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與段三娘相攜迴到房間,紅燭搖曳,暖帳輕垂。


    窗外夜色深沉,萬籟俱寂,唯有房間內的鼓掌聲和低低的喘息聲斷斷續續地傳出,一直持續到天明。


    次日清晨,王慶雙手扶著腰,緩緩走出房間。


    盡管幾乎一夜未眠,但他的眼中仍舊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卷土重來、稱霸一方的美好前景。


    深吸一口清晨的新鮮空氣,心中暗暗發誓,定要趁著這次機會,重新奪迴失去的一切,讓那些曾經輕視他的人都付出代價。


    而在田虎的勢力範圍內,氣氛卻略顯凝重。


    雖說田虎如今的勢力相較王慶而言要遜色一些,但其麾下的兵馬卻更為團結凝聚。


    在之前與朝廷軍隊的交鋒中,由於其軍中大將指揮有方,加之麾下將士齊心,所受到的損傷比王慶要少得多。


    其麾下以卞祥為首的一群正直之士,聽聞邊軍迴防的消息後,心中隱隱有了些許猜測。


    近些時日烏利得安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一異常情況更是讓們敏銳地察覺到事情遠沒有表麵上那麽簡單。


    然而,他們雖心有疑慮,卻也不敢貿然向田虎直言相問。


    畢竟田虎的脾性他們是知曉的,對於一些敏感之事極為忌諱。


    眾人心中明白,但都心照不宣,隻是默默地將這份疑慮藏在心底,不願輕易點破這層窗戶紙。


    與此同時,在那江南水鄉之地,方臘卻陷入了極度的鬱悶之中。


    四路大軍,三路皆被撤迴,如今隻剩下劉光世率領的那區區


    大軍前來對付自己。


    本以為朝廷兵力分散,自己可以趁機擴大地盤,鞏固勢力,卻沒想到依舊要麵對如此強勁的對手。


    劉光世自踏入江南地界的那一刻起,便察覺到了此地的異常。


    往日裏,大宋邊軍在北方邊境作戰時,英勇無畏,備受百姓的崇敬與愛戴。


    可如今到了南方,情況卻截然不同。


    百姓們看向邊軍的眼神中充滿了仇恨與厭惡,仿佛邊軍是他們不共戴天的仇人,那目光中的怒火仿佛要將邊軍吞噬,恨不得食其肉、喝其髓。


    劉光世心中滿是疑惑,不明白為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


    經過一番深入細致的調查了解,他才終於知曉了朱勔在江南犯下的累累罪行。


    這朱勔在江南一帶橫征暴斂,無惡不作。


    他利用自己的權勢,強征百姓的土地,搜刮民脂民膏,致使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那些原本寧靜祥和的村莊,在朱勔的肆虐下,變得滿目瘡痍,民不聊生。


    百姓們將對朱勔的怨恨,自然而然地轉嫁到了前來平叛的邊軍身上。


    怪不得當初皇帝趙佶有意讓朱勔前來江南劉光世大軍之中擔任監軍一職時,朱勔卻借故身體有恙,推脫不願前來。


    直到今日,劉光世才明白其中的具體因由,心中對朱勔更是怒火中燒,在營帳中破口大罵,將朱勔的十八輩祖宗都問候了個遍。


    劉光世出身於將門世家,保安軍劉氏家族乃是宋夏邊境著名的蕃官家族。


    黨項族自唐代起便逐漸內遷至黃土高原地帶,仁宗朝以來,宋夏關係日益緊張,蕃官數量驟然增多,保安劉氏也在這個時期歸附宋朝,成為宋朝的熟戶。


    他的父親劉延慶乃是大宋威名赫赫的名將,劉光世自幼便跟隨在父親身旁,在刀光劍影、戰火紛飛中長大,四處征戰,立下了不少戰功。


    早年,他曾帶兵前去鎮壓河南的叛軍張迪,憑借著出色的軍事才能和果敢的指揮,成功地平定了叛亂,因功被授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


    此次,其懷著一腔熱血,滿心壯誌地前來平叛江南方臘,本以為可以輕鬆地掃平叛亂,建功立業,卻沒想到戰事的發展竟如此艱難,超乎了他的想象。


    劉光世所麵對的方臘叛軍,與他往日所遇見的叛軍截然不同。


    方臘的麾下士卒,個個都像是被灌輸了某種堅定的信念,每逢戰事,皆毫無懼色,不畏生死。


    他們衝鋒陷陣時,那股悍不畏死的勁頭,讓劉光世的軍隊大為震驚。


    而如今劉光世所麵對的統兵大將,正是方臘的弟弟方七佛。


    這方七佛生得高大威猛,麵容冷峻,手持一根排扒木,在戰場上縱橫馳騁,無人能敵。


    不僅武藝高強,出神入化,更是精通韜略,善於排兵布陣。


    初次交戰之時,方七佛毫無懼色地迎著如蝗般的箭矢,親自帶領著麾下的士卒奮勇衝陣。


    其一馬當先,如入無人之境,那勇猛的氣勢瞬間震懾住了劉光世的軍隊。


    劉光世的士兵們從未見過如此勇猛無畏的將領,一時間亂了陣腳,被打得措手不及,節節敗退。


    此後,劉光世與方七佛又交手數戰,雙方互有勝負,竟是在五五之間,難分高下。


    這讓劉光世頗為惱火,他本是帶著必勝的決心而來,卻沒想到在方七佛這裏屢屢受挫。


    每一次戰敗,他都在營帳中大發雷霆,摔碎了無數的杯盞。


    但他也無可奈何,隻得強忍著心中的怒火,重新審視對手,調整戰略,加強軍隊的訓練,試圖尋找方七佛的破綻,一舉破敵。


    隨著劉光世與方臘的軍隊殺得難解難分之際。


    宿元景派出的信使正騎著快馬,沿著官道疾馳,馬蹄揚起滾滾塵土,向著京東東路青州地界飛奔而去。


    這一路之上,信使風餐露宿,不敢有絲毫懈怠,心中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重大。


    他所攜帶的消息,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即將在二龍山掀起驚濤駭浪。


    說起這二龍山,近些年來可謂是曆經滄桑,發生了諸多重大變故。


    由於史文恭穿越而來,宋江原本應在華州與宿元景相遇,然而命運弄人,這次相遇並未發生。


    但機緣巧合之下,宋江在一次秘密潛入東京的行動中,竟與宿元景不期而遇。


    麵對宿元景,宋江多次言辭懇切地表達了自己渴望迴歸朝廷、為國效力的心願。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的那份執著與向往,令宿元景頗為震動。


    宿元景暗自思量,眼前此人雖身為草寇,但言談舉止間卻有著不凡的抱負和見識,或許真能為朝廷所用,成為穩定局勢的一股力量。


    於是,便有了後來朝堂之上,宿元景向趙佶進言的這一重要事件,而這一事件,如同蝴蝶效應一般,在千裏之外的二龍山引發了一係列連鎖反應。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史文恭,開局不去曾頭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年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年公子並收藏魂穿史文恭,開局不去曾頭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