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話:皇帝與王爺(其一)
無限幻想:最終啟示3 作者:暹羅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未及踏入大殿覲見聖上,龔明便已悄然告知東旭應對此後危機之法。
東旭將軍於朝堂之上,當即便跪地叩首,言辭懇切,句句忠誠地陳述自己之過:“陛下,末將有罪,末將萬不該貪圖一時之功名,於成功抵禦冥國進犯後,又擅自踏入冥國邊境二十裏。”
東旭此舉先發製人,跪地認錯,令皇帝猝不及防,他沒想到一個單純憨厚老實的武將也會在他麵前唱一出苦肉計。
皇帝圓睜雙目,凝視著跪地的東旭將軍,臉上流露出驚愕與疑惑之色。他原以為東旭將軍會為自己申辯,或是妄圖掩蓋真相,豈料他竟如此爽利地認錯。
如此一來,皇帝陛下亦感棘手,本欲借此良機揪住東旭急功近利之錯,褫奪其邊關軍權,孰料東旭並未強硬反抗,反倒主動請罪,致皇帝一時難以尋得其破綻,隻得作罷。
朝堂之上的眾大臣亦為東旭將軍之舉所震,他們竊竊私語,議論不休。或有人認為東旭將軍乃蓄意示弱,欲博取皇帝憐憫;或有人則認為他確實意識到自身之過,欲改過自新。
皇帝沉默須臾,繼而緩聲道:“東旭將軍,何罪之有?”
東旭將軍抬頭,望向皇帝,眼中閃過一抹堅毅:“陛下,末將知罪。末將一時衝動,破金國百年安穩之規劃,與冥國交惡,末將實乃做錯決定。臣願領陛下之罰,以謝天下。”
皇帝頷首,言道:“汝既自作主張,越過關防踏入冥國邊境二十裏,迫冥國遣使者與朕和談,此乃金國自建國以來未發生之大事件需謹慎處理,朕亦可理解,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你擅自越界之事不能輕易做擺…朕罰你半年俸祿,禁足三月,你可願意?”
東旭將軍心裏一放鬆,在今日的大殿上,總算沒有讓皇帝陛下抓到把柄對他發難,也算是謝天謝地了 ,東旭再次叩頭謝恩:“末將願受罰,謝陛下隆恩。”
待東旭將軍如退潮般退下金鑾大殿後,皇帝陛下話鋒如疾風驟雨般一轉,讓龔明從眾大臣中如鶴立雞群般站了出來,便開始了對其如潮水般的誇獎;“鹿縣縣令龔明年輕有為,深得朕心,龔明上前接旨。”
“微臣在。”龔明如履薄冰般上前一步,用袖袍遮住自己的眼神和目光,仿若那皇帝的龍威是熊熊燃燒的烈焰,令他不敢直視。
“龔明啊,你要朕賞賜你些什麽,盡管提出便是。”皇帝為了展示自己的慷慨大度,便在這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上,如施舍般向龔明許諾,隻要是龔明想要的東西,他就一定會如慷慨的施主般給予。
“謝陛下龍恩,隻不過在下對那金銀珠寶毫無興趣,也對那妻妾美女視若無睹,在下所想要的唯有能與在下身份相匹配之物。”龔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如高潔的蓮花般拒絕了物質的誘惑,而是向皇帝索要那象征著地位的桂冠。
“哦?”皇帝對這個年輕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發現了稀世珍寶般,不想要錢財也不想要美女的龔明,究竟想要什麽呢?這一下子激起了皇帝強烈的好奇心;“那龔愛卿認為什麽樣的地位才配得上你的才華?”
“……”龔明沉默不語,如深邃的湖水般平靜,他在等待,等待一個人來阻止他,因為他要在皇帝麵前表演一場如捕獵般的欲擒故縱,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就在龔明如雕塑般沉默不語,調整著皇帝陛下的忍耐力時,龔明默默轉頭,將他那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投向了他的父親。
戶部尚書龔義突然感覺到一陣如刺骨寒風般的寒意襲來,緊接著一股如泰山壓卵般的天子之威就沉甸甸地停在了他的身上,而皇帝此時正順著龔明的目光,如餓狼般死死地盯住了他。
戶部尚書如被抽走了脊梁骨般,吞咽著口水,倒吸一口涼氣後,隻能硬著頭皮如風中殘燭般上前一步,與龔明並肩而立,如那風中搖曳的燭火般向著皇帝陛下跪下後請辭;“老臣今年 60 有餘,已是年老體衰如那風中殘燭,理應告老還鄉。還請陛下恩準。”
“嗬嗬,竟是如此嗎?龔明,你這戶部尚書之位,難道真與你之才能相匹配?!”皇帝龍顏震怒,伸出手指,直直地指向跪在地上的戶部尚書,其心中如明鏡一般,深知絕不能輕易讓戶部尚書離開朝堂,但卻故意以此試探龔明,欲探知他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龔明隻是微微搖頭,嘴角掛著一抹似有若無的笑容,沉默不語。他自然能感受到皇帝陛下正強壓著熊熊怒火,與自己交談。皇帝既愛惜他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又不願被其挾持,從而喪失天子威嚴。然而,此時此刻,龔明的父親卻如坐針氈,冷汗涔涔,慌亂地想要將此事與自己撇清關係。
“陛下、陛下,龔大人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還請陛下大人有大量,饒恕他這一次吧。”戶部尚書龔義戰戰兢兢,如搗蒜般叩頭,額頭上的汗珠如黃豆般滾落,給皇帝解釋道。
“朕看並非如此啊,龔明才華出眾,猶冠絕群雄;龔義為官多年經驗豐富。你們父子二人在朝中輔佐朕,豈不是如猛虎添翼,朕的大金江山豈有不穩固之理?!”誰知皇帝早已知曉二人父子關係,在這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上,沒有給龔家父子留下絲毫的餘地。
“嗚嗚~老臣豈敢有意隱瞞,還望陛下責罰。”得知二人關係已然敗露的戶部尚書,如那被霜打了的茄子一般,再也支撐不住,“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像搗蒜似的一直磕頭,直到額頭上的皮膚被地麵蹭破,滲出絲絲鮮血,這才顫顫巍巍地起身;“龔明大人乃是老臣幼子,是老臣疏於管教,才讓此子在朝堂上丟盡顏麵,提出那等無理要求,還望陛下開恩呐!!”
誰曾想皇帝不怒反笑,被戶部尚書這滑稽的求饒行為逗得前仰後合;“哈哈哈哈,龔愛卿家中竟出了如此大才,實乃家族之幸啊……至於適合他的位置,龔明既然閉口不言,朕又豈會強人所難……朕覺得戶部尚書的位置,怕是不太適合他。”
“今日就到此為止吧,退朝。”
皇上既已下達退朝之令,一旁的嚴公公豈敢有絲毫怠慢,趕忙走上前來,扯著嗓子,對著朝堂上的眾人高聲喊道;“退朝。”
眾大臣魚貫而出後,在門口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討論著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唯有戶部尚書龔義如丈二和尚般摸不著頭腦,他站起身來,斜睨著自己的小兒子,口中的話語猶如火山噴發般,對著龔明怒不可遏地破口大罵道:“瞧瞧你幹的這等好事!”
龔明卻心如明鏡,深知皇帝在朝堂上的猶豫不決以及陛下突然宣布退朝的緣由,所以他嘴角掛著一抹自信的微笑,那笑容猶如鬼魅,看得戶部尚書不寒而栗,落荒而逃,而完全沒有留意到龔明在所有人都離開後,朝著太子東宮的方向邁步而去。
來到養心殿的皇帝,心中猶如打翻了五味瓶,又怒又喜。怒的是,竟然有人在大殿之上如此肆無忌憚,公然向自己討要官位;喜的是,此人機智過人,沒有直言自己的所求,以免被陛下斷然拒絕。
“這個龔明,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不過,朕倒是頗為欣賞。”
趙祁一聽到龔明的名字,猶如嗅到了獵物氣息的獵犬,立刻湊了過來,急切地問道:“陛下,今日早朝究竟發生了何事?為何您如此動怒?!”
“哼,那個龔明,年紀輕輕,就仗著自己有點小成就,竟敢向朕討要高官厚祿。”皇帝越說越氣,心中的怒火如熊熊烈焰般燃燒,本來想要斷然拒絕龔明的要求,可朝堂正值用人之際,又擔心因此錯過一位大才。
“那陛下拒絕他了嗎?!”趙祁當然還記得自己欠龔明一個人情以及龔明所提的要求,但為了不引起陛下的懷疑,也隻能故作糊塗。
“沒有,他一言不發。”皇帝頭痛欲裂,手扶額頭,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不知該如何處置。“他不僅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反而把他爹推了出來,朕又怎能不知,兒子怎能與老子爭搶位置,他把自己父親拉了出來,又不同意頂替他父親的職位這就說明了,區區一個戶部尚書,他根本就看不上眼。”
“可他才踏入官場半年,朕若是貿然賜予他一個一品大員,又如何能堵住朝中那些老臣的悠悠之口?!”
趙祁心裏跟明鏡兒似的,皇帝陛下這是有意要提拔龔明啊!可對龔明來說,那芝麻綠豆大的官兒,他壓根兒瞧不上眼。這官職啊,起碼得高過他爹,也就是戶部尚書才行。可這比戶部尚書還大的官兒,突然就給了龔明,陛下又擔心朝中有人會心生不滿。
就在這節骨眼兒上,趙祁心裏清楚,是時候還龔明這個人情了。他湊到皇帝耳邊,輕聲說道:“陛下,龔明若是真有如此大的能耐,那自然是不能錯過的……您可以讓他先上任試用一段時間,若是真有真才實學,能在這職位上站穩腳跟,那陛下您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用他了;若是不行,那龔明也沒什麽好說的。”
皇帝稍作思考,覺得趙祁所言甚是有理。但關鍵問題還沒解決呢,那就是怎麽才能堵住朝堂上那些食古不化、迂腐不堪之人的嘴,讓他們別在那兒瞎嚷嚷。
這時,趙祁又心生一計,再次在皇帝耳邊低語道:“陛下,如今這代理官職的,就隻有兩位,一位是工部尚書,一位是丞相,我們何不………”
“嗯,也隻能這樣了,趙祁,過幾日朕就宣布讓龔明暫代丞相,你去查清楚龔明的弟媳,務必確保此人背景幹淨。”皇帝聽後,也對趙祁的計謀表示讚同。在朝堂之上,他打算引經據典,用古往今來的例子堵住那些不知變通、迂腐老臣的悠悠眾口。
“是,微臣一定將此人調查的一清二楚。”而趙祁呢,也算是把欠龔明的人情給還了個幹幹淨淨。
但趙祁不知道的是,龔明搞事情的能力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此人心機之深,做事甚至可以一點都滴水不漏。
龔明知道趙祁欠他人情,一定會在皇帝麵前替他美言幾句,到時候隻有讓他暫時得到這代理丞相的位置,按照皇家的用人條件必定會對他的背景進行調查。但是,龔明一點也不擔心,因為他所做的那些小動作遲早都會被皇帝知道,隻不過拿不出任何證據也會是無端的猜測罷了。
就和他現在一樣,龔明去太子東宮做什麽?!有著趙祁給的信物,龔明在整個皇宮內都暢通無阻,沒有禦林軍或是侍衛敢阻攔他的道路。
他就這樣一路來到太子東宮,看見禮城王司馬軒正在花園裏練劍,劍氣將柳樹上剛發的嫩芽挑斷,隨後柳葉在空中隨風而舞。
“好功夫。”站在花園口的龔明發自內心的鼓掌,突如其來的讚揚並沒有打斷禮城王手中的動作。反而不知道從哪裏飛來一把長劍,直刺龔明而去。
龔明高高躍起,接下這把長劍就與禮城王扭打在了一起,二人相互過了兩招之後都發現相互製止不了對方,也就停止了手中無意義的招式。
“你是何人,身手如此了得?!”司馬軒好奇的問,眼前之人一副書生模樣的打扮,但武功絕對與他不分上下。
“在下乃戶部尚書之子龔明。”龔明收迴手中之劍作揖,然後將自己為何會武功的緣由緩緩道來;“會點花拳繡腿,全是拜家父所賜。”
“無聊。”
正當司馬軒對此人提不起興趣,正要收拾東西準備讓侍衛送客之時,隻聽龔明對他大膽的說道;“本應繼承皇位的三皇子殿下在二宮之爭中失敗了,皇位拱手相讓,但是武將這把看好的人選依舊是現任的禮城王啊。”
“你——說什麽?!”就在司馬軒驚愕怎麽會有如此大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說出大逆不道的謀反言論時,他突然察覺剛才二人招式交鋒之際,站在距離他最近的幾名禦林軍守衛已經被劍氣奪取了生命。
頓時,司馬軒整個人都提高了警惕,對待此人不再敢大意。
東旭將軍於朝堂之上,當即便跪地叩首,言辭懇切,句句忠誠地陳述自己之過:“陛下,末將有罪,末將萬不該貪圖一時之功名,於成功抵禦冥國進犯後,又擅自踏入冥國邊境二十裏。”
東旭此舉先發製人,跪地認錯,令皇帝猝不及防,他沒想到一個單純憨厚老實的武將也會在他麵前唱一出苦肉計。
皇帝圓睜雙目,凝視著跪地的東旭將軍,臉上流露出驚愕與疑惑之色。他原以為東旭將軍會為自己申辯,或是妄圖掩蓋真相,豈料他竟如此爽利地認錯。
如此一來,皇帝陛下亦感棘手,本欲借此良機揪住東旭急功近利之錯,褫奪其邊關軍權,孰料東旭並未強硬反抗,反倒主動請罪,致皇帝一時難以尋得其破綻,隻得作罷。
朝堂之上的眾大臣亦為東旭將軍之舉所震,他們竊竊私語,議論不休。或有人認為東旭將軍乃蓄意示弱,欲博取皇帝憐憫;或有人則認為他確實意識到自身之過,欲改過自新。
皇帝沉默須臾,繼而緩聲道:“東旭將軍,何罪之有?”
東旭將軍抬頭,望向皇帝,眼中閃過一抹堅毅:“陛下,末將知罪。末將一時衝動,破金國百年安穩之規劃,與冥國交惡,末將實乃做錯決定。臣願領陛下之罰,以謝天下。”
皇帝頷首,言道:“汝既自作主張,越過關防踏入冥國邊境二十裏,迫冥國遣使者與朕和談,此乃金國自建國以來未發生之大事件需謹慎處理,朕亦可理解,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你擅自越界之事不能輕易做擺…朕罰你半年俸祿,禁足三月,你可願意?”
東旭將軍心裏一放鬆,在今日的大殿上,總算沒有讓皇帝陛下抓到把柄對他發難,也算是謝天謝地了 ,東旭再次叩頭謝恩:“末將願受罰,謝陛下隆恩。”
待東旭將軍如退潮般退下金鑾大殿後,皇帝陛下話鋒如疾風驟雨般一轉,讓龔明從眾大臣中如鶴立雞群般站了出來,便開始了對其如潮水般的誇獎;“鹿縣縣令龔明年輕有為,深得朕心,龔明上前接旨。”
“微臣在。”龔明如履薄冰般上前一步,用袖袍遮住自己的眼神和目光,仿若那皇帝的龍威是熊熊燃燒的烈焰,令他不敢直視。
“龔明啊,你要朕賞賜你些什麽,盡管提出便是。”皇帝為了展示自己的慷慨大度,便在這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上,如施舍般向龔明許諾,隻要是龔明想要的東西,他就一定會如慷慨的施主般給予。
“謝陛下龍恩,隻不過在下對那金銀珠寶毫無興趣,也對那妻妾美女視若無睹,在下所想要的唯有能與在下身份相匹配之物。”龔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如高潔的蓮花般拒絕了物質的誘惑,而是向皇帝索要那象征著地位的桂冠。
“哦?”皇帝對這個年輕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發現了稀世珍寶般,不想要錢財也不想要美女的龔明,究竟想要什麽呢?這一下子激起了皇帝強烈的好奇心;“那龔愛卿認為什麽樣的地位才配得上你的才華?”
“……”龔明沉默不語,如深邃的湖水般平靜,他在等待,等待一個人來阻止他,因為他要在皇帝麵前表演一場如捕獵般的欲擒故縱,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就在龔明如雕塑般沉默不語,調整著皇帝陛下的忍耐力時,龔明默默轉頭,將他那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投向了他的父親。
戶部尚書龔義突然感覺到一陣如刺骨寒風般的寒意襲來,緊接著一股如泰山壓卵般的天子之威就沉甸甸地停在了他的身上,而皇帝此時正順著龔明的目光,如餓狼般死死地盯住了他。
戶部尚書如被抽走了脊梁骨般,吞咽著口水,倒吸一口涼氣後,隻能硬著頭皮如風中殘燭般上前一步,與龔明並肩而立,如那風中搖曳的燭火般向著皇帝陛下跪下後請辭;“老臣今年 60 有餘,已是年老體衰如那風中殘燭,理應告老還鄉。還請陛下恩準。”
“嗬嗬,竟是如此嗎?龔明,你這戶部尚書之位,難道真與你之才能相匹配?!”皇帝龍顏震怒,伸出手指,直直地指向跪在地上的戶部尚書,其心中如明鏡一般,深知絕不能輕易讓戶部尚書離開朝堂,但卻故意以此試探龔明,欲探知他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龔明隻是微微搖頭,嘴角掛著一抹似有若無的笑容,沉默不語。他自然能感受到皇帝陛下正強壓著熊熊怒火,與自己交談。皇帝既愛惜他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又不願被其挾持,從而喪失天子威嚴。然而,此時此刻,龔明的父親卻如坐針氈,冷汗涔涔,慌亂地想要將此事與自己撇清關係。
“陛下、陛下,龔大人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還請陛下大人有大量,饒恕他這一次吧。”戶部尚書龔義戰戰兢兢,如搗蒜般叩頭,額頭上的汗珠如黃豆般滾落,給皇帝解釋道。
“朕看並非如此啊,龔明才華出眾,猶冠絕群雄;龔義為官多年經驗豐富。你們父子二人在朝中輔佐朕,豈不是如猛虎添翼,朕的大金江山豈有不穩固之理?!”誰知皇帝早已知曉二人父子關係,在這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上,沒有給龔家父子留下絲毫的餘地。
“嗚嗚~老臣豈敢有意隱瞞,還望陛下責罰。”得知二人關係已然敗露的戶部尚書,如那被霜打了的茄子一般,再也支撐不住,“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像搗蒜似的一直磕頭,直到額頭上的皮膚被地麵蹭破,滲出絲絲鮮血,這才顫顫巍巍地起身;“龔明大人乃是老臣幼子,是老臣疏於管教,才讓此子在朝堂上丟盡顏麵,提出那等無理要求,還望陛下開恩呐!!”
誰曾想皇帝不怒反笑,被戶部尚書這滑稽的求饒行為逗得前仰後合;“哈哈哈哈,龔愛卿家中竟出了如此大才,實乃家族之幸啊……至於適合他的位置,龔明既然閉口不言,朕又豈會強人所難……朕覺得戶部尚書的位置,怕是不太適合他。”
“今日就到此為止吧,退朝。”
皇上既已下達退朝之令,一旁的嚴公公豈敢有絲毫怠慢,趕忙走上前來,扯著嗓子,對著朝堂上的眾人高聲喊道;“退朝。”
眾大臣魚貫而出後,在門口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討論著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唯有戶部尚書龔義如丈二和尚般摸不著頭腦,他站起身來,斜睨著自己的小兒子,口中的話語猶如火山噴發般,對著龔明怒不可遏地破口大罵道:“瞧瞧你幹的這等好事!”
龔明卻心如明鏡,深知皇帝在朝堂上的猶豫不決以及陛下突然宣布退朝的緣由,所以他嘴角掛著一抹自信的微笑,那笑容猶如鬼魅,看得戶部尚書不寒而栗,落荒而逃,而完全沒有留意到龔明在所有人都離開後,朝著太子東宮的方向邁步而去。
來到養心殿的皇帝,心中猶如打翻了五味瓶,又怒又喜。怒的是,竟然有人在大殿之上如此肆無忌憚,公然向自己討要官位;喜的是,此人機智過人,沒有直言自己的所求,以免被陛下斷然拒絕。
“這個龔明,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不過,朕倒是頗為欣賞。”
趙祁一聽到龔明的名字,猶如嗅到了獵物氣息的獵犬,立刻湊了過來,急切地問道:“陛下,今日早朝究竟發生了何事?為何您如此動怒?!”
“哼,那個龔明,年紀輕輕,就仗著自己有點小成就,竟敢向朕討要高官厚祿。”皇帝越說越氣,心中的怒火如熊熊烈焰般燃燒,本來想要斷然拒絕龔明的要求,可朝堂正值用人之際,又擔心因此錯過一位大才。
“那陛下拒絕他了嗎?!”趙祁當然還記得自己欠龔明一個人情以及龔明所提的要求,但為了不引起陛下的懷疑,也隻能故作糊塗。
“沒有,他一言不發。”皇帝頭痛欲裂,手扶額頭,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不知該如何處置。“他不僅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反而把他爹推了出來,朕又怎能不知,兒子怎能與老子爭搶位置,他把自己父親拉了出來,又不同意頂替他父親的職位這就說明了,區區一個戶部尚書,他根本就看不上眼。”
“可他才踏入官場半年,朕若是貿然賜予他一個一品大員,又如何能堵住朝中那些老臣的悠悠之口?!”
趙祁心裏跟明鏡兒似的,皇帝陛下這是有意要提拔龔明啊!可對龔明來說,那芝麻綠豆大的官兒,他壓根兒瞧不上眼。這官職啊,起碼得高過他爹,也就是戶部尚書才行。可這比戶部尚書還大的官兒,突然就給了龔明,陛下又擔心朝中有人會心生不滿。
就在這節骨眼兒上,趙祁心裏清楚,是時候還龔明這個人情了。他湊到皇帝耳邊,輕聲說道:“陛下,龔明若是真有如此大的能耐,那自然是不能錯過的……您可以讓他先上任試用一段時間,若是真有真才實學,能在這職位上站穩腳跟,那陛下您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用他了;若是不行,那龔明也沒什麽好說的。”
皇帝稍作思考,覺得趙祁所言甚是有理。但關鍵問題還沒解決呢,那就是怎麽才能堵住朝堂上那些食古不化、迂腐不堪之人的嘴,讓他們別在那兒瞎嚷嚷。
這時,趙祁又心生一計,再次在皇帝耳邊低語道:“陛下,如今這代理官職的,就隻有兩位,一位是工部尚書,一位是丞相,我們何不………”
“嗯,也隻能這樣了,趙祁,過幾日朕就宣布讓龔明暫代丞相,你去查清楚龔明的弟媳,務必確保此人背景幹淨。”皇帝聽後,也對趙祁的計謀表示讚同。在朝堂之上,他打算引經據典,用古往今來的例子堵住那些不知變通、迂腐老臣的悠悠眾口。
“是,微臣一定將此人調查的一清二楚。”而趙祁呢,也算是把欠龔明的人情給還了個幹幹淨淨。
但趙祁不知道的是,龔明搞事情的能力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此人心機之深,做事甚至可以一點都滴水不漏。
龔明知道趙祁欠他人情,一定會在皇帝麵前替他美言幾句,到時候隻有讓他暫時得到這代理丞相的位置,按照皇家的用人條件必定會對他的背景進行調查。但是,龔明一點也不擔心,因為他所做的那些小動作遲早都會被皇帝知道,隻不過拿不出任何證據也會是無端的猜測罷了。
就和他現在一樣,龔明去太子東宮做什麽?!有著趙祁給的信物,龔明在整個皇宮內都暢通無阻,沒有禦林軍或是侍衛敢阻攔他的道路。
他就這樣一路來到太子東宮,看見禮城王司馬軒正在花園裏練劍,劍氣將柳樹上剛發的嫩芽挑斷,隨後柳葉在空中隨風而舞。
“好功夫。”站在花園口的龔明發自內心的鼓掌,突如其來的讚揚並沒有打斷禮城王手中的動作。反而不知道從哪裏飛來一把長劍,直刺龔明而去。
龔明高高躍起,接下這把長劍就與禮城王扭打在了一起,二人相互過了兩招之後都發現相互製止不了對方,也就停止了手中無意義的招式。
“你是何人,身手如此了得?!”司馬軒好奇的問,眼前之人一副書生模樣的打扮,但武功絕對與他不分上下。
“在下乃戶部尚書之子龔明。”龔明收迴手中之劍作揖,然後將自己為何會武功的緣由緩緩道來;“會點花拳繡腿,全是拜家父所賜。”
“無聊。”
正當司馬軒對此人提不起興趣,正要收拾東西準備讓侍衛送客之時,隻聽龔明對他大膽的說道;“本應繼承皇位的三皇子殿下在二宮之爭中失敗了,皇位拱手相讓,但是武將這把看好的人選依舊是現任的禮城王啊。”
“你——說什麽?!”就在司馬軒驚愕怎麽會有如此大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說出大逆不道的謀反言論時,他突然察覺剛才二人招式交鋒之際,站在距離他最近的幾名禦林軍守衛已經被劍氣奪取了生命。
頓時,司馬軒整個人都提高了警惕,對待此人不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