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招安
魂穿史文恭,開局不去曾頭市 作者:九年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使者目光一掃,便認出了宋江,當初在東京宋江與宿元景相遇之時,他恰好在旁,故而有過一麵之緣。
宋江看著眼前之人,也覺得頗為眼熟。
使者上前一步,拱手行禮:
“在下奉宿太尉之命,前來麵見宋大王,有密信一封,呈與大王。”
宋江不敢有絲毫怠慢,忙與吳用一同站起身來,恭敬還禮。
使者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封用火漆封印嚴實的密信,雙手遞給宋江。
宋江伸手接過,先示意使者落座,然後屏氣斂息,緩緩打開密信。
宋江的目光急切地在信紙上掃視,初時眼神疑惑,繼而漸漸瞪大,最後竟滿是狂喜之色,雙手都微微顫抖起來。
吳用在一旁瞧得真切,心中暗自驚奇,不知這信中究竟寫了什麽機密要事,竟讓宋江如此失態。
宋江又將密信從頭到尾仔細看了兩遍,仿佛要將每一個字都刻入心底,這才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伸手將密信遞給吳用。
吳用接過密信,快速瀏覽。
隻見信中所寫,正是當初宿元景在朝堂之上向宋徽宗趙佶進言之事。
信中承諾,隻要宋江帶兵幫助朝廷剿滅了以史文恭為首的梁山一夥,朝廷便可將宋江的二龍山人馬招安,許以官職。
讓他們從此擺脫草寇之名,堂而皇之地成為朝廷命官,為國效力,建功立業,封妻蔭子,盡享榮華富貴。
吳用亦是滿臉震驚,抬頭看向宋江,二人目光交匯,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喜與猶疑交織的複雜情緒。
宋江穩了穩心神,看向使者問道:
“使者大人,太尉可有其他口信交代?”
使者微微點頭,神色恭敬地說道:
“太尉還說,此事關乎重大,需宋大王早做決斷。
如今那史文恭一夥在京東西路燒殺劫掠,無惡不作。
朝廷上下皆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若宋大王能助朝廷除此大患,日後必當加官進爵,恩寵有加。
隻是此事機密萬分,還望宋大王妥善行事,切不可走漏半點風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宋江與吳用對視一眼,心中皆是思緒萬千。
招安一事,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
大廳內氣氛凝重,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一般。
宋江坐在首位,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幾分沉思與憂慮。
他的手指有節奏地輕輕敲擊著扶手,良久,才揮揮手,示意下人將那朝廷使者帶下去休息。
待使者的身影消失在廳門之後,宋江緩緩抬起頭,目光投向吳用,嘴唇輕啟,聲音低沉而沙啞:
“加亮,此事你怎麽看?”
吳用此時也是雙眉緊蹙,站起身來,在廳中來迴踱步,手中的折扇有一下沒一下地開合著,發出輕微的“啪啪”聲。
片刻後,其停住腳步,微微仰頭,目光深邃,緩緩說道:
“哥哥,招安一事,確乃你我長久以來的心願。
可如今這局勢,實在是棘手啊。
史文恭的梁山,在這短短時日裏,便已占據了整個京東西路,其勢力擴張之快,手段之高明,實在令人咋舌。
其梁山的兵馬,訓練有素,實力遠在尋常大宋官兵之上,絕非輕易能夠抗衡的。
若要達成招安,我們必須得從長計議,好好謀劃一番才行。”
宋江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絲毫表情,隻是微微點了點頭。
他心中又何嚐不明白,如今的史文恭梁山,早已脫胎換骨,不可同日而語,哪裏是自己這二龍山能夠相比的?
且不說那遠處的勁敵,單就這附近的青雲山,近些年來發展迅猛,其威勢也並不比二龍山遜色多少。
宋江與吳用心中早就對青雲山有所猜測。
他們覺得,這青雲山八成是梁山在青州境內暗中扶持的一股勢力,其目的就是為了遏製二龍山的發展,讓他們在這青州之地難以壯大。
雖說心中知曉這一點,可之前幾次交鋒,二龍山卻都吃了大虧,無可奈何。
曾經派出兵馬前去試探,結果無一例外,皆是大敗而歸,損兵折將,士氣低落。
這青雲山的寨主盧義,更是一員猛將。
手持一杆丈二點鋼槍,在這青州地界頗有名聲,傳言有萬夫不當之勇。
就連二龍山武力最為頂尖的金槍手徐寧,上次與他交手,也未能占到絲毫便宜,铩羽而歸。
自那以後,二龍山的兄弟們便對青雲山心生忌憚,再也不敢輕易提起滅了青雲山的念頭。
而且,那青雲山麾下的兵馬,紀律嚴明,排兵布陣都甚有章法,相比之下,二龍山的嘍囉們就顯得有些散漫雜亂,實力也差了一大截。
然而,招安之事對於宋江來說,猶如心口的一顆朱砂痣,是他日思夜想、夢寐以求的目標。
為了能夠實現招安,讓兄弟們有個好的歸宿,他不惜赴湯蹈火,上刀山下油鍋也在所不辭。
想到這裏,宋江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的狠色,他緊緊地盯著吳用,語氣堅定地說道:
“其中的利害關係,我自是清楚明白。
但招安一事,關乎著我們全山上下兄弟們的前程命運,絕不能有絲毫耽擱。
加亮,你即刻派人去將曹正、徐寧、朱仝、鄺金龍、燕順等人招來,我們共同商議對策。”
吳用連忙點頭稱是,收起折扇,快步走出大廳,前去安排傳喚事宜。
沒過多時,曹正等人便先後趕到了聚義廳。
徐寧和朱仝二人原本都是朝廷的官員,隻因各種緣由,無奈之下才落草為寇。
其內心深處,始終對朝廷有著一份難以割舍的眷戀,對於招安一事,早就是心心念念,渴望之情絲毫不亞於宋江。
曹正則是因為吳用的舉薦,得到了宋江的賞識與信任,逐漸成為宋江的心腹之一,在二龍山也有著一定的地位。
至於鄺金龍和燕順二人,早些年在江湖上闖蕩時,便聽聞了宋江的賢名與仁義之舉。
自從宋江來到二龍山後,更是被宋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對宋江的話可謂是言聽計從,指哪打哪,深得宋江的歡心。
眾人走進聚義廳,看到宋江一臉嚴肅的神情,便知道此次商議的事情必定非同小可。
待他們坐下後,宋江將朝廷招安使者到來以及當前麵臨的局勢簡單地說了一遍。
。。。
宋江看著眼前之人,也覺得頗為眼熟。
使者上前一步,拱手行禮:
“在下奉宿太尉之命,前來麵見宋大王,有密信一封,呈與大王。”
宋江不敢有絲毫怠慢,忙與吳用一同站起身來,恭敬還禮。
使者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封用火漆封印嚴實的密信,雙手遞給宋江。
宋江伸手接過,先示意使者落座,然後屏氣斂息,緩緩打開密信。
宋江的目光急切地在信紙上掃視,初時眼神疑惑,繼而漸漸瞪大,最後竟滿是狂喜之色,雙手都微微顫抖起來。
吳用在一旁瞧得真切,心中暗自驚奇,不知這信中究竟寫了什麽機密要事,竟讓宋江如此失態。
宋江又將密信從頭到尾仔細看了兩遍,仿佛要將每一個字都刻入心底,這才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伸手將密信遞給吳用。
吳用接過密信,快速瀏覽。
隻見信中所寫,正是當初宿元景在朝堂之上向宋徽宗趙佶進言之事。
信中承諾,隻要宋江帶兵幫助朝廷剿滅了以史文恭為首的梁山一夥,朝廷便可將宋江的二龍山人馬招安,許以官職。
讓他們從此擺脫草寇之名,堂而皇之地成為朝廷命官,為國效力,建功立業,封妻蔭子,盡享榮華富貴。
吳用亦是滿臉震驚,抬頭看向宋江,二人目光交匯,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喜與猶疑交織的複雜情緒。
宋江穩了穩心神,看向使者問道:
“使者大人,太尉可有其他口信交代?”
使者微微點頭,神色恭敬地說道:
“太尉還說,此事關乎重大,需宋大王早做決斷。
如今那史文恭一夥在京東西路燒殺劫掠,無惡不作。
朝廷上下皆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若宋大王能助朝廷除此大患,日後必當加官進爵,恩寵有加。
隻是此事機密萬分,還望宋大王妥善行事,切不可走漏半點風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宋江與吳用對視一眼,心中皆是思緒萬千。
招安一事,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
大廳內氣氛凝重,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一般。
宋江坐在首位,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幾分沉思與憂慮。
他的手指有節奏地輕輕敲擊著扶手,良久,才揮揮手,示意下人將那朝廷使者帶下去休息。
待使者的身影消失在廳門之後,宋江緩緩抬起頭,目光投向吳用,嘴唇輕啟,聲音低沉而沙啞:
“加亮,此事你怎麽看?”
吳用此時也是雙眉緊蹙,站起身來,在廳中來迴踱步,手中的折扇有一下沒一下地開合著,發出輕微的“啪啪”聲。
片刻後,其停住腳步,微微仰頭,目光深邃,緩緩說道:
“哥哥,招安一事,確乃你我長久以來的心願。
可如今這局勢,實在是棘手啊。
史文恭的梁山,在這短短時日裏,便已占據了整個京東西路,其勢力擴張之快,手段之高明,實在令人咋舌。
其梁山的兵馬,訓練有素,實力遠在尋常大宋官兵之上,絕非輕易能夠抗衡的。
若要達成招安,我們必須得從長計議,好好謀劃一番才行。”
宋江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絲毫表情,隻是微微點了點頭。
他心中又何嚐不明白,如今的史文恭梁山,早已脫胎換骨,不可同日而語,哪裏是自己這二龍山能夠相比的?
且不說那遠處的勁敵,單就這附近的青雲山,近些年來發展迅猛,其威勢也並不比二龍山遜色多少。
宋江與吳用心中早就對青雲山有所猜測。
他們覺得,這青雲山八成是梁山在青州境內暗中扶持的一股勢力,其目的就是為了遏製二龍山的發展,讓他們在這青州之地難以壯大。
雖說心中知曉這一點,可之前幾次交鋒,二龍山卻都吃了大虧,無可奈何。
曾經派出兵馬前去試探,結果無一例外,皆是大敗而歸,損兵折將,士氣低落。
這青雲山的寨主盧義,更是一員猛將。
手持一杆丈二點鋼槍,在這青州地界頗有名聲,傳言有萬夫不當之勇。
就連二龍山武力最為頂尖的金槍手徐寧,上次與他交手,也未能占到絲毫便宜,铩羽而歸。
自那以後,二龍山的兄弟們便對青雲山心生忌憚,再也不敢輕易提起滅了青雲山的念頭。
而且,那青雲山麾下的兵馬,紀律嚴明,排兵布陣都甚有章法,相比之下,二龍山的嘍囉們就顯得有些散漫雜亂,實力也差了一大截。
然而,招安之事對於宋江來說,猶如心口的一顆朱砂痣,是他日思夜想、夢寐以求的目標。
為了能夠實現招安,讓兄弟們有個好的歸宿,他不惜赴湯蹈火,上刀山下油鍋也在所不辭。
想到這裏,宋江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的狠色,他緊緊地盯著吳用,語氣堅定地說道:
“其中的利害關係,我自是清楚明白。
但招安一事,關乎著我們全山上下兄弟們的前程命運,絕不能有絲毫耽擱。
加亮,你即刻派人去將曹正、徐寧、朱仝、鄺金龍、燕順等人招來,我們共同商議對策。”
吳用連忙點頭稱是,收起折扇,快步走出大廳,前去安排傳喚事宜。
沒過多時,曹正等人便先後趕到了聚義廳。
徐寧和朱仝二人原本都是朝廷的官員,隻因各種緣由,無奈之下才落草為寇。
其內心深處,始終對朝廷有著一份難以割舍的眷戀,對於招安一事,早就是心心念念,渴望之情絲毫不亞於宋江。
曹正則是因為吳用的舉薦,得到了宋江的賞識與信任,逐漸成為宋江的心腹之一,在二龍山也有著一定的地位。
至於鄺金龍和燕順二人,早些年在江湖上闖蕩時,便聽聞了宋江的賢名與仁義之舉。
自從宋江來到二龍山後,更是被宋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對宋江的話可謂是言聽計從,指哪打哪,深得宋江的歡心。
眾人走進聚義廳,看到宋江一臉嚴肅的神情,便知道此次商議的事情必定非同小可。
待他們坐下後,宋江將朝廷招安使者到來以及當前麵臨的局勢簡單地說了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