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別鬧!”李易心裏難受,要不然早罵起來了。
“殿下,你幹什麽?”朱成道一直在關注著這邊動靜,開始隻對他倆人行為疑惑,後來看見李易拿劍要殺天隱,震驚了,立馬不顧一切跳過來,“咦?”
“怎麽?老朱,沒見過女孩子嗎?”天隱見他盯著自己看,便撐著半坐起來。
“你……”老朱上前兩步,仔細觀察天隱臉上的氣色。
“你幹什麽?”李易怕他唐突,急忙擋在兩人中間,伸手將朱成道推了個趔趄。
“殿下別誤會!”朱成道拿住樁,又去看天隱,“道長,你剛才吐血了對嗎?是不是感覺氣脈凝滯,五髒六腑裏有髒東西,卻弄不出來?”
“你知道這種症狀!?”李易仿佛即將溺水之人看見救命稻草一樣,兩臂緊緊抓住朱成道的腹部鬃毛,真元貫注,竟將他三四百斤重的身軀舉了起來。
“別激動啊殿下,放我下來。”
“快說!”李易放他下來。
“之前見你們被我師父,被金線真人的分身偷襲,我就知道可能會中噬血咒……”
“我師姐中的叫噬血咒?”
“嗯。”朱成道點頭,“這是金線真人最厲害的咒術,我以前專門為他收集藥材,還參與過煉製,因此認得。”
“有沒有解法?解藥?”李易問出關鍵,天隱也認真聽著。
“有,嗚……”朱成道隻說了一個字,就被李易跳到身上,使勁抱住。
“哦!太好啦!太好啦!師姐有救啦!”李易趴在朱成道的肩頭高聲歡唿,使勁拍打豬後背,差點就要在長滿黑毛的豬嘴巴上親一口。
“你別鬧啦!讓他說。”天隱也露出歡快的笑容。
“你說。”李易從朱成道身上跳下來。
“有是有,但解藥調配很難,藥材尤其不好找。”
“你記得配方就行。”李易興奮地搓著手,“就算上天入地我也要找到!師姐你等著,我這就去找,老朱,走!”
“殿下莫急!”朱成道勸住,“噬血咒的主體成分是一種金線蟲卵,來自蟲妖族聖地,具體品種我也說不上來,一旦與身體接觸,就會侵蝕血液,將其轉化為劇毒,常人一碰就死,天隱道長修為高深,自然能支持一段時間,但我想也不會太久。”
“她能支持多久?很危險嗎?”李易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
“這我不清楚,即使能支持,也會消耗大量真元,有一種舒血丹,能極大延緩這種侵蝕……”
“所以要先找舒血丹!”李易一拍大腿,從懷中取出《三元丹經》來快速翻查。
“在天元部,氣血綱。”天隱指點。
“嗯,嗯,找到了!伽藍花,血靈花,天蓬草,無根草,白玉蓍草,金旗樹心……師姐,這些藥材我們好像都有呢。”李易拿著丹經,走過去給天隱看,激動地攥著她右手輕輕搖晃,“這就叫天佑善人!師姐,你一定會好的!我先煉舒血丹。”
“快去。”天隱臉上現出兩朵紅雲,趕緊把手抽迴來。
李易立即用八卦牌煉製了舒血丹,並親眼看著天隱服下,問她:“怎麽樣?”
“真挺管用呢。”天隱運氣一周,氣脈舒暢了許多,不像之前那樣渾濁滯塞了。
“那就好,那就好。”李易總算放了心,迴頭對朱成道說,“老朱,這次真不知道該怎樣感謝你。”
“看你這話說的!我這又算得了什麽?”朱成道哈哈大笑,“天隱道長為我解了金線咒,又將我從金線真人手裏救出來,就如同我的再生父母。嘿!我這又算得了什麽?”
“過分了啊!”李易開玩笑,“誰敢要你這麽大的豬兒子?”說得天隱也咯咯笑起來,微露潔白貝齒。
這時小奇突然跳過來,毛發抖擻,衝著朱成道憤怒呲牙。李易摸著它的小腦袋安慰道:“小奇,還在記仇嗎?”
朱成道別看外貌粗豪,心思卻很乖覺,立即朝小奇打躬道:“老豬之前錯了,請小兄弟大人大量,原諒老豬這一迴。”
小奇嗚嗚幾聲,頭一偏走開,迴天隱身邊趴著假寐去了。
李易忽然想起一件事來,拍手道:“差點忘了!師姐,我帶你去個地方。”
“去哪?”天隱笑問。
“我父親那裏。”
“你父親……不是皇帝嗎?”
“是我另外一個父親,在南鄭,不遠了。”
李易扶起天隱下山,朱成道先去官道上攔住一夥過路商人,“買”了兩匹馬,讓李易和天隱一人騎一匹,他自己依然跑步跟隨。
途中李易給天隱講起他幼年的經曆。當李昌北的叛軍攻入長安的時候,他還不到五歲,在陳恆、楊信等一批忠臣的保護下逃離皇宮,李昌北派出一批接一批的精兵圍追堵截,當時情況危急,楊信殿後,陳恆讓自己的兒子陳惠穿上李易的衣服,引著追兵走另一個方向,李易這才僥幸逃得性命,而陳惠卻因此墜崖而死,那時候他也隻不過是個五六歲的孩子而已。
陳恆原為吏部侍郎,李昌北早就聽說過他的大名,揚言要讓他當宰相,但他棄之不顧,帶著李易逃入南鄭的窮鄉僻壤,身邊人隻剩下妻子馮氏,女兒陳悠,還有幾個老仆,從此過上隱姓埋名的日子。
為了掩人耳目,李易的本名自然不能再用,於是陳恆問天卜卦,得臨之節,大喜,便告訴李易說委屈他,要他跟著自己姓陳,謊稱是兒子,名字就叫陳臨,字君宜。
但李易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心甘情願的磕了頭,從此喊他為父親,喊馮氏為母親,陳悠為妹妹。
“我在南鄭住了大概三四年,是父親教會我讀書寫字、做人為君的道理,後來附近出現官兵蹤跡,父親擔心我的安危,就喊來義父,讓他帶我去了江南,之後就是練武、打仗,直到……”
“直到你被人變成了小狗狗。”天隱笑著接口。
李易笑笑不說話。
天隱道:“你這位父親很了不起啊!人家為了你,棄官不做,舉家逃亡,還賠上一個兒子,等你複位之後,一定要好好報答。”
“是得好好報答,可是……”李易嘖嘖兩聲,“無論怎樣報答,也換不迴陳惠哥哥的命啊!”
一個時辰後,三人抵達南鄭郊外,李易領頭,走過彎彎曲曲的山路,來到一處幽靜的村落,放眼盡是綠色,村北孤山的山腰上,兩畝農田,三間茅舍,四五口人家。
“殿……臨兒。”當他們來到門口的時候,一位中年書生大步迎了上來。
“父親!”李易快跑幾步,近前給陳恆磕頭。
陳恆急忙扶起來,上下打量著他,欣慰點頭,一個勁的直說“好”,他每次看到李易,就會想起死去的兒子陳惠,眼中又是老淚縱橫。
“爺倆還愣著做什麽?快進屋啊!臨兒,你那位朋友也進來坐吧。”一位端莊的中年婦人出屋,邊說話邊擦眼淚。
“母親。”李易給馮氏行了禮,起身介紹天隱,他擔心朱成道嚇著人,沒讓進村。
“進來!進來!”馮氏領著他倆進屋,陳恆最後跟著。
噓寒問暖,感慨一番過後,李易說明來意:“父親,母親,我想讓天隱道長在這裏住幾天,我有點事,很快就迴來。”
“行,你去吧。”陳恆簡單答應。
“嗯,這個……道長他受了點傷,我是去給他采藥,所以……”
“臨兒你放心就是,這地方安靜,最適合養傷,就是咱家裏不寬敞,又沒啥好吃的,怕你這位道長朋友住不慣。”馮氏絮絮叨叨的說著。
“大娘您太客氣了。”天隱插了一句。
“咦?怎麽沒看見悠悠妹妹?”李易轉頭四下裏找尋。
“她啊……”馮氏剛要說話,就被陳恆接過去,怕妻子囉嗦耽誤李易的事,“悠悠幾年前被一位老尼姑帶走,說她有仙緣,不修仙便有禍患。”
“哦!”李易驚奇,“去哪了?”
“誰知道。老尼姑隻說海上海上,海上是哪裏?誰知道。不過每年都讓她來家幾次,倒是越來越好了……”
“行啦!”陳恆打斷妻子,“臨兒,你去吧,迴頭我再和你說話。”
“是,父親。”李易在來的路上已經和天隱就這件事商量好了,這時隻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他便出門離去。
“臨兒。”馮氏小跑著追出來。
“母親慢點!”李易怕她腳小跌倒,趕緊迴去攙扶,“您還有事嗎?”
“臨兒,”馮氏拉住他的手讓他靠近些,小聲問道:“來的這位姑娘……和你是什麽關係啊?”
“姑……娘!母親,您是怎麽看出來的?”往常在軍營之中,連楊信那麽精明的人都看不破天隱的老道打扮,而馮氏隻是一個尋常婦女,李易聽了她的問話,當然驚異。
“這你別管。告訴娘。”
“她是我的師姐,母親,我也修仙了,在一個叫做三元門的地方,最初就是她帶我去的。”
“哦。”馮氏意味深長的笑了,說道:“行,那為娘的心中有數了。你去吧。”
“殿下,你幹什麽?”朱成道一直在關注著這邊動靜,開始隻對他倆人行為疑惑,後來看見李易拿劍要殺天隱,震驚了,立馬不顧一切跳過來,“咦?”
“怎麽?老朱,沒見過女孩子嗎?”天隱見他盯著自己看,便撐著半坐起來。
“你……”老朱上前兩步,仔細觀察天隱臉上的氣色。
“你幹什麽?”李易怕他唐突,急忙擋在兩人中間,伸手將朱成道推了個趔趄。
“殿下別誤會!”朱成道拿住樁,又去看天隱,“道長,你剛才吐血了對嗎?是不是感覺氣脈凝滯,五髒六腑裏有髒東西,卻弄不出來?”
“你知道這種症狀!?”李易仿佛即將溺水之人看見救命稻草一樣,兩臂緊緊抓住朱成道的腹部鬃毛,真元貫注,竟將他三四百斤重的身軀舉了起來。
“別激動啊殿下,放我下來。”
“快說!”李易放他下來。
“之前見你們被我師父,被金線真人的分身偷襲,我就知道可能會中噬血咒……”
“我師姐中的叫噬血咒?”
“嗯。”朱成道點頭,“這是金線真人最厲害的咒術,我以前專門為他收集藥材,還參與過煉製,因此認得。”
“有沒有解法?解藥?”李易問出關鍵,天隱也認真聽著。
“有,嗚……”朱成道隻說了一個字,就被李易跳到身上,使勁抱住。
“哦!太好啦!太好啦!師姐有救啦!”李易趴在朱成道的肩頭高聲歡唿,使勁拍打豬後背,差點就要在長滿黑毛的豬嘴巴上親一口。
“你別鬧啦!讓他說。”天隱也露出歡快的笑容。
“你說。”李易從朱成道身上跳下來。
“有是有,但解藥調配很難,藥材尤其不好找。”
“你記得配方就行。”李易興奮地搓著手,“就算上天入地我也要找到!師姐你等著,我這就去找,老朱,走!”
“殿下莫急!”朱成道勸住,“噬血咒的主體成分是一種金線蟲卵,來自蟲妖族聖地,具體品種我也說不上來,一旦與身體接觸,就會侵蝕血液,將其轉化為劇毒,常人一碰就死,天隱道長修為高深,自然能支持一段時間,但我想也不會太久。”
“她能支持多久?很危險嗎?”李易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
“這我不清楚,即使能支持,也會消耗大量真元,有一種舒血丹,能極大延緩這種侵蝕……”
“所以要先找舒血丹!”李易一拍大腿,從懷中取出《三元丹經》來快速翻查。
“在天元部,氣血綱。”天隱指點。
“嗯,嗯,找到了!伽藍花,血靈花,天蓬草,無根草,白玉蓍草,金旗樹心……師姐,這些藥材我們好像都有呢。”李易拿著丹經,走過去給天隱看,激動地攥著她右手輕輕搖晃,“這就叫天佑善人!師姐,你一定會好的!我先煉舒血丹。”
“快去。”天隱臉上現出兩朵紅雲,趕緊把手抽迴來。
李易立即用八卦牌煉製了舒血丹,並親眼看著天隱服下,問她:“怎麽樣?”
“真挺管用呢。”天隱運氣一周,氣脈舒暢了許多,不像之前那樣渾濁滯塞了。
“那就好,那就好。”李易總算放了心,迴頭對朱成道說,“老朱,這次真不知道該怎樣感謝你。”
“看你這話說的!我這又算得了什麽?”朱成道哈哈大笑,“天隱道長為我解了金線咒,又將我從金線真人手裏救出來,就如同我的再生父母。嘿!我這又算得了什麽?”
“過分了啊!”李易開玩笑,“誰敢要你這麽大的豬兒子?”說得天隱也咯咯笑起來,微露潔白貝齒。
這時小奇突然跳過來,毛發抖擻,衝著朱成道憤怒呲牙。李易摸著它的小腦袋安慰道:“小奇,還在記仇嗎?”
朱成道別看外貌粗豪,心思卻很乖覺,立即朝小奇打躬道:“老豬之前錯了,請小兄弟大人大量,原諒老豬這一迴。”
小奇嗚嗚幾聲,頭一偏走開,迴天隱身邊趴著假寐去了。
李易忽然想起一件事來,拍手道:“差點忘了!師姐,我帶你去個地方。”
“去哪?”天隱笑問。
“我父親那裏。”
“你父親……不是皇帝嗎?”
“是我另外一個父親,在南鄭,不遠了。”
李易扶起天隱下山,朱成道先去官道上攔住一夥過路商人,“買”了兩匹馬,讓李易和天隱一人騎一匹,他自己依然跑步跟隨。
途中李易給天隱講起他幼年的經曆。當李昌北的叛軍攻入長安的時候,他還不到五歲,在陳恆、楊信等一批忠臣的保護下逃離皇宮,李昌北派出一批接一批的精兵圍追堵截,當時情況危急,楊信殿後,陳恆讓自己的兒子陳惠穿上李易的衣服,引著追兵走另一個方向,李易這才僥幸逃得性命,而陳惠卻因此墜崖而死,那時候他也隻不過是個五六歲的孩子而已。
陳恆原為吏部侍郎,李昌北早就聽說過他的大名,揚言要讓他當宰相,但他棄之不顧,帶著李易逃入南鄭的窮鄉僻壤,身邊人隻剩下妻子馮氏,女兒陳悠,還有幾個老仆,從此過上隱姓埋名的日子。
為了掩人耳目,李易的本名自然不能再用,於是陳恆問天卜卦,得臨之節,大喜,便告訴李易說委屈他,要他跟著自己姓陳,謊稱是兒子,名字就叫陳臨,字君宜。
但李易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心甘情願的磕了頭,從此喊他為父親,喊馮氏為母親,陳悠為妹妹。
“我在南鄭住了大概三四年,是父親教會我讀書寫字、做人為君的道理,後來附近出現官兵蹤跡,父親擔心我的安危,就喊來義父,讓他帶我去了江南,之後就是練武、打仗,直到……”
“直到你被人變成了小狗狗。”天隱笑著接口。
李易笑笑不說話。
天隱道:“你這位父親很了不起啊!人家為了你,棄官不做,舉家逃亡,還賠上一個兒子,等你複位之後,一定要好好報答。”
“是得好好報答,可是……”李易嘖嘖兩聲,“無論怎樣報答,也換不迴陳惠哥哥的命啊!”
一個時辰後,三人抵達南鄭郊外,李易領頭,走過彎彎曲曲的山路,來到一處幽靜的村落,放眼盡是綠色,村北孤山的山腰上,兩畝農田,三間茅舍,四五口人家。
“殿……臨兒。”當他們來到門口的時候,一位中年書生大步迎了上來。
“父親!”李易快跑幾步,近前給陳恆磕頭。
陳恆急忙扶起來,上下打量著他,欣慰點頭,一個勁的直說“好”,他每次看到李易,就會想起死去的兒子陳惠,眼中又是老淚縱橫。
“爺倆還愣著做什麽?快進屋啊!臨兒,你那位朋友也進來坐吧。”一位端莊的中年婦人出屋,邊說話邊擦眼淚。
“母親。”李易給馮氏行了禮,起身介紹天隱,他擔心朱成道嚇著人,沒讓進村。
“進來!進來!”馮氏領著他倆進屋,陳恆最後跟著。
噓寒問暖,感慨一番過後,李易說明來意:“父親,母親,我想讓天隱道長在這裏住幾天,我有點事,很快就迴來。”
“行,你去吧。”陳恆簡單答應。
“嗯,這個……道長他受了點傷,我是去給他采藥,所以……”
“臨兒你放心就是,這地方安靜,最適合養傷,就是咱家裏不寬敞,又沒啥好吃的,怕你這位道長朋友住不慣。”馮氏絮絮叨叨的說著。
“大娘您太客氣了。”天隱插了一句。
“咦?怎麽沒看見悠悠妹妹?”李易轉頭四下裏找尋。
“她啊……”馮氏剛要說話,就被陳恆接過去,怕妻子囉嗦耽誤李易的事,“悠悠幾年前被一位老尼姑帶走,說她有仙緣,不修仙便有禍患。”
“哦!”李易驚奇,“去哪了?”
“誰知道。老尼姑隻說海上海上,海上是哪裏?誰知道。不過每年都讓她來家幾次,倒是越來越好了……”
“行啦!”陳恆打斷妻子,“臨兒,你去吧,迴頭我再和你說話。”
“是,父親。”李易在來的路上已經和天隱就這件事商量好了,這時隻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他便出門離去。
“臨兒。”馮氏小跑著追出來。
“母親慢點!”李易怕她腳小跌倒,趕緊迴去攙扶,“您還有事嗎?”
“臨兒,”馮氏拉住他的手讓他靠近些,小聲問道:“來的這位姑娘……和你是什麽關係啊?”
“姑……娘!母親,您是怎麽看出來的?”往常在軍營之中,連楊信那麽精明的人都看不破天隱的老道打扮,而馮氏隻是一個尋常婦女,李易聽了她的問話,當然驚異。
“這你別管。告訴娘。”
“她是我的師姐,母親,我也修仙了,在一個叫做三元門的地方,最初就是她帶我去的。”
“哦。”馮氏意味深長的笑了,說道:“行,那為娘的心中有數了。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