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子信臥在榻上輾轉反側,苦思著這幾日以來的見聞。直至半夜,外邊果然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有道是“一場秋雨一場寒”,可他仿佛渾然不覺,次日竟一覺睡到了巳時。若不是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恐怕這會兒還醒不來。
他還不及洗漱,便胡亂搭了一件外衣裹在身上,匆匆忙打開房門。隻見來人是一個年紀比他略大的小夥,身形健碩,皮膚黝黑,穿著雲州衙役獨有的藍色布衣,看上去是個訓練有素的兵士。
“唐大哥,怎麽是你啊?”子信伸了個懶腰,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這麽早有事嗎?”
這唐林是雲州衙門的一名捕頭,生性豁達豪邁,見他如此怠慢,便責怪道:“還早呢?這都日上三竿了,你小子怎麽變得這麽能睡?”
子信這才下意識地看了看天色,很是詫異地問道:“哎喲,怎麽都這個時候了?”
“你小子昨天晚上又在哪兒快活了不是?”唐林斜了他一眼,笑眯眯地問。
“誒,這你可別冤枉好人,咱如今已經不往那些地兒跑了。”子信忙擺了擺手,說完又轉身迴到了屋內,“裏邊兒坐吧,隻是我這裏可沒什麽好招待的。”
唐林便跟他進了屋,不以為意地說:“什麽招待不招待的,我可不是來找你喝酒的。”
子信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臉色驟然一緊,說道:“倒是我想得太天真了。你穿這身官差的衣裳,到我這平民百姓家裏來,準沒什麽好事。”又猛然想起那天沙摩勒的事,但官府素來是不理會這些江湖紛爭的,還能為了啥呢?
唐林點了點頭,一臉嚴肅地說:“我就不跟你賣關子了,這次是為了一樁命案而來,想請你這位俠探前去現場走一遭。”
“命案?”子信雙眼一亮,隨即又笑道,“唐捕頭,這你絕對找錯人了,我可不擅長辦這事兒。”
唐林笑了一聲,執意說道:“錯不了,老弟你就別謙虛了。上次霄雲樓的那樁案子,我們大夥全都看在眼裏,連刺史大人都對你讚賞有加。這才過去不到半年,沒人有會質疑你的能力。”
子信推辭道:“唐大哥你別這樣奉承我,這和上次完全是兩碼事。捉拿盜賊我還勉強能行,像這種殺人命案,那是一點經驗都沒有。別說追查兇手了,隻要一看到死者的屍體我就瘮得慌,巴不得離得遠遠的。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唐林短歎一聲,沉沉地道:“那如果我告訴你,這個案子可能與你們紅衣會有關呢?”事起倉促,他還不知子信已經離開了紅衣會。
子信一驚,忙問:“為什麽這麽說?”
唐林搖搖頭,不慌不忙地說道:“這個我不能直接告訴你,你去到現場自然就會明白。”
子信一時陷入了躊躇。他這段時間被各種突如其來的事情弄得疲憊不堪,還真不願去管這些不相幹的閑事。但倘若真和紅衣會有關,又不能不管不問。他在房間裏來迴踱步許久,方才問道:“現場在什麽地方?”
唐林聞言大喜,忙道:“城南二十裏外的上陽坡。”
子信略一點頭,當下便打定主意。隨即轉身收拾好行裝,又與唐林一道牽了馬,奔向上陽坡而去。
……
上陽坡位於雲州城南,地勢東高西低。東邊是一片蕭疏的山林,西邊則是連片開闊的莊稼地,緩坡地帶有一條官道縱貫其間。兩人騎著快馬來到這郊外,又兼新雨初停,山穀中散發著一陣清爽的氣息。極目望去,隻見西北邊兩三裏外約有十來戶人家,屋頂之上炊煙嫋嫋。
“那座古廟便是案發之地。”唐林遠遠地用手一指。
子信順手看去,見那古廟就在官道一旁,周圍有十餘名衙役正在勘察現場。再仔細一瞧,才發現整座廟宇已近乎淪為灰燼,一些燒焦的梁木還在冒著青煙,隻剩些土磚泥瓦殘留較好。現場一片狼藉,顯然剛發生過一場大火。
來到古廟前,兩人當即下了馬,唐林先一步向眾衙役說道:“這位羅公子是我請來辦案的朋友,各位對他不必有所隱瞞。”
當初在紅衣會的時候,子信曾幫助雲州官府破獲過兩起盜竊案,在場的不少衙役都與他相識。加上又是唐林的朋友,眾人也就沒有任何疑慮了。
子信望著眼前已被燒毀的古廟,眉頭微微一皺,嘀咕道:“昨天晚上明明下著大雨,這裏怎麽會起火呢?”
唐林迴答說:“我們也覺得很奇怪。今早衙門接到報案的時候,雨才剛停不久。看來這火應該是在昨晚雨下之前就燒起來的。”
子信的目光掃過四周,隻見左手邊站著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穿著粗布衣衫,麵黃肌瘦,一看便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於是便向他問道:“你就是那個報案的人?”
那人一聽,忙諾諾地迴道:“是,小人倪二,是這附近的一名農夫。”
子信見他低垂著頭,神色間顯得有幾分惶恐不安,又問道:“你是什麽時候發現這裏起火的?”
倪二道:“迴軍爺的話,起火的時候小人並沒見著。隻是今兒一大早來上陽坡幹活,發現這座廟宇已經被燒成灰燼,裏邊還有一具……一具燒焦的屍體,便趕往衙門報案去了。”
子信又問唐林道:“今早衙門是什麽時候接到報案的?”
唐林略一迴想,說道:“衙門是辰時開堂,他來的時候應該是辰時兩刻。”
子信點了點頭,忽然話鋒一轉,向農夫倪二問道:“倪二,你說你今天一早來過上陽坡?可此處離雲州城有二十裏地,怎麽也得走上一個時辰,莫非你是冒著大雨、天不亮就來幹活了?”
倪二聞言一驚,臉上直冒冷汗,支支吾吾地說不上話來。唐林也頓時反應過來,厲聲斥問道:“倪二,你到底是什麽時候見到這裏失火的?不說實話,就把你帶迴衙門審問!”
倪二被嚇得雙膝發軟,當即便跪在了地上,顫聲說道:“小人該死,不該欺瞞各位軍爺。其實小人是這附近陳……陳家莊的農夫,昨天晚上就遠遠地看見這裏閃著火光,這才……才一大早去衙門報案的。”
“這麽說你報案之前沒來過這裏了,那你怎麽知道這廟裏有一具屍體?”子信眉頭緊皺,追問著說,“若隻是失火,昨天晚上火勢就應該被大雨澆滅了。你一個莊稼人,犯得著大老遠地跑去州城報官嗎?”
唐林見這人神色慌張,低頭不語,不禁怒道:“你還不說實話?到底是怎麽迴事?”
“小人該死!”倪二顫巍巍地說道,“其實小人昨天夜裏曾來這上陽坡尋找自家的耕牛,當時看到這古廟外邊係著一匹馬,小人好奇便走了進去,結果卻發現地上躺著一具屍體。小人當時非常害怕,趕忙跑迴家去。誰知路上迴頭一瞧,這裏卻燃起了大火,於是一大早便跑去了衙門報案。”
子信眉梢一揚,納悶地問:“這麽說,那人在古廟失火之前就已經死了?是怎麽死的,你看清楚了嗎?”
“是的。”倪二不住地點頭,“但小人當時非常驚慌,隻見那人一動不動地躺在地上,兩隻眼睛瞪得和銅鈴一樣大。小人沒敢細看便跑迴家了,實在不知道他是怎麽死的。”
子信短歎一聲,又問:“那你發現死者是在什麽時候?當時廟裏還有其他人嗎?這火又是何時燒起來的?你全都一一說明白。”
倪二思索良久,才慢悠悠地迴道:“那會兒應該已經過了亥時,火是在小人離開大約一刻鍾後燃起來的。當時廟裏光線很暗,小人也沒有留意,不知道還有沒有別人。”
子信略一點頭,見他這幾番話言辭誠懇,於是說道:“你起來吧,待會兒還有些話要問你。”見他站起身後,又轉而向唐林問道:“死者的身份你們查清楚了嗎?”
唐林搖了搖頭:“還沒有。我們趕來的時候,死者全身都被燒得血肉模糊,根本看不清麵容。我已經讓人把屍身抬迴了州衙,正等著仵作驗屍呢。”
子信又認真端詳著眼前的廟宇。見這是一座非常簡陋的城隍廟,左右寬不過丈許,門口隻可供兩人同時出入,裏麵僅有一間狹小的堂屋。古廟四周的牆壁焦中泛黃,似乎已經廢棄了多年。當下又問道:“現場還有什麽發現嗎?”
唐林道:“跟我進來看看吧。”說著,一隻腳已經踏進了廟中。
子信跟著走進廟內,一陣燒焦味與糊臭氣息頓時撲麵而來,不由得捂了捂口鼻。又望了一眼四周,抱怨著說:“這火還真是燒得幹淨,若不是天降大雨,怕是要連後邊的林子都給燒起來。”
“你過來看看這個。”唐林在堂內喊道。
他還不及洗漱,便胡亂搭了一件外衣裹在身上,匆匆忙打開房門。隻見來人是一個年紀比他略大的小夥,身形健碩,皮膚黝黑,穿著雲州衙役獨有的藍色布衣,看上去是個訓練有素的兵士。
“唐大哥,怎麽是你啊?”子信伸了個懶腰,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這麽早有事嗎?”
這唐林是雲州衙門的一名捕頭,生性豁達豪邁,見他如此怠慢,便責怪道:“還早呢?這都日上三竿了,你小子怎麽變得這麽能睡?”
子信這才下意識地看了看天色,很是詫異地問道:“哎喲,怎麽都這個時候了?”
“你小子昨天晚上又在哪兒快活了不是?”唐林斜了他一眼,笑眯眯地問。
“誒,這你可別冤枉好人,咱如今已經不往那些地兒跑了。”子信忙擺了擺手,說完又轉身迴到了屋內,“裏邊兒坐吧,隻是我這裏可沒什麽好招待的。”
唐林便跟他進了屋,不以為意地說:“什麽招待不招待的,我可不是來找你喝酒的。”
子信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臉色驟然一緊,說道:“倒是我想得太天真了。你穿這身官差的衣裳,到我這平民百姓家裏來,準沒什麽好事。”又猛然想起那天沙摩勒的事,但官府素來是不理會這些江湖紛爭的,還能為了啥呢?
唐林點了點頭,一臉嚴肅地說:“我就不跟你賣關子了,這次是為了一樁命案而來,想請你這位俠探前去現場走一遭。”
“命案?”子信雙眼一亮,隨即又笑道,“唐捕頭,這你絕對找錯人了,我可不擅長辦這事兒。”
唐林笑了一聲,執意說道:“錯不了,老弟你就別謙虛了。上次霄雲樓的那樁案子,我們大夥全都看在眼裏,連刺史大人都對你讚賞有加。這才過去不到半年,沒人有會質疑你的能力。”
子信推辭道:“唐大哥你別這樣奉承我,這和上次完全是兩碼事。捉拿盜賊我還勉強能行,像這種殺人命案,那是一點經驗都沒有。別說追查兇手了,隻要一看到死者的屍體我就瘮得慌,巴不得離得遠遠的。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唐林短歎一聲,沉沉地道:“那如果我告訴你,這個案子可能與你們紅衣會有關呢?”事起倉促,他還不知子信已經離開了紅衣會。
子信一驚,忙問:“為什麽這麽說?”
唐林搖搖頭,不慌不忙地說道:“這個我不能直接告訴你,你去到現場自然就會明白。”
子信一時陷入了躊躇。他這段時間被各種突如其來的事情弄得疲憊不堪,還真不願去管這些不相幹的閑事。但倘若真和紅衣會有關,又不能不管不問。他在房間裏來迴踱步許久,方才問道:“現場在什麽地方?”
唐林聞言大喜,忙道:“城南二十裏外的上陽坡。”
子信略一點頭,當下便打定主意。隨即轉身收拾好行裝,又與唐林一道牽了馬,奔向上陽坡而去。
……
上陽坡位於雲州城南,地勢東高西低。東邊是一片蕭疏的山林,西邊則是連片開闊的莊稼地,緩坡地帶有一條官道縱貫其間。兩人騎著快馬來到這郊外,又兼新雨初停,山穀中散發著一陣清爽的氣息。極目望去,隻見西北邊兩三裏外約有十來戶人家,屋頂之上炊煙嫋嫋。
“那座古廟便是案發之地。”唐林遠遠地用手一指。
子信順手看去,見那古廟就在官道一旁,周圍有十餘名衙役正在勘察現場。再仔細一瞧,才發現整座廟宇已近乎淪為灰燼,一些燒焦的梁木還在冒著青煙,隻剩些土磚泥瓦殘留較好。現場一片狼藉,顯然剛發生過一場大火。
來到古廟前,兩人當即下了馬,唐林先一步向眾衙役說道:“這位羅公子是我請來辦案的朋友,各位對他不必有所隱瞞。”
當初在紅衣會的時候,子信曾幫助雲州官府破獲過兩起盜竊案,在場的不少衙役都與他相識。加上又是唐林的朋友,眾人也就沒有任何疑慮了。
子信望著眼前已被燒毀的古廟,眉頭微微一皺,嘀咕道:“昨天晚上明明下著大雨,這裏怎麽會起火呢?”
唐林迴答說:“我們也覺得很奇怪。今早衙門接到報案的時候,雨才剛停不久。看來這火應該是在昨晚雨下之前就燒起來的。”
子信的目光掃過四周,隻見左手邊站著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穿著粗布衣衫,麵黃肌瘦,一看便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於是便向他問道:“你就是那個報案的人?”
那人一聽,忙諾諾地迴道:“是,小人倪二,是這附近的一名農夫。”
子信見他低垂著頭,神色間顯得有幾分惶恐不安,又問道:“你是什麽時候發現這裏起火的?”
倪二道:“迴軍爺的話,起火的時候小人並沒見著。隻是今兒一大早來上陽坡幹活,發現這座廟宇已經被燒成灰燼,裏邊還有一具……一具燒焦的屍體,便趕往衙門報案去了。”
子信又問唐林道:“今早衙門是什麽時候接到報案的?”
唐林略一迴想,說道:“衙門是辰時開堂,他來的時候應該是辰時兩刻。”
子信點了點頭,忽然話鋒一轉,向農夫倪二問道:“倪二,你說你今天一早來過上陽坡?可此處離雲州城有二十裏地,怎麽也得走上一個時辰,莫非你是冒著大雨、天不亮就來幹活了?”
倪二聞言一驚,臉上直冒冷汗,支支吾吾地說不上話來。唐林也頓時反應過來,厲聲斥問道:“倪二,你到底是什麽時候見到這裏失火的?不說實話,就把你帶迴衙門審問!”
倪二被嚇得雙膝發軟,當即便跪在了地上,顫聲說道:“小人該死,不該欺瞞各位軍爺。其實小人是這附近陳……陳家莊的農夫,昨天晚上就遠遠地看見這裏閃著火光,這才……才一大早去衙門報案的。”
“這麽說你報案之前沒來過這裏了,那你怎麽知道這廟裏有一具屍體?”子信眉頭緊皺,追問著說,“若隻是失火,昨天晚上火勢就應該被大雨澆滅了。你一個莊稼人,犯得著大老遠地跑去州城報官嗎?”
唐林見這人神色慌張,低頭不語,不禁怒道:“你還不說實話?到底是怎麽迴事?”
“小人該死!”倪二顫巍巍地說道,“其實小人昨天夜裏曾來這上陽坡尋找自家的耕牛,當時看到這古廟外邊係著一匹馬,小人好奇便走了進去,結果卻發現地上躺著一具屍體。小人當時非常害怕,趕忙跑迴家去。誰知路上迴頭一瞧,這裏卻燃起了大火,於是一大早便跑去了衙門報案。”
子信眉梢一揚,納悶地問:“這麽說,那人在古廟失火之前就已經死了?是怎麽死的,你看清楚了嗎?”
“是的。”倪二不住地點頭,“但小人當時非常驚慌,隻見那人一動不動地躺在地上,兩隻眼睛瞪得和銅鈴一樣大。小人沒敢細看便跑迴家了,實在不知道他是怎麽死的。”
子信短歎一聲,又問:“那你發現死者是在什麽時候?當時廟裏還有其他人嗎?這火又是何時燒起來的?你全都一一說明白。”
倪二思索良久,才慢悠悠地迴道:“那會兒應該已經過了亥時,火是在小人離開大約一刻鍾後燃起來的。當時廟裏光線很暗,小人也沒有留意,不知道還有沒有別人。”
子信略一點頭,見他這幾番話言辭誠懇,於是說道:“你起來吧,待會兒還有些話要問你。”見他站起身後,又轉而向唐林問道:“死者的身份你們查清楚了嗎?”
唐林搖了搖頭:“還沒有。我們趕來的時候,死者全身都被燒得血肉模糊,根本看不清麵容。我已經讓人把屍身抬迴了州衙,正等著仵作驗屍呢。”
子信又認真端詳著眼前的廟宇。見這是一座非常簡陋的城隍廟,左右寬不過丈許,門口隻可供兩人同時出入,裏麵僅有一間狹小的堂屋。古廟四周的牆壁焦中泛黃,似乎已經廢棄了多年。當下又問道:“現場還有什麽發現嗎?”
唐林道:“跟我進來看看吧。”說著,一隻腳已經踏進了廟中。
子信跟著走進廟內,一陣燒焦味與糊臭氣息頓時撲麵而來,不由得捂了捂口鼻。又望了一眼四周,抱怨著說:“這火還真是燒得幹淨,若不是天降大雨,怕是要連後邊的林子都給燒起來。”
“你過來看看這個。”唐林在堂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