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個小孩兒如此指責,宋紹謙絲毫沒有惱怒,他眸中難掩愧疚和懊悔,看著秦昭說:“是宋叔叔不好,對不起你義母,對不起彥兒兄妹,但……
但有的時候,人往往不得不做出自己不願做,不想做的選擇。或許在做這個選擇前,還有更好的法子去解決自己麵臨的困境,可是……可是宋叔叔不夠勇敢,不過果斷,因此,隻能用自以為最合適的法子去保全自己在意的人。”
宋紹謙知道,在一個孩子麵前,且這個孩子是別人家的,他其實完全沒必要迴應對方,然,事情既已發生,如若逃避,不敢勇於麵對自己的過錯,那他……那他還有什麽資格被兒女們喊一聲爹爹?
“昭哥。”
宋楓彥小正太輕喚秦昭一聲,希望秦昭不要再指責他爹,畢竟他爹是長輩,且他娘有說過不怨他爹,說他爹當時不把他們送出府,沒準他們都會是在那個大宅子裏。
看了眼宋楓彥小正太,秦昭抿唇,沒再言語。夜裏臨就寢前,宋楓彥小正太悄悄到秦昭屋裏:“昭哥……”
兩個小家夥麵對麵站著,宋楓彥小正太仰著頭,迎上秦昭的視線:“我沒有生你的氣。”
秦昭不解:“……”
宋楓彥小正太解釋:“你說我爹那些話我沒有生氣,我就是覺得我和弟弟妹妹在場,你那些話會讓我爹不免有些難堪,還有,萬一被人聽到,難保不會傳出你不敬長輩這樣的閑言碎語。”
秦昭像小大人似的揉揉宋楓彥小正太的腦袋,扯開唇角笑了笑:“就為那點事不睡覺專門跑過來向我說對不起?”
宋楓彥輕輕“嗯”了聲。
“我也隻是一時沒忍住,才在宋叔麵前有些失禮,該說對不起的是我。”
再次揉揉宋楓彥小正太的眼睛,秦昭牽著對方的手兩人坐到床邊:“宋叔叔就算做得不對,作為晚輩,也沒我說嘴的地方,還望彥弟原諒我對宋叔的不敬之處。”
宋楓彥小正太搖搖頭,眼神真摯,語氣誠懇:“昭哥是為我娘為我和弟弟妹妹抱不平,我很感動,是真一點都沒生你的氣。”
聞言,秦昭攬住宋楓彥小正太的肩膀緊了緊,繼而沉默片刻,嗓音明顯透著落寞說:“其實我看得出來,宋叔叔比我爹要好一些……”
腦中躍出曾經被昌國公鞭打罰跪祠堂的畫麵,秦昭稚嫩的嗓音不由有些發啞:“我生下來沒多久娘就病逝,五歲的時候祖母也因病過世……
從那時起,我開始被繼母苛待,她把我娘和我祖母留給我的人要麽發賣要麽打發到莊子上,打著為我好的名義,日日讓丫鬟小廝還有老媽子看著我,
用的膳食是粗茶淡飯,說是幫我養成節儉樸素的好習慣,說可以避免我日後遇事時因一時貪口腹之欲造成大的過錯。我不在自己是否錦衣玉食,
隻要能好好在府裏生活下去,這對我來說就已足夠。可是繼母不僅給我吃粗茶淡飯,且每晚看書或者習字到半夜,為免我提前上床入睡,
吩咐丫鬟小廝在旁守著我。夜裏沒睡好,導致我白日上課時常打盹,然後先生告訴我爹,旁邊又有我繼母抹著眼淚一個勁對我爹說都是她不好,
嘴上連連求我爹不要拿鞭子抽我,說我到底年幼,難免貪玩些……我爹是個糊塗蛋,每次一聽到我繼母那樣為我‘求情’,
就揚起鞭子抽我,如果我反抗,他會越抽越狠……我好多次都想過死,可我又不甘心,明明錯的不是我,我做什麽要去死?罰跪祠堂我跪,
用鞭子抽我我忍,但……但我一忍忍了近五年,身上的鞭傷新舊交錯,我知道我再不逃離昌國公府,十之**會活不下去。
於是……於是我強撐住力氣,想法子從我繼母那些眼線的眼皮子底下偷跑出府。那次我傷得很重,如果不是力氣實在撐不住跌倒在街上,正好跌倒在娘的馬車前麵,被娘好心帶迴府,今日怕是已經沒我了!”
眼眶泛紅,秦昭仰起頭逼退眸中的濕意,方續說:“說實話,我能有今天,能被我爹請封世子,能做太子殿下的伴讀,都是娘給我的。
娘收我做義子,等於我是承恩公府的外甥,是皇後娘娘的侄兒,是太子殿下的表弟,身份被抬高,我繼母怕了,我爹突然就覺醒了,
前者至今病臥在床,後者像是變了個人一樣,對我成日露出個笑臉,不再在後院裏和女人瞎混,每日早起與我一起在演武場鍛煉身體,
白日裏看書練字畫畫,現如今,昌國公府少了很多烏煙瘴氣,我那些庶兄弟庶姐妹,在府裏隻要遇到我,沒一個不客氣的……彥弟,我很感激娘,是娘給了我新生,給了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讓我沒有流浪在外過苦日子。”
宋楓彥抓住秦昭的手,一臉認真說:“昭哥,我和弟弟妹妹很喜歡有你這個哥哥呢,而且娘說過我們是一家人,如果你爹敢故伎重演,你那些庶出兄弟姐妹在府裏故意搞事兒,你大不了就住迴咱們自個家。”
“一個月能和娘和你還有染弟寧寧住幾天這就很好了,平日裏我需要住在昌國公府,不然,我繼母估計會覺得我怕她,我的庶出兄弟姐妹們會覺得我是個軟柿子,
而我是秦昭,是昌國公府正兒八經的嫡出公子,更是府裏的世子,沒理由連昌國公府都待不下去,給那些欺負過我的人憑白騰位置。”
“我庶兄庶妹壞,他們仗著有祖母祖父的喜歡,沒少背著府裏的長輩欺負我和弟弟妹妹,甚至罵我和弟弟是病秧子,喊我弟弟啞巴、聾子,我不喜歡他們,一點都不喜歡!”
說起自己的庶兄庶妹,宋楓彥小正太眼裏不由自主染上一抹厭惡和排斥,他抓緊秦昭的手,用很是堅定的語氣說:
“昭哥,娘說隻有自己強大起來,才不會任人欺負。而真正的強大,不僅僅是武力超強,且要有超強的腦力,這麽成長下來,那些傷害我們,欺負過我們的人,即便我們不出手,他們也會心生恐懼,無法安心過自個的日子。”
“嗯,”
秦昭點頭:“娘也有對我說起過。”
兩個小家夥聊了約莫小半個時辰,宋楓彥小正太跳下床,和秦昭別過,迴了他自個屋裏。
大雪依舊未停,今日是大朝會,葉夏有爵位在身,同時是農業部門的一個四品官,這官職不用時常上早朝,隻需在大朝會時到場即可,這不,今個天還沒亮,按照大夏王朝的規定,葉夏乘坐馬車,著一身紫色官服已抵達宮門外。
要說這官服穿在葉夏身上,是真真被葉夏穿的有模有樣,好吧,主要是官服款型不錯,質地亦不錯,另外裁剪蠻修身的,葉夏穿著全然一副俊俏少年郎樣兒。
許是礙於葉夏的女子身份,候在宮門外的文武百官,無一人靠近葉夏,對此,葉夏渾然不在意,她就那麽靜靜地站在原地,神態自若,完全不覺得另類,與眼下身處的環境格格不入。
莊嚴厚重的宮門終於向兩邊打開,文武百官聽到聲響,停止寒暄,半點不耽擱,三三兩兩走在一起的,有獨自前行的,不多會,全步入皇宮。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羅福海高聲唱和,殿內卻半晌無人說話。永康帝高坐在龍椅上,臉色微不可察地變了變,目光掃向文官隊列中的幾位大臣,淡淡啟唇:“戶部尚書,你就沒有事向朕啟奏?”
微頓須臾,看著戶部尚書出列跪在殿中央,永康帝不動聲色,目光鎖向兩位大臣:“王愛卿、李愛卿,你們呢?有沒有事向朕啟奏?”
被永康帝點名的兩位大臣,心下惶恐,出列,如戶部尚書一樣跪在殿中央。他們有事起奏,可他們昨晚想了一宿,仍沒想出有效的法子籌措錢糧賑災。
時間點滴流逝,永康帝耐心等著被他一個個喊出隊列,跪在殿中央的大臣啟奏有關籌措賑災錢糧的措施,奈何他等了又等,
遲遲等不到他的好臣子們做聲,不由神色一沉,開口說起朝廷賑災一事,著滿朝大臣出謀劃策。隨著永康帝音落,文武百官相互間探討起來,那聲音簡直如有無數隻蚊子在“嗡嗡”。
葉夏暗自搖搖頭,從自己的站位走出,到殿中央站定,躬身捧著一本奏折,揚聲說:“啟稟皇上,針對賑災一事,微臣有幾點建議。”
在得知京城附近好幾個縣出現災情那刻,永康帝有做緊急安排,譬如從京城外的駐軍調出一部分分別朝各受災縣進發,先幫著受災百姓從坍塌的房屋底下救人,
同時下旨各受災縣縣衙,開放糧倉。可是災情嚴重,各受災縣衙的糧倉,有的也出現坍塌,加之糧倉裏的糧食著實不多,
根本不夠給受災百姓們發個十天半月,好吧,別說十天半月,就是每戶發放兩天的口糧都難做到,基於此,永康帝才在接到各受災縣的急報後,
著戶部官員想轍,看看能不能有什麽好的法子,解決各受災縣的災情,結果卻被氣得夠嗆。原以為今日能聽到什麽好法子,
熟料,被他昨日宣召過的幾名官員,一個個跪地靜若暗忖,要不是定力夠好,永康帝簡直要被他的這些好臣子給氣笑。
在永康帝眼神示意下,羅福海走到葉夏近前,結果葉夏手上捧著的折子,轉身邁著小碎步到永康帝麵前,將折子呈上。
一目十行,永康帝看完葉夏的奏折,尤為驚訝:“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募捐?”
聽到永康帝的低喃聲,葉夏眸中神光清透沉靜,清越的嗓音緩緩溢出唇齒:“百姓是國家的基石,現今京城附近各縣的百姓因大雪導致房屋坍塌,
災情嚴重,這種時候,急需要朝廷進行賑災,但在朝廷力所不及時,我大夏從上到下若同心協力,給受災的百姓捐助銀錢和各種物資,那麽再大的災情都會得以解決。”
說到這,葉夏從袖中掏出一遝銀票,捧在手上:“微臣今日願捐銀一萬兩、捐大米一百石、捐禦寒皮毛百張、捐治療風寒的藥丸兩百瓶。”
殿內朝臣們聽葉夏如是說著,發出好一陣吸氣聲,然,葉夏絲毫沒受到影響,續說:“另外,皇上可以擬定幾個類似‘樂善好施’這樣的牌匾,獎勵民間捐助物資量大的商賈……”
宛若山間清泉般的聲音在殿內迴蕩,一眾朝臣漸漸羞愧起來,深覺自己愧為男兒身!待葉夏音落,永康帝朗笑出聲:“葉卿家,你不愧是朕封的仁國公,大善!”
葉夏揖手一禮:“微臣隻是做了自己能力所及之事,當不得皇上如此誇讚!”
“當得,你若當不得,這朝中還有誰當得起?!”
葉夏笑笑,沒有做聲,她不缺物資,但她今日之舉,就是想看看這大夏的朝臣的凝聚力,看看這大夏朝臣對百姓們是否有愛護之心,如若滿朝文武官員沒有被她的舉動帶動起來,那她敢斷言,大夏王朝的國祚必撐不了多久。
“皇上,臣願捐銀兩萬兩、大米五十石、禦寒皮毛兩百張!”
夏墨寒走出隊列,揖手向永康帝報出自己欲捐助的銀錢和物資,緊跟著,葉二哥出列,代表承恩公府捐助。皇上新封的仁國公大手筆捐銀捐物資,
皇上的胞弟靖王和承恩公府的葉大人亦相繼捐銀捐物資,且三人捐出的銀錢和物資都不少,文武百官一個個低頭,琢磨自己該捐多少,又能捐多少。
“皇上,臣捐銀兩千兩,另外,臣迴府後悔著夫人動員府中諸人捐出多的禦寒衣物。”
一家境還算殷實的三品官出隊列報出他要捐的銀錢和物資。羅福海驗完葉夏捐銀票額,在永康帝示意下做好記錄,又迅速記下靖王夏墨寒和葉二哥要捐的銀錢和物資數量,
接著很快記錄那位三品官的捐銀額度和要捐出的物資,僅僅片刻,朝中官員一個個爭前恐後報出自己要捐多少銀錢,要捐什麽樣的物資。
品階低,家境貧寒的官員,即便是捐出三兩銀子,也有得到永康帝一句誇讚,心裏那叫個美滋滋。
但有的時候,人往往不得不做出自己不願做,不想做的選擇。或許在做這個選擇前,還有更好的法子去解決自己麵臨的困境,可是……可是宋叔叔不夠勇敢,不過果斷,因此,隻能用自以為最合適的法子去保全自己在意的人。”
宋紹謙知道,在一個孩子麵前,且這個孩子是別人家的,他其實完全沒必要迴應對方,然,事情既已發生,如若逃避,不敢勇於麵對自己的過錯,那他……那他還有什麽資格被兒女們喊一聲爹爹?
“昭哥。”
宋楓彥小正太輕喚秦昭一聲,希望秦昭不要再指責他爹,畢竟他爹是長輩,且他娘有說過不怨他爹,說他爹當時不把他們送出府,沒準他們都會是在那個大宅子裏。
看了眼宋楓彥小正太,秦昭抿唇,沒再言語。夜裏臨就寢前,宋楓彥小正太悄悄到秦昭屋裏:“昭哥……”
兩個小家夥麵對麵站著,宋楓彥小正太仰著頭,迎上秦昭的視線:“我沒有生你的氣。”
秦昭不解:“……”
宋楓彥小正太解釋:“你說我爹那些話我沒有生氣,我就是覺得我和弟弟妹妹在場,你那些話會讓我爹不免有些難堪,還有,萬一被人聽到,難保不會傳出你不敬長輩這樣的閑言碎語。”
秦昭像小大人似的揉揉宋楓彥小正太的腦袋,扯開唇角笑了笑:“就為那點事不睡覺專門跑過來向我說對不起?”
宋楓彥輕輕“嗯”了聲。
“我也隻是一時沒忍住,才在宋叔麵前有些失禮,該說對不起的是我。”
再次揉揉宋楓彥小正太的眼睛,秦昭牽著對方的手兩人坐到床邊:“宋叔叔就算做得不對,作為晚輩,也沒我說嘴的地方,還望彥弟原諒我對宋叔的不敬之處。”
宋楓彥小正太搖搖頭,眼神真摯,語氣誠懇:“昭哥是為我娘為我和弟弟妹妹抱不平,我很感動,是真一點都沒生你的氣。”
聞言,秦昭攬住宋楓彥小正太的肩膀緊了緊,繼而沉默片刻,嗓音明顯透著落寞說:“其實我看得出來,宋叔叔比我爹要好一些……”
腦中躍出曾經被昌國公鞭打罰跪祠堂的畫麵,秦昭稚嫩的嗓音不由有些發啞:“我生下來沒多久娘就病逝,五歲的時候祖母也因病過世……
從那時起,我開始被繼母苛待,她把我娘和我祖母留給我的人要麽發賣要麽打發到莊子上,打著為我好的名義,日日讓丫鬟小廝還有老媽子看著我,
用的膳食是粗茶淡飯,說是幫我養成節儉樸素的好習慣,說可以避免我日後遇事時因一時貪口腹之欲造成大的過錯。我不在自己是否錦衣玉食,
隻要能好好在府裏生活下去,這對我來說就已足夠。可是繼母不僅給我吃粗茶淡飯,且每晚看書或者習字到半夜,為免我提前上床入睡,
吩咐丫鬟小廝在旁守著我。夜裏沒睡好,導致我白日上課時常打盹,然後先生告訴我爹,旁邊又有我繼母抹著眼淚一個勁對我爹說都是她不好,
嘴上連連求我爹不要拿鞭子抽我,說我到底年幼,難免貪玩些……我爹是個糊塗蛋,每次一聽到我繼母那樣為我‘求情’,
就揚起鞭子抽我,如果我反抗,他會越抽越狠……我好多次都想過死,可我又不甘心,明明錯的不是我,我做什麽要去死?罰跪祠堂我跪,
用鞭子抽我我忍,但……但我一忍忍了近五年,身上的鞭傷新舊交錯,我知道我再不逃離昌國公府,十之**會活不下去。
於是……於是我強撐住力氣,想法子從我繼母那些眼線的眼皮子底下偷跑出府。那次我傷得很重,如果不是力氣實在撐不住跌倒在街上,正好跌倒在娘的馬車前麵,被娘好心帶迴府,今日怕是已經沒我了!”
眼眶泛紅,秦昭仰起頭逼退眸中的濕意,方續說:“說實話,我能有今天,能被我爹請封世子,能做太子殿下的伴讀,都是娘給我的。
娘收我做義子,等於我是承恩公府的外甥,是皇後娘娘的侄兒,是太子殿下的表弟,身份被抬高,我繼母怕了,我爹突然就覺醒了,
前者至今病臥在床,後者像是變了個人一樣,對我成日露出個笑臉,不再在後院裏和女人瞎混,每日早起與我一起在演武場鍛煉身體,
白日裏看書練字畫畫,現如今,昌國公府少了很多烏煙瘴氣,我那些庶兄弟庶姐妹,在府裏隻要遇到我,沒一個不客氣的……彥弟,我很感激娘,是娘給了我新生,給了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讓我沒有流浪在外過苦日子。”
宋楓彥抓住秦昭的手,一臉認真說:“昭哥,我和弟弟妹妹很喜歡有你這個哥哥呢,而且娘說過我們是一家人,如果你爹敢故伎重演,你那些庶出兄弟姐妹在府裏故意搞事兒,你大不了就住迴咱們自個家。”
“一個月能和娘和你還有染弟寧寧住幾天這就很好了,平日裏我需要住在昌國公府,不然,我繼母估計會覺得我怕她,我的庶出兄弟姐妹們會覺得我是個軟柿子,
而我是秦昭,是昌國公府正兒八經的嫡出公子,更是府裏的世子,沒理由連昌國公府都待不下去,給那些欺負過我的人憑白騰位置。”
“我庶兄庶妹壞,他們仗著有祖母祖父的喜歡,沒少背著府裏的長輩欺負我和弟弟妹妹,甚至罵我和弟弟是病秧子,喊我弟弟啞巴、聾子,我不喜歡他們,一點都不喜歡!”
說起自己的庶兄庶妹,宋楓彥小正太眼裏不由自主染上一抹厭惡和排斥,他抓緊秦昭的手,用很是堅定的語氣說:
“昭哥,娘說隻有自己強大起來,才不會任人欺負。而真正的強大,不僅僅是武力超強,且要有超強的腦力,這麽成長下來,那些傷害我們,欺負過我們的人,即便我們不出手,他們也會心生恐懼,無法安心過自個的日子。”
“嗯,”
秦昭點頭:“娘也有對我說起過。”
兩個小家夥聊了約莫小半個時辰,宋楓彥小正太跳下床,和秦昭別過,迴了他自個屋裏。
大雪依舊未停,今日是大朝會,葉夏有爵位在身,同時是農業部門的一個四品官,這官職不用時常上早朝,隻需在大朝會時到場即可,這不,今個天還沒亮,按照大夏王朝的規定,葉夏乘坐馬車,著一身紫色官服已抵達宮門外。
要說這官服穿在葉夏身上,是真真被葉夏穿的有模有樣,好吧,主要是官服款型不錯,質地亦不錯,另外裁剪蠻修身的,葉夏穿著全然一副俊俏少年郎樣兒。
許是礙於葉夏的女子身份,候在宮門外的文武百官,無一人靠近葉夏,對此,葉夏渾然不在意,她就那麽靜靜地站在原地,神態自若,完全不覺得另類,與眼下身處的環境格格不入。
莊嚴厚重的宮門終於向兩邊打開,文武百官聽到聲響,停止寒暄,半點不耽擱,三三兩兩走在一起的,有獨自前行的,不多會,全步入皇宮。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羅福海高聲唱和,殿內卻半晌無人說話。永康帝高坐在龍椅上,臉色微不可察地變了變,目光掃向文官隊列中的幾位大臣,淡淡啟唇:“戶部尚書,你就沒有事向朕啟奏?”
微頓須臾,看著戶部尚書出列跪在殿中央,永康帝不動聲色,目光鎖向兩位大臣:“王愛卿、李愛卿,你們呢?有沒有事向朕啟奏?”
被永康帝點名的兩位大臣,心下惶恐,出列,如戶部尚書一樣跪在殿中央。他們有事起奏,可他們昨晚想了一宿,仍沒想出有效的法子籌措錢糧賑災。
時間點滴流逝,永康帝耐心等著被他一個個喊出隊列,跪在殿中央的大臣啟奏有關籌措賑災錢糧的措施,奈何他等了又等,
遲遲等不到他的好臣子們做聲,不由神色一沉,開口說起朝廷賑災一事,著滿朝大臣出謀劃策。隨著永康帝音落,文武百官相互間探討起來,那聲音簡直如有無數隻蚊子在“嗡嗡”。
葉夏暗自搖搖頭,從自己的站位走出,到殿中央站定,躬身捧著一本奏折,揚聲說:“啟稟皇上,針對賑災一事,微臣有幾點建議。”
在得知京城附近好幾個縣出現災情那刻,永康帝有做緊急安排,譬如從京城外的駐軍調出一部分分別朝各受災縣進發,先幫著受災百姓從坍塌的房屋底下救人,
同時下旨各受災縣縣衙,開放糧倉。可是災情嚴重,各受災縣衙的糧倉,有的也出現坍塌,加之糧倉裏的糧食著實不多,
根本不夠給受災百姓們發個十天半月,好吧,別說十天半月,就是每戶發放兩天的口糧都難做到,基於此,永康帝才在接到各受災縣的急報後,
著戶部官員想轍,看看能不能有什麽好的法子,解決各受災縣的災情,結果卻被氣得夠嗆。原以為今日能聽到什麽好法子,
熟料,被他昨日宣召過的幾名官員,一個個跪地靜若暗忖,要不是定力夠好,永康帝簡直要被他的這些好臣子給氣笑。
在永康帝眼神示意下,羅福海走到葉夏近前,結果葉夏手上捧著的折子,轉身邁著小碎步到永康帝麵前,將折子呈上。
一目十行,永康帝看完葉夏的奏折,尤為驚訝:“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募捐?”
聽到永康帝的低喃聲,葉夏眸中神光清透沉靜,清越的嗓音緩緩溢出唇齒:“百姓是國家的基石,現今京城附近各縣的百姓因大雪導致房屋坍塌,
災情嚴重,這種時候,急需要朝廷進行賑災,但在朝廷力所不及時,我大夏從上到下若同心協力,給受災的百姓捐助銀錢和各種物資,那麽再大的災情都會得以解決。”
說到這,葉夏從袖中掏出一遝銀票,捧在手上:“微臣今日願捐銀一萬兩、捐大米一百石、捐禦寒皮毛百張、捐治療風寒的藥丸兩百瓶。”
殿內朝臣們聽葉夏如是說著,發出好一陣吸氣聲,然,葉夏絲毫沒受到影響,續說:“另外,皇上可以擬定幾個類似‘樂善好施’這樣的牌匾,獎勵民間捐助物資量大的商賈……”
宛若山間清泉般的聲音在殿內迴蕩,一眾朝臣漸漸羞愧起來,深覺自己愧為男兒身!待葉夏音落,永康帝朗笑出聲:“葉卿家,你不愧是朕封的仁國公,大善!”
葉夏揖手一禮:“微臣隻是做了自己能力所及之事,當不得皇上如此誇讚!”
“當得,你若當不得,這朝中還有誰當得起?!”
葉夏笑笑,沒有做聲,她不缺物資,但她今日之舉,就是想看看這大夏的朝臣的凝聚力,看看這大夏朝臣對百姓們是否有愛護之心,如若滿朝文武官員沒有被她的舉動帶動起來,那她敢斷言,大夏王朝的國祚必撐不了多久。
“皇上,臣願捐銀兩萬兩、大米五十石、禦寒皮毛兩百張!”
夏墨寒走出隊列,揖手向永康帝報出自己欲捐助的銀錢和物資,緊跟著,葉二哥出列,代表承恩公府捐助。皇上新封的仁國公大手筆捐銀捐物資,
皇上的胞弟靖王和承恩公府的葉大人亦相繼捐銀捐物資,且三人捐出的銀錢和物資都不少,文武百官一個個低頭,琢磨自己該捐多少,又能捐多少。
“皇上,臣捐銀兩千兩,另外,臣迴府後悔著夫人動員府中諸人捐出多的禦寒衣物。”
一家境還算殷實的三品官出隊列報出他要捐的銀錢和物資。羅福海驗完葉夏捐銀票額,在永康帝示意下做好記錄,又迅速記下靖王夏墨寒和葉二哥要捐的銀錢和物資數量,
接著很快記錄那位三品官的捐銀額度和要捐出的物資,僅僅片刻,朝中官員一個個爭前恐後報出自己要捐多少銀錢,要捐什麽樣的物資。
品階低,家境貧寒的官員,即便是捐出三兩銀子,也有得到永康帝一句誇讚,心裏那叫個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