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條約》要到1919年2月才會開始進行談判,說是談判,可是德意誌的代表並沒有能夠參與進去。


    不但是德意誌,包括奧匈帝國和蘇俄也是被排除在談判之外。


    因為實際的當事者德意誌和奧匈都是被排除在外,很多人在事後發表了看法,認為無論那個事後簽署了什麽,實際上就是一份無效的條約,應該是一份單方麵用強權附加在他國的欺壓和侮辱。


    本來的曆史上,隻有五個戰勝國才能進行協商,但是這一次是六個戰勝國,他們是英國、法國、美國、中國、意大利、日本。


    英國和法國是歐洲大陸上首屈一指的強國,他們出現在協商名單上絲毫不使人意外。


    美國作為在協約國陷入最大困境時站出來“幫助正義”的國家,美國更是世界第一工業國家,作為協商名單上的一員也合情合理。


    意大利在這一場戰爭中先是作為同盟國的一員,但很快意大利調轉槍口指向了曾經的盟友,成了一個“中出的叛徒”加入到協約國的一方,他出現在協約名單上是遭到了英國和法國的暗中鄙視和壓製。


    中國同樣是在協約國陷入最大困境的時候加入到協約國,是以英法為首的這些國家承諾會廢除不平等條約,然後才加入到戰爭中對同盟國宣戰。中國前前後後動員了220萬的軍隊,抵達歐洲參戰的部隊超過70萬,並且是在遙遠的他鄉盡到了一個協約國盟友的最大責任。


    這一次,中國能夠加入到協商名單是得到了法國和美國的硬挺,否則因為日本的大力反對,中國連正式成為談判國家中的一員都顯得困難。


    美國支持中國,是因為日本的崛起威脅到了東岸的安全。法國支持中國,是因為最後的歲月中有16個中國師加入到“波爾多防線”,阻止了法國的戰線崩潰。


    日本,遠東新晉崛起的強國,它依靠從腐朽的滿清身上吸血割肉,完成了從封建時代到工業時代的進步。然後,日本又擊敗了同樣衰弱和腐朽的沙皇俄國,才算是被承認為列強之一。


    今次,日本會出現在名單之中,是得到了英國的全力硬挺。因為英國和法國已經變得極為不對付,再則就是美國不是那麽認同英國的一些所作所為,英國隻有再一次將狗鏈栓在日本這條狗的脖子上,期望在談判中控製日本成為忠狗,可以最大程度影響談判的結果。


    雖然說協商國家的名單有六個,但是真正能夠說話的也隻有英國、美國、法國,其餘的三個國家根本沒有發言的資格,這一點在磋商開始之前,除了一些不不開眼的家夥,其實大多數代表都已經心知肚明。


    看到談判國的名單,李奇對於中國能被加入其中感到有些驚訝,同時也感到非常複雜,但他很快就被其它的事情給吸引了注意力。


    現在的時間是1918年的11月19日,由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無政府主義派和巴伐利亞農民聯盟組成的聯合,他們正式向巴伐利亞州政府發難。


    巴伐利亞州政府本來就被持續的混亂攪得焦頭爛額,手中掌控的軍隊也是一再分裂,手頭上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麽籌碼了。


    僅僅是3天的時間,由多方聯盟的聯合就取得了超過71%的控製權,最後在1918年11月23日向外宣布,他們聯合組建的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正式成立了。


    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仿佛是一道驚雷一般,不但劈到了柏林魏瑪政府的腦袋上,連匯集在巴黎的協約各國,包括其餘那些國家,總共超過38個國家的代表,他們聽到消息,要麽是錯愕,要麽就是驚慌。


    對於西方世界來說,“蘇維埃”這三個字並不簡單,那是一種可怕的病毒,近乎是誰染上等於是得了絕症的存在。


    巴伐利亞離法國並不遙遠,隻是隔著單薄的巴登和阿爾薩斯而已。


    要是說法國至少還有巴登和阿爾薩斯能與巴伐利亞保持緩衝間隔,意大利和巴伐利亞則是在國境線上進行相連,那可是把意大利給嚇得夠嗆。


    在歐洲,革命從來都是能夠傳染,要是說以前在歐洲發生的革命似乎還有一點理智可言,那麽這一次發生在俄國土地上的革命就顯得血腥和暴力非常多。


    俄國的革命是個什麽模樣?沙皇一家老小全部死了,作為皇室在權力旁落的時候死掉,似乎也沒有什麽值得惋惜的地方。


    問題是什麽?是俄國的貴族有一個算一個,隻要是被布爾什維克黨人逮住,不需要任何的審判,直接就是賞賜一粒“花生米”。其實能夠吃一粒“花生米”應該算是很幸運的事情了,更多的貴族是被身上綁上石塊,然後丟進冰冷的河底讓泥沙沉澱。


    等待布爾什維克黨人開始對軍隊裏麵的軍官進行清洗時,老兄……誰見識過召集人排在一起,然後士兵排隊用刺刀捅人的畫麵嗎?或者……將軍官雙手反綁,腳下綁一個石塊,脖子上再用繩子捆好,之後一個又一個驅趕著去河邊,用刺刀逼迫,來製作一種由軍官互相捆綁的水下人肉串,怎麽樣?那場麵甭說,看到了絕對永生難忘。


    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法國其實還算鎮定,因為法國國內也是有布爾什維克黨的存在,都這樣了,還能咋地?就是有些擔心國內的布爾什維克黨被影響到,也開始玩心跳萬暴力,那可就不好玩了。


    意大利則是跳腳了,他們的首相維托裏奧奧蘭多唿籲,所有自由社會的國家都應該站出來,去製止發生在巴伐利亞的災難。


    維托裏奧奧蘭多甚至發出“現在不去阻止他們,我們就是下一個霍亨索倫家族”的言論,搞得德意誌第二帝國戰敗不是因為協約各國的浴血奮戰,是被布爾什維克黨人搞崩潰似得。既是令眾多國家難堪,亦是惱怒意大利首相的不會講話。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巴伐利亞應該是陷入到一片水深火熱之中,然而事實與想象總是存在差距。


    “怎麽看都像是一場聯合的狂歡?”庫爾特蔡茨勒這倒黴孩子失業了,他選擇繼續跟隨李奇。


    此刻,李奇和眾多團隊中的人是身處慕尼黑,他們不是在參加所謂的開國典禮,更不是為了鎮壓而來。他們是作為一個“良心的”巴伐利亞人,來向聯合組建政府發出善意的提醒。


    披著一層“蘇維埃皮”的共和國,實際上就是一些銀行家、企業家、新聞從事者,他們一次鬧劇般的表演。


    那些人組建“蘇維埃共和國”有著自己的考慮,其中就包括恐嚇和阻止協約國對巴伐利亞即將開始的進駐。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財產將會被掠奪,就像德軍曾經在法國占領區的掠奪那樣。


    “什麽?”卡爾波因格,他現在已經是農業以及工業部長了,此刻是一臉的錯愕:“我們會成為歐根勒菲內的踏腳石?然後,布爾什維克黨人會成為巴伐利亞的主人???”


    是的,李奇就是來警告有合作關係的巴伐利亞農民聯盟的領導者,然後表示在適當的時刻,他的部隊,也就是自由軍團會站在“兄弟們”一邊,對將會把巴伐利亞拉入深淵的那些人開戰。


    “開玩笑的吧?”卡爾波因格一臉的不相信:“歐根勒菲內雖然不同意加入到共和國,但他也沒有提出反對。”


    李奇要不是在接下來需要拉攏農民聯盟,他才懶得過來廢話!(未完待續。)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戰在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聖凱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聖凱恩並收藏奮戰在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