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稷王帳,夏軍文武,再次匯集一堂。


    李信端坐上首,左側是太史慈、臧霸、徐晃、周倉、郭藴、昌豨、韓忠、徐江、張遼、高順等武將。


    右側是郭圖、逢紀、賈詡、崔正、傅恆、高歡、王充、張既、孫利等文官。


    此時,各部統軍將領,無論是定襄周倉,還是南郡徐晃,亦或者朔方郭蘊,皆列坐其內。


    並州一係,除了魏越曹性等人,需要鎮守高闕關,防備西部鮮卑外,其他人幾乎已經到齊。


    帳內,郭圖手持書簡,神色嚴謹的向主公匯報著連日來的成果:“主公,河套各部匈奴,皆已安置完畢...”


    “並州郡縣造冊貧民,亦同時授地開荒,隻有上穀代郡之地百姓,因為路途艱遠,尚在趕赴途中...”


    “如今河套地區皆已歸附,共有民一百二十三萬戶,青壯男丁三百六十餘萬…”


    “新拓水田七萬頃,良田十八萬頃,牧場四十九萬頃,...”


    “按照當前形勢,不需三年,主公即可盡得河套,人力、物力、地力、為用...”


    說到這裏,郭圖那張嚴謹的臉上,不由露出一絲欣慰。


    自接手河套政務以來,郭總管整個人便如上緊的發條,日工夜思一刻也不敢耽擱。


    白日裏與一眾手下官員走南巡北,丈量土地梳理民戶,組建衛府機構,任命基層管理。


    夜間也要查看各種籍冊,秉燭工作,不可謂不用心。


    在經過將近二十個日夜的辛苦之後,今日得見成果,終於可以向主公交上答卷。


    河套的工作,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其中的原因也不複雜。


    這個天下動蕩的亂世,貪官汙吏橫行,百姓苦不堪言,能遇到一個有點良心的官員,他們就謝天謝地了。


    更何況像郭圖這種有能力,有抱負,且還有點責任心的總管。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是跟在李屠夫身邊,助紂為虐的家夥,看起來也不是啥好人。


    但不可否認,與賈詡逢紀王充這些人比起來,郭圖絕對要有良心多了。


    河套不是並州,之前匈奴人的頭上,也沒有什麽所謂的官吏,大都是一些部族頭人貴族在管理。


    但自從經曆了逢剝皮,和王扒皮這些魔鬼官吏,禍害之後。


    河套各地民眾也意識到,能遇到一個有點良心,且負責任的總管,是多麽幸福與慶幸的事情。


    所以在郭圖,一係列的仁政之後,很多人即使不感激歸心,但也不會傻傻的去反對。


    如今河套靖平,各地人員安置妥當,基層管理架構補齊,統治力逐漸深入,大體上趨於穩定...


    眾人自然喜不自勝,逢紀更是上前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三年之後,我軍盡得河套之力,到時何愁根基不穩,大業不成...”


    “是及是及,按照當前情況,或許都不用三年,匈奴人便會徹底歸服...”


    聽到施政的成果,逢紀等人不由附言賀喜,刷刷存在感!


    相對於郭圖的欣慰,李信對於這個數字,並不是很滿意。


    他麵色平靜的掃了眼郭圖,以及帳中眾將,沉聲道:“三年太久,兩年太長!”


    “一年,吾要爾等在一年之內,完成河套改造戰略...”


    “如此,我等才能有底氣與實力,去麵對將來的危機…”


    說到這裏,李信再次強調道:“河套戰略關乎我軍根本,關乎我軍未來,關乎兄弟們的生死…”


    “諸位當拋棄己見,全力協作,盡快完成總督府的政務規劃...”


    “我等日後是做吃肉的狼,還是做被吃的羔羊,全係於河套之地...”


    夏軍此番大勝匈奴強占其地,看似風光無限,但其中危機,又有幾人能夠看到。


    此番之所以能夠,有驚無險的擊敗匈奴,鯨吞河套之地。


    那是因為北地霸主,鮮卑內鬥不休,漢庭亦被黃巾,攪得筋疲力竭,暫時無暇外顧。


    在沒有外力幹擾,束縛的情況下,夏軍擊敗匈奴主力之後,自然可以肆意攻城掠地,做大做強。


    但天下局勢瞬息萬變,若李信不能在三張攻破洛陽,或大漢平定內亂之前,消化此戰所得,到時候處境就危險了。


    依靠民心不附的並州,和尚未消化的河套,與黃巾或者占據天下的漢庭開戰,勝算幾何?


    夏軍的時間很緊,也很急,留給李信等人的時間,不多了。


    今日努力一分,明日就能強大一分,麵對未來的危機,便能鎮定一分。


    有道是有備無患,現在做準備,總比到時候被人打個措手不及來得強。


    以目前的局麵,天下大勢無論如何變,但有一點是不會錯的,不是黃巾攻破洛陽,就是盧植攻破廣宗...


    到時無論是黃巾勝,還是大漢贏,這兩者沒有一個,能容得下北地的夏軍。


    因為李信的出身,便注定了,兩者最終的抉擇。


    以李信為首的夏軍,不但是黃巾眼中的叛徒,亦是朝廷治下的逆匪,叛徒與逆匪何人能容。


    現在,黃巾隻是言語上的口誅筆伐,看似不鳥李屠夫,然其一旦攻破洛陽占據中原,首當其衝的必然是李信這名,個頭最大名聲最響的叛徒...


    同樣,如今的大漢朝廷,明麵上給李信封官加爵,行招安撫慰之事,其意若何,大家心中一清二楚...


    所以李信,才要趁著兩方混戰正酣的這段時間,爭分奪秒,努力壯大自身實力。


    為的就是,等到兩者勝出後,危機來臨之前,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要不是壓力太大,誰他釀的,會天天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過活。


    李信也想過安生日子,也想像世家紈絝子弟那樣遛狗飛鷹,日日笙歌,夜夜春宵,但形勢不允許。


    自己若真的停下腳步,那不但是對自己生命的踐踏,亦是對麾下一眾兄弟的不負責。


    有些路既然走了上去,就不可能在迴頭,就要一莽到底...


    所以李信在逼迫自己的同時,亦在拚命的挖掘麾下文武的潛力,他隻給郭圖等人一年的時間,他要在一年之內看到成果。


    麵對主公的一年之限,眾人心頭沉重,甚至感覺有些難以完成。


    但在場,沒有任何人,出言反對,甚至不敢有異議...


    因為,過往種種,已經表明了,李信在一些大勢上的前瞻性,與毋庸置疑的決斷力...


    “主公!”郭圖盡管心知其中困難,但還是毅然領命:“請主公放心,一年之內,必為主公打造一個穩固的根基之地…”


    “如此,一切就拜托公則了!”


    李信環顧一圈,然後將目光轉向太史慈等人身上:“今我軍一雪前恥,破匈奴掠河套拓地千裏,可謂是前所未有之大勝…”


    “然河套廣沃,南北縱橫,倍於並州地,兼臨鮮卑羌胡烏孫等勢力,不可不防…”


    李信頓了頓,接著道:“吾欲在朔方、南郡、雲中、上黨、雁門等地設立常駐軍團,行拱地戍邊之責,諸位以為如何…”


    “吾等謹遵,主公令!”


    “主公胸中已有策略,吾等便奉命而行,霸願為主公坐鎮河套,震懾不服…”


    “太史慈,請兵以鎮河套…”


    眾人對於主公的安排,沒有一絲異議,他們關心的隻是何人統兵!


    望著一眾積極請兵的軍中將士,李信心中甚慰,有這些兄弟在,他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想到這裏,他便直接宣讀新的軍事調度:“郭藴!”


    “在!”一名麵容方正的中年將領出列。


    “汝率領三十六萬建設兵團,坐鎮朔方,拱衛高闕,無本侯調令,不得擅出…”


    “諾!”郭蘊領命。


    “徐晃南郡軍團駐地不變,繼續駐紮米脂膚施等古城,與你三萬戰兵,加九萬輔兵編製,巡視奢延河流域,震懾羌胡…”


    “諾!”徐晃抱拳。


    李信頓了頓,又道:“宣高,汝率三萬鐵騎,進駐雲中,整編雲中軍團,以九萬副兵為上限…”


    “同時允你督山南三郡軍權,防備陰山北部鮮卑,若有情況,臨機而決…”


    說完,李信不著痕跡的,掃了臧霸一眼。


    後者會意,立刻抱拳道:“主公放心,若有宵小妄生事端,兄弟們手中鋼刀會教他們做人…”


    “嗯!”李信聞言不可置否,看向左側道:“太史慈,汝率三萬六千狼騎北上,坐鎮雁門...”


    “同時持我手令,整編北部各地駐軍,九萬從騎為限,不可懈怠…”


    “諾!”太史慈抱拳應諾。


    李信環顧一圈,繼續道:“韓忠,汝麾下八旗扈從軍,繼續擴編...”


    “除本部正黃旗外,其它各部每旗九千人為限,整騎備戰...”


    “忠必不辱命!”韓忠激動抱拳。


    此次進軍河套,各部將領皆功不可沒,除了基本都金銀美人作為賞賜外,同時也明晰了各部將領的主要職責。


    大家跟著李信是為了什麽,還真不好說,但有些事,他不得不表。


    以夏軍現在的狀態,封官加爵能有啥,有個毛用,臧霸昌豨甚至太史慈徐晃這些人還真未必在乎。


    對於一眾將士來說,還是李信手中的軍職,來的更實在,更讓人安心。


    統率多少軍隊,管轄多大地盤,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