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逢總管的決斷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 作者:唐吉可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聰明如逢紀,心中已經有所明悟,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最終他還是采納了王充的策略!
雖然此舉,可能會導致河套,再次血流成河,屍積原野。
但逢紀卻依然做了,促使他下定決心的,除了主公的態度之外。
還有王充那句,生肉的滋味,侯爺可是親自嚐過的...
逢紀雖采納了王充的建議,但具體細節的實施卻謹而又慎,慎之又慎。
首先就是,逢紀等人並沒有一開始,便剝奪頭人的牛羊與部眾。
而是以商議要事的名義,將東西南北,各部大小頭人召集在一起,趁機將他們與心腹部眾分離。
那句話,咋說的,來開會,既然來了,自然好好款待,就不要走了...
在這期間,逢紀先後打了個時間,差派遣一眾手下,以匯兵王庭的理由,將河套平原內,各部青壯勇士,召集征調......
然後伺機,將這些群龍無首的部眾,武裝解除,打亂編製,更換甲胄,收繳刀兵。
然後以各種名目與理由,逐漸將這些失去青壯主力,各部族中的戰馬征辟,乃至牛羊牲畜,統一圈屬管理。
有些事經不起試探,匈奴各部頭人擔心的情況終究發生了,從他們表麵上答應放棄奴隸,底線被突破之後。
以逢紀為首的,總督府文武,便得寸進尺,武器、鎧甲、戰馬、牛羊、糧草、乃至最後的鍋碗瓢盆,等大小家當,陸陸續續被抄沒管理。
如此行徑,自然也激起了,各部落的強烈反抗...
匈奴人,隻是迫於形勢,才臣服於李屠夫,但這並不代表匈奴人沒有血性。
相反這些生活在北地邊塞的漢子,大多剽悍桀驁,加上族中不禁刀兵,大大小小的部落,就相當於一個個諸侯武裝。
逢總管等人打亂部眾的行為,不但掘了頭人權貴們的底線...
收沒私產牲畜的行為,更觸動了底層牧民的根...
這種情況下,所遇到的阻力,可以想象有多大...
好在,逢紀早有準備,先一步,將這些部族中的,大部分青壯,征調抽離...
缺少了大部分都青壯武裝,哪怕有一些漏網之魚,各地衛所和狗腿子,想來也能快速鎮壓...
黃河畔,北部大營,一隊匈奴狗腿子,領著衛所軍爺新下的命令,開始在族中耀武揚威,肆虐族裏。
“狗東西,統統放手!”匈奴人的聚集地內,三四名囂張的狗腿子,踹開匈奴牧欄,一頓搜刮。
他們麵色兇狠,態度囂張:“還不放手,老子征調牛羊,是看的起你!”
“在不放手,老子摔死你...”
衛所狗腿子很勇猛,心中更是狠辣,他們衝進匈奴人的圍欄,將裏麵的牛羊與草料,一一拖走。
羊群咩咩,嚎叫中夾雜著一些牧民的哀求:“求求你們,給俺留個種,留一頭就好!”
“求求您了,留一頭母羊,來年俺一定給各位大人,上貢更多的羊....”
“大人,求求您了,您開開恩吧....”
這北地苦寒,他們四處遷徙,養這些牛羊不容易,那是頂著風雪辛苦,才積蓄了百十頭牛羊。
如今狗腿子來了,全部征調一個種也不留,那他們就真的一夜迴到解放前,要繼續過著啃草根的日子。
匈奴人中,窮苦大眾同樣多矣,有自牧民,也有牧奴,區別與標誌,就是有無自己的牛羊和草場。
像這種有百十頭牛羊的牧民,絕對屬於貴族以下,貧民以上的階層,屬於中層富民...
所以衛所的奴奸們,往往會優先,照顧他們...
是的,沒有看錯,既然有漢奸,日奸牛奸,同樣可以有奴奸。
每個族群中,總有那麽些見風使舵,投靠其他勢力,欺壓同族的狗腿子。
這些人幹起事來,往往比夏軍這個主子還要狠辣,還要無底線,還要殘暴徹底。
畢竟能拋棄同胞,擁抱新主的家夥,本身就沒有什麽底線可言,指望他們有同情心,不是不可以。
此刻麵對曾經的族眾,他們中很多人做的更絕,也沒有什麽顧忌,說一句肆意妄為也不誇張。
奴奸有些氣急敗壞,一鞭子將人抽開,喝罵道:“他釀的,一群賤奴,還不放手!”
“逢大人的命令,你也敢違抗,也敢違逆...”
“是不是覺得爺爺的刀子,不夠鋒利了?還是覺得我等比衛所大人更好欺負?”
“爾等想死,會有人成全你們....”
奴奸們,牽牛趕羊,手腳麻利無比,任由牧民們如何哀嚎,狗腿子們都無動於衷。
“鐺郎朗!”一陣鍋碗瓢盆作響,有尖嘴猴腮的奴奸從草棚內走了出來。
他邊走,邊罵罵咧咧:“他釀的,這群奴民還真富有!”
“除了陶罐,竟然還有銅鍋,今日能開個葷了....”
他身材消瘦,雙臂各抱一個金屬銅器,手裏拿著陶罐小鍋,罵罵咧咧的的就要離開。
逢總管,可是下了任務指標的,每個區域,大概能抄掠多少牛羊,和金鐵,都有估算...
若完不成任務,奴奸們也要吃苦頭,但若超額完成,那就是吃肉喝湯,賞大餐...
一名匈奴婦女,光著身子,哭嚎著從帳篷中爬了出來:“大爺,您不能這樣,牛羊我們不要了,求求您把鍋還給俺吧....”
寒冬臘月,冰天雪地中,婦女絲毫顧不得身上寒冷,在冷風中瑟瑟哀求...
“砰咚!”那奴奸可能是個暴躁脾氣,被匈奴人擾煩了。
他一把將手中的金屬銅罐,砸在喋喋不休的婦人頭上,瞬間血流不止,倒在冰天雪地中,映的殷紅。
如此兇狠的行為,也將周圍的匈奴牧民,嚇得惴惴不安,大氣不敢喘...
說來悲哀,匈奴人原本的底線,是希望留一個母羊做種,打算來年再生好多羊從頭開始。
但是當奴奸們,將他們的鍋碗瓢盆,都要拿走時,他們的底線又變為留一個鍋就好。
這可能就是,底層羔羊,烙印在骨子裏的秉性吧。
若哪一天,奴奸們要搶走他們的女人和孩子,他們還在考慮,到底是留女人還是孩子,這是個問題...
可惜奴奸們,根本不給他們墨跡,他們是成年人,是有思想有道德的奴奸,他們全都要。
不但要牽走牛羊,連匈奴人家裏的口糧,和煮飯的物什都拿走。
因為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匈奴人乖乖遷往聚集地,乖乖順從聽話...
總督府已經下了死命令,十日之內,方圓百裏內的部落,無論大小,必需遷往北方聚落...
若是給這些牧民留下希望,留下生存的可能,奴奸們的任務,便遙遙無期...
所以,無論是為了完成搜掠任務的指標,還是逼迫匈奴部族答應遷徙...
奴奸們,都要將總督府的法令,貫徹落實,執行到底...
雖然此舉,可能會導致河套,再次血流成河,屍積原野。
但逢紀卻依然做了,促使他下定決心的,除了主公的態度之外。
還有王充那句,生肉的滋味,侯爺可是親自嚐過的...
逢紀雖采納了王充的建議,但具體細節的實施卻謹而又慎,慎之又慎。
首先就是,逢紀等人並沒有一開始,便剝奪頭人的牛羊與部眾。
而是以商議要事的名義,將東西南北,各部大小頭人召集在一起,趁機將他們與心腹部眾分離。
那句話,咋說的,來開會,既然來了,自然好好款待,就不要走了...
在這期間,逢紀先後打了個時間,差派遣一眾手下,以匯兵王庭的理由,將河套平原內,各部青壯勇士,召集征調......
然後伺機,將這些群龍無首的部眾,武裝解除,打亂編製,更換甲胄,收繳刀兵。
然後以各種名目與理由,逐漸將這些失去青壯主力,各部族中的戰馬征辟,乃至牛羊牲畜,統一圈屬管理。
有些事經不起試探,匈奴各部頭人擔心的情況終究發生了,從他們表麵上答應放棄奴隸,底線被突破之後。
以逢紀為首的,總督府文武,便得寸進尺,武器、鎧甲、戰馬、牛羊、糧草、乃至最後的鍋碗瓢盆,等大小家當,陸陸續續被抄沒管理。
如此行徑,自然也激起了,各部落的強烈反抗...
匈奴人,隻是迫於形勢,才臣服於李屠夫,但這並不代表匈奴人沒有血性。
相反這些生活在北地邊塞的漢子,大多剽悍桀驁,加上族中不禁刀兵,大大小小的部落,就相當於一個個諸侯武裝。
逢總管等人打亂部眾的行為,不但掘了頭人權貴們的底線...
收沒私產牲畜的行為,更觸動了底層牧民的根...
這種情況下,所遇到的阻力,可以想象有多大...
好在,逢紀早有準備,先一步,將這些部族中的,大部分青壯,征調抽離...
缺少了大部分都青壯武裝,哪怕有一些漏網之魚,各地衛所和狗腿子,想來也能快速鎮壓...
黃河畔,北部大營,一隊匈奴狗腿子,領著衛所軍爺新下的命令,開始在族中耀武揚威,肆虐族裏。
“狗東西,統統放手!”匈奴人的聚集地內,三四名囂張的狗腿子,踹開匈奴牧欄,一頓搜刮。
他們麵色兇狠,態度囂張:“還不放手,老子征調牛羊,是看的起你!”
“在不放手,老子摔死你...”
衛所狗腿子很勇猛,心中更是狠辣,他們衝進匈奴人的圍欄,將裏麵的牛羊與草料,一一拖走。
羊群咩咩,嚎叫中夾雜著一些牧民的哀求:“求求你們,給俺留個種,留一頭就好!”
“求求您了,留一頭母羊,來年俺一定給各位大人,上貢更多的羊....”
“大人,求求您了,您開開恩吧....”
這北地苦寒,他們四處遷徙,養這些牛羊不容易,那是頂著風雪辛苦,才積蓄了百十頭牛羊。
如今狗腿子來了,全部征調一個種也不留,那他們就真的一夜迴到解放前,要繼續過著啃草根的日子。
匈奴人中,窮苦大眾同樣多矣,有自牧民,也有牧奴,區別與標誌,就是有無自己的牛羊和草場。
像這種有百十頭牛羊的牧民,絕對屬於貴族以下,貧民以上的階層,屬於中層富民...
所以衛所的奴奸們,往往會優先,照顧他們...
是的,沒有看錯,既然有漢奸,日奸牛奸,同樣可以有奴奸。
每個族群中,總有那麽些見風使舵,投靠其他勢力,欺壓同族的狗腿子。
這些人幹起事來,往往比夏軍這個主子還要狠辣,還要無底線,還要殘暴徹底。
畢竟能拋棄同胞,擁抱新主的家夥,本身就沒有什麽底線可言,指望他們有同情心,不是不可以。
此刻麵對曾經的族眾,他們中很多人做的更絕,也沒有什麽顧忌,說一句肆意妄為也不誇張。
奴奸有些氣急敗壞,一鞭子將人抽開,喝罵道:“他釀的,一群賤奴,還不放手!”
“逢大人的命令,你也敢違抗,也敢違逆...”
“是不是覺得爺爺的刀子,不夠鋒利了?還是覺得我等比衛所大人更好欺負?”
“爾等想死,會有人成全你們....”
奴奸們,牽牛趕羊,手腳麻利無比,任由牧民們如何哀嚎,狗腿子們都無動於衷。
“鐺郎朗!”一陣鍋碗瓢盆作響,有尖嘴猴腮的奴奸從草棚內走了出來。
他邊走,邊罵罵咧咧:“他釀的,這群奴民還真富有!”
“除了陶罐,竟然還有銅鍋,今日能開個葷了....”
他身材消瘦,雙臂各抱一個金屬銅器,手裏拿著陶罐小鍋,罵罵咧咧的的就要離開。
逢總管,可是下了任務指標的,每個區域,大概能抄掠多少牛羊,和金鐵,都有估算...
若完不成任務,奴奸們也要吃苦頭,但若超額完成,那就是吃肉喝湯,賞大餐...
一名匈奴婦女,光著身子,哭嚎著從帳篷中爬了出來:“大爺,您不能這樣,牛羊我們不要了,求求您把鍋還給俺吧....”
寒冬臘月,冰天雪地中,婦女絲毫顧不得身上寒冷,在冷風中瑟瑟哀求...
“砰咚!”那奴奸可能是個暴躁脾氣,被匈奴人擾煩了。
他一把將手中的金屬銅罐,砸在喋喋不休的婦人頭上,瞬間血流不止,倒在冰天雪地中,映的殷紅。
如此兇狠的行為,也將周圍的匈奴牧民,嚇得惴惴不安,大氣不敢喘...
說來悲哀,匈奴人原本的底線,是希望留一個母羊做種,打算來年再生好多羊從頭開始。
但是當奴奸們,將他們的鍋碗瓢盆,都要拿走時,他們的底線又變為留一個鍋就好。
這可能就是,底層羔羊,烙印在骨子裏的秉性吧。
若哪一天,奴奸們要搶走他們的女人和孩子,他們還在考慮,到底是留女人還是孩子,這是個問題...
可惜奴奸們,根本不給他們墨跡,他們是成年人,是有思想有道德的奴奸,他們全都要。
不但要牽走牛羊,連匈奴人家裏的口糧,和煮飯的物什都拿走。
因為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匈奴人乖乖遷往聚集地,乖乖順從聽話...
總督府已經下了死命令,十日之內,方圓百裏內的部落,無論大小,必需遷往北方聚落...
若是給這些牧民留下希望,留下生存的可能,奴奸們的任務,便遙遙無期...
所以,無論是為了完成搜掠任務的指標,還是逼迫匈奴部族答應遷徙...
奴奸們,都要將總督府的法令,貫徹落實,執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