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的八月中旬,秋老虎的淫威正盛,此際的驕陽烈日,正直直地射在屋頂的琉璃瓦上,反射出團團的七彩光華,猶如一大片的璀璨雲霞一般,端的是虹光四射,令人目眩。
而在這一團、一團的雲霞之上,更有李海虹和阿梨,一灰、一白兩個身影,仿佛仙人也似地,冉冉向上飛升:
那灰的,如同蒼鷹衝天、振翅直飛;而白的,更似嫦娥奔月,仙袂飄飄。這一番情景,委實是空前絕後,千古難得一見,隻可想象不可言傳,美輪美奐得,遠不是文字所能描繪。
“好個六弟!好個獨孤姑娘!!真是超凡脫俗,神乎其技呀!!!”
那甄仕男站在二人的身下,隻看得是目眩神迷,讚不絕口道。
“好神功,好神功啊!!”
胡兒和那掌櫃的呆在樓下,更是瞧得目瞪口呆,齊聲讚道。唯有朱振宇一個人,憂心忡忡、驚慌失措的,生怕阿梨會有什麽閃失,用雙手堵住了嘴巴,不敢發出任何的聲響。
要在平時,那李海虹和阿梨二人,在縣城之內繁華地段的高樓屋頂,似這等青天白日、驚世駭俗地持械打鬥,一定會引來觀者雲集、人山人海,而官府的差役們,也多半會前來過問拿人。但此際,整個兒的清池縣城,已是瀕亡之地,滿城荒蕪,剩下的一些百姓,人人都躲在家中,盡量地減少活動、節省糧食,誰還有這份兒閑心出門兒觀望,他們之間的鬥法?
“哎呀,真不愧是大名鼎鼎的‘青山派’呀,果然有些門道兒!這個小丫頭片子,也果然有些手段!”
那李海虹眼見阿梨,已然超拔於己身之上,頓時收起了傲慢之心,端端正正地,示警了一聲道:“獨孤姑娘,小心懶豬這一招兒!”隨即,便左手加入,雙手持拐,將拐尖兒斜刺阿梨,使出了“仙人拐”中的第二十二式:“水中撈月”。
“是,前輩麵前,晚輩哪兒敢大意?!”
阿梨含笑言畢,就把劍身平放,用了一個壓字訣,從側麵,將他的鐵拐,猛然壓下——此為天女散花劍法的第四十七式:晚葵垂首(葵花)。
那李海虹此時已經不敢托大硬接,隻是就手兒下沉,消解了她的力道,二人也順勢迴落屋脊,雙足皆是輕輕而落,別說是踏碎瓦柱了,就連半個足音也無。
“怪不得師父總說,‘江湖雖平水且深,高人處處暗藏身。’我從前的想法兒,真是膚淺之極呀!原來當真不乏,象柯家姐姐和鐵總管、李前輩,這樣兒的風采人物。”
阿梨站在李海虹的麵前,心中暗忖著,不由發自肺腑地,拱手為禮道:“前輩的武學,著實是源遠流長、深不見底,獨孤今日,開眼、受教了。”
“獨孤女俠客氣了!芳駕的修為,可比懶豬更高了一層。”
原來,阿梨先前的那些話,雖然是李海虹有點兒多心,卻也並非全無道理。正所謂:“口是心門,言為心聲。”她的心中暗藏著輕狂,所以,言辭雖無不妥,口氣卻處處流露出了輕浮,也難免會引起誤會。現在,她這麽誠心誠意地施禮致敬,那李海虹自然不會再曲解其意,莞爾一笑道。
“高低、深淺,孰可定論?切磋互進,方是道理。”
阿梨連忙說道。言畢,二人相視一笑。
這一笑之下,兩個人,俱已放下了各自的心魔,不但冰釋前嫌,彼此對武學的領悟,更是共同進了一大步。
“你們二人可真有趣兒,怎麽打著、打著,又開始絮叨起來了,”
那甄仕男呆在一旁,看得老大不過癮地,急忙催促他們說道:“莫非,是在吊我胃口嗎?”
“獨孤姑娘,你且看看,我們‘仙人門’的腿上功夫——‘仙人步’,可還使得嗎?”
李海虹不予理睬,隻對阿梨說道。接著,便前躍後退、左踢右勾地,演練出了一套腿法兒來。
阿梨凝神細觀,隻見這套“仙人步”,轉換進退周全,攻敵連環相扣,其腿法兒,自然是玄妙之極的,但那李海虹,於施展之際的姿態,則更顯美妙:
隻見他,沉肩舒臂、挺胸直背,沉腰沒胯、穩臀活膝,雖則手持著鐵拐重器,但旋轉靈活,舒展飽滿,自然端正,沉著大氣。
“這當然是極好的!”
阿梨一時看得技癢,連忙獻寶說道:“隻是,我們‘青山派’的‘如意功’,應該也勉強可敵。”
“哈哈哈!如此,還不快快上前動手?!”
李虹海駐足歡喜大笑道。
“內、外、輕、器,四功一體,不可分離,請恕晚輩冒犯了!”
阿梨微微一笑,揮劍躍前道:“這一迴,非是晚輩輕狂,而是重器在前,不拔劍鞘兒,更可倚重!”
“獨孤姑娘毋庸贅言,懶豬心裏有數兒!”
李海虹“唿唿唿”地一舞手中的鐵拐,會意一笑道,和她再一次纏鬥在了一起。
各位,須知這運劍之妙,在於輕靈和穩,柔中帶剛、剛以濟柔;但阿梨,自從內功衝破了“太上功”的第六層之後,內力極為豐沛,且天雨劍的分量,又甚為沉重,因此,阿梨使起它來,竟是首開了,以剛為主、剛中帶柔、柔以濟剛的劍術先河。
而另一方麵,那用拐之訣,則在於:猛攻即防守,以剛為體、柔為剛輔。可是那李海虹,卻是根據自身的體質特征,量材變通,也是首破了重兵器的慣例,另成一徑:靈中帶剛、以靈為體、剛為靈輔。
所以,這二人對打起來,那真是怪與異相逢、靈與巧遊鬥、剛與猛互碰,又加上二人,於兵刃和拳腳之間,更夾雜著,倏忽來去、高躍盤旋的如神輕功,端的是眼花繚亂,好看之極。
—————分——割——線—————
“哈哈哈!這三百個迴合,打得好生過癮哪!”
阿梨和李海虹兩個人,在七米多高的三層樓頂上搏擊遊鬥,越打越是相互敬佩,堪堪打到了第二百九十九招兒之際,李海虹哈哈大笑著,使出了“仙人步”中的第三十三式:八麵威風,左足就地輕旋,右足空掃成圈兒,將二人之間的距離,拉開了數尺道。
“前輩賜教,晚輩不勝感激!”
阿梨心領神會地後退了兩步,右手掛劍迴腰,左手豎掌於胸,身體向前微微一躬,也使出了自己的第三百招兒——‘如意功’的第六十八式:佛前叩首道。這一式含而不發,可攻、可守,本為防禦的招數兒,但阿梨此際使來,卻是純為收招兒之用,同時,也含有著禮拜之意。
“不錯、不錯!哈哈哈!”
甄仕男也拍掌大笑道:“兩位打得過癮,我甄老大,也看得過癮!六弟,你可是服了嗎?”
“是,大哥,老六我佩服之極!”
李海虹心悅誠服道:“獨孤姑娘果然名不虛傳,年輕雖輕,可是修為,卻遠勝於我!”
“哎呀,前輩謬讚了!”
阿梨連忙伸手一指兩個人腳下的琉璃柱,含笑說道:“此柱一片未碎,即是表明,前輩和獨孤勢均力敵,不分上下。”
“嗬嗬嗬!咱們倆的輕功方麵,或者還可仿佛,但其餘的功底嘛,那就高低、勝負,各自心知肚明啦!”
那李海虹卻深知她,方才處處迴讓,並未使出十分的內力,不然,自己恐怕在二、三十招之內,就早已落敗了,因此,嗬嗬一笑道:“再說了,若是論及長途跋涉的輕功奔走,我的耐力,必不如你——獨孤姑娘,你就不要再過謙了!”
“兩位都是卓爾不群的絕頂高手,誰也不遑多讓!”
阿梨還欲繼續客氣,甄仕男卻已插話兒笑道:“我看,咱們就別在這裏寒暄了,還是下房去吧!”
“是,大哥(前輩)所言極是。”
李海虹和阿梨互視一笑,一同點頭稱是道。三個人隨後,紛紛躍下房來:
那甄仕男先從瓦上走到屋簷兒之處,縱身躍下,在半空之中,一連翻了三個跟頭,方才平穩落地;
而李海虹和阿梨,則是同時點足躍離屋脊,翩然飄至屋簷兒之外後,一個雙足互踏,如下台階一般地,緩緩落地;一個身軀旋轉,猶如雲英隨風一般地,輕輕落地。三個人之間的身法,各自不同,但阿梨的身姿,最為飄逸好看,起身最晚、落地最早,不過,並不能以此論定,她的輕功,才是最高。可那甄仕男的輕功,則顯然最差,先發而後至,落地的響聲甚大,塵土飛揚。
“阿梨,你沒事吧??可曾傷到了哪裏?!”
阿梨剛一落地,朱振宇便已搶上前來,情切關心地伸手欲拉她道。
“朱公子,請自重!”
阿梨又驚、又窘,慌忙閃身迴避,低聲嗬斥他道。
“阿梨,屋頂這麽高,你沒摔壞哪裏吧?”
朱振宇一下子撲空,險些趔趄跌倒,卻是毫不在意地,繼續殷殷問道。
“朱公子,你好囉嗦呀!”
阿梨臉上一紅,含糊低語道:“我這不是,好好兒地嗎?能有什麽事啊?!”
“哦,那就好,那就好!!”
朱振宇這才如釋重負一般地,笑嘻嘻說道。
“咳......,掌櫃的,煩請借我一把,廢棄的舊菜刀一用。”
阿梨被他瞧得十分發窘,遂輕輕地低咳了一聲,扭頭兒說道。
“是,獨孤姑娘。”
那掌櫃的便依言取來了一把,鏽跡斑斑的舊菜刀,反持著刀身,遞向她道:“獨孤姑娘,請。”
“有勞了,多謝。”
阿梨頷首言畢,右手接過菜刀,左手拔出天雨劍,微微地一碰菜刀:便聽“啪”的一聲,那菜刀立即斷開,掉下了半截兒。
“呀!這是什麽寶貝,居然鋒利至此!”
李海虹大驚失色道。
“是啊,即便是那些,號稱削鐵如泥的知名寶劍,要想斷開此刀,那也得盡力一砍才行,”
甄仕男更是嘖嘖稱奇地,豔羨不已道:“可是姑娘的寶劍,竟能如此渾不著力地輕鬆為之,真可謂是天下至寶,一騎絕塵哪!”
“是!我這把寶劍,名叫‘天雨劍’,乃為天石所製,削剛碎石,曆來不廢吹灰之力。”
阿梨收劍迴鞘兒,彎腰拾起斷刀,將兩截兒舊菜刀,歸還給了那掌櫃的,點頭說道:“我知道李前輩身為武癡,必然好奇此物,是以特地斷刀一示,非為存心炫耀,還請前輩們勿怪。”
“獨孤姑娘言重了!懶豬今日有幸,大開眼界,心中感激不盡。”
李海虹含笑說著,忽然眼珠兒一轉,慫恿她道:“哦,對了!獨孤姑娘內力高深,方才顧及懶豬的顏麵,並未全力發揮,著實遺憾得很哪!不過,我大哥的內力,同樣也是深不可測,在我們幫中,無人能及。叫我說呀,你們兩個人之間,也該比一比,好讓我瞧一瞧熱鬧!”
“誒~,你這老六,忒不曉事!”
那甄仕男故意推辭說道:“人家獨孤姑娘,才和你鏖戰一場,理應疲乏已極,你讓我此時和她切磋,這不是,成心想占便宜嗎?!”
“不,甄前輩,獨孤年紀輕輕、體力充沛,倒也並不覺得,如何乏力。”
阿梨聞言,急忙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地,主動請戰道:“隻是不知甄前輩,肯不肯賞臉賜教呢?”
“嗯?!......好吧!那......在下就老一老臉皮,應下此戰了!”
甄仕男正中下懷地,點頭說道:“不過,你、我比試,姑娘盡管拔劍無妨。”說著,便將手中的鐵掃帚,隨便往麵前倒立著一豎,左手輕擺道:“獨孤姑娘,請!”
“你師傅傳給你的這把‘天雨劍’,固然是削金斷鐵、鋒利無匹,但卻隻能破損,二、三流者的武器。如若遇見真正的高手,那就等同於無劍,大家比拚的,隻有內力。兵器,純屬無用之物。”
阿梨不禁瞬間想起了,雙刀婆婆昔日所說過的話語,心中肅然起敬,於是,也就不再顧及表象,依言拔劍出鞘兒,劍尖兒衝下,漫不經心地,往身側一擺,左手向前伸出道:“前輩在上,晚輩誠心領教了!”
而在這一團、一團的雲霞之上,更有李海虹和阿梨,一灰、一白兩個身影,仿佛仙人也似地,冉冉向上飛升:
那灰的,如同蒼鷹衝天、振翅直飛;而白的,更似嫦娥奔月,仙袂飄飄。這一番情景,委實是空前絕後,千古難得一見,隻可想象不可言傳,美輪美奐得,遠不是文字所能描繪。
“好個六弟!好個獨孤姑娘!!真是超凡脫俗,神乎其技呀!!!”
那甄仕男站在二人的身下,隻看得是目眩神迷,讚不絕口道。
“好神功,好神功啊!!”
胡兒和那掌櫃的呆在樓下,更是瞧得目瞪口呆,齊聲讚道。唯有朱振宇一個人,憂心忡忡、驚慌失措的,生怕阿梨會有什麽閃失,用雙手堵住了嘴巴,不敢發出任何的聲響。
要在平時,那李海虹和阿梨二人,在縣城之內繁華地段的高樓屋頂,似這等青天白日、驚世駭俗地持械打鬥,一定會引來觀者雲集、人山人海,而官府的差役們,也多半會前來過問拿人。但此際,整個兒的清池縣城,已是瀕亡之地,滿城荒蕪,剩下的一些百姓,人人都躲在家中,盡量地減少活動、節省糧食,誰還有這份兒閑心出門兒觀望,他們之間的鬥法?
“哎呀,真不愧是大名鼎鼎的‘青山派’呀,果然有些門道兒!這個小丫頭片子,也果然有些手段!”
那李海虹眼見阿梨,已然超拔於己身之上,頓時收起了傲慢之心,端端正正地,示警了一聲道:“獨孤姑娘,小心懶豬這一招兒!”隨即,便左手加入,雙手持拐,將拐尖兒斜刺阿梨,使出了“仙人拐”中的第二十二式:“水中撈月”。
“是,前輩麵前,晚輩哪兒敢大意?!”
阿梨含笑言畢,就把劍身平放,用了一個壓字訣,從側麵,將他的鐵拐,猛然壓下——此為天女散花劍法的第四十七式:晚葵垂首(葵花)。
那李海虹此時已經不敢托大硬接,隻是就手兒下沉,消解了她的力道,二人也順勢迴落屋脊,雙足皆是輕輕而落,別說是踏碎瓦柱了,就連半個足音也無。
“怪不得師父總說,‘江湖雖平水且深,高人處處暗藏身。’我從前的想法兒,真是膚淺之極呀!原來當真不乏,象柯家姐姐和鐵總管、李前輩,這樣兒的風采人物。”
阿梨站在李海虹的麵前,心中暗忖著,不由發自肺腑地,拱手為禮道:“前輩的武學,著實是源遠流長、深不見底,獨孤今日,開眼、受教了。”
“獨孤女俠客氣了!芳駕的修為,可比懶豬更高了一層。”
原來,阿梨先前的那些話,雖然是李海虹有點兒多心,卻也並非全無道理。正所謂:“口是心門,言為心聲。”她的心中暗藏著輕狂,所以,言辭雖無不妥,口氣卻處處流露出了輕浮,也難免會引起誤會。現在,她這麽誠心誠意地施禮致敬,那李海虹自然不會再曲解其意,莞爾一笑道。
“高低、深淺,孰可定論?切磋互進,方是道理。”
阿梨連忙說道。言畢,二人相視一笑。
這一笑之下,兩個人,俱已放下了各自的心魔,不但冰釋前嫌,彼此對武學的領悟,更是共同進了一大步。
“你們二人可真有趣兒,怎麽打著、打著,又開始絮叨起來了,”
那甄仕男呆在一旁,看得老大不過癮地,急忙催促他們說道:“莫非,是在吊我胃口嗎?”
“獨孤姑娘,你且看看,我們‘仙人門’的腿上功夫——‘仙人步’,可還使得嗎?”
李海虹不予理睬,隻對阿梨說道。接著,便前躍後退、左踢右勾地,演練出了一套腿法兒來。
阿梨凝神細觀,隻見這套“仙人步”,轉換進退周全,攻敵連環相扣,其腿法兒,自然是玄妙之極的,但那李海虹,於施展之際的姿態,則更顯美妙:
隻見他,沉肩舒臂、挺胸直背,沉腰沒胯、穩臀活膝,雖則手持著鐵拐重器,但旋轉靈活,舒展飽滿,自然端正,沉著大氣。
“這當然是極好的!”
阿梨一時看得技癢,連忙獻寶說道:“隻是,我們‘青山派’的‘如意功’,應該也勉強可敵。”
“哈哈哈!如此,還不快快上前動手?!”
李虹海駐足歡喜大笑道。
“內、外、輕、器,四功一體,不可分離,請恕晚輩冒犯了!”
阿梨微微一笑,揮劍躍前道:“這一迴,非是晚輩輕狂,而是重器在前,不拔劍鞘兒,更可倚重!”
“獨孤姑娘毋庸贅言,懶豬心裏有數兒!”
李海虹“唿唿唿”地一舞手中的鐵拐,會意一笑道,和她再一次纏鬥在了一起。
各位,須知這運劍之妙,在於輕靈和穩,柔中帶剛、剛以濟柔;但阿梨,自從內功衝破了“太上功”的第六層之後,內力極為豐沛,且天雨劍的分量,又甚為沉重,因此,阿梨使起它來,竟是首開了,以剛為主、剛中帶柔、柔以濟剛的劍術先河。
而另一方麵,那用拐之訣,則在於:猛攻即防守,以剛為體、柔為剛輔。可是那李海虹,卻是根據自身的體質特征,量材變通,也是首破了重兵器的慣例,另成一徑:靈中帶剛、以靈為體、剛為靈輔。
所以,這二人對打起來,那真是怪與異相逢、靈與巧遊鬥、剛與猛互碰,又加上二人,於兵刃和拳腳之間,更夾雜著,倏忽來去、高躍盤旋的如神輕功,端的是眼花繚亂,好看之極。
—————分——割——線—————
“哈哈哈!這三百個迴合,打得好生過癮哪!”
阿梨和李海虹兩個人,在七米多高的三層樓頂上搏擊遊鬥,越打越是相互敬佩,堪堪打到了第二百九十九招兒之際,李海虹哈哈大笑著,使出了“仙人步”中的第三十三式:八麵威風,左足就地輕旋,右足空掃成圈兒,將二人之間的距離,拉開了數尺道。
“前輩賜教,晚輩不勝感激!”
阿梨心領神會地後退了兩步,右手掛劍迴腰,左手豎掌於胸,身體向前微微一躬,也使出了自己的第三百招兒——‘如意功’的第六十八式:佛前叩首道。這一式含而不發,可攻、可守,本為防禦的招數兒,但阿梨此際使來,卻是純為收招兒之用,同時,也含有著禮拜之意。
“不錯、不錯!哈哈哈!”
甄仕男也拍掌大笑道:“兩位打得過癮,我甄老大,也看得過癮!六弟,你可是服了嗎?”
“是,大哥,老六我佩服之極!”
李海虹心悅誠服道:“獨孤姑娘果然名不虛傳,年輕雖輕,可是修為,卻遠勝於我!”
“哎呀,前輩謬讚了!”
阿梨連忙伸手一指兩個人腳下的琉璃柱,含笑說道:“此柱一片未碎,即是表明,前輩和獨孤勢均力敵,不分上下。”
“嗬嗬嗬!咱們倆的輕功方麵,或者還可仿佛,但其餘的功底嘛,那就高低、勝負,各自心知肚明啦!”
那李海虹卻深知她,方才處處迴讓,並未使出十分的內力,不然,自己恐怕在二、三十招之內,就早已落敗了,因此,嗬嗬一笑道:“再說了,若是論及長途跋涉的輕功奔走,我的耐力,必不如你——獨孤姑娘,你就不要再過謙了!”
“兩位都是卓爾不群的絕頂高手,誰也不遑多讓!”
阿梨還欲繼續客氣,甄仕男卻已插話兒笑道:“我看,咱們就別在這裏寒暄了,還是下房去吧!”
“是,大哥(前輩)所言極是。”
李海虹和阿梨互視一笑,一同點頭稱是道。三個人隨後,紛紛躍下房來:
那甄仕男先從瓦上走到屋簷兒之處,縱身躍下,在半空之中,一連翻了三個跟頭,方才平穩落地;
而李海虹和阿梨,則是同時點足躍離屋脊,翩然飄至屋簷兒之外後,一個雙足互踏,如下台階一般地,緩緩落地;一個身軀旋轉,猶如雲英隨風一般地,輕輕落地。三個人之間的身法,各自不同,但阿梨的身姿,最為飄逸好看,起身最晚、落地最早,不過,並不能以此論定,她的輕功,才是最高。可那甄仕男的輕功,則顯然最差,先發而後至,落地的響聲甚大,塵土飛揚。
“阿梨,你沒事吧??可曾傷到了哪裏?!”
阿梨剛一落地,朱振宇便已搶上前來,情切關心地伸手欲拉她道。
“朱公子,請自重!”
阿梨又驚、又窘,慌忙閃身迴避,低聲嗬斥他道。
“阿梨,屋頂這麽高,你沒摔壞哪裏吧?”
朱振宇一下子撲空,險些趔趄跌倒,卻是毫不在意地,繼續殷殷問道。
“朱公子,你好囉嗦呀!”
阿梨臉上一紅,含糊低語道:“我這不是,好好兒地嗎?能有什麽事啊?!”
“哦,那就好,那就好!!”
朱振宇這才如釋重負一般地,笑嘻嘻說道。
“咳......,掌櫃的,煩請借我一把,廢棄的舊菜刀一用。”
阿梨被他瞧得十分發窘,遂輕輕地低咳了一聲,扭頭兒說道。
“是,獨孤姑娘。”
那掌櫃的便依言取來了一把,鏽跡斑斑的舊菜刀,反持著刀身,遞向她道:“獨孤姑娘,請。”
“有勞了,多謝。”
阿梨頷首言畢,右手接過菜刀,左手拔出天雨劍,微微地一碰菜刀:便聽“啪”的一聲,那菜刀立即斷開,掉下了半截兒。
“呀!這是什麽寶貝,居然鋒利至此!”
李海虹大驚失色道。
“是啊,即便是那些,號稱削鐵如泥的知名寶劍,要想斷開此刀,那也得盡力一砍才行,”
甄仕男更是嘖嘖稱奇地,豔羨不已道:“可是姑娘的寶劍,竟能如此渾不著力地輕鬆為之,真可謂是天下至寶,一騎絕塵哪!”
“是!我這把寶劍,名叫‘天雨劍’,乃為天石所製,削剛碎石,曆來不廢吹灰之力。”
阿梨收劍迴鞘兒,彎腰拾起斷刀,將兩截兒舊菜刀,歸還給了那掌櫃的,點頭說道:“我知道李前輩身為武癡,必然好奇此物,是以特地斷刀一示,非為存心炫耀,還請前輩們勿怪。”
“獨孤姑娘言重了!懶豬今日有幸,大開眼界,心中感激不盡。”
李海虹含笑說著,忽然眼珠兒一轉,慫恿她道:“哦,對了!獨孤姑娘內力高深,方才顧及懶豬的顏麵,並未全力發揮,著實遺憾得很哪!不過,我大哥的內力,同樣也是深不可測,在我們幫中,無人能及。叫我說呀,你們兩個人之間,也該比一比,好讓我瞧一瞧熱鬧!”
“誒~,你這老六,忒不曉事!”
那甄仕男故意推辭說道:“人家獨孤姑娘,才和你鏖戰一場,理應疲乏已極,你讓我此時和她切磋,這不是,成心想占便宜嗎?!”
“不,甄前輩,獨孤年紀輕輕、體力充沛,倒也並不覺得,如何乏力。”
阿梨聞言,急忙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地,主動請戰道:“隻是不知甄前輩,肯不肯賞臉賜教呢?”
“嗯?!......好吧!那......在下就老一老臉皮,應下此戰了!”
甄仕男正中下懷地,點頭說道:“不過,你、我比試,姑娘盡管拔劍無妨。”說著,便將手中的鐵掃帚,隨便往麵前倒立著一豎,左手輕擺道:“獨孤姑娘,請!”
“你師傅傳給你的這把‘天雨劍’,固然是削金斷鐵、鋒利無匹,但卻隻能破損,二、三流者的武器。如若遇見真正的高手,那就等同於無劍,大家比拚的,隻有內力。兵器,純屬無用之物。”
阿梨不禁瞬間想起了,雙刀婆婆昔日所說過的話語,心中肅然起敬,於是,也就不再顧及表象,依言拔劍出鞘兒,劍尖兒衝下,漫不經心地,往身側一擺,左手向前伸出道:“前輩在上,晚輩誠心領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