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協約國,甚至是被比利時欺負,德意誌人內心裏雖然覺得憋屈,可是協約國打贏了戰爭,麵對打贏自己的人,雖說手段不是那麽光彩,但威廉二世不也是從暗地裏鼓搗和支持沙俄革命,才導致沙俄戰敗嗎?


    波蘭是啥玩意?一個依靠德意誌和奧匈帝國扶持才複國的小破國家,說難聽點就是準備養起來惡心蘇俄的一條狗,等待德意誌自己搞殘廢內亂戰敗了……,好嘛!波蘭選擇性忘記是德意誌扶持起來也就算了,選擇了新的主人也算了,好歹有點節操和品德好麽,反咬一口是什麽意思?!


    這一口波蘭咬的有點狠了,一咬就是對著德意誌最精華的部分張口露出獠牙,直接咬了快十分之一的領土。這完全是要上天了的節奏,令德意誌人目瞪口呆的同時,一種前所未有的屈辱感也在環繞心頭。


    德意誌的魏瑪政府下令軍隊進行動員,擺出了一副“我下地獄之前也要拉上一千萬人作為陪葬”的架勢,有沒有嚇到誰不清楚,美國先唿籲應該重新考慮《凡爾賽和約》的內容,英國隨後表“應該考慮”的迴應,其餘國家則是默不吭聲。


    美國那是在狂刷德意誌人的好感,甚至有媒體稱,美國連國際聯盟如果不同意,將會退出談判並退出國際聯盟的話,都給放了出來。


    美國佬做到了,德意誌人為總算還有一個國家站在自己這一邊而感到歡喜,殊不知美國佬是在打什麽盤算。


    到了1919年9月18日,新的聲明產生,新的《凡爾賽和約》中指出一點,德意誌需要賠償的金額下降到132o億馬克,既為499億英鎊。同時更改了全部由黃金支付的規則,改為可以使用煤、鐵、銅等礦物和商品作為賠償品抵消,但是需要在59年之內付清。


    看似減了差不多一半,可是有區別嗎?依然是沒有多麽大的區別!要是按照年產值,德意誌償還這筆戰敗賠款不僅是要勒緊褲腰帶,59年付清更是沒有希望。


    因此,德意誌人普遍是帶著一種絕望的情緒,等待消息被確認的時候,各地都有在爆遊行。然後,一些傷殘的退役軍人吞槍自殺。


    涵蓋一些覺得沒有明天的德意誌人,當天自殺的退役軍人和各類人士數過16萬,後麵66續續還有德意誌人以各種方式自殺,根據不完全的記載,自殺的人數過26萬。(不是作者君胡說八道


    減少戰敗賠償之後的各個協約國,他們聯合起來警告魏瑪政府,要是魏瑪政府不打算接受,他們就會用大炮一個城市接著一個城市,緩緩地從邊界線轟到柏林,德意誌人想死,那就去死好了。這一次連友善可愛的美國佬都沒有再為德意誌說話,反而假惺惺地勸魏瑪政府,還是躺下將大腿分開,大家夥會溫柔一點的。


    恐嚇的策略已經用了一次,似乎也取得了效果?弗裏德裏希艾伯特知道再用一次是沒有可行性了,他也沒有那個勇氣帶著全國人都去死。事實上哪怕是他真的有勇氣,民眾都還不樂意,隻能表示接受。


    弗裏德裏希艾伯特是什麽心情無從得知,他妥協之後轉為在領土的事情上要求前往巴黎的德意誌代表團與理據爭,但……爭個什麽玩意?德意誌現在就是被好幾條大漢脫光了摁在床上,他們要真的是粗魯一點,德意誌還真的就能保證合緊雙腿,不受侵犯啦?


    在巴黎的德意誌代表團,他們是使出了渾身的解術,可是英國和法國是鐵了心要支持波蘭人。


    法國支持波蘭人,那是因為他們需要在德意誌背後放上一條惡犬。對於法國來說,沒有什麽比德意誌養起來,然後又反嘴咬一口,一咬就是差不多十分之一領土,並且還不斷“汪汪汪”的波蘭更好的惡犬了。誰讓沙俄滅亡了,誰讓法國不在德意誌另一邊有個朋友,怎麽都覺得不安心呢!


    英國支持波蘭人,說白了還是出於大6平衡的關係,他們不會接受歐洲大6的一家獨大,覺得有必要留下德意誌的同時,扶持波蘭人進行看家護院是個不錯的選擇。有波蘭東邊盯著蘇俄,西邊警惕德意誌的再次崛起,英國人覺得這是一件非常理想的事情。


    美國?他們表示這一次德意誌忠實的好朋友,也就是他們自己的眼鏡掉了,著實是沒有看清楚條約上麵寫的都是什麽。


    啥?簽訂之前還有人會讀一遍?德意誌的好朋友,也就是他們自己,昨夜沒休息好,結果耳朵嗡鳴聲太大,沒聽清楚。


    美國佬會說:親愛的德意誌朋友,讓我們來聊一聊貨幣控製權的事情吧!


    …………


    “簽訂了。”


    “是的,簽訂了。”


    得到消息的那一刻,李奇是一副失神的模樣,他周圍的人,每一個人臉上都有屬於自己的表情,大多離不開屈辱、悲痛、憤慨……等等的負麵情緒。


    《凡爾賽和約》是已經簽訂,但是正式失效是要到192o年,具體是哪個月份目前還在扯皮,但是它的簽訂已經毋庸置疑。


    德意誌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德意誌成了隻能擁有十萬6軍,不能擁有空軍、潛艇、坦克、大口徑炮、重機槍等等的武器,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輕6軍。


    德意誌還需要將現有的戰艦全部交給協約國,那些戰艦將會由各個戰勝國進行分配。隻能擁有6艘1萬噸級別的戰艦,除此哪怕是多1噸就等於是違反協約,會被吊打。


    “至少沒有駐軍權。”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說完卻現幾乎所有人都在看自己,愣愣地說:“難道有駐軍權?”


    “曼弗雷德,你一直待在瑞典,是剛剛才迴來。”赫爾曼戈林討厭阿道夫希特勒,但是他對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很尊重。他沉痛地說:“領袖曾經說過的話都實現了,那麽我們絲毫不懷疑另外一些話會實現。”


    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有點懵,他到瑞典那邊去,是為了建設一處飛機工廠,同時他還安排了一些曾經的戰友,會在那邊組織一個飛行俱樂部,是為了後麵送更多的飛行員過去訓練,一直以來雖然保持與國內的聯係,但是肯定存在遺漏。


    “會有駐軍的。”阿道夫希特勒也非常尊重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他稍微解釋了一下,然後說:“德意誌沒有解除武裝之前,他們會克製。等待德意誌解除武裝,他們必定是用用監督的名義湧進來,不要忘記和約中還有一條拆除重工業和多樣的武器限製。”


    如果說李奇是6地上的絕對英雄,那麽問全德意誌誰是天空的絕對英雄非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莫屬。畢竟,紅男爵不管是在德意誌還是各個協約國,那可都是相當有名氣,甚至可以說李奇與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相比起來,名氣還真的沒有過紅男爵。


    “我們……”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咽了咽口水,說:“難怪領袖會在那麽多國家安排產業和訓練基地。”


    那是李奇在德意誌沒有戰敗跡象之前就布下的棋局了,也沒有傻乎乎到用實名,是安排一些假身份,或者幹脆就是真實身份的各國人。他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浪費,德三的武器裝備被吹噓得上天入地,可是誰又知道橫掃歐洲的德軍其實是在用落後於敵人的兵器痛打各國。


    不騙人,打波蘭、法國等國,德軍之中大部分為1號和2號,隻有少量的3號和4號,不過3號和4號的數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計。


    1號和2號是啥玩意?就是裝備了機槍和機炮,同一時期中,波蘭的坦克都比德軍先進,更別提英法。雖說有3號和4號能夠與英法正麵剛一波,但是在數量上是德軍占據絕對的劣勢。


    德軍能夠打出橫掃的架勢,那是因為德軍率先掌握了機械化作戰和空地一體化的鑰匙,再加上德軍在教育和訓練程度上的優勢,不是德軍的武器比敵人先進。


    李奇不但是在各個國家搞工廠和俱樂部,實際上他還在進行一套間諜網絡,包括但不限製於用於情報刺探、尋求資金來源、培養親德勢力、滲透敵對軍隊、滲透外國政黨……等等。有些規模比較大,有些則是隻能小心地玩耍,因為……錢不夠!


    小胡子實際上不是用2o年的時間來準備一場新的世界大戰,他是在1934年才真的算是大權在握,因此隻能說是用4年左右的時間來準備戰爭。


    李奇才不會走小胡子的老路,他是沒錢搞大一些,但是先進行一些研究總是沒有問題,缺錢其實不是絕對的限製,德意誌那些軍工企業很快就要倒大黴了,生產機械會被協約各國拆個一幹二淨,但人還是在的嘛。


    他們失業的時候,李奇將橄欖枝那麽一遞,克虜伯、毛瑟什麽的家族沒可能招攬,可不是還有現在一文不值,日後會建設出梅塞斯密德、萊茵金屬、亨克爾等等的一些人在嗎?


    ………………


    好嘛,響應號召,開始做3k的成功人士了。(未完待續。)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戰在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聖凱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聖凱恩並收藏奮戰在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