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來得及


    “是的,逐步爭取在國家銀行的主動權。”李奇麵對的人是漢斯路德,他說:“我們在商業行為上的讓路,為的就是奪迴銀行的控製權。”


    他們是在前往紐倫堡的路上,會在那裏麵見各界人士,主要是以工業代表居多。


    這一次在紐倫堡的會議是公開類型,打的旗號是德意誌與美國的商業合作,實際上那隻是表麵而已,更多的是李奇需要安撫眾多顯得蠢蠢欲動的老牌工業家族。


    紐倫堡之前就是德意誌的工業區,她屬於德意誌的正中心位置,西邊能夠依靠萊茵地區的金屬和燃煤,東邊可以有良好的交通輸送產品。這裏的工業顯得很密集,曾經是煙囪彌補的所在,大肆生產的時候,煙囪排放的黑煙幾乎是要將天空遮蓋起來。


    理所當然的,德意誌經濟狀況非常不好,工業基本也是陷入停滯狀況,目前那些煙囪依然存在,可是真正在冒出黑煙的基本沒有。


    在後世,都知道工業排放是一種破壞環境的行為,可是如今並不被這麽看。去過倫敦的人都知道一點,那裏的工業區日夜排放巨量的黑煙,別人鼻子聞著令人難受的空氣,嘴巴裏麵卻是在讚歎英國的工業實力,臉上是怎麽都無法掩飾的羨慕。


    乘坐在汽車裏,透過窗戶看路邊的景色,從行人臉上可以看出一個國家是處於什麽樣的階段。


    作為一個政客,李奇並沒有少接觸民眾,他深切知道民眾想要什麽。德意誌的民眾現在的要求並不多,一份可以帶來溫飽的工作,僅此而已。


    每一個國家都是由集體來形成,因此會產生很多的階層,普通民眾想要溫飽和安定,資本階級需要營造利潤,軍隊希望可以壯大變強,政客需要獲得盡可能多的支持。


    李奇這一次來紐倫堡,他要給一些工業階層帶來的就是利益。這份利益不大,僅僅是分配可以開工的份額,然後對資金和原材料上的幫助。


    工廠主們需要給予李奇應該有的迴報,不多,就是工作崗位上配合政府的安排,然後又配合關於商品代替戰敗賠款。


    德意誌目前也就依靠使用商品代替戰敗賠款這一條路好走,其實要是操作得好了,李奇深信哪怕是目前吃了大虧,日後也必然是會得到難以想象的迴報,畢竟那等於是在打開屬於德國製造的市場啊!


    人們使用產品總是會有習慣性,覺得某個公司生產的產品好用和質量可靠,那麽很輕易就會成為某個公司的擁扈。現在有這個“預知心”的人很少,根據李奇所知道的,似乎類似的觀點在美國已經開始流行,倒是歐洲大陸很少有人窺探到這個秘密。


    知道產品效應的人不是幹工業行當的,反而是賣“金剛石”的家族,就是一個賣鑽石的家族,他們的口號是用至少百年讓每一位女性都渴望能夠擁有至少一枚鑽戒,也正在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著。他們有一個很好的商業廣告詞,叫“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聽了是不是覺得很唯美?問題是鑽石還真的就是金剛石!


    那個家族為了在鑽石業也算是拚了,李奇知道他們最後會取得成功,可是鑽石被附加上價值之後,他們的運營遭到了麻煩,然後又搞出一個認證機構,用以排斥其它非被專業機構認證的鑽石為血鑽、非法鑽石啥的。什麽叫處心積慮?估計也就歐美才有家族會用百年時間去謀劃一件事情。


    李奇想要謀劃的事情不少,但他至多也就擁有十來年的時間,隻能是快速節奏地盡力辦好每一件事情。


    麵對商業會談,整個會議過程其實沒有什麽複雜的地方,無非就是劃定領域,然後各個公司盡力爭取配額。


    德意誌是一個地形狹隘的國家,特別是在上次戰敗後被割掉了十分之一的土地之後,很大一部分的資源受到了限製。還有另外的一些資源,例如萊茵區礦產和魯爾區的煤礦,兩個地區的資源哪怕是有出產,基本也是被法國和比利時拿取,真正能夠分配給德意誌的少之又少。


    “那麽總理閣下,關於從境外進口資源,請問內閣有詳細的分配數字嗎?”55歲的古斯塔夫克虜伯看上去略微蒼老,臉上看著平靜,可是誰都能從眼神裏看到渴望。他又問:“關於有色金屬上的資源,會進行什麽樣的傾斜?”


    克虜伯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遭遇很不好,是非常的不好,古斯塔夫克虜伯被宣布為戰犯,隻是沒有被監禁罷了。然後,克虜伯公司先是遭遇到了各種起義軍的洗劫,後麵又被協約國的軍隊各種拆,不但是經濟上承受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精神上的打擊也是難以估計。


    今天本來是該有古斯塔夫克虜伯的兒子阿爾弗雷德克虜伯過來,但今天李奇主持的會議真的是太重要了,重要到能夠決定一家公司的生死,哪怕是有些不合適古斯塔夫克虜伯還是親自來了。


    現在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就坐在自己的父親古斯塔夫克虜伯旁邊,這位剛剛成年不久的少年,他看李奇的目光有些不對勁。不是說他帶有敵意還是什麽,是帶著一種莫名的茫然,似乎還有一絲絲的崇拜?


    不得不說的是,過去的六年克虜伯家族的境遇非常差勁,畢竟一個家族的族長被宣判成為戰犯,起到的影響肯定不會低。他們在戰後還遭到了諸多的限製和來自政治上的壓力,一些社會黨人沒有少找麻煩,要不是有容克集團在後麵頂著,克虜伯真的需要考慮一下是不是移民到南美洲的某個小國過日子了。


    今天參與會議的許多家族,他們在戰後的境遇與克虜伯家族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很多家族甚至在過去兩個月依然是異常的糟糕,連保持最基本的體麵都辦不到。


    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成為德意誌的執政黨,然後各種小黨派開始被取締,幾個大的政黨迫於壓力開始進行合作,雖說德意誌的動亂並沒有被製止,但是隨著軍隊進駐各大城市,戒嚴再加上對一些武裝黨徒的剿滅,治安上真的有非常大的改進。


    一個國家沒有次序等於沒有未來,治安狀況也關乎到一個國家能不能得到發展。很現實的問題,沒有次序會人心惶惶,差勁的治安不會擁有良好社會環境,隻有恢複次序和維持治安,其它的東西才有得講,那就是一些國家為什麽一旦混亂,然後無法製止混亂就會沉淪的原因。


    德意誌已經混亂了六年,大部分人已經受夠了那樣的生活,李奇上任的第一天就是啟動戒嚴法案,因為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在國會擁有52的席位,戒嚴法案毫無壓力地通過。


    新任總統埃裏希馮法金漢本來就可以直接宣布戒嚴,由國會投票通過隻是讓法案具備民主依據,其實也是堵住幾個大黨派的嘴巴。


    全國性的戒嚴是伴隨著國防軍開進各大城市,是一個城市又一個城市梳理過去,一些沒有注冊的非法政黨被取締,然後一些有注冊的政黨被重新登記並收繳槍支。


    在收繳槍支上麵,德意誌的黨派其實是一種非常不服氣的心理,他們叫囂著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如果要收繳槍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解散自由軍團,因為自由軍團就是德意誌規模最大的武裝黨徒。


    那些叫囂的政黨原本以為會取得支持,可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事情在下一刻發生,德意誌的民眾還沒有發生,法國最先跳腳,要知道自由軍團在幹涉軍的份量並不清楚,解散自由軍團讓那些在蘇俄討債的法國將軍去指揮誰?


    德意誌現在就是一個外交弱國,列強施加政治壓力,別說是小黨派了,就是執政黨分分鍾也是要跪。法國最先發聲,然後是英國,最後美國也插了一腳,那些叫囂的黨派,有點腦子的就立刻閉嘴,沒有腦子繼續叫囂的就等著蹲監獄,還是那種不管對錯都要蹲的情況。


    英國認為德意誌需要有限度的恢複,李奇走的是親英路線,向外采購資源的時候,向英國的采購量最大。


    其實李奇向英國采購量巨大並沒有獲得什麽優惠,他放棄了正常的商業行為,無視了報價便宜的美國公司,那都是在站隊啊!


    使用有限的資金,采購有限的資源,那麽就別想說能夠多麽大方,內部分配上肯定是會有傾斜性。


    李奇知道克虜伯近期在搞什麽,克虜伯受到了國防軍一些高級將領的暗示,偷偷摸摸在搞裝甲兵器的研究,甚至在更早的之前做的事情更多,例如在荷蘭悄悄研究潛艇,然後搞火炮的研究什麽的。


    以前大部分的軍工家族或是企業都在偷偷摸摸搞一些東西,有些是不想放棄本行,有些則是像克虜伯受到國防軍的委托。正是因為這樣,李奇根本就沒有可能完全無視那些老牌軍工家族或是企業,一旦他那麽幹,浪費屬於德意誌的軍工底蘊不說,軍方的那些將領也該持敵視態度。


    李奇微笑迴答了古斯塔夫克虜伯的話,他沒有說太細的東西,先是說了一個大概,然後又建議說,更加具體的細節可以在稍後於別的場合詳談。


    那個暗示得到了熱烈的迴應,不止是克虜伯,是所有老牌軍工都感到歡欣鼓舞。李奇願意暗地裏商談,被他們認為是自己的影響力起到了作用。


    在現如今,能搞的工業其實不多,很多東西生產出來也不可能存在市場,李奇需要的就是一個工業的複蘇,主要還是在一些輕工業上麵。


    美國佬的意思也差不多,他們願意投資一些輕工業,在一些重工業上興趣缺缺。


    重工業是啥玩意?現在的重工業幾乎是與軍工掛鉤,然後汽車、輪船、鋼材等等的行業上,美國需要在德意誌搞投資嗎?美國佬自己就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生產出來的產品可以賣到大半個地球,自己的東西都在滯銷,毛病了才會投資德意誌的重工業。


    美國倒是很希望德意誌的一些企業可以轉讓一些專利,比如一些鋼材的配方,還有一些化學領域上的專利。對此李奇需要與德意誌的相關各家取得共識,他私人的意見是部分專利可以轉讓,可是想要進行說服很難。


    對於一些已經製定的份額,李奇在會議上已經逐漸透露,能夠獲取份額的公司和企業自然是無比的開心,一些沒有獲取份額的公司和企業則是失望外加憤怒。


    “請相信我,作為德意誌的總理,我無比渴望你們每一個家公司的述求能夠得到滿足。”李奇要多誠懇就有多誠懇:“我需要政績,政績來自於滿足你們和民眾的需求。你們的工廠可以開工,代表著可以增加工作崗位,讓政府履行對就業率的承諾。”


    天大的實話,不是嗎?李奇又講了不少,他對那些沒有獲取份額的人承諾,將會盡最大的努力,為他們尋找到出路。


    其實是很互利互惠的事情,從國外采購資源迴來,分配給德意誌的工廠,這裏的分配不是白送,他們需要以生產的產品進行還款,政府再交給各國,抵押戰敗賠款占了大部分,一些則是屬於正常出口。


    “那麽閣下,您的政黨投入的資金轉變成了國家對您的政黨的債務,這樣的做法能夠支撐多久?”


    “我不想說自己是多麽偉大的人。我的政治生涯還很久,我的政黨也需要一直作為德意誌的執政黨。國家欠下巨額的債務,除了我的政黨作為執政黨,誰敢或者說誰願意成為執政黨?”


    “您的想法正是與眾不同。有這樣的因素,想必您也已經有了全套的發展計劃。我對您的執政生涯更期待了。”


    李奇很友好地對古斯塔夫克虜伯握完手,下一個是來自萊茵金屬的代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戰在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聖凱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聖凱恩並收藏奮戰在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