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北境的人
嫡女王妃美又嬌,王爺看著她作妖 作者:萬裏扶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正澤開口問他:“張公公這兩日可曾到樓裏來見香菱?”
青川已然知曉對方先前那套做派不過是為了做戲給香菱看,實則是為了探聽出更多關於張公公的消息。
他便自告奮勇在樓裏幫他查探消息,而他所要的,便是事成之後,讓李正澤為他恢複自由身。
\"迴貴人的話,昨日夜間張公公曾親自來樓裏後院的廂房,隻是同香菱在屋裏待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離開了。想來也是要緊的事,才會親自來吩咐。\"
“你可曾探聽到是什麽事?”
“並未偷聽到,張公公一來,那院子裏伺候的人便都被趕到了前院,以往也隻有香菱的妹妹一個人伺候,自前幾日,便不見了香菱的妹妹的身影,許是被她送走了。”
“是她親妹妹?”
“正是,平日裏香菱將她這妹妹護的很好,不讓她入我們這行的。”
李正澤聽完點頭吩咐他:“你繼續盯著這處的事,這兩日我要去別處辦事,若是有急事,讓人傳話便是。”
青川訥訥點頭稱是。
當夜,李正澤便帶人去將那些藏在小島上的人一並拿下,連帶著搜出先前被水匪劫去的綢緞布匹。
此事他做的悄無聲息,將那些藏於暗處的暗哨也都一並捉住,免得他們入城去通風報信。
翌日,便是到了與張公公相約交銀子的日子。
王如盛這幾日惴惴不安,直到清晨收到李正澤讓人傳的消息,諸事皆定,隻讓他安心去見張公公便是。
他與宋青雲二人相邀一並入了江南織造局。
廳中早已坐著張公公以及另外一名白麵無須的人,瞧著兩人坐的位置,那人似是個比張公公還要大的官。
見他二人如約前來,張公公不由肉疼,本想著待他二人將銀子交上來,他便可以帶著銀子遠走高飛,而今呂公公在此坐鎮,便不能再按照先前的計劃行事。
他二人上前行禮後落座,王如盛一開口便是詢問張公公先前丟失的綢緞可有下落。
張公公見他話裏有話,似是有備而來,當下冷聲喝道:“朝廷已經派來欽差平陽王李大人去查案,此事還未有決斷,豈能是你們著急便能破解的?”
王如盛倒地便跪,訴起苦來。見他跪下,他身旁坐著的宋青雲也不好坐著,當下也滑落在地,跪倒於他身旁。
“先前是張公公作保,我們兩家聯合舉家之力,墊付了諸多銀錢,才將那些綢緞布匹在期滿之前全數完成,隻等著拿迴貨款才好周轉。
現下綢緞被劫,人也是險些小命不保,此案已經過去多日,都未能捉住那些水匪。不知張大人究竟要如何處置此事?”
張公公被他當著呂公公的麵這般言辭質疑,惱怒道:“來人,將他二人拖下去,我等辦案豈能容你這刁民如此放肆?”
宋青雲被王如盛一番話驚得後背起一層的冷汗,當下去扯他的衣袖,低聲勸道:“如盛兄,你因何這般?可是急瘋了?”
抬頭求饒道:“求大人饒命,他不過是一時怒火攻心,失了神智,還望大人饒我等一命才是。”
張公公被氣極,哪裏還管其他,當下就讓人來下死手,務必要出下這口惡氣,想他在此經營多年,還是頭一次有人敢這般與他說話。
呂公公從旁冷眼瞧著一眾人鬧哄哄的做派,冷喝出聲:“都住手。”
見他發話,外間候著的東廠侍衛進到廳內,將他們這些人從王如盛和宋青雲的身上扯開。
張公公正待開口,便瞧見李正澤帶著一隊侍衛押送著幾人進來。
他身上盔甲布滿了泥汙,發絲淩亂,雙眼布滿了血絲,顯然是忙碌了一夜的緣故。
身後的侍衛也都是這般,饒是如此也遮掩不住他們身上的肅殺之氣。
待看清那被押解之人,張公公腿腳酸軟癱倒在椅子上。
王如盛見李正澤進來,這才吐出一口氣,放下心來,幸好拖延到他來,沒讓張公公趁機跑掉。
李正澤上前親手將他二人扶起,讓他們安坐,自去走到呂公公身旁的圓椅上坐下。
呂公公見他這般,便知道事成了。
.........
京城。
午後時分,一隊行商打扮的人趕著馬車隊入城。
負責守衛的官兵被曬的發蔫,正待要細細查問一番,就被為首臉上有刀疤的漢子送上來的一錠銀子壓住手心。
他悄悄掂了掂手上沉甸甸的重量,當下喜笑顏開道:“放行。”
待他們一行人走遠後,另一名官兵湊上前來,小聲道:“適才怎麽不好好查驗他們一番,瞧著他們那發飾和長相,分明是從北邊邊境之地來的,那為首的刀疤臉一看就不像好人。”
前頭的官兵用手肘懟了他一下,翻起手讓他瞧見那錠銀子,笑道:“查什麽查?晚上一塊喝酒去。”
另一名官兵瞧見銀子,麵上立刻掛起笑意,連聲稱是。
馬車隊入城之後並未如尋常商隊一般找個客棧居住,而是分散開,各自走上幾條不起眼的小路,最終都進到京中一處偏僻不起眼的院子裏。
夜半,萬籟俱寂,風中隱著些許燥熱。
格日勒得了長公主的吩咐,小心駕著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拉著她往城牆的方向走去。
依著她的指引,來到一處偏僻院子。
長公主讓他在外頭等著,上前敲響那院子的後門。
三聲敲門聲響後,一道警覺的男聲響起,待聽得長公主報出的暗號後,那人才將門栓打開,露出一張黝黑的臉來,四下打量一番,見她是獨自一人前來,這才閃身讓她進去。
而後打量了停在不遠處的馬車和車上的馬夫一眼,這才閃身迴去,將門合上。
隻瞧了一眼,格日勒便認出那人是北境的人。
心下暗驚,想要跟上去,瞧著那人警醒的模樣,又怕壞了長公主的安排,悄悄溜到牆根底下,偷聽著裏麵的動靜。
馬車後響起一聲輕微響動,一道人影閃身翻進院中。
長公主跟著那人行至一處破舊的屋子裏,那處隻點著一盞油燈,微弱的火光下,勉強能看出地毯之上盤腿坐著個人。
朱聘婷不耐皺了皺眉,這屋子中有股常年不見天日的黴味,她不喜歡,便沒有再往裏走,立在了離門不遠的地方。
青川已然知曉對方先前那套做派不過是為了做戲給香菱看,實則是為了探聽出更多關於張公公的消息。
他便自告奮勇在樓裏幫他查探消息,而他所要的,便是事成之後,讓李正澤為他恢複自由身。
\"迴貴人的話,昨日夜間張公公曾親自來樓裏後院的廂房,隻是同香菱在屋裏待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離開了。想來也是要緊的事,才會親自來吩咐。\"
“你可曾探聽到是什麽事?”
“並未偷聽到,張公公一來,那院子裏伺候的人便都被趕到了前院,以往也隻有香菱的妹妹一個人伺候,自前幾日,便不見了香菱的妹妹的身影,許是被她送走了。”
“是她親妹妹?”
“正是,平日裏香菱將她這妹妹護的很好,不讓她入我們這行的。”
李正澤聽完點頭吩咐他:“你繼續盯著這處的事,這兩日我要去別處辦事,若是有急事,讓人傳話便是。”
青川訥訥點頭稱是。
當夜,李正澤便帶人去將那些藏在小島上的人一並拿下,連帶著搜出先前被水匪劫去的綢緞布匹。
此事他做的悄無聲息,將那些藏於暗處的暗哨也都一並捉住,免得他們入城去通風報信。
翌日,便是到了與張公公相約交銀子的日子。
王如盛這幾日惴惴不安,直到清晨收到李正澤讓人傳的消息,諸事皆定,隻讓他安心去見張公公便是。
他與宋青雲二人相邀一並入了江南織造局。
廳中早已坐著張公公以及另外一名白麵無須的人,瞧著兩人坐的位置,那人似是個比張公公還要大的官。
見他二人如約前來,張公公不由肉疼,本想著待他二人將銀子交上來,他便可以帶著銀子遠走高飛,而今呂公公在此坐鎮,便不能再按照先前的計劃行事。
他二人上前行禮後落座,王如盛一開口便是詢問張公公先前丟失的綢緞可有下落。
張公公見他話裏有話,似是有備而來,當下冷聲喝道:“朝廷已經派來欽差平陽王李大人去查案,此事還未有決斷,豈能是你們著急便能破解的?”
王如盛倒地便跪,訴起苦來。見他跪下,他身旁坐著的宋青雲也不好坐著,當下也滑落在地,跪倒於他身旁。
“先前是張公公作保,我們兩家聯合舉家之力,墊付了諸多銀錢,才將那些綢緞布匹在期滿之前全數完成,隻等著拿迴貨款才好周轉。
現下綢緞被劫,人也是險些小命不保,此案已經過去多日,都未能捉住那些水匪。不知張大人究竟要如何處置此事?”
張公公被他當著呂公公的麵這般言辭質疑,惱怒道:“來人,將他二人拖下去,我等辦案豈能容你這刁民如此放肆?”
宋青雲被王如盛一番話驚得後背起一層的冷汗,當下去扯他的衣袖,低聲勸道:“如盛兄,你因何這般?可是急瘋了?”
抬頭求饒道:“求大人饒命,他不過是一時怒火攻心,失了神智,還望大人饒我等一命才是。”
張公公被氣極,哪裏還管其他,當下就讓人來下死手,務必要出下這口惡氣,想他在此經營多年,還是頭一次有人敢這般與他說話。
呂公公從旁冷眼瞧著一眾人鬧哄哄的做派,冷喝出聲:“都住手。”
見他發話,外間候著的東廠侍衛進到廳內,將他們這些人從王如盛和宋青雲的身上扯開。
張公公正待開口,便瞧見李正澤帶著一隊侍衛押送著幾人進來。
他身上盔甲布滿了泥汙,發絲淩亂,雙眼布滿了血絲,顯然是忙碌了一夜的緣故。
身後的侍衛也都是這般,饒是如此也遮掩不住他們身上的肅殺之氣。
待看清那被押解之人,張公公腿腳酸軟癱倒在椅子上。
王如盛見李正澤進來,這才吐出一口氣,放下心來,幸好拖延到他來,沒讓張公公趁機跑掉。
李正澤上前親手將他二人扶起,讓他們安坐,自去走到呂公公身旁的圓椅上坐下。
呂公公見他這般,便知道事成了。
.........
京城。
午後時分,一隊行商打扮的人趕著馬車隊入城。
負責守衛的官兵被曬的發蔫,正待要細細查問一番,就被為首臉上有刀疤的漢子送上來的一錠銀子壓住手心。
他悄悄掂了掂手上沉甸甸的重量,當下喜笑顏開道:“放行。”
待他們一行人走遠後,另一名官兵湊上前來,小聲道:“適才怎麽不好好查驗他們一番,瞧著他們那發飾和長相,分明是從北邊邊境之地來的,那為首的刀疤臉一看就不像好人。”
前頭的官兵用手肘懟了他一下,翻起手讓他瞧見那錠銀子,笑道:“查什麽查?晚上一塊喝酒去。”
另一名官兵瞧見銀子,麵上立刻掛起笑意,連聲稱是。
馬車隊入城之後並未如尋常商隊一般找個客棧居住,而是分散開,各自走上幾條不起眼的小路,最終都進到京中一處偏僻不起眼的院子裏。
夜半,萬籟俱寂,風中隱著些許燥熱。
格日勒得了長公主的吩咐,小心駕著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拉著她往城牆的方向走去。
依著她的指引,來到一處偏僻院子。
長公主讓他在外頭等著,上前敲響那院子的後門。
三聲敲門聲響後,一道警覺的男聲響起,待聽得長公主報出的暗號後,那人才將門栓打開,露出一張黝黑的臉來,四下打量一番,見她是獨自一人前來,這才閃身讓她進去。
而後打量了停在不遠處的馬車和車上的馬夫一眼,這才閃身迴去,將門合上。
隻瞧了一眼,格日勒便認出那人是北境的人。
心下暗驚,想要跟上去,瞧著那人警醒的模樣,又怕壞了長公主的安排,悄悄溜到牆根底下,偷聽著裏麵的動靜。
馬車後響起一聲輕微響動,一道人影閃身翻進院中。
長公主跟著那人行至一處破舊的屋子裏,那處隻點著一盞油燈,微弱的火光下,勉強能看出地毯之上盤腿坐著個人。
朱聘婷不耐皺了皺眉,這屋子中有股常年不見天日的黴味,她不喜歡,便沒有再往裏走,立在了離門不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