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將軍與丞相(其一)
無限幻想:最終啟示3 作者:暹羅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北境邊疆到皇宮,路途漫漫,猶如天塹,即便是快馬加鞭,也至少需要三個多月的時間才能抵達。東旭將軍自從戰勝冥國將領後,便開始有些飄飄然了,全然不知危機已如鬼魅般悄然降臨到他的身邊。
他手中緊握著一份密信,猶如捧著一顆稀世珍寶。在讀完信後,東旭大將軍的神情突然變得無比溫柔,仿佛那封信是他生命中的全部。他小心翼翼地將密信捂在胸口,喃喃自語道:“鵑兒,我終於立下赫赫戰功,不僅可以名正言順地繼承父親的爵位,還能迴來娶你,你一定要等著我,娟兒。”
“還有多久才能到金都?!”東旭心急如焚,如熱鍋上的螞蟻,不停地詢問著進軍隊伍。這幾天的趕路,已經讓他對金都的思念如潮水般洶湧,夜不能寐。
“啟稟將軍,還有三日便可抵達金都。”身邊護衛的小兵如釋重負地迴複道,“聽說再過幾日國喪期結束,陛下要為將軍接風洗塵,到時候一定是一場盛大的宴會。”
“好,那就好。傳我軍令,軍隊今日午時務必抵達怒城。”東旭的聲音如洪鍾般響亮,在隊伍中迴蕩。
“是!”小兵得到將軍的指令後,如離弦之箭般衝向前方,將命令傳達給正在急步行軍的士兵們。
金都皇宮內外,金碧輝煌,莊嚴肅穆。一屆天子司馬豪端坐於龍椅之上,與幾位重要大臣共商軍機大事。其中,趙祁作為世家代表,也位列朝堂。刑部、吏部、戶部、工部等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猶如眾星捧月般相聚於朝堂之上。
“陛下,老臣以為,今國泰民安,猶如繁花似錦之景,唯有取國安之名,方能彰顯陛下您治國有方、為國為民之明君本色呀。”吏部尚書率先發話,他從浩如煙海的經典書籍中覓得一詞,本以為能如錦上添花般討得皇帝陛下歡心,卻未曾料到陛下並不滿意,反而如投石入水般,引得滿朝文武的反對聲如潮水般洶湧而至。
“陛下,微臣以為此詞欠妥,陛下乃是金國安定黎民百姓之明君,亦當是引領金國走向更加昌盛之盛世的聖主,臣以為年號應定為隆昌,方顯陛下之聖明。”戶部尚書挺身而出,義正言辭地向著各位大臣陳述自己的觀點。
“哼哼、小了,格局小了。”代理丞相丁鴻上前一步,其氣勢如長虹貫日,對著朝堂的文武百官慷慨陳詞:“當今聖上乃是千古一遇之明君,猶如皓月當空,豈能是我等如蜉蝣般渺小之人肆意評論的天子。爾等草芥之輩,學識淺薄,猶如井底之蛙,不如速速迴家歸隱,以免貽笑大方!!”
“以老臣之見,年號之事,猶如泰山之重,非陛下親自定奪不可,方能彰顯陛下之天威,使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啊!!”代理丞相丁鴻上來就如獻寶般吹了一通彩虹屁,讓端坐於龍椅上的皇帝都如坐針氈,倍感尷尬。更何況這事情尚未解決,便如燙手山芋般丟給皇帝,更令陛下臉色如烏雲密布般凝重。
下麵幾位臣子皆被這代理丞相的神來之筆驚得目瞪口呆,如木頭人般紛紛後退幾步,將這燙手山芋扔給皇帝陛下親自定奪。皇帝陛下從龍椅上踱步而下,在幾位大臣之間來迴徘徊數次,隻覺得各位老臣所言皆有理有據,自己著實難以定奪。
他又瞧了瞧幾位重臣,一個個皆白發如銀,老態龍鍾,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憐憫之情,實在不忍責罰這幾位老臣。無奈地搖了搖頭,歎息一聲,嘴裏喃喃自語道:“國安、隆昌雖好,但毫無特色。先帝國號文嘉,取文治有成,嘉興和睦之意。朕所需之功績,必當效仿父皇,再創金國輝煌……”想到此處,皇帝如醍醐灌頂,繼續說道:“若要取特殊意義,那朕更希望百姓能安居樂業……”
正當皇帝猶豫不決之時,他突然瞥了一眼身邊的禦林軍總管趙祁,趙祁瞬間心領神會,深知陛下心中已有計較,隻是此刻還缺一個人給陛下遞一個台階。
“陛下,微臣以為陛下文治之功已然登峰造極,尚武方麵稍有欠缺,不如獨辟蹊徑,開創先例,以武為年號,如何?!”
“萬萬不可啊!”趙祁的話音未落,就有一位老臣如同被驚擾的彈簧一般,“嗖”地跳了出來,他滿臉怒容,義正言辭地提出強烈反對意見,“先帝七任皆以文治國,年號皆圍繞著文而定。若以武為年號,豈不是違背祖宗遺訓,此乃大逆不道之舉,萬萬不可啊!!”
“趙統領這是安的何心,難道是要將陛下推入……”禮部尚書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陛下的一聲怒喝打斷。
“夠了!!諸位愛卿皆是我大金之棟梁,切不可因為這些瑣事而傷了和氣。”陛下的天威如同雷霆萬鈞,將文臣們都震懾得不敢言語,陛下重新踏上龍椅,正襟危坐,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嶽,他麵色凝重地嚴肅通告:“朕已決定,自古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金國當以民為要,大力發展民生問題,將人民群眾的困難置於首位。因此,朕決定將年號定為:安樂。”
“臣以為可行。”代理丞相第一個站了出來,他的聲音如同洪鍾一般響亮,表達了對陛下決定的讚同。在他的引領下,之前還默不作聲的幾位重臣也都在深思熟慮之後,紛紛出來附和,對陛下的決定表示恭維;
“微臣也讚同!!”
“老臣,沒有其他意見。”
“好!!!”陛下不禁拍案叫絕,仿佛發現了稀世珍寶一般;“朕命禮部尚書七日後務必準備好祭天儀式,待國喪期一過,朕便要向上蒼進諫,改年號為安樂年初。”
“老臣遵命,老臣這就迴去籌備。”禮部尚書領旨後,幾位大臣見重要之事已然塵埃落定,再留在這大殿之上也隻是徒勞無功,白白浪費時間。
說時遲那時快,工部尚書見四周無人留意他的舉動,便如靈蛇出洞般用手肘輕輕靠了代理丞相一下,緊接著代理丞相丁鴻心領神會,猶如接到聖旨一般,從大臣堆中魚貫而出;“陛下,若無其他要事,臣等就先行告退了。”
“微臣,也想先行退下了。”工部尚書亦步亦趨,緊跟著站了出來,請求下朝。
“朕準了。”陛下看著這些年事已高、猶如風中殘燭的老臣們,還要不辭辛勞地上朝,心中著實不忍,於是特批幾人提前退朝。
“謝陛下。”
幾位大臣如釋重負,陸續退場,唯有趙祁仍忠心耿耿地守護在陛下身旁。皇帝隨手抓起案板上的一本奏折,示意身邊的嚴公公抱起那堆積如山的奏折,準備前往養心殿批閱。就在此時,太後娘娘如不期而至的春風,突然駕臨。
“太後娘娘駕到———”一聲高唿,猶如驚雷乍響,在宮中迴蕩。這聲音嚇得嚴公公如遭雷擊,一個激靈,腳下如抹了油一般,哧溜一聲滑倒在地,懷中抱著的奏折如天女散花般散落一地。
“哎呦哎呦呦呦~”嚴公公手忙腳亂地將地麵上的奏折撿起來,心中暗自慶幸,幸虧沒有被太後看見他這狼狽不堪的模樣,否則又要遭受一頓劈頭蓋臉的責罵。
“快點呀,嚴公公,太後娘娘就要到了。”嚴公公一邊撿著奏折,耳邊傳來的是趙祁如催命符般的催促,還有陛下那帶著幾分戲謔的嘲笑,仿佛一把把利刃,直插他的心髒。
待嚴公公戰戰兢兢地將現場整理好,太後娘娘也恰好踏入這大殿之上。皇帝見太後前來,猶如見到救星一般,急忙走下龍椅,畢恭畢敬地向著自己的長輩行禮,口中高唿:“兒臣叩見母後。”陛下強忍著笑意,以袖袍遮臉,生怕一個不小心,笑出聲來,失了禮數。
“微臣拜見太後娘娘。”趙祁誠惶誠恐,亦步亦趨地緊跟其後,行起禮來。
“老奴拜見太後娘娘,太後娘娘萬福金安。”嚴公公仿若風中殘燭,顫顫巍巍地向太後參拜。
“免禮。”太後玉手輕抬,示意眾人起身,無需過於拘謹。皇帝陛下心領神會,趕忙上前攙扶太後,盡顯晚輩之責。
皇帝扶著太後,緩緩朝龍椅走去,耐心聆聽著長輩的教誨;“先帝五子,夭折其二,陛下乃先帝嫡子,繼承大統,實乃眾望所歸。理應登基為帝後,為司馬皇室開枝散葉。國喪期間,哀家本不該提及此事,但豪兒你也已老大不小了……再過幾日,便是你親政之日,昭告天下改年號之時,陛下可有心儀之人……不妨與哀家說說……”
皇帝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思忖,隨即對太後答道;“原來太後是為此事而來,朕還打算過幾日去慈寧宮,與太後共商此事……想等太後加冕了封號,再議也不遲。”
“哀家如今雖還能被稱為德妃,亦掌管後宮之事,然年事已高,希望能有個得力助手,幫哀家打理後宮。”太後直言不諱,今日定要皇帝陛下給個說法,否則她便不會打道迴慈寧宮;“昔日有個藍美人,雖囂張跋扈,卻也能為哀家分擔些許雜務。如今後宮冷冷清清,哀家這身子……唉……”
太後說著,有模有樣地揉著太陽穴,仿佛風中之燭,隨時可能熄滅。
“來人,賜座。”皇帝生怕太後在自己這裏有個閃失,忙令嚴公公速速搬來一把椅子。
“遵旨。”
待太後坐穩後,繼續說道:“民間素有成家立業之談,豪兒身為人君,更應肩負起自身的使命,為司馬家傳承皇嗣……”
太後喋喋不休,令皇帝陛下心生厭煩,但念及應當敬重長輩,一直強忍著沒有動怒,而是將太後的話語當作耳旁風。
“多謝太後關懷。”最終,皇帝陛下忍無可忍,脫口而出:“朕的皇後之位已有了心儀之人,至於良辰吉日,還需深思熟慮。”
太後先是一愣隨後明白皇帝口中的人選是誰,雖然之前勸住禮城王退讓之事,讓太後對此女子有所改觀,但此事關乎到金國的未來,不可有半點馬虎,太後還是狠下心來要檢查自己的觀念。
“哼,我看你們兄弟二人都被那妖媚女子迷了心智吧,軒兒如今在太子東宮內萎靡不振,你作為兄長也不知前去探望,整日與那狐媚子廝混,幸而還曉得上朝,尚有得救。”一聽皇帝說皇後之位已有了人選,未能如她所願,太後的語氣驟然一變,開始冷嘲熱諷起來:“依哀家之見,豪兒若真要迎娶藍茹幻,這皇後之位也絕無可能輪到她……此女入宮,至多封為妃嬪,休想再進一步。”
話音未落,皇帝的逆鱗已然被觸及;“住口,宣德仁懷太後!!你尚未獲封,朕念你是長輩,才如此謙遜,豈容你得寸進尺,妄圖幹涉朕的決策!!”
“莫非你真當朕不敢把你怎樣嗎?!”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一旁的嚴公公嚇得魂飛魄散,急忙叩頭大唿,妄圖平息皇帝陛下的怒火。
“嚴公公,此事與你無關,退下!!”太後此次前來,早已做好了與皇帝據理力爭的準備,她當機立斷,讓嚴公公退下,畢竟這是司馬家的家事,他一個下人,豈有資格插話。
沒有皇帝的命令,嚴公公豈敢輕舉妄動,他如五體投地的朝拜者一般,匍匐在地上,身軀顫抖著,仿若風中殘燭,不敢發出一絲聲響,亦不敢有絲毫多餘的動作。
“你自然可以對哀家為所欲為,自從先帝駕崩後,哀家的心早已隨先帝而去。然而,哀家不能眼睜睜看著金國的基業毀於你手。你可是先帝與姐姐的第一個孩子,先帝將所有的愛都傾注於你……豪兒啊,難道你還不知足嗎?”太後言辭懇切,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花,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
“………”司馬豪身為皇帝,沉默不語。於個人而言,他隻想迎娶自己心愛的女子,這本無過錯,隻是他深知皇後之位並非普通民間女子所能承受。他在內心糾結著,想要給予藍茹幻最好的名分;“朕知道!!可是……”
“可是你鬥不過朝中那些如餓狼般的大臣。”太後一語道破朝堂中的玄機;“先帝駕崩前,費盡心力才從奸臣劉丞相手中奪迴皇權,那些大臣們巴不得你娶一個無權無勢、無背景的女子為皇後,如此一來,你的皇位將無人支持,你可明白?!”
“朕明白……”皇帝也深知自己目前的處境岌岌可危,若不是還有一個傳承百年的世家趙家作為支柱,恐怕自己早已被朝中那幫老臣與外界的世家聯手趕下皇位。
“刑部、戶部、丞相都如餓狼般盯著你,期盼著你將皇後之位拱手相讓,好讓這些野心勃勃的家夥獲取更多的權力……若真如此,朝中必將再次出現外戚幹政的局麵!!豪兒,你是否有能力製衡得了文武百官,以及前朝後宮呢?”
“朕……”麵對太後的質問,皇帝如鯁在喉,他深知自己如今羽翼未豐,雖貴為皇帝,朝堂之上卻並非自己的一言堂,諸多事務還需仰仗那些老臣輔佐方能施行。
“故而,豪兒啊,非是哀家不近人情,實乃哀家有難言苦衷啊。”麵對太後的推心置腹,皇帝陛下無可奈何地點頭,仿佛默認了此事,然而他心中卻另有盤算。
“太後,朕向您承諾,在朝堂麵貌煥然一新之前,朕絕不會輕易立後。”皇帝的盤算並非屈服,而是欲將朝堂上的那些舊勢力連根拔起,扶植自己的勢力,在朝廷中站穩腳跟。
“好……你若如此頑固不化,哀家便隻能期盼你能旗開得勝。”太後言罷,頭也不迴地轉身離去;“倘若你真能讓那朝堂改天換地,哀家便也不再過問此事了。”
“朕,謹遵太後教誨。”言罷,皇帝目送太後漸行漸遠,在小太監一聲“太後迴宮”的通傳聲中,皇帝的臉色如烏雲密布般,逐漸變得陰沉至極;“嚴公公。”
聽到皇帝對自己的唿喊,嚴公公心裏非但沒有放鬆,反而像是被什麽人捏了一下心髒,顫抖的起身後,跌跌撞撞來的皇帝麵前跪下;“你去宣旨龔明,讓他快點進宮,朕要加快行動了。”
“諾。”聽完皇帝給自己交代的任務,嚴公公起身離開了。
“另外趙祁,你讓【暗衛】去查查代理丞相丁鴻以及工部尚書李夔的罪證,讓戶部尚書彈劾二人,另外讓禦林軍這幾天加緊巡邏,再武將中找一位久經沙場的人才讓他速來見朕,你今晚就不要休息了盡快完成吧。”皇帝繼續下旨,似乎已經做好了什麽準備。
“是,微臣這就去做。”趙祁接旨後,若有所思的離開了。
他手中緊握著一份密信,猶如捧著一顆稀世珍寶。在讀完信後,東旭大將軍的神情突然變得無比溫柔,仿佛那封信是他生命中的全部。他小心翼翼地將密信捂在胸口,喃喃自語道:“鵑兒,我終於立下赫赫戰功,不僅可以名正言順地繼承父親的爵位,還能迴來娶你,你一定要等著我,娟兒。”
“還有多久才能到金都?!”東旭心急如焚,如熱鍋上的螞蟻,不停地詢問著進軍隊伍。這幾天的趕路,已經讓他對金都的思念如潮水般洶湧,夜不能寐。
“啟稟將軍,還有三日便可抵達金都。”身邊護衛的小兵如釋重負地迴複道,“聽說再過幾日國喪期結束,陛下要為將軍接風洗塵,到時候一定是一場盛大的宴會。”
“好,那就好。傳我軍令,軍隊今日午時務必抵達怒城。”東旭的聲音如洪鍾般響亮,在隊伍中迴蕩。
“是!”小兵得到將軍的指令後,如離弦之箭般衝向前方,將命令傳達給正在急步行軍的士兵們。
金都皇宮內外,金碧輝煌,莊嚴肅穆。一屆天子司馬豪端坐於龍椅之上,與幾位重要大臣共商軍機大事。其中,趙祁作為世家代表,也位列朝堂。刑部、吏部、戶部、工部等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猶如眾星捧月般相聚於朝堂之上。
“陛下,老臣以為,今國泰民安,猶如繁花似錦之景,唯有取國安之名,方能彰顯陛下您治國有方、為國為民之明君本色呀。”吏部尚書率先發話,他從浩如煙海的經典書籍中覓得一詞,本以為能如錦上添花般討得皇帝陛下歡心,卻未曾料到陛下並不滿意,反而如投石入水般,引得滿朝文武的反對聲如潮水般洶湧而至。
“陛下,微臣以為此詞欠妥,陛下乃是金國安定黎民百姓之明君,亦當是引領金國走向更加昌盛之盛世的聖主,臣以為年號應定為隆昌,方顯陛下之聖明。”戶部尚書挺身而出,義正言辭地向著各位大臣陳述自己的觀點。
“哼哼、小了,格局小了。”代理丞相丁鴻上前一步,其氣勢如長虹貫日,對著朝堂的文武百官慷慨陳詞:“當今聖上乃是千古一遇之明君,猶如皓月當空,豈能是我等如蜉蝣般渺小之人肆意評論的天子。爾等草芥之輩,學識淺薄,猶如井底之蛙,不如速速迴家歸隱,以免貽笑大方!!”
“以老臣之見,年號之事,猶如泰山之重,非陛下親自定奪不可,方能彰顯陛下之天威,使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啊!!”代理丞相丁鴻上來就如獻寶般吹了一通彩虹屁,讓端坐於龍椅上的皇帝都如坐針氈,倍感尷尬。更何況這事情尚未解決,便如燙手山芋般丟給皇帝,更令陛下臉色如烏雲密布般凝重。
下麵幾位臣子皆被這代理丞相的神來之筆驚得目瞪口呆,如木頭人般紛紛後退幾步,將這燙手山芋扔給皇帝陛下親自定奪。皇帝陛下從龍椅上踱步而下,在幾位大臣之間來迴徘徊數次,隻覺得各位老臣所言皆有理有據,自己著實難以定奪。
他又瞧了瞧幾位重臣,一個個皆白發如銀,老態龍鍾,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憐憫之情,實在不忍責罰這幾位老臣。無奈地搖了搖頭,歎息一聲,嘴裏喃喃自語道:“國安、隆昌雖好,但毫無特色。先帝國號文嘉,取文治有成,嘉興和睦之意。朕所需之功績,必當效仿父皇,再創金國輝煌……”想到此處,皇帝如醍醐灌頂,繼續說道:“若要取特殊意義,那朕更希望百姓能安居樂業……”
正當皇帝猶豫不決之時,他突然瞥了一眼身邊的禦林軍總管趙祁,趙祁瞬間心領神會,深知陛下心中已有計較,隻是此刻還缺一個人給陛下遞一個台階。
“陛下,微臣以為陛下文治之功已然登峰造極,尚武方麵稍有欠缺,不如獨辟蹊徑,開創先例,以武為年號,如何?!”
“萬萬不可啊!”趙祁的話音未落,就有一位老臣如同被驚擾的彈簧一般,“嗖”地跳了出來,他滿臉怒容,義正言辭地提出強烈反對意見,“先帝七任皆以文治國,年號皆圍繞著文而定。若以武為年號,豈不是違背祖宗遺訓,此乃大逆不道之舉,萬萬不可啊!!”
“趙統領這是安的何心,難道是要將陛下推入……”禮部尚書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陛下的一聲怒喝打斷。
“夠了!!諸位愛卿皆是我大金之棟梁,切不可因為這些瑣事而傷了和氣。”陛下的天威如同雷霆萬鈞,將文臣們都震懾得不敢言語,陛下重新踏上龍椅,正襟危坐,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嶽,他麵色凝重地嚴肅通告:“朕已決定,自古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金國當以民為要,大力發展民生問題,將人民群眾的困難置於首位。因此,朕決定將年號定為:安樂。”
“臣以為可行。”代理丞相第一個站了出來,他的聲音如同洪鍾一般響亮,表達了對陛下決定的讚同。在他的引領下,之前還默不作聲的幾位重臣也都在深思熟慮之後,紛紛出來附和,對陛下的決定表示恭維;
“微臣也讚同!!”
“老臣,沒有其他意見。”
“好!!!”陛下不禁拍案叫絕,仿佛發現了稀世珍寶一般;“朕命禮部尚書七日後務必準備好祭天儀式,待國喪期一過,朕便要向上蒼進諫,改年號為安樂年初。”
“老臣遵命,老臣這就迴去籌備。”禮部尚書領旨後,幾位大臣見重要之事已然塵埃落定,再留在這大殿之上也隻是徒勞無功,白白浪費時間。
說時遲那時快,工部尚書見四周無人留意他的舉動,便如靈蛇出洞般用手肘輕輕靠了代理丞相一下,緊接著代理丞相丁鴻心領神會,猶如接到聖旨一般,從大臣堆中魚貫而出;“陛下,若無其他要事,臣等就先行告退了。”
“微臣,也想先行退下了。”工部尚書亦步亦趨,緊跟著站了出來,請求下朝。
“朕準了。”陛下看著這些年事已高、猶如風中殘燭的老臣們,還要不辭辛勞地上朝,心中著實不忍,於是特批幾人提前退朝。
“謝陛下。”
幾位大臣如釋重負,陸續退場,唯有趙祁仍忠心耿耿地守護在陛下身旁。皇帝隨手抓起案板上的一本奏折,示意身邊的嚴公公抱起那堆積如山的奏折,準備前往養心殿批閱。就在此時,太後娘娘如不期而至的春風,突然駕臨。
“太後娘娘駕到———”一聲高唿,猶如驚雷乍響,在宮中迴蕩。這聲音嚇得嚴公公如遭雷擊,一個激靈,腳下如抹了油一般,哧溜一聲滑倒在地,懷中抱著的奏折如天女散花般散落一地。
“哎呦哎呦呦呦~”嚴公公手忙腳亂地將地麵上的奏折撿起來,心中暗自慶幸,幸虧沒有被太後看見他這狼狽不堪的模樣,否則又要遭受一頓劈頭蓋臉的責罵。
“快點呀,嚴公公,太後娘娘就要到了。”嚴公公一邊撿著奏折,耳邊傳來的是趙祁如催命符般的催促,還有陛下那帶著幾分戲謔的嘲笑,仿佛一把把利刃,直插他的心髒。
待嚴公公戰戰兢兢地將現場整理好,太後娘娘也恰好踏入這大殿之上。皇帝見太後前來,猶如見到救星一般,急忙走下龍椅,畢恭畢敬地向著自己的長輩行禮,口中高唿:“兒臣叩見母後。”陛下強忍著笑意,以袖袍遮臉,生怕一個不小心,笑出聲來,失了禮數。
“微臣拜見太後娘娘。”趙祁誠惶誠恐,亦步亦趨地緊跟其後,行起禮來。
“老奴拜見太後娘娘,太後娘娘萬福金安。”嚴公公仿若風中殘燭,顫顫巍巍地向太後參拜。
“免禮。”太後玉手輕抬,示意眾人起身,無需過於拘謹。皇帝陛下心領神會,趕忙上前攙扶太後,盡顯晚輩之責。
皇帝扶著太後,緩緩朝龍椅走去,耐心聆聽著長輩的教誨;“先帝五子,夭折其二,陛下乃先帝嫡子,繼承大統,實乃眾望所歸。理應登基為帝後,為司馬皇室開枝散葉。國喪期間,哀家本不該提及此事,但豪兒你也已老大不小了……再過幾日,便是你親政之日,昭告天下改年號之時,陛下可有心儀之人……不妨與哀家說說……”
皇帝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思忖,隨即對太後答道;“原來太後是為此事而來,朕還打算過幾日去慈寧宮,與太後共商此事……想等太後加冕了封號,再議也不遲。”
“哀家如今雖還能被稱為德妃,亦掌管後宮之事,然年事已高,希望能有個得力助手,幫哀家打理後宮。”太後直言不諱,今日定要皇帝陛下給個說法,否則她便不會打道迴慈寧宮;“昔日有個藍美人,雖囂張跋扈,卻也能為哀家分擔些許雜務。如今後宮冷冷清清,哀家這身子……唉……”
太後說著,有模有樣地揉著太陽穴,仿佛風中之燭,隨時可能熄滅。
“來人,賜座。”皇帝生怕太後在自己這裏有個閃失,忙令嚴公公速速搬來一把椅子。
“遵旨。”
待太後坐穩後,繼續說道:“民間素有成家立業之談,豪兒身為人君,更應肩負起自身的使命,為司馬家傳承皇嗣……”
太後喋喋不休,令皇帝陛下心生厭煩,但念及應當敬重長輩,一直強忍著沒有動怒,而是將太後的話語當作耳旁風。
“多謝太後關懷。”最終,皇帝陛下忍無可忍,脫口而出:“朕的皇後之位已有了心儀之人,至於良辰吉日,還需深思熟慮。”
太後先是一愣隨後明白皇帝口中的人選是誰,雖然之前勸住禮城王退讓之事,讓太後對此女子有所改觀,但此事關乎到金國的未來,不可有半點馬虎,太後還是狠下心來要檢查自己的觀念。
“哼,我看你們兄弟二人都被那妖媚女子迷了心智吧,軒兒如今在太子東宮內萎靡不振,你作為兄長也不知前去探望,整日與那狐媚子廝混,幸而還曉得上朝,尚有得救。”一聽皇帝說皇後之位已有了人選,未能如她所願,太後的語氣驟然一變,開始冷嘲熱諷起來:“依哀家之見,豪兒若真要迎娶藍茹幻,這皇後之位也絕無可能輪到她……此女入宮,至多封為妃嬪,休想再進一步。”
話音未落,皇帝的逆鱗已然被觸及;“住口,宣德仁懷太後!!你尚未獲封,朕念你是長輩,才如此謙遜,豈容你得寸進尺,妄圖幹涉朕的決策!!”
“莫非你真當朕不敢把你怎樣嗎?!”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一旁的嚴公公嚇得魂飛魄散,急忙叩頭大唿,妄圖平息皇帝陛下的怒火。
“嚴公公,此事與你無關,退下!!”太後此次前來,早已做好了與皇帝據理力爭的準備,她當機立斷,讓嚴公公退下,畢竟這是司馬家的家事,他一個下人,豈有資格插話。
沒有皇帝的命令,嚴公公豈敢輕舉妄動,他如五體投地的朝拜者一般,匍匐在地上,身軀顫抖著,仿若風中殘燭,不敢發出一絲聲響,亦不敢有絲毫多餘的動作。
“你自然可以對哀家為所欲為,自從先帝駕崩後,哀家的心早已隨先帝而去。然而,哀家不能眼睜睜看著金國的基業毀於你手。你可是先帝與姐姐的第一個孩子,先帝將所有的愛都傾注於你……豪兒啊,難道你還不知足嗎?”太後言辭懇切,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花,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
“………”司馬豪身為皇帝,沉默不語。於個人而言,他隻想迎娶自己心愛的女子,這本無過錯,隻是他深知皇後之位並非普通民間女子所能承受。他在內心糾結著,想要給予藍茹幻最好的名分;“朕知道!!可是……”
“可是你鬥不過朝中那些如餓狼般的大臣。”太後一語道破朝堂中的玄機;“先帝駕崩前,費盡心力才從奸臣劉丞相手中奪迴皇權,那些大臣們巴不得你娶一個無權無勢、無背景的女子為皇後,如此一來,你的皇位將無人支持,你可明白?!”
“朕明白……”皇帝也深知自己目前的處境岌岌可危,若不是還有一個傳承百年的世家趙家作為支柱,恐怕自己早已被朝中那幫老臣與外界的世家聯手趕下皇位。
“刑部、戶部、丞相都如餓狼般盯著你,期盼著你將皇後之位拱手相讓,好讓這些野心勃勃的家夥獲取更多的權力……若真如此,朝中必將再次出現外戚幹政的局麵!!豪兒,你是否有能力製衡得了文武百官,以及前朝後宮呢?”
“朕……”麵對太後的質問,皇帝如鯁在喉,他深知自己如今羽翼未豐,雖貴為皇帝,朝堂之上卻並非自己的一言堂,諸多事務還需仰仗那些老臣輔佐方能施行。
“故而,豪兒啊,非是哀家不近人情,實乃哀家有難言苦衷啊。”麵對太後的推心置腹,皇帝陛下無可奈何地點頭,仿佛默認了此事,然而他心中卻另有盤算。
“太後,朕向您承諾,在朝堂麵貌煥然一新之前,朕絕不會輕易立後。”皇帝的盤算並非屈服,而是欲將朝堂上的那些舊勢力連根拔起,扶植自己的勢力,在朝廷中站穩腳跟。
“好……你若如此頑固不化,哀家便隻能期盼你能旗開得勝。”太後言罷,頭也不迴地轉身離去;“倘若你真能讓那朝堂改天換地,哀家便也不再過問此事了。”
“朕,謹遵太後教誨。”言罷,皇帝目送太後漸行漸遠,在小太監一聲“太後迴宮”的通傳聲中,皇帝的臉色如烏雲密布般,逐漸變得陰沉至極;“嚴公公。”
聽到皇帝對自己的唿喊,嚴公公心裏非但沒有放鬆,反而像是被什麽人捏了一下心髒,顫抖的起身後,跌跌撞撞來的皇帝麵前跪下;“你去宣旨龔明,讓他快點進宮,朕要加快行動了。”
“諾。”聽完皇帝給自己交代的任務,嚴公公起身離開了。
“另外趙祁,你讓【暗衛】去查查代理丞相丁鴻以及工部尚書李夔的罪證,讓戶部尚書彈劾二人,另外讓禦林軍這幾天加緊巡邏,再武將中找一位久經沙場的人才讓他速來見朕,你今晚就不要休息了盡快完成吧。”皇帝繼續下旨,似乎已經做好了什麽準備。
“是,微臣這就去做。”趙祁接旨後,若有所思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