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玉立馬拍著陳清遠和黃國才的肩膀,說道:“打包好,打包秒啊,你們拿著這些東西累了吧,我幫你們拿著就好了。”
陳清遠白了他一眼,但是沒有把東西給陳林玉。
而是和黃國才一樣,把油紙交到了一旁微笑著的陳大竹手裏。
陳大竹拿到兩包東西後,一句話不說,就往灶房走去了。
陳林玉見狀,也跑了過去,對著陳大竹說道:“大竹叔,我來幫你生火。”
“好嘞,人多好幹活。”
趙有才和林曉也跟著進了灶房,能幫一點忙是一點。
陳清遠見小小的灶房進了這麽多的人,就和黃國才一起去堂屋喝一杯茶水解解渴。
過了不到一刻鍾的時間,灶房就飄出了濃鬱的肉香味,還傳來了陳大竹叫他倆的聲音。
陳清遠和黃國才對視了一眼,都從各自的表情中看見了,我也想吃的意思。
於是兩人話都不說一句,就往灶房跑去了。
進來一看,見他們都已經開始在吃了。
肉菜都是放在一起煮了,大鍋燉,現在盛出來是滿滿的一大盆。
陳清遠從老爹的手裏接過筷子,夾了一塊鴨肉,頓時覺得和宴會上的味道不一樣。
不過也很好吃,就是沒有米飯配著,有點可惜了。
吃了幾塊後,陳清遠向陳大竹問道:“老爹,我們是明天就迴去嗎?今天你去問了商隊或者鏢局了嗎?”
陳大竹把嘴巴裏麵的東西咽了下去,說道:“今天下午的時候,我已經去問過了,他們的商隊和鏢局這兩天都不會走林安縣那邊。”
“但是,他們有給我介紹了另外的商隊,這個商隊後天會路過林安縣,咱們可以跟著一起迴去。”
“好的,老爹,你安排就行,我們都聽你的。”
黃國才也跟著說道:“對,大叔,你做好決定就行,那明天我們還可以出去再買一點東西再迴去。”
其他的三人也是點了點頭。
一幫人說完後,就又投入到吃肉的行動中。
.......
第二天早上,陳清遠在小院鍛煉過後,見陳大竹在房間裏麵慢慢收拾東西。
就走到他的旁邊,把昨天孫長明給的荷包遞給了他。
陳大竹用手捏了捏荷包,然後打開倒了出來,居然是一小堆銀子,數了數有15兩之多。
於是,一臉的疑惑,“兒子,你這個銀子是從哪裏來的?”
陳清遠笑了笑,說道:“是昨天去參加宴會的時候,一個有錢的公子哥給的。”
陳大竹有點緊張了,連忙問道:“是什麽樣的公子哥,他為什麽給你這麽多的銀子?”
“兒子,他不會叫你做什麽不好的事情吧?”
陳清遠搖了搖頭。
“他也是今年考中的秀才,至於為什麽給我銀子,老爹你就不要問了,反正不是壞事情就是了。”
“老爹,咱們再添一點錢進去,然後就用它買一頭水牛吧。”
在縣城,成年大水牛一般是18-20兩銀子一頭,黃牛便宜一些,大概是15兩一頭。
至於驢,就更加便宜一些,大概隻要12兩。
陳清遠拿到這個銀子的時候,就已經想好它的用途了。
水牛雖然貴,但是它的體型相對更大,力氣也更大,也更加適合在陳家村這樣的水田中耕作。
最關鍵的是,水牛的性格比較溫順,不會隨便亂頂人。
買了牛後,放它的工作很有可能是皮蛋在做了,所以溫順這個特性就非常重要了。
陳大竹聽到兒子的話,遲疑了一下,就說道:“還是留著給你考鄉試的費用吧,水牛就再等等。”
其實,陳大竹也是很想買一頭水牛的,在陳家村,誰不羨慕村長家有兩頭黃牛。
不,現在已經是三頭,去年已經又生了一頭小母牛了。
陳清遠聽到鄉試,笑了笑。
“老爹,我離鄉試還有三年的時間呢。”
“再說了,鄉試的費用,我自己再慢慢抄書就可以了。”
陳大竹之前沒有很具體了解過科舉的過程,以為這次考完,下次很快就又要考了,沒有想到還有這麽久的時間。
於是,就把銀子放迴荷包中,收了起來,說道:“行,那迴去後,我和你爺爺商量一下。”
其實,陳清遠知道這次迴去後,肯定是要辦理吃席的。
按照以前的習俗,也肯定會有人送禮給自己的。
所以。自己考中秀才後,那40畝免稅的錢,說不定就是從這裏得來的了。
不過,還是等他和老爹,迴到家了再說。
陳清遠想到迴家的事情,林安縣的縣衙也收到了府城發出的喜報。
黃知縣此時從縣丞手裏拿過喜報,看著上麵4個學子上榜了,頓時笑的合不攏嘴。
去年他們林安縣一個秀才都沒有上榜,但是經過自己這一年時不時到縣學講課,終於有人考中秀才了,還是4個。
不過,有一個居然還是那個小私塾上榜的,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
等這些秀才迴來了,自己一定要看看這個小私塾出來的秀才是怎麽樣的。
於是,就對著縣丞說道:“李縣丞,這次咱們縣城有4名學子上榜了,是天大的喜事啊。”
“一會兒,你多安排點人去報喜,要熱鬧一點。”
李縣丞高興道:“恭喜大人了,這次咱們能上榜4人,已經是非常好的情況,往年的秀才多是出自府城。”
黃知縣也笑著說道:“嗯,你現在就去問下麵的這幫衙役,之前都是誰去過這些秀才家報過喜的。”
“這一次還是讓之前的衙役去,順便讓他們再另外帶兩個衙役一起去,熟門熟路了,就比較快。”
李縣丞聽這話後,立馬就下去安排了。
不然,等秀才們都從府城迴到家裏了,他們衙役的報喜人還沒有到,那就讓人笑大話了。
李縣丞下去後,不到一會兒,就找到了之前就給過這些秀才公報喜的衙役。
讓他們現在就出發!
除了兩個秀才是住在府城的,黃國才和陳清遠這兩個秀才的家,離縣城是有點遠。
就讓衙役們騎馬過去,快馬加鞭去報喜。
陳清遠白了他一眼,但是沒有把東西給陳林玉。
而是和黃國才一樣,把油紙交到了一旁微笑著的陳大竹手裏。
陳大竹拿到兩包東西後,一句話不說,就往灶房走去了。
陳林玉見狀,也跑了過去,對著陳大竹說道:“大竹叔,我來幫你生火。”
“好嘞,人多好幹活。”
趙有才和林曉也跟著進了灶房,能幫一點忙是一點。
陳清遠見小小的灶房進了這麽多的人,就和黃國才一起去堂屋喝一杯茶水解解渴。
過了不到一刻鍾的時間,灶房就飄出了濃鬱的肉香味,還傳來了陳大竹叫他倆的聲音。
陳清遠和黃國才對視了一眼,都從各自的表情中看見了,我也想吃的意思。
於是兩人話都不說一句,就往灶房跑去了。
進來一看,見他們都已經開始在吃了。
肉菜都是放在一起煮了,大鍋燉,現在盛出來是滿滿的一大盆。
陳清遠從老爹的手裏接過筷子,夾了一塊鴨肉,頓時覺得和宴會上的味道不一樣。
不過也很好吃,就是沒有米飯配著,有點可惜了。
吃了幾塊後,陳清遠向陳大竹問道:“老爹,我們是明天就迴去嗎?今天你去問了商隊或者鏢局了嗎?”
陳大竹把嘴巴裏麵的東西咽了下去,說道:“今天下午的時候,我已經去問過了,他們的商隊和鏢局這兩天都不會走林安縣那邊。”
“但是,他們有給我介紹了另外的商隊,這個商隊後天會路過林安縣,咱們可以跟著一起迴去。”
“好的,老爹,你安排就行,我們都聽你的。”
黃國才也跟著說道:“對,大叔,你做好決定就行,那明天我們還可以出去再買一點東西再迴去。”
其他的三人也是點了點頭。
一幫人說完後,就又投入到吃肉的行動中。
.......
第二天早上,陳清遠在小院鍛煉過後,見陳大竹在房間裏麵慢慢收拾東西。
就走到他的旁邊,把昨天孫長明給的荷包遞給了他。
陳大竹用手捏了捏荷包,然後打開倒了出來,居然是一小堆銀子,數了數有15兩之多。
於是,一臉的疑惑,“兒子,你這個銀子是從哪裏來的?”
陳清遠笑了笑,說道:“是昨天去參加宴會的時候,一個有錢的公子哥給的。”
陳大竹有點緊張了,連忙問道:“是什麽樣的公子哥,他為什麽給你這麽多的銀子?”
“兒子,他不會叫你做什麽不好的事情吧?”
陳清遠搖了搖頭。
“他也是今年考中的秀才,至於為什麽給我銀子,老爹你就不要問了,反正不是壞事情就是了。”
“老爹,咱們再添一點錢進去,然後就用它買一頭水牛吧。”
在縣城,成年大水牛一般是18-20兩銀子一頭,黃牛便宜一些,大概是15兩一頭。
至於驢,就更加便宜一些,大概隻要12兩。
陳清遠拿到這個銀子的時候,就已經想好它的用途了。
水牛雖然貴,但是它的體型相對更大,力氣也更大,也更加適合在陳家村這樣的水田中耕作。
最關鍵的是,水牛的性格比較溫順,不會隨便亂頂人。
買了牛後,放它的工作很有可能是皮蛋在做了,所以溫順這個特性就非常重要了。
陳大竹聽到兒子的話,遲疑了一下,就說道:“還是留著給你考鄉試的費用吧,水牛就再等等。”
其實,陳大竹也是很想買一頭水牛的,在陳家村,誰不羨慕村長家有兩頭黃牛。
不,現在已經是三頭,去年已經又生了一頭小母牛了。
陳清遠聽到鄉試,笑了笑。
“老爹,我離鄉試還有三年的時間呢。”
“再說了,鄉試的費用,我自己再慢慢抄書就可以了。”
陳大竹之前沒有很具體了解過科舉的過程,以為這次考完,下次很快就又要考了,沒有想到還有這麽久的時間。
於是,就把銀子放迴荷包中,收了起來,說道:“行,那迴去後,我和你爺爺商量一下。”
其實,陳清遠知道這次迴去後,肯定是要辦理吃席的。
按照以前的習俗,也肯定會有人送禮給自己的。
所以。自己考中秀才後,那40畝免稅的錢,說不定就是從這裏得來的了。
不過,還是等他和老爹,迴到家了再說。
陳清遠想到迴家的事情,林安縣的縣衙也收到了府城發出的喜報。
黃知縣此時從縣丞手裏拿過喜報,看著上麵4個學子上榜了,頓時笑的合不攏嘴。
去年他們林安縣一個秀才都沒有上榜,但是經過自己這一年時不時到縣學講課,終於有人考中秀才了,還是4個。
不過,有一個居然還是那個小私塾上榜的,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
等這些秀才迴來了,自己一定要看看這個小私塾出來的秀才是怎麽樣的。
於是,就對著縣丞說道:“李縣丞,這次咱們縣城有4名學子上榜了,是天大的喜事啊。”
“一會兒,你多安排點人去報喜,要熱鬧一點。”
李縣丞高興道:“恭喜大人了,這次咱們能上榜4人,已經是非常好的情況,往年的秀才多是出自府城。”
黃知縣也笑著說道:“嗯,你現在就去問下麵的這幫衙役,之前都是誰去過這些秀才家報過喜的。”
“這一次還是讓之前的衙役去,順便讓他們再另外帶兩個衙役一起去,熟門熟路了,就比較快。”
李縣丞聽這話後,立馬就下去安排了。
不然,等秀才們都從府城迴到家裏了,他們衙役的報喜人還沒有到,那就讓人笑大話了。
李縣丞下去後,不到一會兒,就找到了之前就給過這些秀才公報喜的衙役。
讓他們現在就出發!
除了兩個秀才是住在府城的,黃國才和陳清遠這兩個秀才的家,離縣城是有點遠。
就讓衙役們騎馬過去,快馬加鞭去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