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才是民族認同?


    如果要認真說起來,民族認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它牽涉到非常多的東西。


    首先,一群人要有共同的曆史和文化遺產,民族認同往往與共同的曆史經曆、語言、宗教、傳統和文化緊密相關。這些共同點為每一個民族成員提供了一種連續性和身份感。


    其次,語言是民族認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共同的語言不僅是一種溝通工具,也是文化和身份的載體。


    再來,就是地理環境和居住區域可以促進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經濟活動,從而形成共同的身份認同。


    最後,是政治組織和國家政策對民族認同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民族國家的形成、民族政策的實施等都會影響民族認同。


    當然,宗教,外部威脅和挑戰,也會加強民族內部的團結和認同感。


    可不知為何?


    袁華到今天卻覺得很簡單,認同其實隻需要一盤餃子。


    正月旦這一天,三個城市都舉辦了聚會。傍晚,他們在冬日的操場上,點起上百堆巨大的柴堆篝火。數萬人在森林裏撿來的幹柴,將整個操場的雪都融化,地麵在一點點幹燥,這一刻真的讓人們體會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這年代的人,特別能吃,袁華他們合計了一下,為每個人都準備了三十個羊肉餃子,當然還有烤肉和烤麵餅。


    操場邊上架起了五百個大鐵鍋,每個大鐵鍋要負責一百人的餃子。


    另外,他們還準備了茶水,但不是真正的茶葉,袁華他們沒有發現茶樹,而是這片大山的饋贈,鬆針茶。


    他們選擇3米高度以上、6年生長期以上的鬆樹,春夏采雄樹枝梢的鬆針,維生素c含量高;秋冬采雌樹枝根的鬆針,維生素e含量高。


    袁華為了孩子們高興,還準備了很多線控的木頭小人,都是工匠們做的,用細木枝穿孔,用麻繩穿上,就是一個手持長槍,威風凜凜的木頭將軍,把線放進木板的夾縫裏,小孩一拖一拉,木頭將軍就會揮動長槍,好不威風,那一群小孩樂的一陣瘋叫。


    十一歲的古塔在一邊看著一群小屁孩在那裏樂著,他癟嘴說道,“誰玩這種東西?”,可背後的小手裏卻握著一個小人兒,大拇指還在不停的揉搓著。


    沒有酒,可所有大人們都端著一杯鬆針茶,聚在一起聊天,吹牛,打孩子,好不熱鬧。


    等第一鍋餃子開始下鍋,袁華站在操場的一個大木樁上喊道,“第一鍋餃子,五十歲以上老人,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們先來!老人和小孩拿著自家的陶碗,按照編號去大鍋前麵排隊!”


    上百高大的士兵,將他的話重複喊了一遍。


    看著陶碗裏的餃子,那股濃鬱的香氣便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餃子皮薄而透亮,隱約可見內裏飽滿的羊肉餡料,仿佛是冬日裏的一抹溫暖陽光,照亮了寒冷的餐桌。咬下一口,餃子皮的柔韌與餡料的鮮美在舌尖交織,羊肉的肉質細嫩而不失彈性,伴隨著恰到好處的香料,如青菜清新,以及胡椒粉的微微刺激,共同奏響了一曲美妙的味覺交響曲。羊肉的鮮美被完美地鎖在了餃子皮中,每一口都是對味覺的極致誘惑。羊肉的香氣與香料的香氣完美融合,沒有一絲膻味,隻有純粹的肉香和香料的清新。湯汁豐富,每一口都能感受到羊肉的鮮美和湯汁的醇厚,仿佛是冬日裏的一股暖流,溫暖了胃,也溫暖了心。


    這一天,羊肉蔬菜的餃子,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三十個不夠啊!


    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吃過如此美味的食物,以至於他們一直在念叨,今年要多種地,多養羊,明年這個時候,還要聚在一起吃“餃子”,一人五十個才行,還要一起過不奴人的正月旦!


    連俘虜們都被餃子和正月旦的場景給徹底征服了,有一半的俘虜表示想要留在不奴部,另一半也希望迴去帶著族人遷徙過來。


    數百位烏孫族的年輕人,也在高聲叫好,他們商議好了,明年要迴去帶著自己的族人,也過正月旦。這大漢和不奴人的節日,能體會到很多不同於烏孫人過節的東西,他們說不上來,卻覺得心裏無比溫暖。


    有時,文化的力量,能夠超越戰爭,這是一種人類心底的認同,它柔軟,溫馨。如果說軍事是凜冽冬日的嚴酷,那文化卻也有春天般溫柔的偉力,且更為持久。


    袁華他們是最後吃的,崔力吃著吃著就抹起了眼淚,他想家了。袁華也在心裏說,“爸媽,你們還好嗎?今年吃餃子了嗎?兒子還活著,兒子想你們啊。”


    劉玉她們則先將餃子,放在麵前的草地上,朝著東方拜了拜,說道,“解憂公主,我等女官必不負所托,把漢製永遠的延續下去!”


    老阿拉什問乞力,“尊老愛幼,你知不知道?”


    乞力莫名的看向他,問道,“知道啊!”


    於是,老阿拉什從他碗裏扒拉了三個餃子,然後奪路而逃。乞力這才反應過來,端著碗就追這個老不休!


    古爾麗給自己的弟弟,多扒拉了六個餃子,古塔不要,可古爾麗摸著他的頭說,“多吃點,等長大了,你要保護姐姐!保護部落。”


    古塔眼睛一紅,想起了父母,於是大口的吃下,右手扒拉餃子,左手拿著小人,揮舞道:“我已經長大了,我可以保護姐姐!也可以保護部落。”


    古爾麗咯咯的笑,看著古塔,眼睛裏全是溫暖和愛護。


    這一刻,南北城牆上,夥夫也將餃子送上了城門,數百戰士也在風雪裏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這一刻不奴部的人們,胃裏,心裏都是暖洋洋的,他們守護的是這一片山穀,也同樣是這一刻的美味和人間的溫暖。


    一個士兵吃著吃著就大哭起來,眾人上去問為何?


    那士兵紅著眼睛說,“大兄今年戰死了,他死之前都沒吃過這餃子!”


    十夫長走上前來,拍著他的肩膀說道:“知道你大兄為何戰死?”


    士兵搖了搖頭。


    十夫長站起來,看向城牆外的大雪,喊道:“他們戰死,為了咱不奴部的所有人,能吃上這口餃子!明日,若我也戰死沙場,所有人要記得多吃一個餃子!”


    眾士卒皆動容,將最後幾個餃子,慢慢的吃下。這一刻,他們隻覺著,這飯食得來不易,不可再狼吞虎咽。


    那士兵也擦幹眼淚,將餃子一口口吃下,心裏想著,若是不奴人每年都有這樣的飯食,自己死了又有何妨?


    是的,一份現代人極其普通的食物,在勞動生產力低下,人均都吃不飽的時代,那就是珍寶。


    這世間有萬般好,有金,有玉,有象牙,有珊瑚,有珍珠,有銅錢,可袁華曾經說過,“在我看來,隻有:三件東西是珍寶,一是吃飽,二是刀劍,三是文字,其他都是假的,毫無意義!”


    所以,不奴部有三件事可以視為最重要的事情,一是春耕;二是武備;三是教育。除這三件事外,皆是小事。


    正月旦以後,全體會議,而後劉玉行文,正式確定不奴部政體。


    不奴族,全部由“工匠”構成,哪怕是女官,也稱“文匠”;軍事主官,稱為“軍匠”;種糧食的,稱為“糧匠”。。。


    十個工人是一個工作組,按照產業分工,每兩年工作組在市政府,不記名投票選一個“少工匠”;同年,每十個少匠座,也在市政府不記名推舉一個“中匠座”;中匠座可以進行城市政府的聽證和議政,並在重大決策時參與投票。


    最後,政府在這些中匠座中,進行考核,每個行業選出五名“大匠作”,組成中央政府。


    大匠座的任期,最長是六年,六年之後必須退任,從中匠座裏麵再次選出新的人選。


    退任後的大匠座,稱為“匠參”,在政府中組成各行各業的參謀部和監察部。


    每升任一級,個人收益提升三成。舉例說明:如果普通工匠領一千斤糧食,那麽少匠座是1300斤;中匠座是1600斤,大匠作和匠參是1900斤。


    於此同時,為了鼓勵創造和向政府分享,每一次個人的重大發現,等同升級一次。


    如果農業匠人發現一種新的糧食種子,並試驗種植通過,那麽他就是少匠座,第二次他就是中匠座,以此類推!貢獻到達大匠作,將可以進入政府,享受退任後的匠參待遇。


    這是一種社會專利權,對發現者和發明者分配供給享用終生,但不可移交下一代。


    十五歲之後的年輕人,無論男女,要至少從事三個不同的行業,並從軍兩年,才能最後選擇一個行業,作為自己一生的職業。


    按照袁華的說法,“從事三個行業,這是開拓個人的視野,理解各個產業之間的協作,同時參軍,是為了理解和平的意義,打磨性格,能夠成為一個性格剛強的人。不從軍的家庭和個人,不得參選匠座!”


    這就是不奴部的規矩,每個家庭都要為部落的安全做出犧牲,不能隻讓少數家庭去承受。同時全民軍訓一日不可鬆懈,每日上午六時到七時,必須訓練一個小時,每月馬步必須合練兩日。


    紮多看著這個政府的建立,他認真計算了居民的軍事訓練時間。吃驚的發現,平民每年訓練的時間合計,等同於六十個人天,這簡直和帕提亞的貴族正規軍也差不多了。畢竟帕提亞的貴族軍隊還要做很多非軍事訓練相關的事物,例如幫貴族養馬,或者進行農活。


    推開自己房間的蓋這厚木板的格柵木窗,紮多看著遠處的裏海,寒風繚亂了他的長發,自言自語道,“這是將近十四萬的大部落,除老幼外人人軍訓,幾乎就等同於十萬人的士兵,誰可以征服這樣的部落?希望帕提亞的那些貴族,不要做出錯誤的選擇!那將萬劫不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與羅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霞漫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霞漫山河並收藏大漢與羅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