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長城內外,銀裝素裹,原馳蠟象,分外妖嬈。


    “唿唿!”十二月的北方,寒風肆虐,雪花漫天。


    一隊長長的車旅,在白茫茫的草原上,頂著風雪艱難前行!


    “風雪太大,大人我們原地紮營吧!”


    一支八百人的隊伍中,有士兵騎著戰馬,來到隊伍中的馬車旁,大聲詢問。


    “唿!逢紀聽到聲音探出頭來,裹了裹身上的虎皮大衣。


    他招手,詢問道:“德容,還有多久才能到達目的地!”


    “嘩啦!”積雪如鵝毛,張即抬頭看了看四周環境。


    隻見周圍,除了雪,就是白,刺的人眼茫茫。


    但他不敢怠慢,而是大聲答道:“迴大人,看地形,也就是兩個時辰的路程了,天黑之前一定能到!”


    “不要停,繼續趕路...”逢紀揮手,示意車隊繼續前行。


    這隊車商,自然是李信的士兵假扮的,由心腹謀士逢紀帶隊,此行深入北地不毛,自有其任務所在。


    隊伍中,馬車上一摞摞嶄新木箱堆積,車轍深陷,需要數匹戰馬才能在雪地中拖動,可見物資沉重。


    “咕嘟!”逢紀伸手拿過酒囊狠灌了一口濁酒,辛辣的滋味直入心腸,身體內冷氣被驅散,方才感覺好受不少。


    他猛搓了把有些凍僵的臉龐,不由暗罵這鬼天氣,真不知道鮮卑人,是怎麽在等寒冬中活下來的。


    怪不得,大漢屢次北伐,皆以失敗告終,單是這惡劣的環境,就能讓大軍死傷慘重...


    北方的冷不似南國,逢紀這種過慣了中原風光的文人士子,自然承受不了這等苦寒。


    “為了主公大業,這點苦算得了什麽!”


    風雪中,逢紀硬頂著西伯利亞寒流,心中自我安慰。


    八百人的隊伍,士兵們大都裹了兩層狼皮襖,但仍擋不住冷風侵襲,在馬背上瑟瑟發抖。


    就連逢紀這種內襯鵝絨,外披虎皮大襖,躲在馬車裏的家夥都受不了,更何況他們了。


    好在都是氣血旺盛的猛士,此行雖然艱難, 但也能撐下去。


    “轟踏踏!”大地北方,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鵝毛風雪中,一隊三千人的騎兵,逐漸顯露出朦朧的身影!


    這是一夥鮮卑騎兵,裹著風雪,迅速圍攏上來。


    “希律律!”戰馬打著響鼻,一名魁梧的青年將領,迅速翻身下馬。


    他身材高大,眸光炯炯,顧盼之間有神光。


    咯吱吱,積雪難行,一腳一個雪窩,陷的很深。


    他走到隊伍前方,操著一口熟練的漢語高喊道:“貴客遠來,我家大人特派吾等前來接應!”


    “好,我等先行...”逢紀也不廢話,直接讓人駕車打馬,加快速度。


    並州方麵,早在逢紀北行之前,便已經派人與鮮卑通過氣了。


    所以車隊才能,在這險惡的北方雪原,安全穿過一個個部落。


    當他們抵達中部鮮卑大營地界時,大人慕容威,便派心腹大將軻比能前來接洽。


    逢紀此來,就是為了與鮮卑人商議結盟之事,順便再采購一些戰馬,積蓄實力。


    相比於沒落的匈奴人,鮮卑人現在是名副其實的北方霸主,打遍大漠無敵手,就連漢庭都屢次在其手上吃過虧。


    霸主鮮卑是繼匈奴之後,在北部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興起於大興安嶺,起源於東胡族,分布在長城以北。


    匈奴分裂後,鮮卑逐漸擺脫其控製,到了建武二十五年,鮮卑這才與漢朝互通使者往來,此後,鮮卑與漢時戰時和。


    直到桓帝時,鮮卑終於誕生了一尊梟雄般的領袖--檀石槐,在彈汗山歠仇水畔建立王庭,繼冒頓之後,第二個得長生天正統的部族。


    特別是檀石槐在統一鮮卑後,野心開始膨脹,向南不斷劫掠漢朝的邊境郡縣,北邊抗拒丁零,東方擊退夫餘,西麵進擊烏孫。


    據匈奴的故地,兼北方大漠,東西長達一萬四千多裏,南北寬七千多裏,山川水澤和鹽池都在其管轄範圍之內。


    延熹二年,鮮卑入侵雁門,殺死邊民數萬,大肆搶掠後揚長而去,延熹六年夏,鮮卑騎兵入侵遼東屬國。


    延熹九年,鮮卑竟然分派數萬騎兵,侵犯長城沿邊九郡,並且殺害擄掠官吏百姓。


    漢廷震怒,派張奐率兵出擊,鮮卑聞訊後急忙出塞離去。


    漢朝對鮮卑長期的襲擾感到憂慮,但又沒法製止,就派使者持印綬封檀石槐為王,想同他和親,但檀石槐不受,而且入侵掠奪越來越嚴重。


    熹平六年八月,漢靈帝派烏丸校尉夏育由高柳出發,破鮮卑中郎將田晏由雲中出發,匈奴中郎將臧旻率領南匈奴單於由雁門出發。


    各自率領騎兵萬人,步兵數萬,分兵三路出邊塞,深入鮮卑國土二千餘裏。


    檀石槐命令東、中、西等三部首領各自率領部眾迎戰,夏育等人遭到慘敗,甚至連符節和輜重都全部喪失,各自帶領騎兵數十人逃命奔迴。


    此戰漢軍死者占十之七八,出征的三位將領,被朝廷用囚車征詔下獄。


    此後,鮮卑聲勢日隆,侵犯邊境更加肆虐,從酒泉到遼東,沿邊萬裏之地,均遭受毒害...


    然靈帝光和四年,一代天驕檀石槐突然去世,年僅四十五歲...


    直至和連繼任大單於之位,因德才不備,能力不足,鮮卑十二部不服。


    特別是東、西、中三部大人野心勃勃,亦想要爭單於之位,內部情勢便每況愈下...


    可以說,此時的霸主鮮卑,即強盛又虛弱。


    強盛的是,檀石槐死亡不過三四年,但留下疆域萬裏,地極遼闊,底蘊深厚,人口眾多,控弦之士百萬眾。


    虛弱的是,十二部大人,明爭暗鬥,互不信任,有分裂之勢...


    逢紀望著北方連綿無際的白色鼓包,心中感慨萬千,不知此行對於主公是福還是禍。


    南方天朝正統大漢內亂不暇,北方天生正統鮮卑內部,同樣勾心鬥角無暇他顧。


    而主公,此番遣使北行,將其目光引向南方,禍福未知...


    但這些都是以後的事,他當下要做的,是如何完成此行目的,完成主公交待的任務。


    逢紀此番出使北方,目的隻有三個,其一是想與鮮卑人結盟,借勢對抗匈奴人。


    其二是向其購買戰馬人口擴充實力,三是想打通雙方商道,互通有無,互惠互利...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