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子在玉田縣委宣傳部工作期間,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九日,撰寫的論文《發展農村宣傳文化產業之我見》,榮獲安寧市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97年會暨全區鄉村宣傳教育中心(站)研討會優秀論文。


    論文《發展農村宣傳文化產業之我見》:


    黨的十五大高舉理論的偉大旗幟,對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麵的建設和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提出了新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具有極其重大而深遠的曆史意義。


    在全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的熱潮中,作為黨在廣闊農村的重要宣傳教育陣地的農村宣教中心,如何發揮其作為現代大眾傳媒和社會宣傳手段的特有功能和自身傳統方式,適應新的形勢需要,努力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加強對於五大精神的宣傳教育,使五大精神深入廣大農村、深入千家萬戶,這已成為當前廣大農村宣教中心當務之急的一大重要的政治任務。


    一、解放思想,樹立效益觀念和產業意識


    近年來,閩東地區廣泛創辦農村宣教中心(站),充分發揮其在教育黨員幹部群眾中的宣傳教育功能作用,大力加強宣教中心的係統化、規範化和網絡化建設,形成了閩東的宣傳特色,多次受到中央和省裏的表彰。宣教中心從無到有的創辦,是閩東農村宣傳陣地建設的第一次飛躍,成為黨在農村的一個重要的宣傳思想陣地。成為黨和人民的喉舌、服務中心的載體、思想教育的課堂、科技傳播的渠道,精神文明的窗口和文化娛樂的舞台。


    宣教中心的創辦,對提高廣大農村黨員幹部群眾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質,促進農村的思想組織建設,全麵推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的深入貫徹落實,保證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從閩東地區宣教中心的發展狀況來看,還存在著許多局限性和薄弱環節。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已經確立和各項政治體製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宣教中心的教育方式、基地建設與發展壯大等方麵,由於受其建構機製的製約,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的發展與需要。其關鍵一點就在於缺乏“造血功能”。


    從現狀來看,當前閩東地區許多宣教中心的活動運轉主要是單純領取財政撥款,但由於閩東各地經濟還不發達,大多數鄉鎮財力普遍比較困難,不可能投入大筆專款。因此,單純依靠捉襟見肘的一點財政撥款不僅不現實,而且將大大削弱宣教中心應有功能的充分發揮和活動的開展,甚至會影響宣教中心的生命力和持久性。


    事實上,有相當部分的宣教中心正由於經費短缺而陷入一種有名無實的“癱瘓”狀態。這種現象的存在並不能責怪財政不支持,其根本原因在於宣教中心本身缺乏“造血”功能。


    因此,作為宣傳來說不能停留在“等、靠、要”的觀念誤區裏,隻有大膽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發揚自力更生精神,不斷健全和完善宣教中心的建構機製,采取多種形式,選擇多種方法和途徑,加快宣傳文化與市場經濟接軌,增強宣傳文化產業化意識,努力增強宣教中心自身的“造血”功能,使農村宣傳思想陣地建設從單純依靠財政撥款向參與市場競爭、注重自我發展轉變,走出一條依靠陣地和自身優勢辦實體創收入、辦好實體促進陣地自我發展完善的產業化新路子,以此增強宣教中心和宣傳思想陣地的活力和生機,實現向良性循環的新飛躍。


    二、走產業化路子,增強宣教中心的造血功能


    鄉鎮村的宣教中心創辦的宣傳文化產業是一個相對獨立核算的實體,它隸屬於鄉鎮宣傳教育中心,在業務上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在經營管理方式上要根據產業特點和有關規定因地製宜,采取各種形式。


    宣教中心與產業聯姻,走宣傳產業化的道路,開發了農村文化市場的潛力,帶來了社會各界投資文化經營的活力。閩東以“宣教中心”為主體的農村文化建設,嚐試定一條“文化產業”的路子,它既服務於農村的經濟發展,又有謀求自身發展的經濟基礎。經過幾年的探索,已有幾種文化產業創收途徑值得借鑒:


    1. 農業、經濟服務實體的創收,要充分利用廣播、有線電視、電視屏、錄像場、卡拉ok歌舞廳、圖書館、娛樂場等陣地積極向社會開放,實行有償服務。


    如玉田縣從1992年起,水口鎮宣教中心率先辦起圖書、音像服務部,成為宣傳陣地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經營實體。隨後15個鄉鎮都創辦了鄉、村營業舞廳,還因地製宜設立書店、錄像放映點、民樂隊、讀書社等服務性實體。其中玉田縣平湖鎮93年以來僅閉路電視、歌舞廳、錄像門市部、錄像廳的創收累計就達88萬元,取得了成功的經驗。


    2. 培訓與服務創收,開發與興辦麵向社會的各種科技、文化、法律、計生等有償培訓服務的科技、信息、諮詢有償服務。農業的關鍵在於與市場接軌,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農民由於適應市場的能力有限,難免會遭到一些市場風險。因為農民生產的盲目性、依賴性較強,產品產量上去,銷售卻沒有拓寬,就會造成增產不增收。


    如各鄉鎮可以興辦科技宣傳服務站,通過收集市場各類信息,為農民找市場、找銷路。同時,利用宣教中心這個基地,辦成科技宣傳、培訓、示範、推廣、諮詢研究、服務等一體的科技示範推廣點,引進實用技術和科技人才,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成立各類農業實用技術研究會,如“食用菌研究會”、“茶葉研究會”、“海帶研究會”,促進科技知識和實用技術的普及推廣。


    3. 報刊、以工、副業補充,鄉鎮黨委政府盡可能給鄉鎮宣傳教育中心劃出一塊地,一間店麵,用於宣教中心建立科技示範和科技興工、興農基地,發展工副業以及其他工商業,通過創業工副業作為補充宣傳文化產業的收入。


    周寧縣七步鎮雄宣教中心劃出15畝地,投入33萬元創辦起“七步鄉宣教中心立體農場”,飼養雞、鵝、鴨、魚,種植人參、柑橘等藥材,年產值達30多萬元。這種農場實際上帶有試驗和示範性質,既為當地農民作科技運用的示範,又使自身收到較大的經濟效益。


    玉田縣鄉鎮宣傳教育中心因地製宜建立了造林、種果、種菜和栽培銀耳、竹蓀、香菇、鐵頭菇等項目的生產經營基地。這些生產基地的建設,大大增強了宣傳教育中心的活力,為補充宣傳經費緊缺起到了積極作用。


    4. 建立宣傳文化服務中心,包括電視製作、文藝演出、廣告宣傳、公關禮儀、新聞報道、對外聯絡等部門,直接為企業提供產品廣告策劃與製作、慶典活動、經貿洽談會的策劃與組織宣傳。


    宣傳部門辦文化產業,往往帶有文化宣傳的性質,既能夠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又可以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為宣傳文化事業的發展增添活力。福安市文化服務中心承辦電視攝像,組織報刊專版,會場布置,標語廣告和文字起草等方麵的業務、實際有償服務,福鼎縣宣傳係統創辦文印社,對外承接電腦打字和油印、速印、複印等業務,通過這些產業的創收,加強宣傳設施的“硬件”建設,添置電腦打字機、複印機、刻印設備、照相機、攝像機等,同時也改善宣傳係統幹部的福利待遇,鞏固了宣傳隊伍。在創收經費中,實行多條腿走路,因地製宜,形式多樣。


    三、增強政府服務功能,增創宣傳隊伍建設新優勢


    1. 強化服務觀念,積極扶持產業化發展。


    各級黨委、政府應增強服務意識,掌握實情,引導和提高對宣傳文化產業化的宏觀決策水平,同時為宣傳文化產業化發展製定寬鬆的政策環境。要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扶持鄉鎮宣傳教育中心興辦宣傳文化產業,協調財政、工商、稅務、公安、物價、銀行等有關部門給予積極支持,以促進宣傳文化產業的健康順利發展。


    2. 努力建設高素質的幹部隊伍,選拔任用。宣教中心在組織上,由鄉鎮黨委書記任主任,黨委宣傳委員任常務副主任,成員由文化、廣播、電視、學區、黨校、武裝部、司法辦、農技班等單位負責人組成。增創宣傳隊伍建設新優勢,以思想為先導,造就高素質。建立一支政治性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必須加強對幹部黨員進行政治、市場經濟和事業心責任感教育,確立新的思維方式,樹立敢想、敢幹、開拓進取的精神,進一步增強發展意識、市場意識和產業意識,以適應市場經濟下的宣傳文化產業化所麵臨的衝擊和競爭的需要。


    領導是關鍵,群眾是基礎,要充分發揮班子成員的開拓性和主觀能動性。作為領導班子成員,在工作中要身體力行,以良好的作風來影響和帶領下屬抓好工作落實,激發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發展宣傳文化產業,需要有敢想、敢闖的能人,既要熱心宣傳事業,又要有經濟頭腦。黨委政府以人為本,營造“育人環境”,在農村基層工作者中,大膽挖掘和使用宣傳幹部隊伍中的能人。


    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發現能人,關心能人,支持能人,製定有關優惠政策,建立激勵機製,“以明確的目標吸引人,以合理的獎勵激勵人”,鼓勵能人施展才華,為他們排憂解難,為他們創造安心立足的寬鬆環境,發揮他們的專長,帶動宣傳產業化的發展,充分發揮能人效應。


    總之,發展農村宣傳文化產業建設,增強了宣傳文化中心服務黨委中心工作的能力。興辦文化產業,不僅適應了廣大農民求知、致富的需求,又著眼於提高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的科學文化素質。依托宣教中心辦文化產業,一方麵強化了管理,對淨化市場起到積極作用,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另一方麵產業化發展還能激活農村文化活動的活力,增強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有米喚雞易”的格局,解決了農村舉辦文化活動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麵,增強了宣傳文化中心開展文化活動的主動性,彌補經費不足,改善硬件設施,促進農村文化建設,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機製,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茗子青春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榕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榕梅並收藏茗子青春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