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這怎麽能用斧子去開頭顱呢!這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啊!”有人驚恐地喊道。


    “可不是嘛,如此這般行事,看起來這位名叫華佗的醫者似乎並非完全無辜。”另一人附和著說道。


    “身體發膚皆受之於父母,怎能如此輕易地就對其動手動腳呢?這個大夫實在是太過殘忍啦!”又一人義憤填膺地指責道。


    “話雖如此,但咱們也得想想,雖說這種做法如今聽起來令人匪夷所思,但後世之人對此類行為卻已是習以為常了。想來也許是我們所處之地存在諸多限製,無法接受這類操作罷了。況且還有那關公刮骨療傷之事在前,怎可將所有罪責都歸咎於大夫一人身上呢?”這時,人群中有一人發表了不同的看法。


    就在此時,天幕之上湧現出眾多評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麵:其一,許多人堅決認為開顱之舉根本就是天方夜譚,純粹是要命的勾當,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其二,則有人覺得大夫本意應是治病救人,即便可能出現失誤,也需審慎思量,不可一概而論;而最後的一部分人所持態度較為漠然,看似無關緊要,但若真要問他們是否願意接受此類治療,答案想必是否定的。


    更不用說的是那些皇帝了,要是有人告訴他們說開個顱,不能保證能不能活著,你說誰會相信這個醫者是有什麽好心的,肯定會覺得這個醫者沒有什麽好心思。眾人正議論紛紛之時,一位身著華服的公子搖著扇子緩緩走來。“諸位莫要再爭了,吾以為此事還當從長計議。”眾人聽聞,皆看向此人。原來這公子乃是城中有名的智者。


    公子接著說道:“那華佗所處之時代,醫術雖不及今日發達,但亦是不斷探索進步。開顱之法或許大膽超前,然若無人嚐試,醫學又何以發展?至於聖上那邊,自是難以接受此等風險之舉。但民間百姓,若是身患絕症無藥可醫者,說不定願意一試。”


    眾人聽聞此言,皆不禁頷首,表示讚同之意。那位公子稍作停頓後,接著言道:“諸位且看這天幕之上所呈現的種種評論,恰如其分地說明了不同之人立於不同之立場時,其觀點往往大相徑庭。此世間諸多事務原本便錯綜複雜、難以明斷,我們若要對古人之所作所為加以評判,切不可僅僅憑借當下所持有的觀念啊!”


    眾人聞罷,猶如醍醐灌頂一般,方才還激烈爭論不休的場景逐漸緩和下來。他們紛紛陷入沉思之中,而後各自帶著心中的思索緩緩散去。此時,唯有那位公子依舊靜靜地佇立原地,目光凝視著那天幕,口中微微發出一聲輕歎,感慨著這古往今來之思想差異竟是如此巨大。


    就在這時,天幕上的悠然緩聲開口道:“除去先前所述及的那些人物之外,於魏晉南北朝往後,尚有一人橫空出世,此人便是孫思邈。關於他具體出生之年已無從考證,但據現有記載可知,他自西魏時期起始,曆經歲月流轉,直至唐高宗在位之時。”說到此處,悠然稍稍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這位孫思邈不僅長壽久安,更難得的是他生性淡泊名利,甘願歸隱山林之間,潛心鑽研醫道。正因如此,後世之人對他尊崇有加,敬稱之為‘藥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教曆史課,沒想到在諸天萬界直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山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山亭並收藏教曆史課,沒想到在諸天萬界直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