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沒錯,歐洲大路上的財團,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垃圾。他們是最先掌握資本的一類人,明明很多家族從中古世紀就已經發展起來,有那樣的眼光到近現代的時候卻像是突然全體失明了那樣,頻頻的昏招將歐洲稱霸世界的格局自己玩得殘了。
李奇現在在幹一件事情,他想要拿到溫斯頓.丘吉爾與美國方麵聯係的任何東西,開始布置輿論埋顆地雷送給那個好像跟德意誌有千八百世仇恨的家夥。
對的,李奇就是要毀了溫斯頓.丘吉爾,他堅持認為英國在最艱難的環境都沒有想要尋求與德意誌的和平,完全就是因為溫斯頓.丘吉爾這根攪屎棍。
說起來,完全有理由認為溫斯頓.丘吉爾就是美國資本界在英國政壇扶持起來的傀儡,要不這個家夥怎麽有體麵的和平不好,與德意誌簽訂合約至少還能維持百八十年的衰退期。他怎麽偏偏要沒有任何節操地跪舔美國佬的屁~眼,然後在戰後的不到二十年,英國在全球的霸權被美國佬倡導自由和獨立,殖民體係土崩瓦解?
真的是沒有其他的理由來猜測溫斯頓.丘吉爾為什麽要那麽幹了,作為一個優秀的政客,怎麽可能會沒有察覺到美國的布局,然後寧願將世界霸權的權杖用跪舔屁~眼的方式奉送給美國佬,也不願意在歐洲的體係內分享過氣的榮耀。
說好的英國的驕傲呢?說好的英國永世繁榮呢?這個喜歡比一個“v”手勢,歇斯底裏喊什麽“永不妥協”的政客,他帶著國家打贏了戰勝,卻失去了三百年中不知道多少英國人流血犧牲創建起來的帝國。
李奇除了懷疑這個家夥是美國佬的間諜,真的是沒有想明白怎麽會一心抵抗德意誌,難道是他的某個誰,親戚還是情人,在德國空軍轟炸中死了?好像也不對勁啊!戰爭死親人很悲傷,但極為正常,私人感情怎麽可以附加在國家利益之上呢!
想搞溫斯頓.丘吉爾這幾年估計是最合適的時機。這個家夥在不對的時間點,錯誤的輿論情勢下,放嘴炮幾乎將所有能夠得罪的人得罪了個遍,要不是他出身丘吉爾家族,早就該淡出政治場合,或許被到某個地方埋了都有可能。
李奇糾結的就是這個,他真懷疑冥冥中是不是有命運什麽的,要不按照他的布置,羅斯福還真的應該死上至少十次了,但羅斯福現在還活得好好的,似乎在政治發展上比原來上升得更快。
“領袖?”赫爾曼.戈林在漢堡迎接了李奇,他是過來安排一些工作的崗位。行了一個禮之後,他說:“需要接見城市工會的代表嗎?”
李奇看到赫爾曼.戈林的行禮姿勢輕微地皺了一下眉頭。
沒錯,赫爾曼.戈林行的就是古羅馬禮,看著似乎還是有點區別,因為是抬手向上四十五度、手掌向下。古羅馬的行禮不是這樣,然後也是示意一下就該擊胸。
漢堡的工會代表?那不等於是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黨分部嘛!
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在各個城市都有組織工會,先於別人將工人們團結起來,設立分布給予管理,然後在一些福利和權益上為之發聲。
在工業國家,團結工人是執政黨必須要幹的事情,還要竭盡所能地獲得工人階層的支持,要不就該等著三天兩頭有罷工或是遊行發生。
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為了保證工人權益並不是隻喊口號,在阿道夫.希特勒的提議下,黨部成立了專門的律法組織,就是專門來為工人提供法律上的援助,然後在一些工人與工廠主有矛盾的地方給予溝通。
當然,要爭取工人的支持,也不能說放棄掉資本力量的支持,所以該掌握怎麽樣的尺度,需要專門的負責人在把關。
赫爾曼.戈林比較會搞事情,安排了不少媒體進行現場拍照,李奇就是需要進行各種的擺拍,與工人握手、下到廠區、行走的貨物間,幾乎就沒有不擺拍的地方。
擺拍是必須要有,因為現在的攝像技術也就那樣,人要是在活動的時候照相,就該是不清不楚的模糊照片居多。
說實在的,李奇的身份挺複雜,他是底層出身,後麵成了貴族,但是貴族沒當一兩年國家就崩潰,注定是會受到一些平民的認可,就是近期改變了一些形象,例如在向資本家的方向前進,要不是絕大部分的收益都是拿出來做工藝,形象可就更複雜了。
資本家與工人之間從來都是存在矛盾,畢竟一方想要更多的利益,一方是想要進行更多的壓榨,沒有矛盾才有鬼了。
李奇需要慶幸的是,德意誌的工人階層至少比蘇俄那邊理智,比法國、英國等國家的工人遭受過更多的苦難,讓他們知道什麽是現實。
現實是什麽?不是一些人人都會喊的口號,也不是拿筆畫下的空餅,是工作崗位,是可以養家溫飽。沒有這些,任何什麽口號都隻會是口號,拿筆畫下的餅子也永遠吃不到。
“是的,請你們放心,工作崗位會一直保持下去。”李奇在做即興的演講,聽眾是一個廠房大概三百來名的工人:“你們會有麵包,我們極力地保證這一點。牛奶?也會有的,但是我們需要先渡過艱難的時期,那些強國給予我們的不公正很快就會過去。”
李奇現在已經很少煽動什麽了,他無法像是小胡子一樣,同樣的一句話反複地進行嘶吼。不是覺得沒有意思,是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辦。
一個車間之後是下一個車間,看著勞動的工人,看著正在運作的機器,他們製造出來的勞動成果就是價值。
“領袖。”赫爾曼.戈林看似有些傲嬌:“我們的工程師從一些代工生產的產品中,可以大致地推斷出法國人建造的防線上某些設施。”
也對,要是認真的去琢磨一件事情,有足夠的信息量,再進行複雜的推演,相關的拚湊也進行,八九不離十就能夠複製出多種零件到底是什麽用途。
現在的零件在某些方麵並不顯得複雜,例如齒輪和一些軸,再加上必要的推演,能夠發現法國佬下的訂單就是建造一些堡壘設施的產品。
“隧道的貫通用物多,還有軌道鐵路的零件。”赫爾曼.戈林一臉的認真:“隻要我們能夠得到相關的物資情報,就能夠大致推測出法國人建造的防線是什麽模樣。”
然而,那並沒有太大的毛線用,估計也隻能是自己嚇唬自己。因為到最後算下來,德意誌這邊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法國佬建造的馬奇諾防線還真的是不可能被攻占,搞得就沒有去構思怎麽攻破這個防線,隻想著繞路。
提前讓軍方知道馬奇諾防線的規模也沒有什麽不好,早點準備進行“繞路”,細節上也能更加的完善。就是法國佬要在荷蘭和比利時邊境線上也布置要塞,這點絕對是會讓無數人的頭疼。
要塞啊,那可是要塞啊!要是守軍足夠的意識堅定,想要輕易攻下根本就是不可能!比較要命的是,法國似乎想在比利時和荷蘭邊境線上的各處戰略要地和交通要道,都修建上一個要塞?
“不會吧!?”沃瑟.豐克過來正好是聽到交談的那一部分:“法國的經濟同樣不景氣,沙俄欠的貸款蘇俄拒絕,俄羅斯民主聯邦是承認,但高爾察克現在正在重建家園,哪來的閑錢去還貸款?”
說起來也還真的是啊!法國經濟狀況不好,該是資金擠到什麽份上,才拿得出那筆龐大的資金來折騰?
李奇有些印象,似乎修建馬奇諾防線是全法蘭西的民族意誌,政府出資,民間也是出錢出力,似乎還找美國和英國進行了貸款?起瘋狂的程度,與之日本進行大建,得到全民族的支持,力度有過於而不及。
法國佬是真的怕了戰爭,他們死了整整一代人,整個民族的精神都是處於戰爭恐懼症的狀態中,想的就是建造一個足夠強的龜殼,將自己好好地保護在裏麵。
“最近有個意大利人寫了一本書,似乎是叫《空軍製勝論》,裏麵著重講了關於未來戰爭空軍重要性的事情。”赫爾曼.戈林很是關注這個,他說:“也許就像是書籍所說的,未來的戰爭可能不會發生數百萬人的地麵戰爭,戰爭的勝負是以大規模的轟炸決定勝負。”
李奇卻記得好像書名不叫那個,但是他也忘記該是叫什麽了。他對於轟炸會決定戰爭勝負的理論持支持態度,但要說一場大規模的轟炸就能結束戰爭,那該是何其的扯淡?
“我們需要飛機,更多更優秀的飛機。”赫爾曼.戈林學了一個壞毛病,說話喜歡手一直亂甩:“容克斯有四發的民用飛機,已經有足夠的經驗,或許我們應該讓容克斯研究一款超大型的轟炸機!”
嗬嗬,轟炸機還有超大型的,難道是飛艇?但不代表赫爾曼.戈林那樣說就是外行,他就是表示一個態度。
李奇從來都認為德意誌需要有優秀的戰略轟炸機,隻是想要建造一款足夠優秀的戰略轟炸機,那是整個國家工業體係的整體實力足夠,還要有足夠的資源,不然根本就搞不出來。
德意誌有搞過戰略轟炸機嗎?似乎是有的,但是大多隻製造出樣機,在很多技術上不過關,要不就是一些部件上老是出問題。
要是整個二戰最優秀的轟炸機出現在哪個國家,毫無疑問是出現在美國。他們的b係列轟炸機以自衛火力兇殘而著稱,哪怕是沒有護航機群,進行抱團也無懼於敵軍戰鬥機來襲。
美國佬在戰略轟炸機的設計理念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們也有足夠的技術和工業實力、資源。換作是同樣的設計理念出現在德意誌,不說一些至關重要的技術,哪怕是工業實力和資源也跟不上啊!
“龐大的空軍,我們需要一支足夠強悍的空軍!”赫爾曼.戈林還在碎碎念:“領袖,按照世界的發展趨勢,沒有強大的空軍就沒有勝利,我們真的要加大對空軍的投入。”
李奇很明顯看出了赫爾曼.戈林的不對勁,直白問:“赫爾曼,你需要說重點。”
“……”赫爾曼.戈林尷尬一笑,然後說:“是這樣的,皇儲想要向空軍捐贈一筆資金,然後希望加入到建設空軍的隊伍中來。”
李奇一怔,然後點頭:“當然沒有問題。”
赫爾曼.戈林嘿然一笑:“所以說,一些人就是太杞人憂天了,領袖怎麽可能會拒絕皇儲一塊加入到事業的奮鬥中呢!?”
李奇還真的就不反對那些,隻是要說複辟什麽的,他願意,容克集團估計也沒有好意思。
容克集團和資本集團已經上演了一次吃裏扒外的好戲,偏偏一些家夥還有臉口口聲聲喊著效忠皇室。這還不是無恥的最高境界,等待皇室真的需要用到他們,各種忠貞就該是假裝失聰,要不絕不是輪到赫爾曼.戈林來向李奇開這個口。
皇室在荷蘭那邊的狀況並不好,荷蘭女王是庇護了威廉二世一家,但在英法的政治壓力下采取的是一種半軟禁的姿態。
埃裏希.馮.法金漢在當上總統之後,表態要去覲見威廉二世,隻是稍微發聲而已,德意誌內部一片跳腳之聲,英國和法國也發來照會進行很是嚴肅的警告。最後這位新任的總統當然是沒有能夠成行,隻能是寫信給威廉二世進行最深切的歉意。
李奇在當上了總理的時候,他沒有進行什麽宣示,是非常低調地要去拜訪威廉二世包括威廉皇儲,但是……在荷蘭的邊境線上給堵了,荷蘭那邊根本就不同意誰去見威廉二世一家子。
現在,荷蘭竟然放鬆了對威廉皇子的態度,要鬧哪樣?(未完待續。)
李奇現在在幹一件事情,他想要拿到溫斯頓.丘吉爾與美國方麵聯係的任何東西,開始布置輿論埋顆地雷送給那個好像跟德意誌有千八百世仇恨的家夥。
對的,李奇就是要毀了溫斯頓.丘吉爾,他堅持認為英國在最艱難的環境都沒有想要尋求與德意誌的和平,完全就是因為溫斯頓.丘吉爾這根攪屎棍。
說起來,完全有理由認為溫斯頓.丘吉爾就是美國資本界在英國政壇扶持起來的傀儡,要不這個家夥怎麽有體麵的和平不好,與德意誌簽訂合約至少還能維持百八十年的衰退期。他怎麽偏偏要沒有任何節操地跪舔美國佬的屁~眼,然後在戰後的不到二十年,英國在全球的霸權被美國佬倡導自由和獨立,殖民體係土崩瓦解?
真的是沒有其他的理由來猜測溫斯頓.丘吉爾為什麽要那麽幹了,作為一個優秀的政客,怎麽可能會沒有察覺到美國的布局,然後寧願將世界霸權的權杖用跪舔屁~眼的方式奉送給美國佬,也不願意在歐洲的體係內分享過氣的榮耀。
說好的英國的驕傲呢?說好的英國永世繁榮呢?這個喜歡比一個“v”手勢,歇斯底裏喊什麽“永不妥協”的政客,他帶著國家打贏了戰勝,卻失去了三百年中不知道多少英國人流血犧牲創建起來的帝國。
李奇除了懷疑這個家夥是美國佬的間諜,真的是沒有想明白怎麽會一心抵抗德意誌,難道是他的某個誰,親戚還是情人,在德國空軍轟炸中死了?好像也不對勁啊!戰爭死親人很悲傷,但極為正常,私人感情怎麽可以附加在國家利益之上呢!
想搞溫斯頓.丘吉爾這幾年估計是最合適的時機。這個家夥在不對的時間點,錯誤的輿論情勢下,放嘴炮幾乎將所有能夠得罪的人得罪了個遍,要不是他出身丘吉爾家族,早就該淡出政治場合,或許被到某個地方埋了都有可能。
李奇糾結的就是這個,他真懷疑冥冥中是不是有命運什麽的,要不按照他的布置,羅斯福還真的應該死上至少十次了,但羅斯福現在還活得好好的,似乎在政治發展上比原來上升得更快。
“領袖?”赫爾曼.戈林在漢堡迎接了李奇,他是過來安排一些工作的崗位。行了一個禮之後,他說:“需要接見城市工會的代表嗎?”
李奇看到赫爾曼.戈林的行禮姿勢輕微地皺了一下眉頭。
沒錯,赫爾曼.戈林行的就是古羅馬禮,看著似乎還是有點區別,因為是抬手向上四十五度、手掌向下。古羅馬的行禮不是這樣,然後也是示意一下就該擊胸。
漢堡的工會代表?那不等於是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黨分部嘛!
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在各個城市都有組織工會,先於別人將工人們團結起來,設立分布給予管理,然後在一些福利和權益上為之發聲。
在工業國家,團結工人是執政黨必須要幹的事情,還要竭盡所能地獲得工人階層的支持,要不就該等著三天兩頭有罷工或是遊行發生。
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為了保證工人權益並不是隻喊口號,在阿道夫.希特勒的提議下,黨部成立了專門的律法組織,就是專門來為工人提供法律上的援助,然後在一些工人與工廠主有矛盾的地方給予溝通。
當然,要爭取工人的支持,也不能說放棄掉資本力量的支持,所以該掌握怎麽樣的尺度,需要專門的負責人在把關。
赫爾曼.戈林比較會搞事情,安排了不少媒體進行現場拍照,李奇就是需要進行各種的擺拍,與工人握手、下到廠區、行走的貨物間,幾乎就沒有不擺拍的地方。
擺拍是必須要有,因為現在的攝像技術也就那樣,人要是在活動的時候照相,就該是不清不楚的模糊照片居多。
說實在的,李奇的身份挺複雜,他是底層出身,後麵成了貴族,但是貴族沒當一兩年國家就崩潰,注定是會受到一些平民的認可,就是近期改變了一些形象,例如在向資本家的方向前進,要不是絕大部分的收益都是拿出來做工藝,形象可就更複雜了。
資本家與工人之間從來都是存在矛盾,畢竟一方想要更多的利益,一方是想要進行更多的壓榨,沒有矛盾才有鬼了。
李奇需要慶幸的是,德意誌的工人階層至少比蘇俄那邊理智,比法國、英國等國家的工人遭受過更多的苦難,讓他們知道什麽是現實。
現實是什麽?不是一些人人都會喊的口號,也不是拿筆畫下的空餅,是工作崗位,是可以養家溫飽。沒有這些,任何什麽口號都隻會是口號,拿筆畫下的餅子也永遠吃不到。
“是的,請你們放心,工作崗位會一直保持下去。”李奇在做即興的演講,聽眾是一個廠房大概三百來名的工人:“你們會有麵包,我們極力地保證這一點。牛奶?也會有的,但是我們需要先渡過艱難的時期,那些強國給予我們的不公正很快就會過去。”
李奇現在已經很少煽動什麽了,他無法像是小胡子一樣,同樣的一句話反複地進行嘶吼。不是覺得沒有意思,是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辦。
一個車間之後是下一個車間,看著勞動的工人,看著正在運作的機器,他們製造出來的勞動成果就是價值。
“領袖。”赫爾曼.戈林看似有些傲嬌:“我們的工程師從一些代工生產的產品中,可以大致地推斷出法國人建造的防線上某些設施。”
也對,要是認真的去琢磨一件事情,有足夠的信息量,再進行複雜的推演,相關的拚湊也進行,八九不離十就能夠複製出多種零件到底是什麽用途。
現在的零件在某些方麵並不顯得複雜,例如齒輪和一些軸,再加上必要的推演,能夠發現法國佬下的訂單就是建造一些堡壘設施的產品。
“隧道的貫通用物多,還有軌道鐵路的零件。”赫爾曼.戈林一臉的認真:“隻要我們能夠得到相關的物資情報,就能夠大致推測出法國人建造的防線是什麽模樣。”
然而,那並沒有太大的毛線用,估計也隻能是自己嚇唬自己。因為到最後算下來,德意誌這邊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法國佬建造的馬奇諾防線還真的是不可能被攻占,搞得就沒有去構思怎麽攻破這個防線,隻想著繞路。
提前讓軍方知道馬奇諾防線的規模也沒有什麽不好,早點準備進行“繞路”,細節上也能更加的完善。就是法國佬要在荷蘭和比利時邊境線上也布置要塞,這點絕對是會讓無數人的頭疼。
要塞啊,那可是要塞啊!要是守軍足夠的意識堅定,想要輕易攻下根本就是不可能!比較要命的是,法國似乎想在比利時和荷蘭邊境線上的各處戰略要地和交通要道,都修建上一個要塞?
“不會吧!?”沃瑟.豐克過來正好是聽到交談的那一部分:“法國的經濟同樣不景氣,沙俄欠的貸款蘇俄拒絕,俄羅斯民主聯邦是承認,但高爾察克現在正在重建家園,哪來的閑錢去還貸款?”
說起來也還真的是啊!法國經濟狀況不好,該是資金擠到什麽份上,才拿得出那筆龐大的資金來折騰?
李奇有些印象,似乎修建馬奇諾防線是全法蘭西的民族意誌,政府出資,民間也是出錢出力,似乎還找美國和英國進行了貸款?起瘋狂的程度,與之日本進行大建,得到全民族的支持,力度有過於而不及。
法國佬是真的怕了戰爭,他們死了整整一代人,整個民族的精神都是處於戰爭恐懼症的狀態中,想的就是建造一個足夠強的龜殼,將自己好好地保護在裏麵。
“最近有個意大利人寫了一本書,似乎是叫《空軍製勝論》,裏麵著重講了關於未來戰爭空軍重要性的事情。”赫爾曼.戈林很是關注這個,他說:“也許就像是書籍所說的,未來的戰爭可能不會發生數百萬人的地麵戰爭,戰爭的勝負是以大規模的轟炸決定勝負。”
李奇卻記得好像書名不叫那個,但是他也忘記該是叫什麽了。他對於轟炸會決定戰爭勝負的理論持支持態度,但要說一場大規模的轟炸就能結束戰爭,那該是何其的扯淡?
“我們需要飛機,更多更優秀的飛機。”赫爾曼.戈林學了一個壞毛病,說話喜歡手一直亂甩:“容克斯有四發的民用飛機,已經有足夠的經驗,或許我們應該讓容克斯研究一款超大型的轟炸機!”
嗬嗬,轟炸機還有超大型的,難道是飛艇?但不代表赫爾曼.戈林那樣說就是外行,他就是表示一個態度。
李奇從來都認為德意誌需要有優秀的戰略轟炸機,隻是想要建造一款足夠優秀的戰略轟炸機,那是整個國家工業體係的整體實力足夠,還要有足夠的資源,不然根本就搞不出來。
德意誌有搞過戰略轟炸機嗎?似乎是有的,但是大多隻製造出樣機,在很多技術上不過關,要不就是一些部件上老是出問題。
要是整個二戰最優秀的轟炸機出現在哪個國家,毫無疑問是出現在美國。他們的b係列轟炸機以自衛火力兇殘而著稱,哪怕是沒有護航機群,進行抱團也無懼於敵軍戰鬥機來襲。
美國佬在戰略轟炸機的設計理念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們也有足夠的技術和工業實力、資源。換作是同樣的設計理念出現在德意誌,不說一些至關重要的技術,哪怕是工業實力和資源也跟不上啊!
“龐大的空軍,我們需要一支足夠強悍的空軍!”赫爾曼.戈林還在碎碎念:“領袖,按照世界的發展趨勢,沒有強大的空軍就沒有勝利,我們真的要加大對空軍的投入。”
李奇很明顯看出了赫爾曼.戈林的不對勁,直白問:“赫爾曼,你需要說重點。”
“……”赫爾曼.戈林尷尬一笑,然後說:“是這樣的,皇儲想要向空軍捐贈一筆資金,然後希望加入到建設空軍的隊伍中來。”
李奇一怔,然後點頭:“當然沒有問題。”
赫爾曼.戈林嘿然一笑:“所以說,一些人就是太杞人憂天了,領袖怎麽可能會拒絕皇儲一塊加入到事業的奮鬥中呢!?”
李奇還真的就不反對那些,隻是要說複辟什麽的,他願意,容克集團估計也沒有好意思。
容克集團和資本集團已經上演了一次吃裏扒外的好戲,偏偏一些家夥還有臉口口聲聲喊著效忠皇室。這還不是無恥的最高境界,等待皇室真的需要用到他們,各種忠貞就該是假裝失聰,要不絕不是輪到赫爾曼.戈林來向李奇開這個口。
皇室在荷蘭那邊的狀況並不好,荷蘭女王是庇護了威廉二世一家,但在英法的政治壓力下采取的是一種半軟禁的姿態。
埃裏希.馮.法金漢在當上總統之後,表態要去覲見威廉二世,隻是稍微發聲而已,德意誌內部一片跳腳之聲,英國和法國也發來照會進行很是嚴肅的警告。最後這位新任的總統當然是沒有能夠成行,隻能是寫信給威廉二世進行最深切的歉意。
李奇在當上了總理的時候,他沒有進行什麽宣示,是非常低調地要去拜訪威廉二世包括威廉皇儲,但是……在荷蘭的邊境線上給堵了,荷蘭那邊根本就不同意誰去見威廉二世一家子。
現在,荷蘭竟然放鬆了對威廉皇子的態度,要鬧哪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