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ghost~t244、夜丶淒涼yca、恍晃的魚的打賞。昨天晚上那章不知道是什麽情況,沒有發出來……


    ………………


    如果我沒有記錯,所謂的‘最後決戰’應該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最後的反撲吧?


    確實,不過這一次的戰役與曆史上不一樣了。在曆史上,德軍是為了最後一次嚐試突破防線攻下巴黎,可是戰局的發展並沒有按照新一任總參謀保羅.馮.興登堡預料的那樣,德軍沒有能夠突破協約國的防線,甚至是在進攻中傷亡慘重,直接失去了獲得勝利的信心。


    這一次的戰役,德軍是為了將盤踞在法國西北部的協約國軍隊趕下海。


    參謀本部中,保羅.馮.興登堡和埃裏希.馮魯登道夫為首的一些人,他們一直在鼓吹,說是隻要完成既定作戰目標,第二帝國肯定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他們的說法是,一旦德軍占領法國西北部,失去了歐陸上盟友的法國必定會承認戰敗,哪怕是法國不承認,取得勝利的德軍也必將會讓他們承認。


    然後,他們認定隻要失去法國西北部,法國又投降,那麽協約國就再也沒有落腳點。這樣一來除非是協約國願意從意大利那種多山的地區進攻,否則不管有多少部隊也隻能是堆在不列顛,等待蓄積足夠的實力才有可能發動登陸。


    協約國蓄積實力的時間就是第二帝國調整的寶貴時間,他們相信隻要有兩年左右的時間,先前取得的戰果就能夠得到消化,國內的民生會因為占領區的資源補充而得到改善,國家的戰爭機器也必然會因為資源的增多變得更強。


    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簡直就是太有道理了!然而,很多時候越有道理的話,顯得越是虛假,至少李奇就知道《綠色方案》的參與者就有正在泛泛而談的保羅.馮.興登堡。所以,這是欺騙,不過是一場逼真度很高的作秀!


    全場會議中,李奇隻有少數的幾句台詞,第一句“是,在。”,第二句是“這是空軍部整合的數據。”,之後?沒之後了。


    重新出了參謀本部,李奇臉上的表情看去很平靜,他剛要招唿約瑟夫.迪特裏希準備車輛,卻是被漢斯.馮.塞克特的副官給重新請了迴去。


    “我很快就要離開柏林前往東部。”漢斯.馮.塞克特又在擦拭自己的單片眼鏡,他麵無表情地對李奇說:“是《綠色方案》中的一部分。”


    李奇保持直立腰杆立正的姿勢,他知道漢斯.馮.塞克特後麵肯定還有話要說。


    果然,漢斯.馮.塞克特沒有讓李奇等得太久,盡管話中不是講得那麽明白,但他這一次去東線是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處理。比如,實地勘察烏克蘭那邊的交通狀況,做好軍隊隨時能夠撤離的準備。


    漢斯.馮.塞克特還隱晦地提到了一些東西,比如波蘭那邊出現了一些民族運動的組織,他這一次過去烏克蘭的途中會與波蘭的一些社會黨人接觸。


    這應該就是‘1918徳波協定’的開始吧?隻是他們這一幫人沒有料到自己會打開一扇什麽樣的門。


    “我在離開之前會簽署一份命令,但是不能保證命令有效,畢竟王~儲是空軍總長。”漢斯.馮.塞克特專注地看著一直沒有什麽情緒波動的李奇,似乎感到滿意似得,難得笑了笑:“你需要暫時離開柏林,離開這個風暴中心。”


    “將軍?”李奇首次出聲:“這個時候國家需要我,我或許可以前往西部的前線?”


    漢斯.馮.塞克特深深地看了李奇一眼,沒有說話隻是輕微地點點頭。


    用牆倒眾人推來形容現在的德意誌第二帝國顯然有點不合適,不過各種各樣的人,他們的存在確實讓情勢變得越加糟糕。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這群人用保存實力的思維來做這些,是因為戰爭已經看不到勝利的曙光。他們的後輩在以後也會這樣做,隻是那些人是在開戰之前,甚至是在情勢一片大好的時候也那樣做,是為了什麽?


    汽車的速度不快,因為李奇顯得沉默,坐在副駕駛座和開車的阿道夫.希特勒、約瑟夫.迪特裏希也沒有說話。


    路上依然是能夠看到遊行的人群,並且一些建築物上張貼的標語便越來越多,到處都有人站在木桶或是什麽高處發表演講,對此軍警和警察並沒有采取什麽措施。


    迴到空軍部大樓,李奇與胡戈.施珮勒、威廉.凱特爾進行了必要的溝通,然後他直接來到空軍總長辦公室外的長椅上坐著。


    德軍想要在法國西北部進行一場曠世大戰,準備集中至少92個師、5500架飛機(含後備可增援)、3178門火炮,給予協約國來一次狠的。這種規模的戰役不可能做到絕對保密。


    參謀本部為什麽會認為南部的法國人會什麽也不做的看著?法國頑強地不投降,不正是因為很清晰地看到協約國會最終獲得勝利嗎?那麽憑什麽就覺得法國隻會看著?難道就是簡單的認為法國人對英國人很不爽?


    李奇現在有太多的疑問了。他在1916年到1917年的時候還認為德軍的參謀本部非常厲害,不管是在西線還是東線都表現出優異的一麵。可是,到了1918年開始的時候,曾經睿智的參謀本部卻開始頻頻失誤,並且好像化身成為二戰時期日本的大本營那樣,總以為自己書寫下劇本,敵人就會按照劇本來演。


    是了,根本沒有多少人真的在為挽救戰局而努力。我所知道的就有那些元帥和將軍在為戰後做準備,那些我不知道的呢?人民、資本家、將軍……一係列的人全部都在拋棄這個國家!是因為協約國的間諜?還是他們本來就想這麽幹?


    李奇隻在長椅上坐了半個小時就離開了。


    事實上魯普雷希特.瑪利亞.柳特波德.斐迪南當天沒有迴到空軍部。


    直到隔天的時候,李奇才從值班室那裏知道魯普雷希特.瑪利亞.柳特波德.斐迪南已經返迴巴伐利亞王國,至於是為什麽迴去沒有一個說法。


    因為總長不在,第一總監也去了東線,李奇想要前去西線戰場根本未能成行,他與另外兩名總監很快就忙碌了起來。因為他們收到命令,必須是在1918年4月的時候將參戰飛機實際調動到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戰在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聖凱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聖凱恩並收藏奮戰在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