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羅馬帝國正處於其軍事力量的巔峰時期,整個國家都沉浸在一種強大而自信的氛圍之中。而在這個輝煌時代裏,有一位堪稱傳奇的人物——圖拉真皇帝。他不僅是一位卓越的領導者,更是一位令人矚目的軍事統帥。


    圖拉真一生征戰無數,發起了多場具有重大意義的遠征行動。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莫過於那場驚心動魄的達契亞戰爭。這場戰爭見證了圖拉真那超凡脫俗的軍事智慧和指揮才能。


    在麵對達契亞人的頑強抵抗時,圖拉真並沒有盲目地采取強攻策略。相反,他精心策劃每一次進攻,巧妙運用各種戰術手段來突破敵人的防線。他深知兵不厭詐的道理,常常通過設下埋伏、聲東擊西等計謀讓對手防不勝防。


    此外,圖拉真還非常注重軍隊的訓練與裝備。他親自監督士兵們的日常操練,確保他們具備過硬的戰鬥素質。同時,他大力推動軍事技術的創新發展,引進先進的武器和防具,使得羅馬軍團在戰場上更具優勢。


    正是憑借著這些出色的能力和舉措,圖拉真最終成功征服了達契亞地區,將羅馬帝國的版圖進一步擴大。他的名字也因此成為了羅馬曆史上一個永恆的光輝符號,被後世人們傳頌不衰。


    他勵精圖治,全麵加強羅馬帝國的軍事力量,不斷對外擴張。


    現在,羅馬帝國有30個軍團。這些軍團分布在帝國的各個邊境地區,負責保衛帝國的安全。每個軍團的標準編製人數約為5000至6000人,具體人數可能會因具體時期和任務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圖拉真深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至理名言的重要性,因此對於後勤保障工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為了確保遠征軍的補給始終保持充足狀態,他精心構建起一個規模極其龐大且完善高效的後勤係統。


    這個後勤係統涵蓋了眾多方麵:首先是數量眾多且分布廣泛的倉庫,它們被設立在戰略要地以及行軍路線附近,裏麵堆滿了各種軍需物資,從糧食到武器裝備應有盡有;其次還有一支強大的運輸船隊,這些船隻穿梭於江河湖海之間,將各類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前線;此外,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也是該係統的關鍵組成部分,不僅方便了物資的快速運輸,還使得軍隊的行動更加迅捷靈活。


    當然,僅有這些硬件設施還遠遠不夠,為此圖拉真專門組建了一支訓練有素、戰鬥力強悍的護衛部隊。他們負責保衛倉庫、運輸線路以及沿途的重要據點,防範敵人可能發動的襲擊與破壞。正是因為擁有如此完備而嚴密的後勤保障體係,圖拉真所率領的遠征軍才能夠在漫長的征途中無後顧之憂,勇往直前地向著目標挺進。


    以圖拉真征服達契亞的戰爭為例,他動員了約8個軍團,每個軍團約有5000至6000人,總計約40,000至48,000名軍團士兵。此外,他還動員了約70,000名仆從軍,使得整個遠征軍的總人數達到了約110,000至118,000人。這種龐大的軍事力量和嚴密的後勤保障,使得圖拉真能夠在達契亞戰爭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當下,這支羅馬軍團已然踏入阿蘭人的領地,其正規軍的編製足有六千之眾。不僅如此,他們尚有一支同樣規模為六千的仆從軍團。為了抵禦遊牧的阿蘭族,這支仆從部隊清一色皆是受雇的騎兵,而他們,乃是來自羅馬東北麵的哥特人。


    為了確保輜重部隊能夠萬無一失、安然無恙地抵達目的地,軍團長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毅然決定在次日上午便迅速調遣出一支多達兩千人的仆從騎兵隊伍前去支援。這支精銳之師由經驗豐富的老兵親自率領。


    兩千名仆從騎兵如疾風驟雨般疾馳而出。馬蹄聲響徹雲霄,揚起滾滾煙塵。他們,身著堅固的鎧甲,手持鋒利的長槍和弓箭地向著南麵前進。


    這時,輜重部隊剛剛踏出高加索山脈不久,在緩坡丘陵地帶向北行軍。


    就在他們身後約莫五裏遠的地方,不奴部那如狂風般唿嘯而來的騎兵隊伍也猛然間從山穀之中衝出。這些剽悍勇猛的騎士們瞪大著雙眼,充滿好奇與警惕地打量著周圍陌生的環境。這可是他們生平頭一遭涉足這片土地!舉目遠眺,但見眼前是一座連著一座的小山坡,宛如起伏的波濤一般,連綿不絕,一直延伸到視線的盡頭。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經驗豐富的老阿拉什與勇猛無畏的乞力正熱烈地商討著作戰計劃。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們終於達成了共識:由阿拉什親自率領那支身披堅固鱗甲、訓練有素且行動敏捷的騎兵部隊前去引誘敵人的輕騎兵。一旦成功吸引到敵方輕騎的注意並將其引離主戰場,剩下的戰鬥部署便要交由那些英姿颯爽的女騎兵來執行了。乞力將指揮手下的女兵們巧妙運用手中的弩箭,對被孤立出來的六百羅馬步兵形成嚴密的包圍圈,並給予他們致命一擊。


    兩人立刻開始行動,阿拉什的部隊沿著羅馬輜重隊的痕跡,沿直線前進。


    而乞力在他們的東麵五裏的視線外,並行前進。


    如果,乞力聽到牛角長號的信號,就將部隊展開,對輜重隊進行圍殲。


    他們兩人已經盯上了羅馬人的大車,那個車隊足足有一百二十輛大車,裏麵一定有無數糧食和武器,這他娘,就是嘴邊的肉,怎麽可能不要?


    雙方的斥候再次相遇,雙方在丘陵上相互追逐,而老阿拉什則帶著主力騎兵快速推進,很快他就看到了輜重部隊的尾巴。


    羅馬輜重部隊將領也是老兵,為了避免對方的遠程射擊,會大量殺傷拖著大車的牛,他不得不派出六百達契亞騎兵。


    兩方都是騎兵,鱗甲騎兵不斷在遠處,用弓箭射擊達契亞騎兵,將他們一點點引開。


    而乞力終於在這一刻,聽到了牛角號聲。他揮動手臂,指向西北麵,一千五名女弩射手散開成一條線,向著輜重隊而去。


    乞力把一千四百名女騎手分為七組,每組兩百人,從三個方向上進行遠程打擊,第一波來的太猛,羅馬步兵死傷超過七十五人。


    羅馬軍官大喊,剩餘的五百二十五名羅馬青年步兵,開始搭建盾陣,形成一個四周包括頂部都覆蓋上盾牌的陣型,然後慢慢朝著最近小山包的頂端移動。


    羅馬盾牌很厚實,中弩難以擊穿,同時乞力不願意讓這些女兵衝陣,於是他直接下令,讓一千女騎兵在四周圍住這些羅馬士兵,然後當著他們的麵將大車和趕車的奴隸,全部帶走一路向著東邊而去,離這裏最快三天的路程就是不奴族的北關城牆。


    再說,他們的任務本來就是斷掉敵人的糧草輜重,現在已經完成戰役目標,不用和敵人步兵糾纏,反正他們也追不上騎兵。


    這場戰役到最後,老阿拉什也和達契亞的騎兵脫離,雙方各有損失,但因為有鐵甲,不奴族戰死四十五人,而達契亞騎兵戰死兩百二十人。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救,那些戰馬跌倒的戰士,雖然救迴來一些,可損失還是比較大。


    在迴程的路上,老阿拉什和乞力溝通了一下,雙方認真的討論了輕騎兵的戰術。


    老阿拉什說,“我們不奴族的人口太少,這一次戰鬥就損失四十五人,想起來就心痛,不能這麽打!”


    乞力說道,“要解決輕騎兵的戰鬥力問題,在弓力差不多的情況下,需要加強馬匹的防護,但一旦加強馬匹的防護又會帶來速度減慢和路程減少的問題,這樣下來輕騎兵就會慢慢變成重騎兵,失去速度和長途奔行的能力,這就是一個死節。”


    老阿拉什看向身邊這些行進的戰士,歎息的說道,“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真正的改進方向,應該是讓弓力能夠拉開差距,可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這簡直就是一個死局。”


    乞力又說,“當然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找到更加優秀的戰馬,例如大宛馬,那是力量和速度都優秀的戰馬,可這樣的戰馬何其珍貴。”


    兩人就這麽一路談話,一路向東,朝著不奴族的北城門而去。


    這一天,袁華在幹什麽?


    他在挖坑!


    是的,他帶一群阿蘭人用了兩天,就直接朝著樹林挖壕溝,然後羅馬人一出來,就站在壕溝裏射箭,現在羅馬人還真的砍不成樹了。


    袁華也是鬼,他就挖到四百步左右,橫向再展開壕溝,然後就停了下來,想看看羅馬人的反應。


    第三天的清晨,他被人叫醒,擦了一把臉就走出去,有人喜氣洋洋的告訴他,“你的點子很有用,羅馬人撤了!”


    “羅馬人撤退了?”,袁華有些懵圈,這不應該啊!這還沒有交手,他們怎麽就撤退了?!


    羅馬的軍團長有苦難言,他出發的時候帶了一個月的軍糧,目前隻剩下八日,如果節省一點能吃十日。


    但是,敵人已經出現在高加索山脈之中,第比利斯和這裏的山路也不再安全。


    就算現在起,就從第比利斯城寨再次起運糧草,軍團所需的給養也不一定能夠及時送達。更不要說,第比利斯已經沒有足夠的糧草。


    作為羅馬的軍團長,他不能用6000羅馬老兵的生命開玩笑,現在的時間已經不多,他毅然而然的選擇了主動撤軍,哪怕他需要向皇帝做出說明,甚至降職。


    這一刻,羅馬軍團正以行軍隊列向著高加索山脈前進。


    袁華看著空蕩蕩的羅馬營地,他突然就對羅馬軍團的軍團長有了全新的認識,這絕對是一個理智且果決的人物。同時,他也再次重新認識羅馬的軍事製度。


    從細節裏可以看出來,羅馬軍團長擁有極大的自主性,或者說臨機決斷力。


    有阿蘭首領問,“要不要追擊?”


    袁華搖搖頭,說道,“我們的任務是打退敵人,現在敵人已經退了,不必再付出族人的鮮血,沒有必要。”


    眾首領討論了一下,確實,既然羅馬已經退兵,那確實也不需要再犧牲自己部族的戰士。


    同樣,羅馬也正式和袁華他們見麵,對於不奴族的戰鬥力也產生了一定的認知。


    羅馬軍團長在寫給皇帝圖拉真的羊皮信中是這麽說的,“在高加索山脈的東北山穀,那裏有一個新的部族,從表麵上看他們屬於阿蘭人,但他們的武器和裝備,和阿蘭人完全不同。從騎兵和步兵的交手結果看來,這個部族的戰鬥力非常強悍。最重要的是,這些敵人他們知道進退,就算有能力全殲600青年羅馬軍團,他們也非常克製,不願意用無謂的傷亡,換取無謂的勝利。另外,我隨信附上他們的鋼弩矢,這種弩矢的硬度很高,說明經曆過反複鍛打。能夠使用強度如此高的鋼鐵作為消耗品,這絕對不是一個小部族可為,他們的背後極有可能站立這一個龐大的勢力,阿蘭人沒有這樣的能力,我推測是帕提亞。我個人認為,這個部落是帕提亞伸向阿蘭人領地的一隻手,他們在用這種方法餐食阿蘭人的領地。”


    而鐵麵此時也在向帕提亞的王書寫信件,他的信件同樣認為,不奴部不是阿蘭人,他們應該是羅馬培養的勢力,他們是羅馬在阿蘭人中釘下的木楔子,並且用來封死帕提亞帝國向上發展的空間。


    信件的末尾,他寫到,“他們擁有鋼鐵的箭頭,擁有高超的建築技能,擁有匪夷所思的城市防禦裝備,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如果還要進攻這個部落,那麽我認為至少需要兩萬人以上,要不惜一切代價,否則毫無意義,徒增傷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與羅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霞漫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霞漫山河並收藏大漢與羅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