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第二支進攻部隊繼續呈散兵線的方式前進,士兵們大喊著,怒吼著,發泄著隨時會死亡的壓力,向著低矮山坡上的德軍陣地衝去。


    德軍重新架設起來的數挺mg34機槍跟掃麥子一樣,將一群群在路上衝鋒的蘇軍士兵打倒在地,同時加上迫擊炮的火力封鎖,整個戰場立刻化作一片煉獄。


    “散開!都給我散開!找位置火力掩護!”擔任第八團一營營長韋尼亞大尉見狀趴在彈坑裏立刻大吼道,保持這種呈散兵線波浪式進攻傷亡實在太大,這樣直衝衝的向德軍陣地跑去簡直跟送死沒什麽區別。


    戰爭初期的蘇軍進攻方式相當僵硬,經過大清洗篩下來的戰地指揮官往往戰術經驗不足,他們沒法因地製宜的製定戰術,再者因為受到教條主義束縛,這樣情況直到1942年反攻時會好一些,那時候新的戰術條令製定完畢,蘇軍步兵僵硬的進攻戰術也完全會得到了一些改正,戰地指揮官的指揮自由更多了些,雖然這種步兵戰術到後來隻是為了大部隊進攻做鋪墊。


    後期蘇軍部隊的其中一個通用的進攻戰術都是派出部隊試探德軍火力點,全試出來之後,就是大量火炮喀秋莎往下砸,接著就是坦克,大量步兵組成的進攻隊伍,他們會拔掉德軍所有剩下的火力點,直至最後完全突破德軍防線,這讓德軍很難憑借固定的戰壕防禦陣地來阻擋蘇軍進攻。


    所以這也是德軍後期防守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沒人能擋住一輪喀秋莎,如果有,蘇軍會很不客氣的給你加兩輪,給你連地都給炸平了。


    而德軍與蘇軍恰恰相反,在戰爭初期他們能自由發揮的空間有許多,上級往往隻是給下級定下既定的戰略目標,不會對手下軍官加以幹涉。


    這樣的情況直到小胡子開始微操後開始慢慢改變,天才下士多次決定震驚德軍高層。


    最後美術生認為這些部隊的將軍們都不明白他所開創的“戰爭經濟學”,隨著中後期小胡子裁撤幾個將軍。


    同時為了計劃保密,德軍軍官能了解的消息也僅限於作戰必要的,德軍的自由指揮權也慢慢不如從前。


    迫擊炮炮彈落地的聲音再度響起,四散的彈片擊倒幾個周圍的蘇軍士兵。


    一部分聽到命令的士兵們躲在炮彈坑用手中的輕機槍,步槍等火力掩護著進攻的部隊,德軍的火力相當兇猛。


    山坡上幾處火力點還架著反坦克炮對著蘇軍就是一頓亂射,打的蘇軍士兵們苦不堪言,他們不知道經過如此劇烈的轟炸後,為何德軍還有反坦克炮可以用。


    蘇軍不知道的是,德軍在卡他們的時間點,馬庫斯少校經過多次蘇軍進攻已經摸準了他們的習慣,炮擊-部隊衝鋒-再炮擊。


    蘇軍進攻隻會用這種老套的步驟,在日洛賓就是,現在也是,沒有變化。


    馬庫斯於是也就卡這個時間點,每次炮擊後讓卡車把反坦克炮遷上去,蘇軍步兵撤退就把反坦克炮給牽走。


    而步兵們則挖了特別深的散兵坑,再借著之前被炮彈炸出的坑洞,蘇軍炮擊時,德軍可以窩在裏麵保護自己。


    除去那些運氣不好的,被炮彈直接迎麵鑽坑炸裏麵的,爆炸衝擊到的,剩下的人大部分都能完完整整的活下來。


    之前對前線支援的三號突擊炮也是馬庫斯下令對前線進行支援的。


    他想如果可行的話給坦克挖個掩體,把他們塞裏麵當作炮台,這樣也能更加方便的牽製住蘇軍。


    結果馬庫斯少校沒想到三號還沒露麵多久,蘇軍直接應激了似的,大口徑火炮直接就砸了上來,德軍連撤退反應的時間也沒有。


    兩輛三號坦克直接變成兩塊沒啥用的廢鐵,步兵構築的陣地全都炸的稀爛,人員損傷也不少,這可給馬庫斯心疼壞了。


    於是這一小支裝甲力量被馬庫斯給徹底給藏在最後,隻有蘇軍攻上來的時候再用他們,畢竟俄國人總不能連自己人都炸吧。


    “繼續進攻!”韋尼亞大尉揮手大聲命令道,隨後起身跑出坑。


    十幾名蘇軍也緊接著從坑裏爬出跟上。


    “嗖~嗖~嗖-”


    密密麻麻的子彈接踵而來,韋尼亞大尉感受到子彈劃過耳邊的聲音,手持步槍繼續帶隊往前機械跑動著,他不敢停。


    身後的蘇軍士兵們也緊跟著,隻是他們這次學尖了,沒有聚在一起,否則的結果就是被機槍穿成串。


    子彈劃過耳朵,韋尼亞隻感覺臉上一濕,小腿上一麻,隨後他重重的摔在地上,他趕緊咬牙用力一滾,摔進旁邊的彈坑裏。


    身後還活著的士兵們緊接著躲在四周可以算的上是掩體的彈坑中。


    “大尉同誌,你的小腿中彈了,我來幫你包紮一下。”一名蘇軍士兵看著韋尼亞滲血的褲子,急忙從布包裏掏出小卷繃帶,他不是專門衛生員,隻能先應一下急。


    “謝謝了,依托韋斯科夫同誌。”韋尼亞大尉笑著道。


    “這是我應做的,大尉同誌。”士兵笑道


    “大尉同誌,德軍火力太強了,那幾門反坦克炮完全把我們進攻部隊給壓死了。”另一個士兵語氣苦澀道。


    蘇軍士兵麵對德軍的火力封鎖,這進攻簡直跟送人頭沒什麽區別,血肉之軀比不過一顆子彈,更別提炮彈了。


    “其餘兩支部隊怎麽樣?”韋尼亞大尉問道。


    “他們被壓製在後方嘞!沒過來。”一名滿臉黑灰的蘇軍老兵迴答道。


    “不,52團那邊還好些,我好像看見他們也有一支部隊衝上來了。”另一個蘇軍士兵說道。


    現在處於進攻中心位置的部隊被壓製的最慘,他們麵臨的德軍火力是最多的。


    更何況發動幾次輪番進攻的137團人員損耗嚴重,根本無法迅速衝過德軍嚴密防線的封鎖,他們的士兵太疲憊了,傷兵也太多。


    而側麵52團的情況還好上一些,他們部隊需要麵對的火力還稍小些,雖然他們經過幾次進攻也同樣損失不少人手。


    韋尼亞大尉緩緩探身想要觀察上麵情況。


    “我來吧,大尉同誌,太危險了。”一個老兵急忙道。


    “放心吧,讓我來,我反應快,還沒上年紀呢。”韋尼亞大尉摸了一把流血的耳朵說道。


    他剛抬頭,還沒仔細觀察情況,幾發子彈就嗖嗖打了過來,塵土撲了他一臉,他急忙縮迴身子。


    德軍一直在盯著這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戰,我在蘇俄當少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yauki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yauki並收藏二戰,我在蘇俄當少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