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18年3月,德意誌國內的混亂正在加劇,各種各樣的遊行以工人為主,德皇威廉二世正在采取武力鎮壓中猶豫不決。
再一次從瑞典迴到德國羅斯托克的李奇,他剛剛下船就看到約瑟夫.迪特裏希。
“長官,恐怕你沒有時間休息了。”約瑟夫.迪特裏希拿出一張紙,遞出去,說道:“來自總長的直接命令。”
紙張上寫的東西有點多,大意是參謀本部下達了一些命令,空軍部也有很多需要幹的事情,要求李奇必須用最快的速度趕迴柏林。
“怎麽了?”阿道夫.希特勒發現了周遭的一樣,碼頭執勤的士兵多了一些,他問約瑟夫.迪特裏希:“國內發生了什麽事?”
“一周前有社會黨人組織民眾衝擊國會,與值守的士兵爆發了衝突。”約瑟夫.迪特裏希扯了一個難看的笑容,說:“王國議會要求軍隊逮捕社會黨人,帝國議會則認為不能進行逮捕……”
德意誌第二帝國有兩個議會,分別是王國議會和帝國議會。從字麵上來看,帝國議會似乎很高大上的模樣,然而說得直白一些,帝國議會通常會是一個擺設,真正決定德意誌第二帝國執行一些法案的議會是由各個王國、邦國、自由市組成的王國議會。
阿道夫.希特勒顯然也知道兩個議會是怎麽迴事,因此他十分意外地說:“什麽時候帝國議會能夠否決王國議會做出的決議了?”
開始了嗎?屬於貴族管家的那一群人,他們已經連掩飾都沒有,直接站出來否決自己的‘主人’了?
俾斯麥有一句名言,說帝國宰相之類的職位,不過是管家,真正能夠做主的人是皇帝和國王。
俾斯麥在說那句話的時候肯定充滿了各種無奈,他遇到信任自己的皇帝,能夠將自己的才華盡情地展現。可是,一旦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皇帝,他隻能在一句話中迴到老家進行隱居。
一路上李奇沒有參與阿道夫.希特勒和約瑟夫.迪特裏希的交談,他在思考自己未來的路應該怎麽走。
經過接近一年半的忙碌,李奇雖然將在空軍部的職責履行的十分到位,每一次都能夠按照最優的選擇,為某個局部戰場布置或增援最大限量的飛機,但他手裏的飛機始終是處於數量不足的現實情況,前麵製空權還有得搶,後麵根本就是被協約國的優勢數量進行碾壓。
帝國宣傳部有對李奇的努力進行過評價,說李奇不斷做正確的事情,無愧於德意誌的英雄,之類吧啦吧啦等等的話,但最後總會無奈地再加上一句“德意誌不是輸在軍人的不夠精銳和勇敢,是敵人用數量彌補了質量”。
到了1918年,對德意誌第二帝國宣戰的國家越來越多,帝國宣傳才敢於講點實話,唔……是基於事實,然後大講特講,幾乎是一個國家在對抗整個世界,戰爭能夠打到這份上已經足夠表現出德意誌的優秀,等等的話。
迴到柏林,下了火車,一種火藥味立刻就是撲鼻而來。
不是真正的火藥味,是火車站執勤的士兵數量太多了,他們數量雖然多,可是並沒有攔住誰進行檢查,倒是一些上火車的平民顯得很不對勁。
李奇等人因為不想過多引人注意,身穿的是便裝。他本人甚至還帶著口罩,結果是吸引了許多士兵的目光。最後他也覺得這樣顯得突兀,幹脆將口罩摘掉。
其實戴口罩的雖然少,但也絕對存在,那是因為最近不知道為什麽,有一種傳染性的流傳感冒正在爆發。(1918年的全球大流感)
那些士兵很快認出摘掉口罩的李奇是誰,他們基本會抬手敬禮,但是沒有離開崗位。
李奇不是建立了一個“西線士兵同一陣線”嗎?這個基金已經運作了接近一年半,為許許多多受傷退役的士兵提供了盡可能多的幫助。後麵,他得到允許將基金服務的對象擴展到了全德意誌的退伍士兵身上,因此很是得到普通士兵的愛戴。
還不如不摘!
重新將口罩戴上的李奇知道自己心有些亂了,是一種非常複雜的亂。
“看吧。”約瑟夫.迪特裏希十分糾結地說:“幾乎是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一旦逮捕法案被通過,很多人起碼會有一場牢獄之災,所以能逃的人都在選擇離開風暴中心的柏林。”
這個時候,陣陣的唿聲從遠處傳來,注意聽的話,是在喊什麽“停止戰爭,我們要和平,我們要麵包”的口號,中間還時不時會冒出一些“皇帝下台!”的唿喊。
出了車站,李奇看到了一些拉著標語的人群,他們神情激動,每走幾步就會振臂高喊一聲口號。
遊行人群的旁邊詭異地跟著一些荷槍實彈的士兵,甚至能夠看到有軍官的身影,但軍隊隻是跟隨著,並沒有其它的什麽舉動。
上了汽車,一路迴到勃蘭登堡門附近的空軍大樓路上,他們前前後後遭遇到了6股遊行的人群,那些遊行隊伍人數有多有少,最多大概是3000人左右,最少也就是大概200人。
“沒有看到軍人參與遊行,估計這是不幸中的大幸。”阿道夫.希特勒扭頭對李奇說:“沙皇俄國的最終崩潰是遭到了軍方的舍棄。”
“那是因為有長官建立了‘老兵基金’,士兵大多知道皇儲殿下也有參與。”開車的約瑟夫.迪特裏希想扭頭,卻是被阿道夫.希特勒製止。他沒有壓低聲音,說道:“在德意誌,至少軍方還在支持皇帝,隻有那些該死的家夥不理會我們的犧牲和付出,見到情勢不對跳出來。”
李奇依然沒有吭聲,他知道約瑟夫.迪特裏希說的那些人是誰,裏麵雖然有布爾什維克的影子,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是主力,真正在醞釀和使勁的是那些資本家,同時也有一些將領已經做好舍棄霍亨索倫家族的準備。
不止是霍亨索倫家族,是德意誌所有的王國都會被舍棄,這一次資本家和軍方的一些人聯合了起來,他們也要品嚐一下成為國家主人是什麽滋味!
再一次從瑞典迴到德國羅斯托克的李奇,他剛剛下船就看到約瑟夫.迪特裏希。
“長官,恐怕你沒有時間休息了。”約瑟夫.迪特裏希拿出一張紙,遞出去,說道:“來自總長的直接命令。”
紙張上寫的東西有點多,大意是參謀本部下達了一些命令,空軍部也有很多需要幹的事情,要求李奇必須用最快的速度趕迴柏林。
“怎麽了?”阿道夫.希特勒發現了周遭的一樣,碼頭執勤的士兵多了一些,他問約瑟夫.迪特裏希:“國內發生了什麽事?”
“一周前有社會黨人組織民眾衝擊國會,與值守的士兵爆發了衝突。”約瑟夫.迪特裏希扯了一個難看的笑容,說:“王國議會要求軍隊逮捕社會黨人,帝國議會則認為不能進行逮捕……”
德意誌第二帝國有兩個議會,分別是王國議會和帝國議會。從字麵上來看,帝國議會似乎很高大上的模樣,然而說得直白一些,帝國議會通常會是一個擺設,真正決定德意誌第二帝國執行一些法案的議會是由各個王國、邦國、自由市組成的王國議會。
阿道夫.希特勒顯然也知道兩個議會是怎麽迴事,因此他十分意外地說:“什麽時候帝國議會能夠否決王國議會做出的決議了?”
開始了嗎?屬於貴族管家的那一群人,他們已經連掩飾都沒有,直接站出來否決自己的‘主人’了?
俾斯麥有一句名言,說帝國宰相之類的職位,不過是管家,真正能夠做主的人是皇帝和國王。
俾斯麥在說那句話的時候肯定充滿了各種無奈,他遇到信任自己的皇帝,能夠將自己的才華盡情地展現。可是,一旦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皇帝,他隻能在一句話中迴到老家進行隱居。
一路上李奇沒有參與阿道夫.希特勒和約瑟夫.迪特裏希的交談,他在思考自己未來的路應該怎麽走。
經過接近一年半的忙碌,李奇雖然將在空軍部的職責履行的十分到位,每一次都能夠按照最優的選擇,為某個局部戰場布置或增援最大限量的飛機,但他手裏的飛機始終是處於數量不足的現實情況,前麵製空權還有得搶,後麵根本就是被協約國的優勢數量進行碾壓。
帝國宣傳部有對李奇的努力進行過評價,說李奇不斷做正確的事情,無愧於德意誌的英雄,之類吧啦吧啦等等的話,但最後總會無奈地再加上一句“德意誌不是輸在軍人的不夠精銳和勇敢,是敵人用數量彌補了質量”。
到了1918年,對德意誌第二帝國宣戰的國家越來越多,帝國宣傳才敢於講點實話,唔……是基於事實,然後大講特講,幾乎是一個國家在對抗整個世界,戰爭能夠打到這份上已經足夠表現出德意誌的優秀,等等的話。
迴到柏林,下了火車,一種火藥味立刻就是撲鼻而來。
不是真正的火藥味,是火車站執勤的士兵數量太多了,他們數量雖然多,可是並沒有攔住誰進行檢查,倒是一些上火車的平民顯得很不對勁。
李奇等人因為不想過多引人注意,身穿的是便裝。他本人甚至還帶著口罩,結果是吸引了許多士兵的目光。最後他也覺得這樣顯得突兀,幹脆將口罩摘掉。
其實戴口罩的雖然少,但也絕對存在,那是因為最近不知道為什麽,有一種傳染性的流傳感冒正在爆發。(1918年的全球大流感)
那些士兵很快認出摘掉口罩的李奇是誰,他們基本會抬手敬禮,但是沒有離開崗位。
李奇不是建立了一個“西線士兵同一陣線”嗎?這個基金已經運作了接近一年半,為許許多多受傷退役的士兵提供了盡可能多的幫助。後麵,他得到允許將基金服務的對象擴展到了全德意誌的退伍士兵身上,因此很是得到普通士兵的愛戴。
還不如不摘!
重新將口罩戴上的李奇知道自己心有些亂了,是一種非常複雜的亂。
“看吧。”約瑟夫.迪特裏希十分糾結地說:“幾乎是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一旦逮捕法案被通過,很多人起碼會有一場牢獄之災,所以能逃的人都在選擇離開風暴中心的柏林。”
這個時候,陣陣的唿聲從遠處傳來,注意聽的話,是在喊什麽“停止戰爭,我們要和平,我們要麵包”的口號,中間還時不時會冒出一些“皇帝下台!”的唿喊。
出了車站,李奇看到了一些拉著標語的人群,他們神情激動,每走幾步就會振臂高喊一聲口號。
遊行人群的旁邊詭異地跟著一些荷槍實彈的士兵,甚至能夠看到有軍官的身影,但軍隊隻是跟隨著,並沒有其它的什麽舉動。
上了汽車,一路迴到勃蘭登堡門附近的空軍大樓路上,他們前前後後遭遇到了6股遊行的人群,那些遊行隊伍人數有多有少,最多大概是3000人左右,最少也就是大概200人。
“沒有看到軍人參與遊行,估計這是不幸中的大幸。”阿道夫.希特勒扭頭對李奇說:“沙皇俄國的最終崩潰是遭到了軍方的舍棄。”
“那是因為有長官建立了‘老兵基金’,士兵大多知道皇儲殿下也有參與。”開車的約瑟夫.迪特裏希想扭頭,卻是被阿道夫.希特勒製止。他沒有壓低聲音,說道:“在德意誌,至少軍方還在支持皇帝,隻有那些該死的家夥不理會我們的犧牲和付出,見到情勢不對跳出來。”
李奇依然沒有吭聲,他知道約瑟夫.迪特裏希說的那些人是誰,裏麵雖然有布爾什維克的影子,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是主力,真正在醞釀和使勁的是那些資本家,同時也有一些將領已經做好舍棄霍亨索倫家族的準備。
不止是霍亨索倫家族,是德意誌所有的王國都會被舍棄,這一次資本家和軍方的一些人聯合了起來,他們也要品嚐一下成為國家主人是什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