刻連連地點起頭來。
他的反應甚至比太後還慢了幾拍,那個時候太後已經問起了下一個問題:“可是現在跑丟的那幾個已經聯絡不上了,這個如何是好?”
“隻說有同僚找他們喝酒,然後約到某個特定的地方,最後同樣由陛下的心腹出手,這個草民之前就已經說過了,要讓幸福的人僅僅參與最機密環節的處理,至於外圍就讓那些不知道秘密的人去好了,這樣即便被抓住,也什麽都不會泄露。”
張小娘子雖然沒有刻意的去隱藏叔父的行蹤,但麵對趙禎問題的時候,他的迴答總是讓人感覺到一股濃烈的不願意配合的態度。
或許對於張小娘子來說,她原本對趙禎的信任,和所有基於此的希望,都在這個時候遭到了無情的背叛。
畢竟對於一名皇帝來說,抓到他想要逮到的那名通緝犯,似乎才是現在最要緊的事情,一個女孩的感受,相比於此來說,顯然是顧及不上的。
其實她早應該對此有所預料的,畢竟最是無情帝王家,恨隻恨當時她當初實在是有些一廂情願啊。
然而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她甚至已經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叔叔既然已經犯下罪過,那麽按照常理來講,確實應該接受法律的製裁。
雖然在這個年代親親相應,甚至也是法律的規定,因此幫助舒樞進行隱瞞,與她來說也是應該做的事情。
但他的這位叔叔,本身也是個頗具神奇色彩的人物,因此就連張小娘子也很想弄清楚她的一些事情。
更何況趙禎又不是個傻子,他當然知道如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在眼看著虛言恫嚇,根本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情況之下,趙禎自然的轉換思路,希望通過另外的方式來得到更多的消息。
幸好張齊賢這麽一個穿越者,也並非全然沒有讓趙禎好奇的地方,因此他在轉換思路試圖好言相勸的同時,也並非冒著全無收獲的風險去浪費時間。
在這樣的想法敦促之下,早在雙方的對話開始沒多久,趙禎就拋出了一個巨大的誘餌。
“你家叔叔隻是受人指使,他若能夠抓到主謀,那麽他就是個從犯而已。雖然因為炸藥的事情而不見得能夠保全性命,但你們這些家小,或許就可以因此而不受連累。”
“另外你家叔叔的奇思妙想,朝廷也是很重視的,倘若你能夠將其中的某些秘密挖掘出來。那麽不但無過,反而還有功。即便你不能如此,那麽也隻需要說服你叔叔做到這一點,同樣可以毫無疑問的保證你全家上下的性命。”
張小娘子有些震驚的看著趙禎,她不知道懷王堂已經派人將他們家徹徹底底的給搜查了個遍,發現了許多富有奇思妙想的東西,並將那些情況都匯報給了趙禎。
因此她對於趙禎知道自家叔叔的那些怪異想法,感到頗為好奇,甚至,當她從這位皇帝的口中,聽聞對那些所謂奇思妙想的高度評價之後,這份好奇就變得越發濃烈了。
“官家。叔叔的那些想法,真的能夠救下我們的性命嗎?”
“當然可以,君無戲言!不過,,你家叔叔的那些想法,恐怕都不曾對你們具體提起過。你確定能夠將之複述出來嗎?”
張小娘子還真的就不太確定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她家那位頗具神秘感的叔叔確實從來不曾提及他的那些奇怪想法,她隻知道,在他們家那個寬敞的院子裏,經常會擺放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造作器物。
張小娘子曾經親眼見過釀酒的器物,紡紗的器物,甚至還有一種專門用來輔助清除棉籽的器械。
但因為她平時也不太注重這些,因此並不清楚這些器械是怎樣做出來的?
不過好在這些東西好像都是很值得琢磨的玩意兒,因此即便是張齊賢在製作的時候,也隻能循序漸進的慢慢進行,因此時間線拉的很長,這樣張小娘子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個大概。
因此倘若非得讓她說的話,他還是能夠說出12的。
她有些惶惶不安的抬起頭來,因為心中沒有絕對的把握,所以他說起話來的時候,難免顯得優柔寡斷了一些。
趙禎從外麵喊來了幾位工匠,又讓羅崇勳陪在身邊,和他一起傾聽張小娘子的敘述。
其實在照真的心理,他還是更希望張小娘子能夠直接告訴他,張齊賢此時的唐興之地,但現在看來情況已經變得愈發複雜起來。
根據最新傳迴來的情報,南郊行宮附近並沒有發現張齊賢的身影,也就是說之前他們得到的消息純粹是別人放出來的煙霧彈。
在這種情況之下,張齊賢其實也沒有別的地方好躲。然而最糟糕的情況是,那包在幕後指使了他的人此時收留了他,畢竟,他們才是一直在狼狽為奸的組合,彼此收留救助的概率實在是太大了。
那樣的話,張齊賢無非隻有兩種下場,一種是被幕後指使殺人滅口,另外一種就是永遠都不太可能被他趙禎和懷王堂找到。
畢竟現在所有人都在懷疑,是太後暗中策劃了此事,而以太後的手段來說。想要藏住這麽一個人,實在是再容易不過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張小娘子認認真真的迴憶並複述那些機械的製作原理的時候。太後那邊與龔五的商討又一次開展起來。
不同於之前開封府大索京畿的時候,這一次張齊賢鬧出來的動靜實在太大了,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張齊賢的手中是有真貨的。
所以,龔五剛剛在太後麵前落座,閻文應就急不可耐的說道。
“官家肯定已經從白永安那裏,得知了那三本手稿的厲害之處。”
龔五有些不解的問道:“那又如何?難道國家還會因此做出什麽過激的反應不成?他手頭可是沒有證據的。”
閻文應立刻擺擺手說道:“話是不能這樣講的,官家即便是沒有證據也完全可以做出一些過激的反應。那三本書稿記錄的內容可不簡單?聽那個假太監在臨死的時候說,那裏麵有關於此後幾十年的各種記載。五郎,你想想看,有什麽書籍是能夠記載未來發生的事情的,那隻有天書才能夠做到皇帝原來握在手中的天書,此時竟然引起了別人的注意,恐怕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容許這種事情發生。”
龔五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對方擔心的是皇帝在寶貝被偷之後,會對偷取寶貝的嫌疑人,哪怕是沒有證據的嫌疑人,展開瘋狂的報複。
這樣的話,閻維英和他身後的太後就不得不小心提防了。
不過,論起朝堂當中的力量對比來說,皇帝距離太後還有一大截的路途。倘若真的因此而準備對太後不利的話,那麽皇帝很有可能會吃一個大虧。
然而太後和閻文應都有他們自己的顧慮,皇帝固然是不足為懼的,畢竟他還年輕而且還沒有親政,而且寶貝這種東西掌握在皇帝手中和掌握在太後手中都一樣對朝廷有利,因此朝臣們不見得能夠因此而被拉攏,但在皇帝的身後還有一個讓太後永遠無法忘卻的身影。
那個女人就像是幽靈一般,時時刻刻在盯著太後的一舉一動,雖然他遠在鞏縣,但隻要太後這邊稍有風吹草動,他一定會利索的出現在京城,甚至隻要他的一張紙條出現在朝堂之中,滿朝文武當中恐怕就會有半數高官暴起發難。
雖然,即便那樣的情況發生,雙方取勝的概率也不過是五五開而已,但太後顯然不準備冒那個險,畢竟敵暗我明,論起各種隱蔽的手段來,那位李娘娘可是甩開他不止一條街那麽簡單。
所以,劉太後認為自己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應該是這樣的幾條。
“五郎啊,現在我們還是得加緊了解懷王堂的一切,還有李派人前去鞏縣,調查那個女人的行為舉止,另外官家那邊也要盯緊了,看看他還有什麽動作。”
對於閻文應等人來說,太後的這番安排其實是延續了過去的策略,但這種一以貫之的行為,在這個風雲突變的時間顯然是不合適的。
因此,閻文應立刻激動的問道:“可是官家那邊如果有什麽動作,那麽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不是讓你盯住了嗎?他有什麽動作我們得先知道,然後才能作出判斷。”
“這……”閻文應想問的當然不是這個方向,隻是語言描述上恰好與這一點相近而已。可這卻弄得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樣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結果將在那裏不知道該怎麽說才好,最後隻能眼巴巴的看下龔五,希望對方能夠給自己幫上一個忙。
龔五也是很無奈的。在這個節骨眼上替閻文應做這個翻譯工作,其實有可能是處理不討好的。
說起來他跟這個死太監也沒有多少交情,所以主觀上沒有多少願望去幫助他,而客觀上來講,他和這個太監也沒多少共同語言,因此翻譯工作實際上是很難完成的。
結果很快太後就看到了他結結巴巴的心情,好在他多年從商與人交際的經驗是相當豐富的,頭腦也還算活絡,不像規矩森嚴裏的皇宮裏鍛煉出來的太監那樣死板,因此他很快就想到了一種還算準確的表達方式。
“太後,閻都知想說的話其實也是有道理的。一來不管官家那邊要采取什麽行動,我們最好先做好預案,準備好自己的妻子再說,二來密切關注官家的行動,雖然沒錯,但倘若讓他拿不到任何把柄,豈不是對我們更有好處,因此那個劉太監以及跑掉的張齊賢,還有另外幾個經營失敗而暴露的殺手,恐怕最好還是要處理掉為妙。這樣一來主動權就會落到我們手裏,因此我們也可以過得安心一些。”
閻文應一聽雖然和自己心中的感覺並不完全一樣,但他那種迷茫的想法原本也不見得讓他自己確信,因此在聽說了肱骨的描述之後,他立刻拍手叫絕起來。似乎這就是他原本的想法一樣。
其實他現在也清楚了,太後的宣紙並非全無道理,他就是有些心慌了。倘若不按照龔五說的那一套做,恐怕這件事情就要捅出天大的簍子似的。
有意思的是太後在聽到了更多細節之後,也覺得共舞的想法似乎更正確一些,與其密切的關注對方,不如主動出擊,讓自己變得更加安全一些,至少要彌補之前出手所造成的遺漏。
不過這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之前那群接應的人,有不少都是他在禁軍當中培養的心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的戰力水平恐怕連懷王堂的十分之三都不到。
這其實也難怪宋朝已經有二十幾年沒有經曆過像樣的戰爭了,因此,即便是原本的禁軍精銳,也不可能再拿出像樣的水平來。
不過,在那次出手之前,劉太後對禁軍弱勢的認知,還停留在主觀上的大略感覺當中,那種感覺甚至要比閻文應剛才的懵懂想法,還要朦朧。
換一句話來講,他雖然知道禁軍比懷王堂的水平差上很多,但萬萬沒有想到會差出那麽多距離去。
一場惡戰下來,竟然隻有十幾個人逃脫,而且其中有不少還都被人給追殺掉了。
這讓他還怎麽敢派出更多的人手去。
因此他雖然知道應該主動消滅禍患,但卻對手下的人沒有了絕對的把握。
於是,下意識之間,他竟然做出了和剛才閻文應一樣的事情。
再於是,龔五就看到了太後挪過來的眼神。
當他同樣從那眼神當中看出了求助的意味之後,他才知道如今的這一主一仆在小皇帝的麵前,其實是並不怎麽有把握取勝的。
他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竟然讓掌權這好幾年的太後仍然無法成功地壓製皇帝。
原本他還以為以劉娥對權力的貪婪,他必然會邁向武則天的老路。隻是皇宋宗室並不像李唐那樣和朝臣美攪和在一起。
這種天然的隔離雖然是從製度上杜絕他們造反的可能,畢竟沒有朝臣的支持是很難造反成功的,但也正因為如此,朝臣們也沒有因此而受到宗師們的競爭,所以他們對宗室美也沒有過多的仇怨。
如此以來,他們心中其實也不會去想著如何去得到那批宗室成員。
所以也沒有幾個人去迎合太後們針對宗室的想法。
更何況,太祖一係,太宗長子一係,都是剛剛錯失皇位不久的成員,倘若小皇帝真有什麽意外的話,這兩係宗室成員當中,立刻就會有人站出來向華為發出要求。他一個垂簾聽政的太後,根本沒有把握阻止那種情況的發生。
至少,在幾年之前是這樣的。
現在,情況可能已經有了改變,但也隻能說是把握大了一些而已。
不過這些事情對於遠離朝政的龔五來說,實在是他不太可能知曉的。
因此他不知道太後掌權之後的那些年,究竟經曆了怎樣的成長路線?隻覺得那些年好像都被浪費掉了。
不過現在,雖然他儼然已經成為了太後的心腹,但畢竟現在有事情擺在前麵,因此太後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跟他介紹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所以他現在能做的也隻能是幫助太後尋找問題的答案。
好在他對這一點並非全無準備。
因此他隻是躬身一禮,然後就說了起來:“太後,這次要挑選最為親信的人,去負責最為秘密的環節。”
然而這話一出口,劉太後就立刻皺起眉來。
不過他老人家的眉毛隻是糾結了片刻,就立刻舒展開來,甚至還盡可能地換上了一副和顏悅色的神情。
若是換成別人或許還有所不解,但是一直跟隨她的閻維英卻是很清楚的。
太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他現在需要以上龔五的謀劃,而之前的一次行動,他卻沒有來得及通知龔五並從他那裏獲取建議。
因此那次行動在如今這個情況之下,是需要向龔五補充說明的。
但這樣的事情,倘若是換了一個脾氣的謀士,恐怕就要當場發作了。
畢竟重要的行動不通知對方,那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所以,尋常人是肯定會有所擔憂的。
這就像劉備不把重要的想法告訴諸葛亮,會擔心對方責怪一樣。
要是事後補上的話,那自然是要先用抱歉來開頭的。
因此劉太後如今才擺出好言好語的架勢來。
但是龔五心中還不知道這一點,所以當他聽到劉太後接下來的話語時,心中的驚愕和惶惑,一時之間不知道發酵成了何等鬼怪一般的樣貌。
“五郎有所不知啊。先前那個張齊賢為了躲避懷王堂的追捕,曾經在自家的店鋪裏引爆了炸藥,而在那之前派去和他聯絡的劉太監——哦,這個人是個假太監——從他手上買走了三份重要的手稿,這點如今已經鬧得滿城風雨,恐怕你也已經知道了。但更關鍵的是,這個家夥是在不堪其擾的情況下才去接洽張齊賢的,為此還做了好幾手,準備其中之一就是請閻都知派了七八十幾個絕頂高手去接應他。然而……當時我們也沒想,他竟然能夠帶迴那麽重要的東西,而且還同時招來了懷王堂,結果那七八十個高手損失殆盡,隻有三五個人跑了出來,而且還沒能帶出那三本重要的手稿。這些事情,想必你也從街頭巷議當中得知了。”
“但是旁人不太可能知道的是,那近百人的高手隊伍,是哀家這些年裏積攢下的精銳之一,雖然都是從禁軍裏優中選優的,可是哀家也著實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會在懷王堂麵前如此不堪一擊,”
太後的這番話說完,其他人或許還沒有什麽感受,因為在場的都是太後的心腹,這些情況他們都是知道的,但是龔五是從皇宮外麵趕過來的,在啟程出發之前,以及趕來的路途當中,聽說了不知多少坊間的傳聞。
那其中,有人將張齊賢店鋪當中發生了爆炸,視作五雷轟頂一般的懲罰,有人則將宗室宅邸附近的喊殺聲,描述為太後與宗室成員之間的火並。
總之一句話,在他們繪聲繪色的描述當中,似乎一切虛無縹緲的事實都能夠依托於那些支離破碎的細節建立起來,是在汴京城這樣的首善之地,謊言和流言蜚語更是容易以喜聞樂見的形態出現。
雖然說朝廷向來對這方麵管理的的都是為嚴格,但因為現在恰恰有個傻瓜都能夠看明白的朝廷局勢,因此僅僅依靠單方麵的威懾,是根本無法杜絕這類流言蜚語的。
然而有一句古話叫做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一千萬句留言當中,未必就沒有那麽一條是真的五雷轟頂之說,固然是迷信,封建主義的殘存,但太後與宗室之間的矛盾,尤其是與皇帝之間的矛盾,並非全然是由人們猜測出來的。
這一點鞏武早就已經知道,甚至他還知道官府的人找到了三本重要的手稿,這件事因為三本手稿的事情,也從皇帝那邊得到了消息,所以龔五倒是沒有將之定義為流言蜚語。
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三本手稿竟然是在那一場血戰之後,才最終落到了皇帝和懷王堂手中的。
在那之前竟然還有一個姓劉的小太監,從張齊賢那裏買到了這三本手稿。
說起來,這個劉姓太監還真是個奇葩人物,他竟然還是個假太監。
而且恐怕他還是個聰明的假太監,要知道她出行的那一天大雪封路,不但路上行人沒有幾個,而且留下的痕跡也很容易就被大雪覆蓋,所以他恐怕是不需要擔心被別人撞見的。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張齊賢那邊卻並不幹淨,不但早就已經被人盯了上,還放了長線釣了大魚。
要不然,對方怎麽會在他做完買賣之後一路順藤摸瓜的,直到有人去接應他才能動手呢?
哼哼,別人或許還沒有想到,亦或者是認為這其中的某些細節太過匪夷所思。但龔五卻是拿得準的:要不是有人接應,生怕完不成任務,那群一直尾隨劉太監的人,恐怕會一直摸到皇宮裏來,以懷王堂的手筆,他們在那個大雪天摸進皇宮,也並非沒有可能,甚至,隻要換上一身班直侍衛的軍裝,就能夠輕輕鬆鬆地掏個令牌走進來。
太後可以在禁軍當中發展屬於自己的死士,而皇帝則不需要勞心勞力的在班直侍衛當中尋覓自己的根基。
那些人可是天生就忠於皇帝的。
想到這裏,龔五已經明白了這其中的許多事情。
雖然劉太後仍然在堅持著觀察局勢的看法,但實際上她和閻文應已經悄無聲息的揭開了戰段。
如此明顯的衝突爆發之後,有很多原本看似平靜的局麵,就已經無法從實質上挽迴了。
對此,龔五也隻能歎上一口氣,然後毛球盡可能的挽迴,因為他知道,劉太後根本沒有下定決心去和皇帝鬥,要不然的話他一定要奉勸對方,盡快殺掉那個小東西。
而實際上其實就連鞏武也知道,雖然小東西容易殺掉,但它背後的那支力量恐怕是不會輕易放過他們的。甚至因為納智力量的存在,任何的暗殺行動都有可能不得不戛然而止。
其實更應該擔心暗殺的是他和他身後的太後。
這讓他又不得不歎了一口氣,然後他才緩緩的說道:“太後事到如今,我們隻有兩個辦法可以做,一個是像我們剛才所說的那樣,小心翼翼的移除掉所有的痕跡。另外一個,就是盡可能的緩和與官家的關係。”
太後有些不解的皺了皺眉毛。
消弭所有的痕跡,那是為了避免留下把柄,這一點太後是知道的。
可是為什麽要因此還和和皇帝的關係呢?
她現在還沒有把病落到對方手上呢,甚至對方的那些跟班也都沒有人掌握那些情況。
不過還沒等他問出口,那邊龔五的解釋就已經傳了過來,似乎他已經預料到了當朝太後可能的懷疑。
“太後啊,之所以要和專家進行緩和,主要是因為這件事情並不像想象當中的那樣容易處理手尾,你想啊逃出去的人有十好幾個那麽多,有些人被砍死了,這當然不足為慮了,可是有些人已經落到了官家手中,隻要官家好好的審問一下,又怎麽可能一無所知呢?”
這句話把太後給嚇到了他之前,竟然就沒有想到這一劫。
雖然說他派出去的是精銳當中的死士,但死士也有可能是變節的。
而且據說,那個姓劉的假太監其實並沒有,雖然挨了兩刀,但那些人在逃走的時候,分明還看到了他在地上蠕動。
雖然在那樣的天氣裏傷成那個樣子,恐怕很難活著見到審問他的官員,但皇帝和幾位禦醫的關係都非常好,或許真的有辦法吊住那個假太監的性命。
但不管怎麽說,既然手下的人將這個情況匯報下來,那自然是擔心龔五所說的情況發生。
而在太後這邊,雖然她還沒來得及跟龔五說明,但是對方顯然已經猜到了類似的結局。
如此說來情況正向著最糟的情況發展。
而那邊宮五卻仍在自顧自地分析了其他可能,並同時用一層又一層病人的語氣,加太後推進更深的深淵。
“除了受傷被捕的以外,那些死去的人其實也不能小覷,主要是因為他們都是在禁軍當中的人。因此汴京城裏肯定有很多他們熟悉的家夥。這樣隻要有人指認出來,那情況就會變得糟糕起來。”
這一點其實太後也想到了,甚至已經開始花費大量銀錢去收攏別人的嘴巴。但這一招好不好用,其實是很難講的。
倒是龔五的另一個擔心是他之前並沒有想到的。
“太後娘娘這次派出去的可都是精銳死士,因著您長期沒有安排給他們任務,所以這次他們一定是卯足了勁的結果,卻不料半沙的差事,恐怕他們顏麵上也是過意不去的。所以在失手之後,他們可能會有人想著找迴廠子,這樣一來就有可能會為敵人所利用,要知道失去的那三本手稿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如果他們想要設法奪迴的話,很有可能會中了別人的誘敵之計。”
這下子太後可有些不淡定了,他連忙看向閻維英這次行動的具體人選,主要是他挑的,劉太監也是她推薦的,甚至也是他暗中答應對方,一旦事成之後會幫助劉太監那個假貨變成一個真的太監。
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劉太監這個家夥雖然做不成真太監,卻當了一會兒真正忠心的仆人,聽僥幸活下來的那幾個接應人員說,劉太監在臨死之時還喊出了那三本手稿的主要內容。
那三本書稿的主要內容,龔五也早就已經聽太後說過了,其實他早就已經猜到那白永安的寶貝為何物?看看白永安的坐牌就知道了依附理論主義穿越者的樣子,其指導思想要是不來源於那幾本,那可真是活見鬼了。
對於白永安那號人,他龔五是看不上眼的,其實像她一樣看不上眼的還大有人在,隻是沒幾個人說出來罷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混不出頭才是最為重要的,什麽時候學會了悶聲發大財,什麽時候才算是活過了穿越的及格線。
即便是在劉太後麵前,他也沒有將穿越的事情給抖露出來,這就是他生存下去的本錢。
因此對於劉太後所說的那些內容,他隻是表示了簡單的驚歎,並且還似模似樣地提醒了對方,這世界上並沒有鬼怪之說,因此也沒有人知道未來幾十年會發生什麽。至於所謂的天命,那多半是別人編出來騙自己的。
劉太後對他說的話,竟然還是深信不疑的。可見,這家夥還沒有從懷王堂事件當中吸取足夠的教訓。甚至龔5都認為當年沒有和他一起摻和進去,簡直是個再明智不過的決定,要是和一個連穿越是什麽都沒太弄明白的女人,摻和進懷王查的事情,說不得自己當時就被先帝淩遲處死了。
其實這也怪不得太後,穿越者擁有的先知先覺,體現在土著們眼中其實是一種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或者說是一種先進生產力的驟然空降,這才是他們感到震驚莫名的地方。
相比起這種震驚莫名來說,其背後的原因,雖然肯定能夠引起對方的注意,但卻不一定立刻能被土著們所察覺到。
所以當時劉太後聽到的傳言,即便有些涉及到穿越者的具體來曆,她能夠接觸到的,恐怕更多的也是關於那些造作器物方麵的厲害之處。
畢竟在宋朝這個社會當中,涉及到未來欲言的東西很有可能會被歸為讖緯之學,而那些忘說修舊的學問很有可能會被扣上反叛的帽子。
更何況那些關乎於未來如何發展的事情穿越者們隻會當成最為寶貴的秘密,潛藏在心中也好,在不產生蝴蝶效應的情況之下,全部轉化成對自己有利的發展資源。在這樣的想法推動之下,什麽人才會主動將未來的事情說出去呢?他們肯定不會那樣說。
甚至就連以後出現的某些機械,哪怕是社稷機械的某些思路,他們也會占為己有,倒不一定非得是因為自私,反而是有可能是為了自保。
反正這些學問至少是有個出處才比較保險,要不然的話不要說皇帝和百官信不信了,就連自己的心中恐怕都會覺得有些別扭。
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太後才沒有向其他的掌權者一樣掌握更多的關於創業者的情報,而先帝和李娘娘。顯然在這方麵就掌握著更多情況。
然而作為競爭對手,李念江是肯定不會把這些事情告訴劉太後的,這也就造成了現在劉太後對懷王堂其實並不怎麽完全了解的原則。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這才是劉太後為什麽一再堅持要繼續觀察,才能決定如何對付小皇帝的原因所在。
不過現在可不是她猶豫的時候了。
“殿下,哦不對,陛下,現在我們最該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趕緊找到這些逃走的人,因為他們既能完成我們任務當中的第1條,也能避免我們在執行第2條的時候變得太過被動。”
這句話雖然言簡意賅,但太後竟然神奇的聽懂了。
就連閻文應也在簡單的思索之後,立刻連連地點起頭來。
他的反應甚至比太後還慢了幾拍,那個時候太後已經問起了下一個問題:“可是現在跑丟的那幾個已經聯絡不上了,這個如何是好?”
“隻說有同僚找他們喝酒,然後約到某個特定的地方,最後同樣由陛下的心腹出手,這個草民之前就已經說過了,要讓幸福的人僅僅參與最機密環節的處理,至於外圍就讓那些不知道秘密的人去好了,這樣即便被抓住,也什麽都不會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