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啥,求點票!另外,將均訂推上500可好?


    …………


    雖然很搞笑,但那是一個現實。隨著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崩潰,巴伐利亞先是成了一個州,然後突然間又成了共和國。自由軍團擊潰那些社會黨人之後,巴伐利亞又從共和國成了一個州。


    目前巴伐利亞州的選舉正在展開。選舉之初又出現了亂象,沒有等巴伐利亞各地區的人把心揪起來,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領袖、自由軍團指揮官、巴伐利亞守護者、堅定的自由社會捍衛者……唔,反正頭銜有點多的李奇下令:該抓的抓,該殺的殺。然後?沒然後了。


    隻有經曆過動蕩才知道沒有控製的民主是個什麽玩意,那就是一個無政府、無次序、無治安的混亂社會,因此李奇的強勢並沒有遭到巴伐利亞人民的痛恨,相反巴伐利亞為李奇的強硬發出了歡唿。


    其實這個時候,遠在柏林的魏瑪政府總統還是非常羨慕南方那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領袖、自由軍團指揮官、巴伐利亞守護者、堅定的自由社會捍衛者……的。弗裏德裏希.艾伯特要是手裏有一支強悍的武裝力量,早該把各個城市的混亂份子全部“突突”了!


    好吧,西方就是喜歡各種各樣的頭銜一大串,要不是李奇表現出很明顯的擁護自由皿煮,也沒有向軍閥的趨勢演變,很多人估計連獨裁者這個稱號都給放他的腦袋上去了。


    弗裏德裏希.艾伯特為了能夠有一支聽命於自己的武裝,他開始向軍事集團妥協。其實也妥協不到哪去,畢竟各個協約國可是逼得很緊,最新的談判情況已經得到迴饋,德意誌隻能夠擁有十萬陸軍,多一個都不行!結果……他悲劇的發現無論怎麽向軍事集團妥協都沒有被領情。


    軟的不行,那弗裏德裏希.艾伯特隻有來硬的了,他也沒有多硬,至少是沒有動用武力,也沒有武力可以動用。他開始轉向強硬,警告軍事集團,根據魏瑪憲法總統可是能夠直接任命軍隊官員。他直接明白地說:大家想要愉快的玩耍就該互相妥協,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大家撕破臉,來一場大撕逼好了!然後大家夥一塊玩完!


    隻能保存十萬陸軍的決議自然也是被那些軍事集團所知道,他們聽到消息的時候是一片哀嚎之聲。不少強硬派都喊出了“再來一場戰爭”的口號,理智者卻知道之前沒法打贏,現在就更加打不贏,正確的做法該是忍氣吞聲,等待來日再行複起。


    弗裏德裏希.艾伯特喊出了“大家都別過了,一塊玩完!”的警告,軍事集團頂不住了,他們已經決定妥協,開始行動起來,作為誠意是向漢堡派出了部隊,去鎮壓那裏的社會黨人。


    “總統要求我們派出軍隊向周邊進行鎮壓?”李奇不是在問,他沉吟了一下,說道:“巴伐利亞的選舉我們必勝,現在也是時候向外麵開始施加影響力了。”


    選舉並不是一兩天有結果的事情,那需要鋪開一個網絡,等待一些監督人員的到場,同時選票什麽的也是需要印刷。等待選舉開始之後,核查擁有選票的選民,選民投票了還需要進行開箱查驗,沒有十天半個月基本是搞不定。


    《魏瑪憲章》給予德意誌國民的權利是,但凡滿20歲就自動成為一名擁有投票權利的選民,它還開創了一個曆史,那就是婦女也首次擁有選舉的權力。


    在這個時候,自喻為民主的那些國家,他們國家的婦女依然沒有選票。這一刻魏瑪政府走在了世界霸主英國佬、燈塔國美國佬、自由萬歲法國佬的前麵,用這樣的行為嘲笑那些時時刻刻嘴巴裏都在喊著民主,實際上卻連給予婦女選舉權力都沒有的國家。


    李奇的下一個目標是紐倫堡,他是打算延續小胡子走過的路線,向那些最容易獲得支持的地方先伸手,鞏固好“基本盤”,再圖謀更大的發展餘地。


    紐倫堡是屬於圖林根行政地區,然後圖林根是屬於薩克森區域。薩克森王國也是隨著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崩潰一塊被埋葬,按照原有的行政劃分成了一個州。


    李奇之前已經布置下棋子,雖然無法取得整個薩克森,但是對於圖林根……至少是在紐倫堡擁有不俗的基礎。


    就在巴伐利亞進入選舉期的時候,巴黎那邊的國際聯盟有了新的決議,他們已經決定幹涉匈牙利正在發生的革命。他們照會魏瑪政府,將會有1個英國團、1個美國團、2個法國團和1個比利時營借道德意誌領土。


    那些協約國部隊會經過巴伐利亞,同時英國佬也通知李奇,盡快整編出約定中的3萬武裝力量,組成兩個師跟著一塊去匈牙利快樂的玩耍。當然,李奇隻是出兵,不能參與指揮,指揮是協約國共同組成的指揮部幹的活。


    那一刻曆史又發生了奇妙的改變,雖然說依然是由美國主張幹涉匈牙利革命,但這一次不是出動1.5萬的協約國部隊,還加上了李奇的2個師。幹涉軍團的規模,士兵總數是3.7萬人。


    “我們真的要鎮壓匈牙利的革命?”庫爾特.蔡茨勒帶著遲疑:“隻要革命不是發生在德意誌,其它地區的革命對我們都是有好處的吧?”


    李奇卻是神秘的笑了。他當然知道那個道理,所以給阿爾弗雷德.羅森貝格的示意是,去到匈牙利該真的打就打,有機會了就多放水,不能真的把人家給打死了。


    另外,先前他們不是驅逐了一些在巴伐利亞革命的黨徒到匈牙利去了嗎?阿道夫.希特勒負責聯絡,還會隱秘地給予一些必要的幫助,比如送點軍火啥的。


    有些事情能做,但絕對是不能大肆宣揚,李奇趕緊把話題扯到了發生在巴伐利亞的選舉上來。


    事實上巴伐利亞的選舉對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真的太有利了,他們維持了社會的穩定,連帶一些福利製度也在運行,等於是在基層大肆收買了人心。後麵,李奇表現出強硬的手腕,讓中產階級,包括一些沒死透的貴族、企業家等等階層也是大升好感。


    等待選舉的選票被統計出來,其它政黨徹底成了打醬油的存在,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獲得了州議會96%的席位。


    對了,因為《魏瑪憲章》的關係,州長並不是用選舉來產生,是由魏瑪政府來進行任命。所以,作為德意誌國的總統權力真的是無限大。


    弗裏德裏希.艾伯特得知發生在巴伐利亞的選舉結果產生,在那種用一片倒還輕了的選舉結果之下,也因為魏瑪政府需要仰仗李奇,弗裏德裏希.艾伯特沒有什麽遲疑就下達了任命,李奇當之無愧成了巴伐利亞州的州長。


    1919年,今年李奇20歲,他用了兩年的時間從一名普通的中尉到成為德意誌戰爭英雄,然後又用了一年的時間成為德意誌最大州的州長!(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戰在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聖凱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聖凱恩並收藏奮戰在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