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阿道夫希特勒此時是一臉的激動,他說:“那些黨人請求與我們進行和平談判!”
距離李奇決定讓巴伐利亞恢複平靜才過去不到一個月,自由軍團收複城市的速度遠比計劃中快得多,那是因為國際形勢發生的變化影響,也是魏瑪政府采取的策略在影響,他們才決定比原計劃中的速度快一些。
先是比利時進軍薩爾和盧森堡,後麵法國也進軍了洛林,可是很快西線的那些地區都亂起來了,還出現了武裝力量與法軍、比軍交戰的事情。
比利時倒是非常硬氣,他們選擇與那些武裝力量拚,結果出現了詭異的一幕,看似非正規軍的德意誌民間武裝不但擋住了比利時的軍隊,還出現了比利時軍隊局部的戰敗。
法國在知道有所謂的民間武裝攻擊比利時的時候,他們停止了繼續進軍的腳步,是選擇向剛剛成立的國際聯盟控訴德意誌沒有按照停戰約定,應該獲得更加嚴重的懲罰。
此時,關於該給德意誌進行什麽樣的懲罰還在談判中,德國代表團、奧匈代表團……等等戰敗國和蘇俄依然是被排除在談判之外。一些條約的框架其實已經有了,細節上卻是還在進行激烈的討論。
“雖然比較荒謬,但是現在的國際情勢對德意誌開始有利了。”李奇又穿上了軍服,不過並沒有任何的軍銜,倒是那些勳章一枚也沒有落下地被佩戴。他含笑說道:“那些黨人正是看到這點,因此希望用談判的方式來獲得生存的機會。”
國際聯盟可是一再發表聲明,他們不願意看到中歐出現任何布爾什維克黨人建立的國家,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鬧劇般的建立之後,匈牙利那邊又出現了一個蘇維埃共和國。
如果說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像是鬧劇,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可就不是那麽迴事了。發生在匈牙利的革命,一開始就是真正的布爾什維克黨人進行領導,與之在巴伐利亞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
另外,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建立的時候得到了廣泛的支持,比較特別是還得到了蘇俄那邊的直接支援,同時有跡象表明德意誌也進行了一定的支援。
巴伐利亞的革命是鬧劇,不但是鬧劇而且是一場悲劇,因為有李奇的攪局,布爾什維克黨人在巴伐利亞從一開始就注定不會擁有多少“市場”,反而成了破壞巴伐利亞穩定的罪魁禍首。
當然,那些不過是一些宣傳機器下被戴上的帽子,李奇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遞上了幾頂帽子,後麵就是巴伐利亞的企業家、地主等等人不斷發動輿論攻勢,魏瑪政府在隨後也發動了輿論攻勢。
“現在他們什麽都不占優勢,還妄想著能夠在和平之後取得對州政府的席位?”沃瑟豐克在冷笑,他說:“是該說天真,還是愚蠢?”
“他們的提議是,和平之後讓人民用選票來做出選擇。”阿道夫希特勒沒管其他人,隻是目光炯炯地看著李奇,說道:“領袖,我們的目的基本已經達到了,是時候給予巴伐利亞人民和平了。”
“阿道夫,你為什麽會選擇放那些家夥一馬?”赫爾曼戈林像是嘲弄一般地說:“他們已經無法翻身了,我們隨時都能將他們送去見馬克思,沒有道理放過他們。”
“我不是選擇放他們一馬,是沒有必要再流更多的鮮血。”阿道夫希特勒對赫爾曼戈林怒目而視:“他們的所作所為必然會被巴伐利亞人所唾棄。我們做了那麽多,在人民心中才獲得那麽大的聲望,他們認為我們是真的在為他們著想。難道要在他們迫切希望平靜下來的時候,也能夠使用和平手段解放巴伐利亞,我們難道還要繼續進行戰爭嗎?”
“取決要不要繼續進行戰爭,是根據協約國的動向,不是我們選擇。”赫爾曼戈林不知道為什麽就是對阿道夫希特勒有一種不服氣的心理,他冷笑著說:“現在比利時的軍隊還在打,法國的軍隊也隻是稍微停下來,誰也無法確定他們時不時真的會停止進軍的腳步,你敢冒這樣的風險嗎?”
赫爾曼戈林為什麽會看阿道夫希特勒不爽?挺簡單的事情,因為他覺得阿道夫希特勒就是一個中士,覺得是因為李奇的偏重才讓阿道夫希特勒能成為第五號人物,而他隻是第六號人物,內心裏甭說有多不服氣了。
吵到最後,兩人都是安靜下來,然後氣喘籲籲地看著李奇。
“我們一直在致力於讓巴伐利亞不遭受更多的苦難。”李奇對於兩人的爭吵不能說沒有惱怒,但是他知道一個團體的內部沒有可能不存在爭鬥。他壓下了惱怒,說道:“我們一直都是根據情勢在避免出現更多的傷害,加快光複城市的速度也是基於這個目標。”
“協約國……”赫爾曼戈林隻是說了三個字就被李奇截斷。
“現在情勢出現了新的變化,魏瑪政府正在做出反擊,雖然隻是一個不敢以政府名義的反擊,但他們至少是做了點什麽。”李奇警告地瞪了赫爾曼戈林一眼,環視眾人,繼續說:“他們頂在了最前麵,那麽我們的確是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做出新的選擇。”
沒等有人再說什麽,李奇將發生在匈牙利的事情簡單地介紹了一遍,隨後看向了一直沒有吭聲的庫爾特蔡茨勒。
“是的,我們當然不希望那些社會黨人繼續待在巴伐利亞,他們可能帶著美好的意願想要做有利於人民的事情,但他們實際上已經成為某些意義上的害蟲。”庫爾特蔡茨勒不帶任何的表情,頓了頓才繼續說:“巴伐利亞沒有他們生存的土壤,因此我們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讓他們從巴伐利亞消失。”
阿道夫希特勒臉色一苦,他真的認為槍戰不應該繼續了。
赫爾曼戈林則是露出了仿佛勝利般的笑容,他以為接下來事情會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樣發展。
“領袖已經有了計劃。”庫爾特蔡茨勒看向了阿道夫希特勒,非常認真地說:“巴伐利亞不需要他們,但是他們可以到匈牙利去繼續發光發熱。”
阿道夫希特勒愣了,赫爾曼戈林的笑容也僵在了臉上。
李奇這個時候才開口說話:“是的,阿道夫,你可以作為負責人與那些黨人進行談判,他們願意到匈牙利去的話,我們甚至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協助。”(未完待續。)m。
距離李奇決定讓巴伐利亞恢複平靜才過去不到一個月,自由軍團收複城市的速度遠比計劃中快得多,那是因為國際形勢發生的變化影響,也是魏瑪政府采取的策略在影響,他們才決定比原計劃中的速度快一些。
先是比利時進軍薩爾和盧森堡,後麵法國也進軍了洛林,可是很快西線的那些地區都亂起來了,還出現了武裝力量與法軍、比軍交戰的事情。
比利時倒是非常硬氣,他們選擇與那些武裝力量拚,結果出現了詭異的一幕,看似非正規軍的德意誌民間武裝不但擋住了比利時的軍隊,還出現了比利時軍隊局部的戰敗。
法國在知道有所謂的民間武裝攻擊比利時的時候,他們停止了繼續進軍的腳步,是選擇向剛剛成立的國際聯盟控訴德意誌沒有按照停戰約定,應該獲得更加嚴重的懲罰。
此時,關於該給德意誌進行什麽樣的懲罰還在談判中,德國代表團、奧匈代表團……等等戰敗國和蘇俄依然是被排除在談判之外。一些條約的框架其實已經有了,細節上卻是還在進行激烈的討論。
“雖然比較荒謬,但是現在的國際情勢對德意誌開始有利了。”李奇又穿上了軍服,不過並沒有任何的軍銜,倒是那些勳章一枚也沒有落下地被佩戴。他含笑說道:“那些黨人正是看到這點,因此希望用談判的方式來獲得生存的機會。”
國際聯盟可是一再發表聲明,他們不願意看到中歐出現任何布爾什維克黨人建立的國家,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鬧劇般的建立之後,匈牙利那邊又出現了一個蘇維埃共和國。
如果說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像是鬧劇,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可就不是那麽迴事了。發生在匈牙利的革命,一開始就是真正的布爾什維克黨人進行領導,與之在巴伐利亞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
另外,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建立的時候得到了廣泛的支持,比較特別是還得到了蘇俄那邊的直接支援,同時有跡象表明德意誌也進行了一定的支援。
巴伐利亞的革命是鬧劇,不但是鬧劇而且是一場悲劇,因為有李奇的攪局,布爾什維克黨人在巴伐利亞從一開始就注定不會擁有多少“市場”,反而成了破壞巴伐利亞穩定的罪魁禍首。
當然,那些不過是一些宣傳機器下被戴上的帽子,李奇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遞上了幾頂帽子,後麵就是巴伐利亞的企業家、地主等等人不斷發動輿論攻勢,魏瑪政府在隨後也發動了輿論攻勢。
“現在他們什麽都不占優勢,還妄想著能夠在和平之後取得對州政府的席位?”沃瑟豐克在冷笑,他說:“是該說天真,還是愚蠢?”
“他們的提議是,和平之後讓人民用選票來做出選擇。”阿道夫希特勒沒管其他人,隻是目光炯炯地看著李奇,說道:“領袖,我們的目的基本已經達到了,是時候給予巴伐利亞人民和平了。”
“阿道夫,你為什麽會選擇放那些家夥一馬?”赫爾曼戈林像是嘲弄一般地說:“他們已經無法翻身了,我們隨時都能將他們送去見馬克思,沒有道理放過他們。”
“我不是選擇放他們一馬,是沒有必要再流更多的鮮血。”阿道夫希特勒對赫爾曼戈林怒目而視:“他們的所作所為必然會被巴伐利亞人所唾棄。我們做了那麽多,在人民心中才獲得那麽大的聲望,他們認為我們是真的在為他們著想。難道要在他們迫切希望平靜下來的時候,也能夠使用和平手段解放巴伐利亞,我們難道還要繼續進行戰爭嗎?”
“取決要不要繼續進行戰爭,是根據協約國的動向,不是我們選擇。”赫爾曼戈林不知道為什麽就是對阿道夫希特勒有一種不服氣的心理,他冷笑著說:“現在比利時的軍隊還在打,法國的軍隊也隻是稍微停下來,誰也無法確定他們時不時真的會停止進軍的腳步,你敢冒這樣的風險嗎?”
赫爾曼戈林為什麽會看阿道夫希特勒不爽?挺簡單的事情,因為他覺得阿道夫希特勒就是一個中士,覺得是因為李奇的偏重才讓阿道夫希特勒能成為第五號人物,而他隻是第六號人物,內心裏甭說有多不服氣了。
吵到最後,兩人都是安靜下來,然後氣喘籲籲地看著李奇。
“我們一直在致力於讓巴伐利亞不遭受更多的苦難。”李奇對於兩人的爭吵不能說沒有惱怒,但是他知道一個團體的內部沒有可能不存在爭鬥。他壓下了惱怒,說道:“我們一直都是根據情勢在避免出現更多的傷害,加快光複城市的速度也是基於這個目標。”
“協約國……”赫爾曼戈林隻是說了三個字就被李奇截斷。
“現在情勢出現了新的變化,魏瑪政府正在做出反擊,雖然隻是一個不敢以政府名義的反擊,但他們至少是做了點什麽。”李奇警告地瞪了赫爾曼戈林一眼,環視眾人,繼續說:“他們頂在了最前麵,那麽我們的確是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做出新的選擇。”
沒等有人再說什麽,李奇將發生在匈牙利的事情簡單地介紹了一遍,隨後看向了一直沒有吭聲的庫爾特蔡茨勒。
“是的,我們當然不希望那些社會黨人繼續待在巴伐利亞,他們可能帶著美好的意願想要做有利於人民的事情,但他們實際上已經成為某些意義上的害蟲。”庫爾特蔡茨勒不帶任何的表情,頓了頓才繼續說:“巴伐利亞沒有他們生存的土壤,因此我們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讓他們從巴伐利亞消失。”
阿道夫希特勒臉色一苦,他真的認為槍戰不應該繼續了。
赫爾曼戈林則是露出了仿佛勝利般的笑容,他以為接下來事情會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樣發展。
“領袖已經有了計劃。”庫爾特蔡茨勒看向了阿道夫希特勒,非常認真地說:“巴伐利亞不需要他們,但是他們可以到匈牙利去繼續發光發熱。”
阿道夫希特勒愣了,赫爾曼戈林的笑容也僵在了臉上。
李奇這個時候才開口說話:“是的,阿道夫,你可以作為負責人與那些黨人進行談判,他們願意到匈牙利去的話,我們甚至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協助。”(未完待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