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耽誤大事
嫡女王妃美又嬌,王爺看著她作妖 作者:萬裏扶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官府不成事,受傷的終究是百姓。
裴文君心知此事等不得,當下將廢太子妃高若芙一事說與他聽。
李正澤早從紅鶴口中知曉此事,那人是被裴文君救出來的,她不開口,他也不能直接問她要。
現下裴文君主動道出,他二人自然能籌謀到一處。
“為今之際,隻有找公子川,讓他將高若芙的女兒交出來,帶去給她看。
若能得他出麵作證,證明廢太子的遺腹子並非是皇家血脈。
這般,長公主想要另立新君一事便是不能,太子自然就能順利登基。”裴文君將心中所想道出。
李正澤點頭,他這些日子暗地裏就是在尋先前廢太子府中的舊人。
廢太子一倒,他府中的人死的死,逃的逃,竟一時尋不到妥當的人。而今,若是得了高若芙的親口證言,長公主的謊言自然是能不攻自破。
“此事我去辦。你在此靜待佳音便是。”李正澤開口道。
當下讓她躺迴床榻上,為她攏好錦被,重新出門迴了書房。
.........
翌日,馮閣老張羅內閣議事,商議扶持太子登基一事。
謝閣老姍姍來遲,落座之後便不再開口,由著他們幾人去各自爭辯。
許久之後,馮閣老正欲一錘定音,門外通傳長公主殿下正在來的路上。
諸位內閣朝臣相互對視一眼,麵色不愉。
如此內閣重地,豈是一介女流可以踏入的,縱然她貴為長公主,也沒有能隨意參與朝政的道理。
眾人思緒萬千間,朱聘婷已經帶著人走至大殿內。
諸位朝臣上前見禮後,朱聘婷掃視幾人一眼,才開口道:“太後聽得今日諸位在此商議太子登基一事,她老人家身子不好,不能到場,便讓本宮來此坐鎮。”
說完自顧坐在上首正中間的位置。
眾人麵麵相覷,隻有謝閣老仍舊是一副平心靜氣的樣子,顯然是早知會有此事。
馮閣老眼看著要成的事,斷然沒有讓它半途而廢的道理,當下起身道:“適才老臣與諸公已經商議,國不可一日無君,還是盡快定下日子讓太子登基才是。”
朱聘婷眉頭輕蹙,不滿開口道:“那日在母後麵前,本宮以為說的已經很明白了。太子行事魯莽無禮,不宜再登基為君。眾位正好今日都在,還是商議如何罷黜太子之事吧。”
“長公主殿下,萬萬不可呀!”馮閣老慨然出聲,恨不能破口大罵。
實乃世風日下,她這是想要動搖國本。
朱聘婷揮了揮手,從外間走進來抱著一個繈褓的乳娘。
眾人心下明了,這自然就是被太後接進宮中養在身邊的廢太子遺腹子。
“諸位,我皇兄在時,一向在意公允行事,公道自在人心。是選太後養在身邊的嬰孩,還是選德行有虧的太子。諸位選吧!”朱聘婷說完四下掃視一眼。
正瞧見一旁謝閣老老成在在的模樣,心下更是安定幾分。
幾個被謝閣老一手提拔上來的大臣當下不動聲色的立在了長公主身旁舉起手。
馮閣老神色焦急,隻能強忍著心中驚濤駭浪,不時看向門外。
眼看著舉手之人讚同之人即將過半,朱聘婷不由得笑出聲來。
卻聽得門外有小太監高唿一聲:“呂公公到。”
馮閣老立刻從圓椅上起身,“快請進來!”
朱聘婷和謝閣老對視一眼,暗道不好。
他怎的早不好,晚不好,這會倒是來了。
呂公公身著宮服邁步入殿,先與殿內各位見禮。
眾人寒暄幾句,聽得一道極為不耐的女聲響起:“聽聞呂公公得了瘋病,現下這是好了?”
呂公公身形一怔,斂神正色道:“老奴聞得皇上殯天的消息,悲慟交加,這才一時失了神智,渾噩度日許久。
昨夜夢中,被皇上大罵一通。罵老奴未將他老人家未盡之事安置妥當,這才致使朝堂紛爭不斷,實是罪過。
虧得皇上他一語驚醒夢中人,將老奴罵醒,這才趕來,幸而未耽誤大事。”
朱聘婷暗罵,誰人不知,他先前是因著宋婉茹落水才一時被迷了心竅得了瘋病,而後皇帝才被太子行事不端氣的病倒。
現下讓他這麽一說,倒顯得他是極為忠君愛主之人,此事若想分辯,卻非易事,索性由著他,盡快將適才的事辦完才是。
“現下讓諸位大臣重新立儲,不知呂公公可也讚成?”朱聘婷眼神微眯,言語間帶著幾分威脅。
若他是個識相的還則罷了,若是他不倒向自己這邊,就怪不得她要斬草除根。
呂公公疑惑道:“不知長公主所言是何人?”
自有一旁的朝臣向呂公公解釋先前的來龍去脈。
這些呂公公自然是早就知道的,他裝成第一次聽說的樣子,神色吃驚:“不知此子出生之時可得宗人府登記在冊?”
朱聘婷暗道不好,宮裏的規矩自然是這個老東西懂得更多,此處倒是她疏漏了。
又聽得呂公公言:“先前廢太子已然被宮裏太醫診出不能人事,如何又一舉得男?”
“自然是事發之前廢太子妃便已經懷有身孕。”朱聘婷未等他話音落下接話道。
呂公公搖頭歎息出聲:“先前主子萬歲爺就是怕會發生這般事,一早就寫好了密旨封在萬壽宮中,眾位隨咱家來吧。”
他說完起身先行出門,其餘幾人緊隨其後。
謝閣老和長公主落在後麵,對她輕聲道:“長公主殿下不必驚慌,咱們隨機應變,隻咬死是太子將皇帝氣病這一條就是了。”
朱聘婷心下稍安,隨著一眾人去往萬壽宮大殿。
眾人走至萬壽宮門前,正瞧見太子朱載坤立在那處,他自是得了呂公公的消息,先來此處等著的。
呂公公入到正殿,走至嘉景帝在世時用於打坐的軟榻旁。
眾人見他將那圓墊掀起,那處竟然藏著一個機關,呂公公一番操作下,那處露出一個空隙來,空隙之中擺著個長條形的木匣子。
呂公公將那木匣子捧出來,交給在場大臣一一核驗。
裴文君心知此事等不得,當下將廢太子妃高若芙一事說與他聽。
李正澤早從紅鶴口中知曉此事,那人是被裴文君救出來的,她不開口,他也不能直接問她要。
現下裴文君主動道出,他二人自然能籌謀到一處。
“為今之際,隻有找公子川,讓他將高若芙的女兒交出來,帶去給她看。
若能得他出麵作證,證明廢太子的遺腹子並非是皇家血脈。
這般,長公主想要另立新君一事便是不能,太子自然就能順利登基。”裴文君將心中所想道出。
李正澤點頭,他這些日子暗地裏就是在尋先前廢太子府中的舊人。
廢太子一倒,他府中的人死的死,逃的逃,竟一時尋不到妥當的人。而今,若是得了高若芙的親口證言,長公主的謊言自然是能不攻自破。
“此事我去辦。你在此靜待佳音便是。”李正澤開口道。
當下讓她躺迴床榻上,為她攏好錦被,重新出門迴了書房。
.........
翌日,馮閣老張羅內閣議事,商議扶持太子登基一事。
謝閣老姍姍來遲,落座之後便不再開口,由著他們幾人去各自爭辯。
許久之後,馮閣老正欲一錘定音,門外通傳長公主殿下正在來的路上。
諸位內閣朝臣相互對視一眼,麵色不愉。
如此內閣重地,豈是一介女流可以踏入的,縱然她貴為長公主,也沒有能隨意參與朝政的道理。
眾人思緒萬千間,朱聘婷已經帶著人走至大殿內。
諸位朝臣上前見禮後,朱聘婷掃視幾人一眼,才開口道:“太後聽得今日諸位在此商議太子登基一事,她老人家身子不好,不能到場,便讓本宮來此坐鎮。”
說完自顧坐在上首正中間的位置。
眾人麵麵相覷,隻有謝閣老仍舊是一副平心靜氣的樣子,顯然是早知會有此事。
馮閣老眼看著要成的事,斷然沒有讓它半途而廢的道理,當下起身道:“適才老臣與諸公已經商議,國不可一日無君,還是盡快定下日子讓太子登基才是。”
朱聘婷眉頭輕蹙,不滿開口道:“那日在母後麵前,本宮以為說的已經很明白了。太子行事魯莽無禮,不宜再登基為君。眾位正好今日都在,還是商議如何罷黜太子之事吧。”
“長公主殿下,萬萬不可呀!”馮閣老慨然出聲,恨不能破口大罵。
實乃世風日下,她這是想要動搖國本。
朱聘婷揮了揮手,從外間走進來抱著一個繈褓的乳娘。
眾人心下明了,這自然就是被太後接進宮中養在身邊的廢太子遺腹子。
“諸位,我皇兄在時,一向在意公允行事,公道自在人心。是選太後養在身邊的嬰孩,還是選德行有虧的太子。諸位選吧!”朱聘婷說完四下掃視一眼。
正瞧見一旁謝閣老老成在在的模樣,心下更是安定幾分。
幾個被謝閣老一手提拔上來的大臣當下不動聲色的立在了長公主身旁舉起手。
馮閣老神色焦急,隻能強忍著心中驚濤駭浪,不時看向門外。
眼看著舉手之人讚同之人即將過半,朱聘婷不由得笑出聲來。
卻聽得門外有小太監高唿一聲:“呂公公到。”
馮閣老立刻從圓椅上起身,“快請進來!”
朱聘婷和謝閣老對視一眼,暗道不好。
他怎的早不好,晚不好,這會倒是來了。
呂公公身著宮服邁步入殿,先與殿內各位見禮。
眾人寒暄幾句,聽得一道極為不耐的女聲響起:“聽聞呂公公得了瘋病,現下這是好了?”
呂公公身形一怔,斂神正色道:“老奴聞得皇上殯天的消息,悲慟交加,這才一時失了神智,渾噩度日許久。
昨夜夢中,被皇上大罵一通。罵老奴未將他老人家未盡之事安置妥當,這才致使朝堂紛爭不斷,實是罪過。
虧得皇上他一語驚醒夢中人,將老奴罵醒,這才趕來,幸而未耽誤大事。”
朱聘婷暗罵,誰人不知,他先前是因著宋婉茹落水才一時被迷了心竅得了瘋病,而後皇帝才被太子行事不端氣的病倒。
現下讓他這麽一說,倒顯得他是極為忠君愛主之人,此事若想分辯,卻非易事,索性由著他,盡快將適才的事辦完才是。
“現下讓諸位大臣重新立儲,不知呂公公可也讚成?”朱聘婷眼神微眯,言語間帶著幾分威脅。
若他是個識相的還則罷了,若是他不倒向自己這邊,就怪不得她要斬草除根。
呂公公疑惑道:“不知長公主所言是何人?”
自有一旁的朝臣向呂公公解釋先前的來龍去脈。
這些呂公公自然是早就知道的,他裝成第一次聽說的樣子,神色吃驚:“不知此子出生之時可得宗人府登記在冊?”
朱聘婷暗道不好,宮裏的規矩自然是這個老東西懂得更多,此處倒是她疏漏了。
又聽得呂公公言:“先前廢太子已然被宮裏太醫診出不能人事,如何又一舉得男?”
“自然是事發之前廢太子妃便已經懷有身孕。”朱聘婷未等他話音落下接話道。
呂公公搖頭歎息出聲:“先前主子萬歲爺就是怕會發生這般事,一早就寫好了密旨封在萬壽宮中,眾位隨咱家來吧。”
他說完起身先行出門,其餘幾人緊隨其後。
謝閣老和長公主落在後麵,對她輕聲道:“長公主殿下不必驚慌,咱們隨機應變,隻咬死是太子將皇帝氣病這一條就是了。”
朱聘婷心下稍安,隨著一眾人去往萬壽宮大殿。
眾人走至萬壽宮門前,正瞧見太子朱載坤立在那處,他自是得了呂公公的消息,先來此處等著的。
呂公公入到正殿,走至嘉景帝在世時用於打坐的軟榻旁。
眾人見他將那圓墊掀起,那處竟然藏著一個機關,呂公公一番操作下,那處露出一個空隙來,空隙之中擺著個長條形的木匣子。
呂公公將那木匣子捧出來,交給在場大臣一一核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