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嘁,我‘賽車輪兒’李漸,還會怕了你不成?!”
李漸那邊兒一翻白眼兒,傲然說道:“行,後天一大早兒,咱們倆就在定鼎門外,十裏亭子那裏見——死約會,不見不散!!”
——注:定鼎門,為唐朝時期的洛陽城郭城正南門。
“咳,咳咳!”
鄭懷旭正要開口答應,和他隔肩而坐的“風”字輩三弟子,“暴風手”馮不齊,便急忙使勁兒地拐了一下兒,他左手邊的二師兄,“微風手”張少陽的胳膊,輕輕地咳了一咳。
“且慢!——三師叔,我師父和四師叔臨走的時候兒,不是一再叮囑過您的嗎?”
張少陽自然曉得他的意思,略一遲疑,便怯怯地低聲提醒鄭懷旭道:“說是讓您,凡事都要謙和一些,切勿帶著咱們,張揚生事、招惹禍端......”
“怎麽,你們還想管著我嗎?!”
鄭懷旭把眼一瞪,怫然不悅道:“那我大師兄,有沒有教給你們尊卑有序,不得忤逆師長啊?!”
“這......師侄們不敢,還請師叔息怒!”
馮、張二人見他動怒,隻得連同老五王濤,和老四“寒風手”董朔、老六“和風手”沈自如,一齊俯首請罪道。
“李教習,消消氣,來,喝一杯涼茶吧!”
“是啊,李教習,咱們以和為貴,少說一句吧!”
“怎麽?姓鄭的,你的師侄們是不是正嚇得屁滾尿流的,苦苦哀求你,千萬不要應戰哪?!”
那李漸見狀,便不顧同桌兒人等的一再勸阻,極為不耐地嘲笑他道:“你們‘無敵掌’的人,不會是心生怯意,想要臨陣退縮了吧?”
“哈哈哈,那怎麽可能,當真是無稽之談!”
鄭懷旭幹笑數聲,掩飾說道:“我看想要臨陣脫逃的,明明就是你吧?!不然的話,那為什麽要把決鬥,一下子拖到了後天呢?我的師侄們正在勸我,一定要看緊了你,可別讓你小子,趁著明天這個功夫兒,一溜煙兒逃走了呢!”
“我呸!放你娘的臭屁!”
李漸惱怒異常地拍桌兒罵道:“你們也不打聽、打聽,我‘賽車輪兒’李漸,是那種無膽鼠類嗎?!明天哪,是我一位本家兒伯父的花甲壽宴,我必須趕去城郊的家鄉,赴宴祝賀。後天一大早兒,我一定在十裏亭外等著你!”
“行,算你小子有種!”
鄭懷旭一挑眉頭,陰陽怪氣道:“姓李的,那你可別趕不及迴來,挨揍哇~——要不要本大俠,借給你一匹快馬,助你一‘腿’之力呀?”
“哼,留著你那匹馬,後天,為你馱棺材去吧!”
李漸昂起頭來,微微哂笑了一下兒,傲氣十足道:“我們‘旋風腿’的弟子,卻是用它不著——千裏範圍之內,一日盡可來迴,不費吹灰之力!”
“哈哈哈!尊駕這吹牛皮的功夫兒嘛,在下倒是先行領教了——那萬一,你屆時不來呢?!”
鄭懷旭則報之以蔑然的一笑道。
“那就自是便依,規矩行事了!”
李漸麵色一沉道。
“好~,痛快!”
鄭懷旭一拍巴掌道:“後天一早兒,不見不散!”
恰巧此時,張九和武思義二人說說笑笑,肩並肩地走迴了桌位,正好兒聽見了鄭懷旭的最後一句話,一問之下,心中叫苦不迭,奈何死局已定,萬難更改,隻得喟然長歎了一聲,暗自坐著發愁。
“師父,他們所說的這個規矩,又是劃的什麽道兒啊?”
吳莫好奇說道。
“象這種生死約戰,一旦有人爽約不至,那就等同於膽怯、認輸了。”
郭從謹麵色肅然道:“而此人的師門,也會在江湖之上,再難立足。是以,隻能繼續派出另一名弟子,繼續挑戰。且戰敗的一方,通常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如此循環往複,不糾纏上個幾代,死傷數十人,是不會罷休的。”
“啊?這麽嚴重啊,師父?!”
吳莫瞠目結舌道:“那看來後天,他們雙方都一定不敢爽約了——不然,後果也太可怕了吧?”
“那又如何?其結果,並無分別。曆來紛爭一起,不死不休。”
郭從謹黯然長歎道:“隻怕江湖中,又要掀起一場血雨腥風啦!唉!”
“是啊,難怪‘無敵掌’的人,一個個兒憂慮重重的......”
吳莫偷偷地瞟了他們一眼,欲言又止道:“師父,那,那後天......”
“怎麽,屆時,你也想要去現場觀戰嗎?”
郭從謹淡然說道:“那也沒什麽不妥。這和‘窺招兒’、‘偷學’不同,決戰的雙方,並不忌諱江湖上的朋友圍而觀之。並且,圍觀的人數兒越多越好,如此一來,那取勝的一方,才會覺得越發地光彩呢!”
———分————割————線———
“賢侄,稍後的下半局即將結束之際,你必然會和那林、孫兩位少俠,分別動手過招兒。”
李益趁著身邊的五位評審進食的功夫,來到了龍髯客的麵前,悄聲叮嚀道:“到時候兒,你可千萬要讓孫少俠他力拔頭籌,切記、切記呀!”
“那,那程少俠他......?”
龍髯客依然遲疑不決道。
“嗐,這件事兒啊,就不用你去理會了!在那之前,孫少俠自會將他擊敗的。”
李益毫不在意地含笑說道:“你隻須依計行事即可。”
“是,小侄遵命。”
龍髯客口頭兒上唯唯諾諾地答應著,待李益離開之後,卻是一轉身,向內高聲通稟道:“二伯母、小師妹,龍髯客求見。”接著,便閃身進入了帷幕之內。
“龍少俠安好。”
“大胡子,快過來吃包砸!”
阿梨見狀,連忙起身施禮道。而李丹鳳卻隻是迴過頭來,衝著他粲然一笑,嘴裏塞滿了包子,口齒不清地招手說道:“可......可好吃了!”
“龍賢侄,辛苦了!快請坐下,用些點心。”
那武氏也對著他,笑容可掬地招手說道。錦葵便趕忙迎上前來,為他擺放好了碗、筷等物。
“是,多謝二伯母。”
龍髯客不料那李丹鳳的心情,竟是如此的輕快,自己也不禁微微地泛起了幾分笑意,施禮坐下道。隻是苦於當著那武氏的麵前,無法直言相詢她的心意。後來,好不容易等到了武氏起身離座,四處漫步、觀景兒去了,卻依然不知,該當如何表述才好。一時隻急得他,滿頭大汗、麵紅耳赤。
“請龍少俠不必為難。一切,隻需隨緣即可。”
心知肚明的阿梨,見李丹鳳隻顧著沒心沒肺地大口、大口吃著包子,完全沒有看出他的諸多異樣,就悄聲對他說道:“丹鳳妹妹,早已另有計較。”
“噢,那就好、那就好。多謝阿梨姑娘直言相告。”
龍髯客如釋重負地頷首長歎了一聲,歡喜不盡道。隨後,便起身施禮,高聲說道:“後台女眷重地,龍某不便久坐,告辭了。”緊接著,就飛步離開了後台。
———分————割————線———
“李忠,那郭從謹師徒的身份,你打聽清楚了沒有?”
且說李益迴到桌位之前,連喝上一口涼茶、吃上一口點心的時間都沒有,就趕緊趁著胡一鳴等人上岸如廁的機會,低聲詢問道。
“啟稟國公大人,老奴剛剛收到李本的迴報,”
李忠才欲答言,就見李孝滿頭大汗地匆匆跑來,遞給了他一張稟事條子。李忠快速地讀了一遍之後,大吃一驚地稟報說道:“說是經過多方的查證方知,阿史那一家,已經在兩個時辰之前離開了洛陽,飛馬直奔西北而去了......”
“什麽,西北方向?!哼,好一招兒金蟬脫殼哇!”
李益又驚又怒地咬牙切齒道。
“是,所謂的水土不服,多半隻是借口罷了......”
李忠小心翼翼道:“那老奴是否應該,立即著人去追......”
“算~了,都已經兩個時辰了,你也太小看他們的騎術了!”
李益諷刺地一笑,心灰意冷道。
“是,老奴屢次失察,還請國公大人恕罪。”
李忠低聲請示他道:“那......舍利州那一方的勢力,咱們就這麽放棄了嗎?!”
“決計不可。”
李益斷然說道:“明晚之前,你別忘了提醒我,再給夫人的娘家和舍利州刺史府,分別修書一封,務必爭取讓他們迴心轉意,再續前盟。”
“是。”
李忠俯首應道。
“還有,”
李益麵色陰沉地瞥了吳莫師徒一眼,冷冷言道:“此二人,越發留不得了——我先前交代之事,你都備好了嗎?”
“是,隻待大會一散,即可馬上了斷了他們。”
李忠慌忙說道。
“嗯......”
李益滿意地點了點頭,又蹙眉望向張九那一桌兒道:“剛剛台下,又是怎麽迴事啊?那‘無敵掌’的人,都在鬧騰什麽呢?”
“哦,好像是在和周莊主座下的一名,‘旋風腿’的弟子,起了幾句爭執。雙方已經定下了,後天要在城外,生死決鬥呢。”
李忠撇嘴一笑道。
“‘旋風腿’?怎麽,還有這麽一個門派嗎?”
李益搖頭感慨道:“我聽說,那‘無敵掌’的現任掌門,‘如雲手’張太俠,為人一向沉穩,怎麽今天卻這麽有失身份,和一個無名之輩過不去呢?!”
“國公大人有所不知,今天定下決鬥之約的,卻並非是張太俠,而是他的三師弟,‘浮雲手’鄭懷旭。”
李忠悄悄兒地掏出了記事簿子,偷瞄了一眼道:“張太俠本人因有急事,今天早晨,已經和他的四師弟蔣城一同迴去了,隻將參會的一切事宜,都托付給了鄭懷旭看管。”
“嗬,那他可真是所托非人哪!”
李益嗤鼻一笑,不勝嘲弄道:“等到他得知消息時,隻怕自家的門派,已經和人家,結下了生死大仇啦!”
李益如此言畢,稍微沉吟了一下兒,便頷首說道:“嗯,也好,我正愁著和那張太俠,攀交不上呢!”於是,就低聲吩咐李忠道:“你去告訴武思誠一聲,就說.......”
———分————割————線———
“各位賓朋好友,”
兩刻鍾之後,李忠敲鑼宣布道:“方才經過五位評審的一再商榷,決定武比的下半局,一共分為三場進行:第一場,由孫校尉,和林少莊主、張少俠三人,依次分出高下;第二場,則由程少俠,和孫少俠、布少莊主三位,先後決出勝負;至於第三場的方式,且等最後,再行定奪。”
李忠講到此處,便又是鳴鑼三聲,揚聲說道:“現在,就有請第一場的孫校尉和林少莊主,先行登台比試,敗者退出,勝者,則繼續和張少俠一較高下。請!”
孫淳和林多聞,便雙雙登上台去,領取了武器,舞槍弄劍地打鬥了起來。
“哎呀!”
“咿,可是阿梨姑娘的聲音嗎?”
那朱振宇本來就對這些不感興趣,再加上飯後思困,就手扶著下頜,打起了瞌睡來。正迷迷糊糊間,就聽台上恍惚傳來了一聲,似有若無的女子驚叫之聲,頓時精神一振,重新坐直了身體,往後台的方向,張望忖道——仔細一看之下,果然隱約見到帷幕的後方,有一抹輕柔的粉色,一閃即過。
原來那下半局的第一場,終由林多聞取勝,而第二場的比試,也已開始良久。
起初那程文玉和孫克己剛剛登台的時候兒,李丹鳳在後台,因為關心情切,便就牽著阿梨的手,主動走近前台,緊貼在帷幕的後方,往外凝神細觀。
和那趙山並無區別的是,程文玉,同樣也是自知遠非孫克己的敵手。好在孫克己一心顧念著雙方的世交之情,於打鬥之際,對他也是頗為留情,故意讓他支撐到了二、三十招兒的時候,方才將其從容擊敗,總算沒有使他,輸得太過難看。
“程少俠,承讓了!”
孫克己得勝之後,便即收鐧後退,含笑拱手道。
“哼!孫少俠不必客氣,本少俠願賭服輸便是!”
程文玉輕輕地“哼”了一聲,憤憤然地交還了兵器,拂袖轉身就走道。誰知下台之時,由於鬱悶、懊惱的緣故,便一個不留神,腳底一滑,整個人都往台下栽去。
李漸那邊兒一翻白眼兒,傲然說道:“行,後天一大早兒,咱們倆就在定鼎門外,十裏亭子那裏見——死約會,不見不散!!”
——注:定鼎門,為唐朝時期的洛陽城郭城正南門。
“咳,咳咳!”
鄭懷旭正要開口答應,和他隔肩而坐的“風”字輩三弟子,“暴風手”馮不齊,便急忙使勁兒地拐了一下兒,他左手邊的二師兄,“微風手”張少陽的胳膊,輕輕地咳了一咳。
“且慢!——三師叔,我師父和四師叔臨走的時候兒,不是一再叮囑過您的嗎?”
張少陽自然曉得他的意思,略一遲疑,便怯怯地低聲提醒鄭懷旭道:“說是讓您,凡事都要謙和一些,切勿帶著咱們,張揚生事、招惹禍端......”
“怎麽,你們還想管著我嗎?!”
鄭懷旭把眼一瞪,怫然不悅道:“那我大師兄,有沒有教給你們尊卑有序,不得忤逆師長啊?!”
“這......師侄們不敢,還請師叔息怒!”
馮、張二人見他動怒,隻得連同老五王濤,和老四“寒風手”董朔、老六“和風手”沈自如,一齊俯首請罪道。
“李教習,消消氣,來,喝一杯涼茶吧!”
“是啊,李教習,咱們以和為貴,少說一句吧!”
“怎麽?姓鄭的,你的師侄們是不是正嚇得屁滾尿流的,苦苦哀求你,千萬不要應戰哪?!”
那李漸見狀,便不顧同桌兒人等的一再勸阻,極為不耐地嘲笑他道:“你們‘無敵掌’的人,不會是心生怯意,想要臨陣退縮了吧?”
“哈哈哈,那怎麽可能,當真是無稽之談!”
鄭懷旭幹笑數聲,掩飾說道:“我看想要臨陣脫逃的,明明就是你吧?!不然的話,那為什麽要把決鬥,一下子拖到了後天呢?我的師侄們正在勸我,一定要看緊了你,可別讓你小子,趁著明天這個功夫兒,一溜煙兒逃走了呢!”
“我呸!放你娘的臭屁!”
李漸惱怒異常地拍桌兒罵道:“你們也不打聽、打聽,我‘賽車輪兒’李漸,是那種無膽鼠類嗎?!明天哪,是我一位本家兒伯父的花甲壽宴,我必須趕去城郊的家鄉,赴宴祝賀。後天一大早兒,我一定在十裏亭外等著你!”
“行,算你小子有種!”
鄭懷旭一挑眉頭,陰陽怪氣道:“姓李的,那你可別趕不及迴來,挨揍哇~——要不要本大俠,借給你一匹快馬,助你一‘腿’之力呀?”
“哼,留著你那匹馬,後天,為你馱棺材去吧!”
李漸昂起頭來,微微哂笑了一下兒,傲氣十足道:“我們‘旋風腿’的弟子,卻是用它不著——千裏範圍之內,一日盡可來迴,不費吹灰之力!”
“哈哈哈!尊駕這吹牛皮的功夫兒嘛,在下倒是先行領教了——那萬一,你屆時不來呢?!”
鄭懷旭則報之以蔑然的一笑道。
“那就自是便依,規矩行事了!”
李漸麵色一沉道。
“好~,痛快!”
鄭懷旭一拍巴掌道:“後天一早兒,不見不散!”
恰巧此時,張九和武思義二人說說笑笑,肩並肩地走迴了桌位,正好兒聽見了鄭懷旭的最後一句話,一問之下,心中叫苦不迭,奈何死局已定,萬難更改,隻得喟然長歎了一聲,暗自坐著發愁。
“師父,他們所說的這個規矩,又是劃的什麽道兒啊?”
吳莫好奇說道。
“象這種生死約戰,一旦有人爽約不至,那就等同於膽怯、認輸了。”
郭從謹麵色肅然道:“而此人的師門,也會在江湖之上,再難立足。是以,隻能繼續派出另一名弟子,繼續挑戰。且戰敗的一方,通常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如此循環往複,不糾纏上個幾代,死傷數十人,是不會罷休的。”
“啊?這麽嚴重啊,師父?!”
吳莫瞠目結舌道:“那看來後天,他們雙方都一定不敢爽約了——不然,後果也太可怕了吧?”
“那又如何?其結果,並無分別。曆來紛爭一起,不死不休。”
郭從謹黯然長歎道:“隻怕江湖中,又要掀起一場血雨腥風啦!唉!”
“是啊,難怪‘無敵掌’的人,一個個兒憂慮重重的......”
吳莫偷偷地瞟了他們一眼,欲言又止道:“師父,那,那後天......”
“怎麽,屆時,你也想要去現場觀戰嗎?”
郭從謹淡然說道:“那也沒什麽不妥。這和‘窺招兒’、‘偷學’不同,決戰的雙方,並不忌諱江湖上的朋友圍而觀之。並且,圍觀的人數兒越多越好,如此一來,那取勝的一方,才會覺得越發地光彩呢!”
———分————割————線———
“賢侄,稍後的下半局即將結束之際,你必然會和那林、孫兩位少俠,分別動手過招兒。”
李益趁著身邊的五位評審進食的功夫,來到了龍髯客的麵前,悄聲叮嚀道:“到時候兒,你可千萬要讓孫少俠他力拔頭籌,切記、切記呀!”
“那,那程少俠他......?”
龍髯客依然遲疑不決道。
“嗐,這件事兒啊,就不用你去理會了!在那之前,孫少俠自會將他擊敗的。”
李益毫不在意地含笑說道:“你隻須依計行事即可。”
“是,小侄遵命。”
龍髯客口頭兒上唯唯諾諾地答應著,待李益離開之後,卻是一轉身,向內高聲通稟道:“二伯母、小師妹,龍髯客求見。”接著,便閃身進入了帷幕之內。
“龍少俠安好。”
“大胡子,快過來吃包砸!”
阿梨見狀,連忙起身施禮道。而李丹鳳卻隻是迴過頭來,衝著他粲然一笑,嘴裏塞滿了包子,口齒不清地招手說道:“可......可好吃了!”
“龍賢侄,辛苦了!快請坐下,用些點心。”
那武氏也對著他,笑容可掬地招手說道。錦葵便趕忙迎上前來,為他擺放好了碗、筷等物。
“是,多謝二伯母。”
龍髯客不料那李丹鳳的心情,竟是如此的輕快,自己也不禁微微地泛起了幾分笑意,施禮坐下道。隻是苦於當著那武氏的麵前,無法直言相詢她的心意。後來,好不容易等到了武氏起身離座,四處漫步、觀景兒去了,卻依然不知,該當如何表述才好。一時隻急得他,滿頭大汗、麵紅耳赤。
“請龍少俠不必為難。一切,隻需隨緣即可。”
心知肚明的阿梨,見李丹鳳隻顧著沒心沒肺地大口、大口吃著包子,完全沒有看出他的諸多異樣,就悄聲對他說道:“丹鳳妹妹,早已另有計較。”
“噢,那就好、那就好。多謝阿梨姑娘直言相告。”
龍髯客如釋重負地頷首長歎了一聲,歡喜不盡道。隨後,便起身施禮,高聲說道:“後台女眷重地,龍某不便久坐,告辭了。”緊接著,就飛步離開了後台。
———分————割————線———
“李忠,那郭從謹師徒的身份,你打聽清楚了沒有?”
且說李益迴到桌位之前,連喝上一口涼茶、吃上一口點心的時間都沒有,就趕緊趁著胡一鳴等人上岸如廁的機會,低聲詢問道。
“啟稟國公大人,老奴剛剛收到李本的迴報,”
李忠才欲答言,就見李孝滿頭大汗地匆匆跑來,遞給了他一張稟事條子。李忠快速地讀了一遍之後,大吃一驚地稟報說道:“說是經過多方的查證方知,阿史那一家,已經在兩個時辰之前離開了洛陽,飛馬直奔西北而去了......”
“什麽,西北方向?!哼,好一招兒金蟬脫殼哇!”
李益又驚又怒地咬牙切齒道。
“是,所謂的水土不服,多半隻是借口罷了......”
李忠小心翼翼道:“那老奴是否應該,立即著人去追......”
“算~了,都已經兩個時辰了,你也太小看他們的騎術了!”
李益諷刺地一笑,心灰意冷道。
“是,老奴屢次失察,還請國公大人恕罪。”
李忠低聲請示他道:“那......舍利州那一方的勢力,咱們就這麽放棄了嗎?!”
“決計不可。”
李益斷然說道:“明晚之前,你別忘了提醒我,再給夫人的娘家和舍利州刺史府,分別修書一封,務必爭取讓他們迴心轉意,再續前盟。”
“是。”
李忠俯首應道。
“還有,”
李益麵色陰沉地瞥了吳莫師徒一眼,冷冷言道:“此二人,越發留不得了——我先前交代之事,你都備好了嗎?”
“是,隻待大會一散,即可馬上了斷了他們。”
李忠慌忙說道。
“嗯......”
李益滿意地點了點頭,又蹙眉望向張九那一桌兒道:“剛剛台下,又是怎麽迴事啊?那‘無敵掌’的人,都在鬧騰什麽呢?”
“哦,好像是在和周莊主座下的一名,‘旋風腿’的弟子,起了幾句爭執。雙方已經定下了,後天要在城外,生死決鬥呢。”
李忠撇嘴一笑道。
“‘旋風腿’?怎麽,還有這麽一個門派嗎?”
李益搖頭感慨道:“我聽說,那‘無敵掌’的現任掌門,‘如雲手’張太俠,為人一向沉穩,怎麽今天卻這麽有失身份,和一個無名之輩過不去呢?!”
“國公大人有所不知,今天定下決鬥之約的,卻並非是張太俠,而是他的三師弟,‘浮雲手’鄭懷旭。”
李忠悄悄兒地掏出了記事簿子,偷瞄了一眼道:“張太俠本人因有急事,今天早晨,已經和他的四師弟蔣城一同迴去了,隻將參會的一切事宜,都托付給了鄭懷旭看管。”
“嗬,那他可真是所托非人哪!”
李益嗤鼻一笑,不勝嘲弄道:“等到他得知消息時,隻怕自家的門派,已經和人家,結下了生死大仇啦!”
李益如此言畢,稍微沉吟了一下兒,便頷首說道:“嗯,也好,我正愁著和那張太俠,攀交不上呢!”於是,就低聲吩咐李忠道:“你去告訴武思誠一聲,就說.......”
———分————割————線———
“各位賓朋好友,”
兩刻鍾之後,李忠敲鑼宣布道:“方才經過五位評審的一再商榷,決定武比的下半局,一共分為三場進行:第一場,由孫校尉,和林少莊主、張少俠三人,依次分出高下;第二場,則由程少俠,和孫少俠、布少莊主三位,先後決出勝負;至於第三場的方式,且等最後,再行定奪。”
李忠講到此處,便又是鳴鑼三聲,揚聲說道:“現在,就有請第一場的孫校尉和林少莊主,先行登台比試,敗者退出,勝者,則繼續和張少俠一較高下。請!”
孫淳和林多聞,便雙雙登上台去,領取了武器,舞槍弄劍地打鬥了起來。
“哎呀!”
“咿,可是阿梨姑娘的聲音嗎?”
那朱振宇本來就對這些不感興趣,再加上飯後思困,就手扶著下頜,打起了瞌睡來。正迷迷糊糊間,就聽台上恍惚傳來了一聲,似有若無的女子驚叫之聲,頓時精神一振,重新坐直了身體,往後台的方向,張望忖道——仔細一看之下,果然隱約見到帷幕的後方,有一抹輕柔的粉色,一閃即過。
原來那下半局的第一場,終由林多聞取勝,而第二場的比試,也已開始良久。
起初那程文玉和孫克己剛剛登台的時候兒,李丹鳳在後台,因為關心情切,便就牽著阿梨的手,主動走近前台,緊貼在帷幕的後方,往外凝神細觀。
和那趙山並無區別的是,程文玉,同樣也是自知遠非孫克己的敵手。好在孫克己一心顧念著雙方的世交之情,於打鬥之際,對他也是頗為留情,故意讓他支撐到了二、三十招兒的時候,方才將其從容擊敗,總算沒有使他,輸得太過難看。
“程少俠,承讓了!”
孫克己得勝之後,便即收鐧後退,含笑拱手道。
“哼!孫少俠不必客氣,本少俠願賭服輸便是!”
程文玉輕輕地“哼”了一聲,憤憤然地交還了兵器,拂袖轉身就走道。誰知下台之時,由於鬱悶、懊惱的緣故,便一個不留神,腳底一滑,整個人都往台下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