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雞沒被咬死,小鬆沒想傷它。


    或是從小在李徹身邊長大的緣故,相比於它老媽,小鬆的野性顯然要小許多。


    除非李徹下令,它絕不會無緣無故攻擊其他生物,更別提人了。


    當然,聽話不代表它沒了野性。


    那張沒事就要吐個舌頭、賣個萌的血盆虎口,也能一口咬下蠻人的腦袋。


    李徹訓斥了幾句,小鬆便委屈巴巴地將含在嘴裏的火雞吐了出去。


    雖未傷到火雞,但舌頭上的倒刺難免刮下來一地雞毛,火雞身上剩下的毛也被口水打了個浸濕。


    火雞嚇得六神無主,‘咯咯咯’地在院中胡亂跑跳。


    李徹伸手輕緩地撫著小鬆的脊背,笑道:“乖,那雞又不好吃,晚上給你宰隻羊,打打牙祭。”


    諸葛哲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殿下倒是將這兩隻山君養得頗通人性,臣聽聞哪怕是尋常狸奴都很難養熟,不知殿下是如何做到的?”


    李徹微微一笑:“哪有什麽方法,無非是以心待之。”


    諸葛哲怔了怔,不由得撫掌稱妙。


    中飯是在王府吃的,但不止有諸葛哲一人。


    臨近飯點,大臣們像是約好了一般,三三兩兩前來向李徹匯報工作。


    看來‘內閣’這個餅畫得頗有成效,本就勤政的奉國大臣竟是變得更加勤政了。


    當然,也有可能單純是來蹭飯的。


    李徹自是不會虧待一眾肱骨之臣,當即宰了兩隻羊,並拿出了珍藏的番邦特產,好生招待。


    一時間賓盡主歡,君臣相得。


    接下來一段時間,朝陽城上下都保持著高昂的工作氛圍,變法開始一點一點推行。


    首先改革的便是官製。


    細數曆史上的成功改革,剛需條件都是政治清明,官場穩定,行政有效率。


    藩王的那套官製太過簡陋不說,辦事效率也是極差。


    改製後的奉國官製仍采用大慶的‘六部’製度,但李徹也在此之上做了些許改動。


    廢除左右長史,六部開始各為分署,保留一定的權力的同時,直接向李徹負責。


    吏部執掌用人權,負責官吏考選、授職。


    戶部掌奉國財務,農事也歸其所屬。


    禮部掌禮儀、祭祀,兼及學校、考試及外事。


    兵部掌軍隊調動、訓練。


    刑部主管司法和治安。


    工部掌工程水利、屯田營造等。


    李徹又封賈邈為吏部主事,桓浩然為戶部主事,王錫為禮部主事,賀從龍為兵部主事,王四春為刑部主事,王崇簡為工部主事。


    其中賈邈是第一批跟著李徹來到奉國的文官,也是腦袋上套過麻袋的從龍之臣。此人才學一般,但品德高尚,在官吏中頗有名聲。


    桓浩然是陶潛首徒,桃源派大師兄。其性格內斂,辦事穩妥,入仕後幫著處理了不少政務,頗受李徹的信賴。


    賀從龍、王四春皆是武將出身,但其功績和能力皆是足夠,選他們兩人也算是李徹對朝堂文武的一種平衡。


    還有王錫、王崇簡父子同朝為官,又分別身居禮部、工部主事高位,被官吏們當做美談傳頌。


    還有諸葛哲、霍端孝、陶潛三人入閣,成為奉國第一批閣臣。


    入閣便有了對政事的決策權,而不像是六部主事,權力隻限於自己負責的領域。


    三人入閣,不知羨煞了多少人,但眾臣子也沒心灰意冷,畢竟內閣中還有四個閣臣虛位以待呢。


    至於其餘官員,無論是最初跟隨李徹的劉業、陳規、王羲正等人,還是後加入的王跡、齊舫等人,皆有提拔封賞。


    一時間奉國朝堂人人滿意,幹勁十足,放眼望去皆是春風拂麵的笑臉。


    唯有一人笑不出來。


    薛衛何止是笑不出來,他都快把自己嚇死了。


    雖說親王有開府建牙的權力,但這個開府也是有限製的,王府之中長史、丞、參軍、主簿等官職都有名額。


    哪裏能像李徹這樣,從頭到尾改了個幹淨,哪怕把‘戶部尚書’的職位換成了所謂的‘戶部主事’,也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奉國的六部製度,已儼然是一個超然於朝堂外的小朝廷。


    此等僭越之事,自己倒是不報上去呢,還是不報上去呢?


    薛衛當然是不敢報上去的,但他又不能欺君,李徹還非讓他給慶帝傳遞情報。


    不過薛衛是個聰明人,很快就想到了辦法。


    送給帝都的信上,隻字不提奉國變法改製之事,隻說奉國朝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奉王勤政愛民。


    說的都是實話,隻是有些事情忘了沒提而已,這就算不得欺君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冬天已徹底過去,又是一年春迴大地。


    奉國春耕開始,耕耤禮如期舉行。


    李徹挽著褲腿,親自在農田中扶著曲轅犁,耕了一段地。


    累是不累的,但他能也明顯感覺到,今年的土地比去年要肥沃鬆軟了不少。


    或許從明年開始,就不必再種大豆養地,而是可以開始大範圍種植玉米、麥、稻等主糧了。


    待到李徹走上高台,百姓們早已歡唿不止。


    和去年相比,今年台下的百姓多了何止一倍?


    不僅人數變多了,百姓們的臉上也沒了菜色,身上的衣服雖是樸素,但卻幹幹淨淨。


    在李徹看來,現在的奉國人才算是有了‘人’的模樣。


    最讓李徹感到欣慰的是,此刻沒有任何一個百姓向他頂禮跪拜。


    雖無跪拜之禮,但百姓眼中尊敬、仰慕的神色,卻是真摯得不能再真了。


    李徹隻是簡單地安撫了百姓幾句,並沒有發表什麽長篇演講。


    此刻的奉國已不需要那些形式上的東西,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人都能看清楚自己的未來。


    百姓們無需迷茫,隻要抬頭能看見飄揚的奉字王旗,便可心神安定,再無恐懼。


    這一年的初春不僅隻有春耕這一件喜事,奉國上下各級官員井然有序,朝陽城的治安、百姓生活、軍隊訓練等方方麵麵都好了許多。


    而就在這一片祥和之中,李徹迎來了一件人生大事。


    他要納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橡皮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橡皮泥並收藏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