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來到軍工廠,讓助理把負責與他一起研發四個新車型的十幾名科研人員喊來辦公室。


    “同誌們,昨天開會我說的所有內容,你們消化完沒有?”


    目前,軍工廠科研團隊,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從事軍用裝備研發工作。


    軍工科研,表麵上看,一個蘿卜一個坑,隻需做好分內的工作就可以了;


    實際上完全就不是這麽一迴事,而是非常考驗主觀能動性與創造力。


    李墨挑選的這十幾名科研工作者,恰恰最是缺乏這兩項最重要的特質。


    孔老夫子不是說要‘因材施教’麽?


    去年,才在李墨主導下,泉城軍工廠開始進行人才儲備,與國內各大高校共同進行研發課題……


    要見到效果,至少也得等個三年左右。


    因為大學生畢業來到軍工廠,還得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實踐培養才能扛起責任。


    這十幾名科研人員,畢竟也都是本科學曆,李墨決定培養一下他們,以後就專門負責給霍氏汽車、霍氏機械研發新款車型跟機床。


    軍工科研工作要求嚴格,民用乘用車以及生產設備的研發,要求相對寬鬆一些。


    “李總師,昨天晚上我們一直都在圖書室裏學習到了後半夜。”


    “針對您昨天在會議上說的事情,結合圖書室相關專業書籍……”


    “我們已經將您昨天所說內容消化了大半,隻是有些問題,還得跟您請教一下。”


    說話的這位,名叫邱繼祖,畢業於江東省科技大學,機械設計與研發專業,26歲,1980年從青嶼市某軍港科研所調來這邊工作。


    為人比較刻板,大白話說就是‘死心眼兒’,平時工作小組長不給他安排具體工作內容,就不知道幹啥了。


    在座的其餘幾位,跟邱繼祖大差不差。


    每次團隊接到帝都方麵的科研任務,每個科研小組都不要他們……


    李墨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擅長的方向。


    這十幾個科研人員畢竟還年輕,邱繼祖在其中已經算是年紀比較大的了,最小的那位,去年剛剛大學畢業,在隔壁蘇省某科研所工作了僅兩個來月,就被‘踢’來了泉城。


    這幫年輕人隻是還未適應真正的職業生涯,假以時日,隻要給他們成長起來的機會,肯定會大放異彩的。


    “你們都很努力,值得表揚。”


    李墨笑著投給每一個人讚許的眼神,接著扭頭看著邱繼祖:“邱繼祖,你是本次科研任務的小組長,那麽接下來,就請你來詳細的闡述一下,即將在四款新車型上麵,用到的汽車電子技術。”


    “我主要想聽一聽,你對電噴技術與防抱死製動係統的見解與解決相關技術壁壘的建議。”


    在座其他人聽到這話,紛紛拔開筆帽,準備做記錄。


    邱繼祖沉吟片刻,開口說道:“總師,我是這樣想的……”


    邱繼祖的意見是,讓電噴技術與化油器相結合。


    整體架構是——讓電子元器件,直接控製化油器給油量,在汽車發動機高速運轉過程中,遇到突發狀況司機采取緊急製動,電噴電子係統會被強行切斷,轉到物理控製化油器給油量,從而達到精準控製給油量的目的;


    在abs製動係統方麵,同樣與控製化油器的電子架構相融合,當電噴電子係統被強行切斷的同時,abs會瞬間進入工作狀態,最終實現穩穩停住車身的目的……


    聽完邱繼祖給出的見解與技術壁壘的解決方案。


    李墨嘴角被釣的高高翹起來。


    是誰說邱繼祖他們缺乏主觀能動性與創造力的?


    邱繼祖給出的解決方案,這不是很優秀嘛!


    在原本的曆史時空中,八十年代中期,霓虹國的數家汽車製造公司,他們的汽車電子技術,采用的就是跟邱繼祖相同的技術方案!


    唯一的區別,主要就是在abs防抱死製動係統的控製方麵。


    霓虹國的汽車製造公司,電噴係統與abs製動係統,是分開控製的。


    非要分個高下,在李墨看來,邱繼祖的方案其實要略勝一籌!


    當然了,如果沒有李墨昨天在會議上說的那些起到極大啟發性的內容。


    邱繼祖不可能會想得出這麽高明的解決方案!


    “你們呢?”


    李墨環視一周,視線從其餘十幾名科研人員身上逐一掃過,問道:“對於邱繼祖同誌給出的解決方案,你們諸位是怎麽想的?”


    麵對李總師詢問,其餘科研人員交換了下眼神,紛紛給出各自的看法。


    “李總師,我覺得邱組長的解決方案,已經很完美了。”


    “我也這樣認為。邱組長的方案,完全挑不出一點毛病。”


    有認同,當然就有不認同。


    這不,從晉省某科研所調來、畢業於晉省工業大學,去年年底才來到泉城軍工廠工作的科研人員王成林,就提出了不同見解。


    “李總師,邱組長的解決方案固然很好,可我有個問題……”


    李墨不動聲色的微笑著點點頭:“你問。”


    他覺得既然王成林敢說出這話,也就意味著對方肯定有另外的解決方案。


    果不其然!


    “邱組長,我並不是在針對您,就單純隻是想表達一下我自己的一點不同的淺見,希望您不要介意……”


    “王成林同誌,這場會議的初衷本來就是探討,我很想聽一聽您的意見。不同的意見多了,澤善從之無則加勉,唯有如此才會進步嘛。”


    麵對王成林說的話,邱繼祖毫不介意的迴應。


    “好,那我就直說了!”


    王成林不再吊大家夥兒胃口,索性問道:“我不明白的一點就是,既然汽車電子控製係統,是控製整台車的製動、給油量……等等全方麵。”


    “那為什麽我們不能直接解決控製汽車發動機不穩定的問題,而‘繞遠路’,與化油器結合呢?”


    “在昨天的說明會上,李總師確實說了不解決電子係統的邏輯與標定錯誤,電子控製係統就不能很好的控製汽車發動機。”


    “按照李總師的說法,我們其實還有比結合化油器更好的選擇。”


    聽到這裏,包括邱繼祖在內的另外十餘名科研人員,神情同時一愣。


    昨天李總師說的內容,你王成林是沒聽懂呢,還是別有用心?


    汽車電子控製係統存在邏輯與標定的嚴重錯誤,目前可是世界性的技術難題。


    人家那些個汽車大公司都解決不了,你就能解決了?!


    李墨卻是笑得一臉欣慰。


    科研工作就是這樣,在論證期間,爭取把遇到的所有技術難點提前想好解決方案,如此,才會事半功倍。


    不理會其他人,李墨鼓勵王成林:“小王,繼續往下說。”


    他倒是很想知道,王成林打算如何解決最棘手的兩個技術難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8,黃金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俗世入紅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俗世入紅塵並收藏1978,黃金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