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現在是海軍的管理局首腦,實際上等於是海軍總司令。他管理的海軍與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走得其實比較近,不過……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與軍方的關係一項非常好,真沒有太大的關係。


    李奇曾經向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有過承諾,會重振德國的公海艦隊,換來的是海軍帶頭進行效忠。


    對,就是效忠,不是對總統埃裏希.馮.法金漢,是對歐貝.梅克倫堡.蘭茨貝格.李奇。


    好像有點怪?似乎也太輕易了?那麽理解沒有錯誤,但是誰讓德意誌海軍現在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存在感,看著似乎也沒有什麽前景的部隊。


    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渴望海軍能夠發展起來,但他又非常清楚發展海軍很耗費錢,德意誌經濟不行,德意誌走的也是大陸軍的國策,如果海軍不抱上一隻大腿,怎麽看都沒有恢複強盛的可能性。


    李奇是一隻大腿,想抱上的人無數,對於為了海軍什麽都願意嚐試的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來說,有機會抱上肯定不會錯過。


    “是的,你需要到東方去。”李奇臉上帶著笑容:“帶上一批軍官,技師和工程師會與你們同船。”


    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身穿一身筆挺的上將軍裝,前胸的章勳條紋頗多。他極力忍著激動,悶聲道:“明白,閣下。”


    等了好久了啊,不止是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整個海軍已經足足等了八個年頭,他們忍受著八年沒有任何一艘軍艦下水,忍受著海軍那匱乏的資源,現在似乎是出現曙光了。


    “你們到了東方,不是作為顧問,更不是什麽外交人員。你們是參觀者,沒有任何官麵上的職務,有必要的時候甚至是需要成為遊客。”李奇帶著歉意:“沒有辦法,那關乎到德意誌未來的命運,請上將諒解。”


    “不,閣下,我們沒有任何的怨言。無比感激您做了那麽好的安排。”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說道:“那是一個新興的海軍強國,他們麵臨著新一輪的機遇,我們能夠以旁觀者的角度進行觀察已經非常受益。”


    對,李奇為了這個並不是沒有付出代價,畢竟哪個國家願意自己的軍備發展受到參觀?


    為了將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等一批軍官安置到日本,李奇拿出了不少的幹貨,例如一些鋼的配方,然後是炮彈的裝藥。


    千萬不要小看鋼的配方和炮彈的裝藥,不理解的人以為沒有多大的事情,但是對於理解的人來說,兩樣科技成就可以是原始人和現代人的區別。


    “他們正在進行必要的戰艦更替,麵臨新一輪的戰艦設計。”李奇讓威廉.科爾拿來文件夾,遞向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說道:“看看。”


    大正14年/1925年度:海軍預算2億2千736萬6千日元。占國家預算的14.4%。國家總預算1,580,462,000日元,艦艇建造費用1千277萬7028日元。當年共建成輕巡洋艦3艘,峰風級驅逐艦3艘,1號級掃雷艦1艘,海大型潛艇1艘。


    大正15年/26年度計劃:海軍預算2億3千964萬6千日元。占國家預算的14.4%。國家總預算1,666,775,000日元。計劃建造,妙高級重巡洋艦4艘,驅逐艦吹雪級4艘,。當年共建成古鷹級重巡洋艦2艘,峰風級驅逐艦7艘。


    昭和2年/1927年度計劃:海軍預算256,407,000日元,國家總預算1,759,318,000日元。龍驤號航空母艦,高雄級重巡洋艦4艘,驅逐艦吹雪級15艘。當年共建成赤誠號航空母艦,古鷹級重巡洋艦2艘,峰風級驅逐艦5艘,艦隊型潛艇5艘,中型潛艇2艘。


    一係列的目錄清楚的簡直就像是從日本內閣那裏拿來,看得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有種愣愣的感覺。


    李奇是什麽人?他現在是德意誌人,可是沒有成為德意誌人之前可是天~朝良民,曾經為了某些事情大力關注過日本。他按照自己的記憶和得到的情報結合,一份關於近些年日本海軍的發展計劃表就出現了。


    “1928年度,日本海軍的預算不會低於2.8億日元。”李奇說的數據就真的是從日本內閣那裏獲知。他說:“他們在進行大建,主要是以重巡為主。”


    其實日本海軍的重巡並不處在主流,都是一些高速重巡,比戰列巡洋艦的速度根本就慢不了多少。德意誌未來不可能發展什麽大艦隊,需要的也會是一些高速的戰艦,從日本那裏取經真的就是一件非常正確的事情。


    德意誌的海軍未來該怎麽樣?大建沒有可能性,也不會去打什麽關鍵性的決戰,破交戰才會是主流,至少1941年之間隻能打破交,等待德意誌占領幾乎整個歐洲,有了足夠的資源才有可能玩大建。


    新的問題出現了,到1941年才開始大建來得及嗎?按照李奇的想法來說,隻要是資源跟得上,不存在什麽來不及的問題,他可是知道大建的特別技巧,掌握了核心的科技……好吧,其實就是模仿美國佬,玩一下拚接技術,來個一艘軍艦不用一個月就下水。


    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問道:“閣下,我們什麽時候啟程?”


    李奇當然是已經安排了行程,就是那一幫一走絕對不會是短期內迴來,他們的職務上必須要做一些變動。


    不過,那是軍方的事情了,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等人願意接受安排,軍方也願意放人,肯定是有做相關的考慮。


    送走了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李奇又接見下一波的人。


    到1928年之前,本來李奇需要出訪幾個國家,後麵他覺得應該改一下,比如隻去俄羅斯民主聯邦。


    俄羅斯民主聯邦還活著,似乎活得並不怎麽輕鬆,隻因為蘇俄對俄羅斯民主聯邦發動了雙重攻擊,是意識形態和軍事上的雙方進攻。


    要說起來,俄國卻是一個革命的好地方,那是一個近乎於百分之九十九皆是文盲的國家,精英階層又足夠地腐敗和無能,不然也不會被革命的火炬給燃燒了。


    蘇維埃走的策略非常正確,他們抓住了俄國人的厭戰情緒,然後又給予畫了一張看著很美好的大餅。


    對於普通俄國人來說,不用到戰場去送命,聽從領導可以獲得天地和財產,有比這個更美的事情了嗎?


    對於身為農奴的俄國人,參加革命等於成了翻身,一些農奴不但可以翻身還能做主,從社會最底層變成人上人,可以任意地欺負之前壓迫和統治他們的人,想一想就是一件美事。


    俄羅斯民主聯邦是一個什麽樣的國家?他們和蘇俄的區別是,一些以前的貴族和精英分子依然是統治者,不像蘇俄那邊是投降派和社會底層翻身。


    亞曆山大.瓦西裏耶維奇.高爾察克已經非常努力想要改變,那群眼睛沒瞎的貴族和社會精英也知道不能再過分壓榨社會底層。可是這樣的改變其實並不明顯……至少在效果上顯得比較緩慢。


    蘇俄是怎麽幹的?他們是直接打倒一切,為了塑造一批新的統治階層,清算掉之前的統治階層,不管曾經的統治階層到底是好是壞,反正就是全部清算掉。這樣的行動簡直太有用了,一瞬間就將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擰成一股繩,讓那些人獲得了非常容易得來的利益,成為了新製度的擁護者。


    說來也是,有人帶頭革命,似乎還沒有被鎮壓下去,革命的先烈不用自己去當,可以享受革命帶來的勝利果實,傻了才會不去參加吧?所以是,大多數的俄國人還是非常渴望參與革命,因為那樣他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不勞而獲了,還可以從被欺負的對象,變成可以欺負人的階層,還是欺負那些之前看似高貴的人,沒有比這個更爽的事情了。


    李奇是打算在1928年的2月份到俄羅斯民主聯邦訪問。選在這麽個時間點,主要是親自體驗一下天氣的季節。他訪問完俄羅斯民主聯邦,下一站會是日本,極為可能也會去美國,就是美國人還沒有正式的迴函。


    一個國家的總理出訪,哪怕是德意誌現在的國際地位真的不怎麽樣,裏麵也有許多值得講究的地方。


    李奇將自己的第一個出訪國家選在俄羅斯民主聯邦,不是一直抱住大腿的英國,那是蘇俄那邊出了問題。


    兩年之間,德意誌一直試圖與蘇俄緩和關係,然後幾乎被全世界壓製的蘇俄傲嬌了,對德意誌任何的善意不但采取視而不見,反而是帶著深切的敵意。


    蘇俄有想過要改變自己的國際環境,他們也真的是做了相關的努力,可是隨著亞曆山大.瓦西裏耶維奇.高爾察克揮舞黃金大棒,蘇俄悲劇地在外交戰場上落敗了。


    能幹革命的人還是很有勇氣的,或許也是處於一種政治需要,反正嚐試過,失敗了一次的蘇俄,此後沒人再講什麽尋求國際認可,敢說上一句兩句,下一刻就是因為政治不正確,丟官下監獄,然後有極大的機率成為某個“指標”中的一部分……被槍斃。


    李奇釋放善意,是不止一次地釋放,收到的是滿滿的惡意。他觀察了局勢,俄羅斯民主聯邦一時半會死不了,那真的沒有什麽好說的了,千萬不能讓俄羅斯民主聯邦給死了,反而是要大力增進友誼。這樣一來將第一個出訪選俄羅斯民主聯邦,就成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在出訪之前,李奇需要在德意誌各地走上一圈,視察隻是其中的一部分,最主要的還是為下一次的選舉做先頭拉票。


    想要在德意誌獲取選票,現在就隻有一個辦法,增加就業機會,然後又保證地方治安,除此沒有其它的路好走。


    德意誌的民眾越來越不好騙了,以前隻是喊喊口號就能夠吸引來無數的追隨者,隨著經濟慢慢開始變得好轉,社會治安也得到恢複,吵鬧夠了的德意誌民眾開始想要過上有飯吃的日子,天大地大吃飯最大了。


    這種情況也是被李奇帶領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給弄出來的。他們經過非常認真的研究,這樣的社會環境對執政黨最為有利,反而是對一些不掌權的政黨處於不利地位,隻因為執政黨可以喊也可以做事,反而是在野黨隻能喊沒法做。


    有了發展方案,李奇十分有信心可以增加就業機會,但是他又有一個陷阱在等待著德意誌的民眾,畢竟不管是他還是黨派,甚至是軍方和一些寡頭,他們從來都沒有忘記奮鬥的目標是什麽,不是享受那屈辱的和平,是要拿迴曾經失去的一切。


    “一號的地盤需要進行更改。”李奇今日到來的地方是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製造廠。


    兩年的時間,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一號坦克的樣車已經成型。毫無疑問它除了有裝甲履帶之外,隻裝備20毫米的機關炮真和裝甲車的作用沒有太大的區別,不過這麽個年頭的坦克就是這樣,研製坦克的出發點是針對步兵,不是針對同樣是坦克的對手。


    李奇卻是知道坦克的敵人也是坦克,對付步兵壓根不需要機關炮,同軸機槍才是正確的發展方向。不過還是那句話,什麽都不是一蹶而就,哪怕是知道兵器的發展方向,可也需要一定的技術積累,這樣一來還是需要從一號坦克研究到二號坦克,進行相關的積累。


    到了二號坦克之後,李奇就要開始不走尋常路了,正沒有考慮再從三號坦克、四號坦克再慢慢發展下去。一切隻因為技術積累上來,接下來就是理念的區分,欠缺的其實不是技術,是關於坦克的發展思路。


    李奇會缺少坦克發展的思路嗎?毫無疑問是不會欠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戰在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聖凱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聖凱恩並收藏奮戰在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