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一心想當皇後的太後族親(14)
快穿:惡劣的女配,男主他偏愛 作者:武夷山的薩納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入宮為後,給我們的孩子一個名分,也為了臨朝留下一個正統的繼承人,好嗎?”
“隻要你願意入宮為後,你想幹什麽,我都不會阻攔。”
“哪怕你不願住在宮裏,不願見到我,我也是願意的。”
高邵甫此刻想的是先把人哄入宮,天長地久,他總能把人重新哄好,夫妻和樂。
此刻的他並不知曉,用謊言得到的一切終歸是虛無的泡沫,隻需輕輕戳就會破碎。
……
顧舒棠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在高邵甫無恥的扮可憐之中答應下來。
高邵甫對此表現得很激動,把人留在自己寢殿中好生休養,就立刻到他的私庫挑揀起給她的聘禮。
之後又親手重寫了一份昭告天下封她為後的聖旨,又親自到壽康宮告知太後。
他想讓天下皆知她成了她的妻,也不願她與腹中孩兒被人指摘。
因而他迅速召來了禮部與欽天監的大臣,最終把日子定在下個月末。
帝後成婚的日子雖緊迫,但到底是皇帝成婚,可以支配的人不少,下個月的大典倉促下也辦得很隆重。
立後大典雖隆重,可一手操辦的人是高邵甫,他刪去了一下需要折騰顧舒棠的禮節,大典上的顧舒棠並不用太過勞累。
顧舒棠懷孕的事情隻有高邵甫與程老太醫知道,就連太後都不曾知曉,顧舒棠在宮裏休養幾天,就迴了承恩公府待嫁。
高邵甫賜下幾個會武的女婢,還有程老太醫跟著顧舒棠迴府。
他害怕會出現有人對她行刺的事情,暗衛在暗處隱藏,若是有人貼身行刺,趕過來也需要些時間,可貼身的女婢跟在身側,護下主子不成問題。
承恩公府的人原本已經對顧府再出一個皇後的念頭熄滅,適齡的姑娘就這麽一個,剩下的不是年紀小,就是旁支。
太後也在他們旁邊旁敲側擊,不許他們苛待了侄女,更不許強迫侄女幹她不喜之事。
哪裏知道峰迴路轉,陛下竟下了旨意封他們家侄女為後,還如此愛重,賜下不少寶物與婢女,甚至還指了程老太醫替她調養身體。
承恩公府上近幾日都是樂嗬嗬的,承恩公一個高興,賞了闔府上下兩個月的月例銀子。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到了立後大典的日子,常穎秀早已認祖歸宗,改姓了高,得了公主的爵位。
高穎秀自從知道顧舒棠是她的姨母,以及未來的嬸母後,隔三差五地到承恩公府上找她。
高穎秀對顧舒棠完全不設防,事無巨細都會告訴她。
一來二去的,顧舒棠也知道高穎秀最近紅鸞星動,對東廠那位是正常男身的首領太監動了心。
顧舒棠出嫁的時候,高邵甫從皇宮出來親迎,原本預想讓顧舒棠的堂哥背她上鳳輦,也由高邵甫親自抱她上。
繁瑣的儀式過後,顧舒棠被送入了重新裝扮過的乾清宮中,帝後新婚所住的宮殿本該是另一處,隻是高邵甫不願與顧舒棠分居,力排眾議,最終帝後同居一殿。
顧舒棠被送往寢殿後,端坐在鋪滿紅色的床上,高穎秀在身邊守著,她後麵還有規規矩矩站在一旁的宗室命婦。
皇帝迴到寢殿時,桌上的龍鳳喜燭已經燃至一半,高穎秀等人見他迴來都識趣地退下,隻留下全福太太在裏麵。
一係列的儀式完成後,顧舒棠在高邵甫的服侍下,卸下了頭上的釵環,梳洗了一番,兩人的新婚夜就相擁著入睡。
*
顧舒棠抱住已有兩歲的高成濟,跪在地上的高穎秀抽噎著,她漫不經心聽著高穎秀的哭訴,摸了摸肚子。
今早她宣太醫入寢殿替她診脈,卻發現她又有了兩個月的身孕。
因著高邵甫此前口口聲聲此生已難有子嗣,他們一向沒有避孕的想法。
顧舒棠挑眉,當初怕是某人為了哄騙她而隨口扯下的謊言,當真可惡。
高穎秀見顧舒棠久久未言,心中產生的微末希望在逐漸消逝。
難道她與姬華翰的緣分便止步於此,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各自婚嫁?
高穎秀滿口苦澀,明明姬華翰並非殘缺的太監,皇叔也有給他賜婚的念頭,為何與他成親的那個人不能是她?
這個世上隻有姬華翰可以為她豁出去連命都不要,也隻有他懂她。
“皇嬸,侄女不願嫁給勞什子李家,侄女隻願嫁給大理寺的姬大人。”
當初姬華翰以身護駕,被高邵甫許了一個賞賜,他用這個賞賜把滅他全家的賊人送到黃泉後,便恢複了男身。
高邵甫見他是個可用之才,沒有治罪,而是把他放在朝廷的七品小官一步步做起,到了如今大理寺卿的位置。
顧舒棠被高穎秀這番對姬華翰表達情意的話拉迴,正想說些什麽,殿內已經多出了兩個人。
“你與姬華翰互有情意?”
一道似笑非笑的聲音從高穎秀後麵響起,“姬大人,你與永寧公主早已互許了終身?”
姬華翰走到高穎秀身邊跪下,朝著高座上親昵的夫妻行了一禮。
“臣的確心儀公主,還望陛下、娘娘成全臣。”
“臣願以全副身家求娶公主。”
高邵甫從顧舒棠懷裏抱起懵懂的高成濟,把他的手放在顧舒棠手心握住。
他拿起一旁的鈴鐺逗弄著高成濟,見他笑了,才把視線放在下首的兩人。
真是郎情妾意的一對佳人。
可惜姬華翰的出身也太過不堪,他是斷斷不會把臨朝金尊玉貴的公主嫁給一個做了多年閹人的人。
“姬大人的全副身家怕是連我們永寧梳妝台裏的兩根簪子都比不上。”
“朕——”
顧舒棠截住想要繼續開口的高邵甫,借著袖子的遮擋,往他的手臂掐了一下,示意他先別說話。
感受到自己皇後傳過來的意思,高邵甫閉上了想要諷刺姬華翰的嘴。
“姬大人口口聲聲對永寧用情至深,不知姬大人的情有幾分真?”
顧舒棠朱唇輕啟,在高成濟的小腦袋上摸了一把,看了一眼旁邊的麝月。
麝月端了兩杯酒上來放在姬華翰麵前。
“這兩杯酒中,有一杯是摻了見血封喉的毒藥,一杯是無毒的酒,以姬大人對永寧的情意,不知敢不敢喝下一杯?”
“若是姬大人喝下無礙,本宮便請陛下為你與公主賜婚。”
高邵甫一下就安分了,抱住高成濟含笑看著顧舒棠。
還是他的皇後厲害,本朝沒有駙馬不得入仕的規矩,那姬華翰想娶公主不過是貪慕權勢,想要借著皇室公主的妻子更進一步。
高邵甫不覺得姬華翰對永寧的愛會願意喝下這杯酒,他若不願便是對永寧的情不真,無須他阻攔,永寧都會對他淡下心思。
若是姬華翰喝下,便證明他圖謀甚大,當誅。
“嬸嬸——”
高穎秀癱坐在地,不能接受。
“皇後所言甚是,姬卿隻要你敢喝下,朕不會阻撓你與永寧的婚事。”
高邵甫用手帕替高成濟擦去臉上髒汙,他隻會在皇後下旨賜婚前,抹去這個宗室的汙點。
看見高穎秀臉上的無措與恐慌,身邊高邵甫沒有猶豫的附和,莫名她覺得她此刻成了強行拆散有情人的反派。
姬華翰拿起來一杯,一口氣喝完,喝下之後,他隻覺得天旋地轉,心下酸澀,難道他與阿秀注定沒有這個緣分?
“莫要替我難過,好好活著。”
姬華翰拚著最後一絲清醒的意識,替高穎秀擦去拚命掉下的眼淚。
高穎秀抱著昏倒的姬華翰,吸了吸鼻子,“姬華翰,你不能這麽離開我。”
“是我錯看了人,害得你淪落如此地步。”
高穎秀扭頭看向上首還帶著笑意的顧舒棠,聲音悲切,眼裏帶著深深的痛意。
“我以為您是我最親近的長輩,定會替我做主,可是為什麽?”
“為什麽您要殺了他?他沒有錯!”
高穎秀閉上了眼睛,錯的是她,不該為了情意求錯人,斷送了郎君性命。
“如果當公主,是要失去愛人,隻能頂著尊貴的名頭嫁給一個不愛的人,那麽這個公主,我寧願不當,做迴那個無拘無束的常穎秀。”
常穎秀已經想到了她放棄公主的身份,以姬華翰未亡人的身份替他守墓。
害他性命的人是她的至親,她做不到與她同歸於盡,隻能去掉冠在她身上的姓氏,陪在他的身邊。
“你竟要為了一個男人放棄你的身份?永寧,你太讓朕失望了。”
他雖然詫異於顧舒棠會忽然賜下毒酒給姬華翰,但他並不覺得她做錯了。
隻覺得侄女是一個為了情愛瘋癲的人,哪怕再愛他,也不該放棄公主的身份。
沒了公主的身份,縱使她想要替姬華翰報仇也做不到,何不如借著公主的身份便宜行事,積攢勢力揮劍向他呢。
顧舒棠瞪了一眼高邵甫,不讓他說話,再說下去,隻會傷了感情,哪怕是假的,心裏也會留下疙瘩。
“他喝下的並非是毒藥,隻是程太醫新做的安神湯罷了,睡上幾個時辰便會醒來。”
“本宮隻是試一試姬大人對你的情有多真,永寧勿要過於激動。”
這一句話,立刻把常穎秀從無邊無際的黑暗拉出,她止住了哭聲,有些懵地看向含笑的顧舒棠。
“陛下,姬大人對永寧的情意不似作假,以為喝下毒酒都是讓永寧莫哭,如此情意,讓臣妾都為之心動。”
“不若陛下就為他們賜婚,成就一段佳話。”
顧舒棠拉了拉他的袖子,貌似很感動地詢問他的意見。
高邵甫吸了一口氣,見到她的手摸上他手臂之後,再次掐了一把,臉上帶著威脅意味,似乎隻要他不答應就給他好看。
高邵甫憋屈地鬆口:“可,朕之後便會下旨賜婚。”
這個女人掐他的時候,一點都沒有收斂,令高邵甫想起之前自己鬧騰得過分的時候,
顧舒棠帶著兒子把他趕出寢殿,他隻能歇在側殿幾天,懷中冰冷的日子,他果斷鬆開。
他可不想孤家寡人地睡在側殿。
常穎秀耳朵動了動,探了探姬華翰的鼻息,確認他還有鼻息,感激地看向顧舒棠。
還是皇嬸有辦法,令得皇叔鬆口。
常穎秀知道人沒事,也沒有緊緊抱著他了,而是纏著高邵甫不得不把聖旨寫下,才帶著聖旨和人出宮。
高邵甫重迴寢殿的時候,原本想要板著臉跟顧舒棠算賬,想要謀求一些好處,隻是等他迴到寢殿,卻傻眼了。
他那麽大的一個媳婦還有兒子怎麽不見了?
他以為顧舒棠隻是帶著兒子到母後宮中玩,搖頭失笑,覺得皇後孩子都生了還如此依賴長輩。
他的眼神一暗,若是皇後依賴的是他便好了。
他帶著宮人到壽康宮打算把妻兒接迴來的時候,不想太後此刻正一個人拿著本冊子在看。
他心中慌了一瞬,從壽康宮離開,迴到寢殿發現了枕頭底下被壓著的一封信。
信上隻有一句“出去遊玩,歸期不定。”
他的臉色鐵青,簡直是胡鬧。
隻是他又看見了信下還有一張紙條,“陛下可還記得欺瞞臣妾之事?”
他的心緒勉強平複,原是因為他的錯,她才會離宮,而非是她拋棄他。
高邵甫想了許久,隻以為是他暗搓搓打算對姬華翰下手的想法被顧舒棠發覺,畢竟他們可是心意相通的夫妻。
阿棠猜到了些什麽也是正常。
高邵甫既為她隨意離宮生氣,又為她與他心意相通而自得。
高邵甫當即把暗一喚了出來,中止刺殺姬華翰,還下令讓人盡快把永寧公主成婚的日子算出來,讓他們盡早成婚。
不然哪怕他尋到皇後,她怕是不肯跟他迴去。
不過他不願姬華翰如此輕鬆娶得他的侄女,另下了旨意乃是公主娶駙馬,駙馬不得納妾,子女賜姓皇姓,長子繼承先太子一脈的香火。
相當於姬華翰入贅公主府,姬華翰已是孤家寡人,唯一在乎的隻有常穎秀,對聖旨自然是沒有意見。
甚至在太監宣旨後,他激動地五體投地,對著皇宮的方向行了一個大禮。
“隻要你願意入宮為後,你想幹什麽,我都不會阻攔。”
“哪怕你不願住在宮裏,不願見到我,我也是願意的。”
高邵甫此刻想的是先把人哄入宮,天長地久,他總能把人重新哄好,夫妻和樂。
此刻的他並不知曉,用謊言得到的一切終歸是虛無的泡沫,隻需輕輕戳就會破碎。
……
顧舒棠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在高邵甫無恥的扮可憐之中答應下來。
高邵甫對此表現得很激動,把人留在自己寢殿中好生休養,就立刻到他的私庫挑揀起給她的聘禮。
之後又親手重寫了一份昭告天下封她為後的聖旨,又親自到壽康宮告知太後。
他想讓天下皆知她成了她的妻,也不願她與腹中孩兒被人指摘。
因而他迅速召來了禮部與欽天監的大臣,最終把日子定在下個月末。
帝後成婚的日子雖緊迫,但到底是皇帝成婚,可以支配的人不少,下個月的大典倉促下也辦得很隆重。
立後大典雖隆重,可一手操辦的人是高邵甫,他刪去了一下需要折騰顧舒棠的禮節,大典上的顧舒棠並不用太過勞累。
顧舒棠懷孕的事情隻有高邵甫與程老太醫知道,就連太後都不曾知曉,顧舒棠在宮裏休養幾天,就迴了承恩公府待嫁。
高邵甫賜下幾個會武的女婢,還有程老太醫跟著顧舒棠迴府。
他害怕會出現有人對她行刺的事情,暗衛在暗處隱藏,若是有人貼身行刺,趕過來也需要些時間,可貼身的女婢跟在身側,護下主子不成問題。
承恩公府的人原本已經對顧府再出一個皇後的念頭熄滅,適齡的姑娘就這麽一個,剩下的不是年紀小,就是旁支。
太後也在他們旁邊旁敲側擊,不許他們苛待了侄女,更不許強迫侄女幹她不喜之事。
哪裏知道峰迴路轉,陛下竟下了旨意封他們家侄女為後,還如此愛重,賜下不少寶物與婢女,甚至還指了程老太醫替她調養身體。
承恩公府上近幾日都是樂嗬嗬的,承恩公一個高興,賞了闔府上下兩個月的月例銀子。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到了立後大典的日子,常穎秀早已認祖歸宗,改姓了高,得了公主的爵位。
高穎秀自從知道顧舒棠是她的姨母,以及未來的嬸母後,隔三差五地到承恩公府上找她。
高穎秀對顧舒棠完全不設防,事無巨細都會告訴她。
一來二去的,顧舒棠也知道高穎秀最近紅鸞星動,對東廠那位是正常男身的首領太監動了心。
顧舒棠出嫁的時候,高邵甫從皇宮出來親迎,原本預想讓顧舒棠的堂哥背她上鳳輦,也由高邵甫親自抱她上。
繁瑣的儀式過後,顧舒棠被送入了重新裝扮過的乾清宮中,帝後新婚所住的宮殿本該是另一處,隻是高邵甫不願與顧舒棠分居,力排眾議,最終帝後同居一殿。
顧舒棠被送往寢殿後,端坐在鋪滿紅色的床上,高穎秀在身邊守著,她後麵還有規規矩矩站在一旁的宗室命婦。
皇帝迴到寢殿時,桌上的龍鳳喜燭已經燃至一半,高穎秀等人見他迴來都識趣地退下,隻留下全福太太在裏麵。
一係列的儀式完成後,顧舒棠在高邵甫的服侍下,卸下了頭上的釵環,梳洗了一番,兩人的新婚夜就相擁著入睡。
*
顧舒棠抱住已有兩歲的高成濟,跪在地上的高穎秀抽噎著,她漫不經心聽著高穎秀的哭訴,摸了摸肚子。
今早她宣太醫入寢殿替她診脈,卻發現她又有了兩個月的身孕。
因著高邵甫此前口口聲聲此生已難有子嗣,他們一向沒有避孕的想法。
顧舒棠挑眉,當初怕是某人為了哄騙她而隨口扯下的謊言,當真可惡。
高穎秀見顧舒棠久久未言,心中產生的微末希望在逐漸消逝。
難道她與姬華翰的緣分便止步於此,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各自婚嫁?
高穎秀滿口苦澀,明明姬華翰並非殘缺的太監,皇叔也有給他賜婚的念頭,為何與他成親的那個人不能是她?
這個世上隻有姬華翰可以為她豁出去連命都不要,也隻有他懂她。
“皇嬸,侄女不願嫁給勞什子李家,侄女隻願嫁給大理寺的姬大人。”
當初姬華翰以身護駕,被高邵甫許了一個賞賜,他用這個賞賜把滅他全家的賊人送到黃泉後,便恢複了男身。
高邵甫見他是個可用之才,沒有治罪,而是把他放在朝廷的七品小官一步步做起,到了如今大理寺卿的位置。
顧舒棠被高穎秀這番對姬華翰表達情意的話拉迴,正想說些什麽,殿內已經多出了兩個人。
“你與姬華翰互有情意?”
一道似笑非笑的聲音從高穎秀後麵響起,“姬大人,你與永寧公主早已互許了終身?”
姬華翰走到高穎秀身邊跪下,朝著高座上親昵的夫妻行了一禮。
“臣的確心儀公主,還望陛下、娘娘成全臣。”
“臣願以全副身家求娶公主。”
高邵甫從顧舒棠懷裏抱起懵懂的高成濟,把他的手放在顧舒棠手心握住。
他拿起一旁的鈴鐺逗弄著高成濟,見他笑了,才把視線放在下首的兩人。
真是郎情妾意的一對佳人。
可惜姬華翰的出身也太過不堪,他是斷斷不會把臨朝金尊玉貴的公主嫁給一個做了多年閹人的人。
“姬大人的全副身家怕是連我們永寧梳妝台裏的兩根簪子都比不上。”
“朕——”
顧舒棠截住想要繼續開口的高邵甫,借著袖子的遮擋,往他的手臂掐了一下,示意他先別說話。
感受到自己皇後傳過來的意思,高邵甫閉上了想要諷刺姬華翰的嘴。
“姬大人口口聲聲對永寧用情至深,不知姬大人的情有幾分真?”
顧舒棠朱唇輕啟,在高成濟的小腦袋上摸了一把,看了一眼旁邊的麝月。
麝月端了兩杯酒上來放在姬華翰麵前。
“這兩杯酒中,有一杯是摻了見血封喉的毒藥,一杯是無毒的酒,以姬大人對永寧的情意,不知敢不敢喝下一杯?”
“若是姬大人喝下無礙,本宮便請陛下為你與公主賜婚。”
高邵甫一下就安分了,抱住高成濟含笑看著顧舒棠。
還是他的皇後厲害,本朝沒有駙馬不得入仕的規矩,那姬華翰想娶公主不過是貪慕權勢,想要借著皇室公主的妻子更進一步。
高邵甫不覺得姬華翰對永寧的愛會願意喝下這杯酒,他若不願便是對永寧的情不真,無須他阻攔,永寧都會對他淡下心思。
若是姬華翰喝下,便證明他圖謀甚大,當誅。
“嬸嬸——”
高穎秀癱坐在地,不能接受。
“皇後所言甚是,姬卿隻要你敢喝下,朕不會阻撓你與永寧的婚事。”
高邵甫用手帕替高成濟擦去臉上髒汙,他隻會在皇後下旨賜婚前,抹去這個宗室的汙點。
看見高穎秀臉上的無措與恐慌,身邊高邵甫沒有猶豫的附和,莫名她覺得她此刻成了強行拆散有情人的反派。
姬華翰拿起來一杯,一口氣喝完,喝下之後,他隻覺得天旋地轉,心下酸澀,難道他與阿秀注定沒有這個緣分?
“莫要替我難過,好好活著。”
姬華翰拚著最後一絲清醒的意識,替高穎秀擦去拚命掉下的眼淚。
高穎秀抱著昏倒的姬華翰,吸了吸鼻子,“姬華翰,你不能這麽離開我。”
“是我錯看了人,害得你淪落如此地步。”
高穎秀扭頭看向上首還帶著笑意的顧舒棠,聲音悲切,眼裏帶著深深的痛意。
“我以為您是我最親近的長輩,定會替我做主,可是為什麽?”
“為什麽您要殺了他?他沒有錯!”
高穎秀閉上了眼睛,錯的是她,不該為了情意求錯人,斷送了郎君性命。
“如果當公主,是要失去愛人,隻能頂著尊貴的名頭嫁給一個不愛的人,那麽這個公主,我寧願不當,做迴那個無拘無束的常穎秀。”
常穎秀已經想到了她放棄公主的身份,以姬華翰未亡人的身份替他守墓。
害他性命的人是她的至親,她做不到與她同歸於盡,隻能去掉冠在她身上的姓氏,陪在他的身邊。
“你竟要為了一個男人放棄你的身份?永寧,你太讓朕失望了。”
他雖然詫異於顧舒棠會忽然賜下毒酒給姬華翰,但他並不覺得她做錯了。
隻覺得侄女是一個為了情愛瘋癲的人,哪怕再愛他,也不該放棄公主的身份。
沒了公主的身份,縱使她想要替姬華翰報仇也做不到,何不如借著公主的身份便宜行事,積攢勢力揮劍向他呢。
顧舒棠瞪了一眼高邵甫,不讓他說話,再說下去,隻會傷了感情,哪怕是假的,心裏也會留下疙瘩。
“他喝下的並非是毒藥,隻是程太醫新做的安神湯罷了,睡上幾個時辰便會醒來。”
“本宮隻是試一試姬大人對你的情有多真,永寧勿要過於激動。”
這一句話,立刻把常穎秀從無邊無際的黑暗拉出,她止住了哭聲,有些懵地看向含笑的顧舒棠。
“陛下,姬大人對永寧的情意不似作假,以為喝下毒酒都是讓永寧莫哭,如此情意,讓臣妾都為之心動。”
“不若陛下就為他們賜婚,成就一段佳話。”
顧舒棠拉了拉他的袖子,貌似很感動地詢問他的意見。
高邵甫吸了一口氣,見到她的手摸上他手臂之後,再次掐了一把,臉上帶著威脅意味,似乎隻要他不答應就給他好看。
高邵甫憋屈地鬆口:“可,朕之後便會下旨賜婚。”
這個女人掐他的時候,一點都沒有收斂,令高邵甫想起之前自己鬧騰得過分的時候,
顧舒棠帶著兒子把他趕出寢殿,他隻能歇在側殿幾天,懷中冰冷的日子,他果斷鬆開。
他可不想孤家寡人地睡在側殿。
常穎秀耳朵動了動,探了探姬華翰的鼻息,確認他還有鼻息,感激地看向顧舒棠。
還是皇嬸有辦法,令得皇叔鬆口。
常穎秀知道人沒事,也沒有緊緊抱著他了,而是纏著高邵甫不得不把聖旨寫下,才帶著聖旨和人出宮。
高邵甫重迴寢殿的時候,原本想要板著臉跟顧舒棠算賬,想要謀求一些好處,隻是等他迴到寢殿,卻傻眼了。
他那麽大的一個媳婦還有兒子怎麽不見了?
他以為顧舒棠隻是帶著兒子到母後宮中玩,搖頭失笑,覺得皇後孩子都生了還如此依賴長輩。
他的眼神一暗,若是皇後依賴的是他便好了。
他帶著宮人到壽康宮打算把妻兒接迴來的時候,不想太後此刻正一個人拿著本冊子在看。
他心中慌了一瞬,從壽康宮離開,迴到寢殿發現了枕頭底下被壓著的一封信。
信上隻有一句“出去遊玩,歸期不定。”
他的臉色鐵青,簡直是胡鬧。
隻是他又看見了信下還有一張紙條,“陛下可還記得欺瞞臣妾之事?”
他的心緒勉強平複,原是因為他的錯,她才會離宮,而非是她拋棄他。
高邵甫想了許久,隻以為是他暗搓搓打算對姬華翰下手的想法被顧舒棠發覺,畢竟他們可是心意相通的夫妻。
阿棠猜到了些什麽也是正常。
高邵甫既為她隨意離宮生氣,又為她與他心意相通而自得。
高邵甫當即把暗一喚了出來,中止刺殺姬華翰,還下令讓人盡快把永寧公主成婚的日子算出來,讓他們盡早成婚。
不然哪怕他尋到皇後,她怕是不肯跟他迴去。
不過他不願姬華翰如此輕鬆娶得他的侄女,另下了旨意乃是公主娶駙馬,駙馬不得納妾,子女賜姓皇姓,長子繼承先太子一脈的香火。
相當於姬華翰入贅公主府,姬華翰已是孤家寡人,唯一在乎的隻有常穎秀,對聖旨自然是沒有意見。
甚至在太監宣旨後,他激動地五體投地,對著皇宮的方向行了一個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