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郭圖隱憂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 作者:唐吉可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美稷總管大帳,迎來了一位新的主人。
而逢紀這位代總管,迫不及待的,把手中的工作交接出去。
逢紀麵色輕鬆,將一摞摞竹簡擺放:“公則兄,在你未至之前,吾便把河套各地政務,分納歸類…”
“並且,重新整理了一遍,就是為了兄弟能更快更好的接手!”
“這是河套地區,除南郡之外,所統計的人口,與釋放的奴隸薄...”
“這是從各部征調的,戰馬數據,這是從匈奴人手中,收繳的牛羊等牲畜...”
逢紀將他這十幾日來,所收納匯總的竹簡賬簿,一一歸類列出,讓好友能更快的瀏覽掌握!
“元圖!”郭圖麵色嚴肅,詢問道:“這些籍冊且暫放一邊,不急於一時!”
“你如實告我,到底是誰慫恿你,在河套施行莽政...”
他神色鄭重,想要一探究竟,想要知道到底是誰在害人...
郭圖在西行途中,便開始著手了解匈奴的風土習俗,與製度社會結構。
同時,逢紀等人在河套的一番大動作,也有所耳聞。
那時他尚在途中,對於河套之事,也鞭長莫及,隻能替兄弟憂心...
而先前在王帳內,他也不便當麵質詢,如今帳內隻有他與逢紀二人,便不再有所顧忌!
逢紀起先還不以為意,抬首間看到好友愈發嚴肅的神情時,心中不免咯噔一下。
他此刻也意識到了什麽:“啊,公則兄,怎麽突然問起此事...”
“公則兄...這其中...可是有甚不妥之處...”
“豈止是不妥,汝惹闖下大禍還不自知...”
郭圖望著大難臨頭,還蒙在鼓裏的兄弟,有些恨鐵不成鋼。
平日裏挺聰明的,怎麽一處理起政務來就,變遲鈍了呢!
郭圖隻得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道:“汝可知,自己前些時日,所行之舉,到底得罪了多少人?”
“這河套,這匈奴,又有多少人拿著刀子,想要你逢某人項上那顆腦袋?”
郭圖語氣嚴肅,看著曾經的好友:“汝也是熟讀經書之人,難道不知,曆朝改革者的下場?”
“商鞅、吳起、趙武、這些遠的吾就不說了,新朝王莽若何?”
“你逢紀全身上下,有幾斤幾兩,難道自己還不清楚?你是自比商鞅還是新莽?”
郭圖言語犀利,甚至帶著深深地訓斥,希望好友及時醒悟...
自古以來,變法革新者,就沒幾個有好下場,不是車裂而死,就是萬箭穿心。
也就趙武靈王施行胡服騎射,行的改革事宜,所以才死的體麵點,餓死...
至於新朝王莽,這個疑似李信的穿越者老前輩,則死的更慘了...
甚至被位麵之子全程吊打,新朝改革之後,先是天災橫行,然後是人禍齊發...
最後老天爺,都不打算遮掩了,直接在新朝主力圍剿劉秀之時,來了一場天降隕石雨,將王莽最後的力量覆滅。
王莽前輩,不但死無全屍,頭顱還被曆代的漢室皇帝,所保留收藏...
所以從以上幾位的例子中,也能看出,改革變法這種東西,不是什麽人,都有能力與勇氣,去施行的。
而逢紀好死不死的,卻去學其中死的最慘的一個,郭圖這位好基友的心情,可想而知...
作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兩基友,逢紀幾斤幾兩,作為長時間在一起共事的郭圖,是在清楚不過了。
他這位好友,才能是有的,但所學經略,不是儒家更不是法家...
所以變法換天,這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行徑,絕對不是其能想出來的。
聽郭總管一番分析後,逢紀盡管心中慌的一逼,仍然裝作毫不在意的樣子。
他擺手道:“公則兄,吾隻不過是代理主政,不至於吧!”
“更何況,吾也不敢與商鞅等人比高,隻不過隨意發了幾道政令,各地皆配合默契...”
“而且匈奴人,多是舉雙手配合,讚揚,甚至恭維,不曾有絲毫怨言,公則兄多慮了...”
郭圖見他執拗,也不廢話,直言道:“吾現在不想與你爭辯,隻需老實言出,到底是何人出的主意,吾自有辦法為爾解禍...”
“這,還能是誰的主意,吾作為代理總管,掌管黃河陰山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治下八百萬民眾,胸中自有韜略...”
郭圖急的跳腳:“元圖,汝怎滴如此糊塗呀,要急死為兄不成!”
無論如何,郭圖就是不相信河套所行的那一套東西,是兄弟想出來的。
兩人處了那麽久,難道還不知,其中為人。
逢紀溜須拍馬,弄一些陰謀詭計,或許尚可。
但你讓他改革,乃至更上層的變法,那就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這裏麵,要是沒有人出謀劃策,沒有人唆使慫恿,郭圖是不信的。
逢紀吱唔半晌,最終還是咬牙道:“公則兄莫要再問,此事乃吾自作主張!”
“罷!罷!罷!”
望著好友那有些消瘦的麵龐,郭圖最後還是沒在逼迫,隻得道:“汝不說,吾也能查出來是在背後搗鬼!”
原本故人相見的欣喜,最後因為爭執,而變得不歡而散!
其實以逢紀的智慧,應該早有明悟,甚至心裏門清...
自己在匈奴所行的那一套,不說大漢內部,各大世家的反應,以及對於日後主公入主中原,遇到成的阻力。
單是河套匈奴各部,對於自己的恨意,就能讓人寢食難安...
現在有主公,以及軍中將士,在上麵壓著,或許看不出什麽。
但等到河套靖平,匈奴歸附,到時候同在主公治下共事,有的是人想要自己的命!
可以說自己的所作所為,不是得罪了誰或某個階級,而是招惹了整個河套,招惹了整個匈奴。
在這場混亂和改革中,損失慘重的匈奴各部,無論是權貴頭人,還是普通牧民,無數人恨不得將逢紀剝皮抽筋。
而郭圖之所以,急於知道是何人出謀,未嚐不是想找一個替罪羊...
以此來轉移,匈奴各部的仇恨,好讓逢紀能從其中抽身!
隻可惜逢紀雖然為人陰損,但還是有點原則的,沒有將手下那些狗腿子賣出去...
.........
而逢紀這位代總管,迫不及待的,把手中的工作交接出去。
逢紀麵色輕鬆,將一摞摞竹簡擺放:“公則兄,在你未至之前,吾便把河套各地政務,分納歸類…”
“並且,重新整理了一遍,就是為了兄弟能更快更好的接手!”
“這是河套地區,除南郡之外,所統計的人口,與釋放的奴隸薄...”
“這是從各部征調的,戰馬數據,這是從匈奴人手中,收繳的牛羊等牲畜...”
逢紀將他這十幾日來,所收納匯總的竹簡賬簿,一一歸類列出,讓好友能更快的瀏覽掌握!
“元圖!”郭圖麵色嚴肅,詢問道:“這些籍冊且暫放一邊,不急於一時!”
“你如實告我,到底是誰慫恿你,在河套施行莽政...”
他神色鄭重,想要一探究竟,想要知道到底是誰在害人...
郭圖在西行途中,便開始著手了解匈奴的風土習俗,與製度社會結構。
同時,逢紀等人在河套的一番大動作,也有所耳聞。
那時他尚在途中,對於河套之事,也鞭長莫及,隻能替兄弟憂心...
而先前在王帳內,他也不便當麵質詢,如今帳內隻有他與逢紀二人,便不再有所顧忌!
逢紀起先還不以為意,抬首間看到好友愈發嚴肅的神情時,心中不免咯噔一下。
他此刻也意識到了什麽:“啊,公則兄,怎麽突然問起此事...”
“公則兄...這其中...可是有甚不妥之處...”
“豈止是不妥,汝惹闖下大禍還不自知...”
郭圖望著大難臨頭,還蒙在鼓裏的兄弟,有些恨鐵不成鋼。
平日裏挺聰明的,怎麽一處理起政務來就,變遲鈍了呢!
郭圖隻得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道:“汝可知,自己前些時日,所行之舉,到底得罪了多少人?”
“這河套,這匈奴,又有多少人拿著刀子,想要你逢某人項上那顆腦袋?”
郭圖語氣嚴肅,看著曾經的好友:“汝也是熟讀經書之人,難道不知,曆朝改革者的下場?”
“商鞅、吳起、趙武、這些遠的吾就不說了,新朝王莽若何?”
“你逢紀全身上下,有幾斤幾兩,難道自己還不清楚?你是自比商鞅還是新莽?”
郭圖言語犀利,甚至帶著深深地訓斥,希望好友及時醒悟...
自古以來,變法革新者,就沒幾個有好下場,不是車裂而死,就是萬箭穿心。
也就趙武靈王施行胡服騎射,行的改革事宜,所以才死的體麵點,餓死...
至於新朝王莽,這個疑似李信的穿越者老前輩,則死的更慘了...
甚至被位麵之子全程吊打,新朝改革之後,先是天災橫行,然後是人禍齊發...
最後老天爺,都不打算遮掩了,直接在新朝主力圍剿劉秀之時,來了一場天降隕石雨,將王莽最後的力量覆滅。
王莽前輩,不但死無全屍,頭顱還被曆代的漢室皇帝,所保留收藏...
所以從以上幾位的例子中,也能看出,改革變法這種東西,不是什麽人,都有能力與勇氣,去施行的。
而逢紀好死不死的,卻去學其中死的最慘的一個,郭圖這位好基友的心情,可想而知...
作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兩基友,逢紀幾斤幾兩,作為長時間在一起共事的郭圖,是在清楚不過了。
他這位好友,才能是有的,但所學經略,不是儒家更不是法家...
所以變法換天,這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行徑,絕對不是其能想出來的。
聽郭總管一番分析後,逢紀盡管心中慌的一逼,仍然裝作毫不在意的樣子。
他擺手道:“公則兄,吾隻不過是代理主政,不至於吧!”
“更何況,吾也不敢與商鞅等人比高,隻不過隨意發了幾道政令,各地皆配合默契...”
“而且匈奴人,多是舉雙手配合,讚揚,甚至恭維,不曾有絲毫怨言,公則兄多慮了...”
郭圖見他執拗,也不廢話,直言道:“吾現在不想與你爭辯,隻需老實言出,到底是何人出的主意,吾自有辦法為爾解禍...”
“這,還能是誰的主意,吾作為代理總管,掌管黃河陰山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治下八百萬民眾,胸中自有韜略...”
郭圖急的跳腳:“元圖,汝怎滴如此糊塗呀,要急死為兄不成!”
無論如何,郭圖就是不相信河套所行的那一套東西,是兄弟想出來的。
兩人處了那麽久,難道還不知,其中為人。
逢紀溜須拍馬,弄一些陰謀詭計,或許尚可。
但你讓他改革,乃至更上層的變法,那就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這裏麵,要是沒有人出謀劃策,沒有人唆使慫恿,郭圖是不信的。
逢紀吱唔半晌,最終還是咬牙道:“公則兄莫要再問,此事乃吾自作主張!”
“罷!罷!罷!”
望著好友那有些消瘦的麵龐,郭圖最後還是沒在逼迫,隻得道:“汝不說,吾也能查出來是在背後搗鬼!”
原本故人相見的欣喜,最後因為爭執,而變得不歡而散!
其實以逢紀的智慧,應該早有明悟,甚至心裏門清...
自己在匈奴所行的那一套,不說大漢內部,各大世家的反應,以及對於日後主公入主中原,遇到成的阻力。
單是河套匈奴各部,對於自己的恨意,就能讓人寢食難安...
現在有主公,以及軍中將士,在上麵壓著,或許看不出什麽。
但等到河套靖平,匈奴歸附,到時候同在主公治下共事,有的是人想要自己的命!
可以說自己的所作所為,不是得罪了誰或某個階級,而是招惹了整個河套,招惹了整個匈奴。
在這場混亂和改革中,損失慘重的匈奴各部,無論是權貴頭人,還是普通牧民,無數人恨不得將逢紀剝皮抽筋。
而郭圖之所以,急於知道是何人出謀,未嚐不是想找一個替罪羊...
以此來轉移,匈奴各部的仇恨,好讓逢紀能從其中抽身!
隻可惜逢紀雖然為人陰損,但還是有點原則的,沒有將手下那些狗腿子賣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