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以為勝利後,都是歡笑,勝利後都是歡唿。
可袁華騎著戰馬,經過一具又一具匈奴人屍體,他沉默著,右手拿著滿是血的流星錘,微微的顫抖。
戰鬥之後,他感到無比疲憊,也無比空虛。
迴到營地,看到大營的空地上,整整齊齊躺著三十五具自己人的屍體,那裏麵有男人,女人,甚至還有孩子,他就那麽站著,有些悲傷,有些冷。
十一個男人有的是被近距離的弓箭射穿了擋板的孔洞,被射中了咽喉或者麵門,有的是被刀劍砍殺死的,而營地裏的這些,女人和孩子是死於匈奴人的吊射。
現在,這個小小的逃亡隊伍,隻剩下了六百六十五人,可袁華再次看向四周,還有很多人受了傷,袁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發炎,發燒?
可他,沒有藥。
他問自己,“還要死多少人?”
營地裏,也一樣沒有人在歡唿,所有人都在勞作,如同沒有生命的木頭。
袁華根本就沒有看見匈奴人的俘虜,他知道這群烏孫人已經自己處理了。
對於那群匈奴人的命運,他絲毫也不憐憫。他們是敵人,敵人最好是躺著的!
老阿拉什的聲音在營地外傳來,他居然在用漢語喊,“華,力,過來!”
袁華轉身再次走出營地,在空地外他看見老阿拉什帶著三十幾個男女,用繩索捆著四十八個赤裸著上身的男子,這些人的身上,能看到全是皮鞭的傷痕,全都低著頭。他能看到,這些人的畏懼,弱小和顫抖。
崔力也走過來,他原本正在帶人分類那些匈奴人的武器。
老阿拉什指著這四十八個男子說道,“我在西南麵發現了匈奴人的宿營地,這些是匈奴人的軍奴,你們覺得應該怎麽處理?”
“軍奴?”,袁華聽說過,但第一次見到。
崔力倒是知道,他走上前,翻開那些人的手掌,他們右手的大拇指都被切掉,此生都不能用弓,也用不好刀劍。
崔力撓了撓頭,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他轉頭對袁華說道,“他們是奴隸,幫匈奴軍隊喂馬,修車,維修軍械,隻有大部族的匈奴部隊才養的起這樣的奴隸”。
袁華聽到了兩點,第一,這些人有一定技能;第二,他們殺掉的那個千夫長,是屬於一個匈奴大部族的。
他正想開口讓,崔力先把木工挑出來,奴隸群裏居然有人用漢話問,“漢人?”
他倆都看過去,有人在大聲對著身邊人喊,“他們是漢人,漢人啊!”
崔力將前麵的奴隸拔開,來到來個披頭散發的奴隸麵前,將他的頭發撥開,露出了一張大漢的臉龐。
然後,他再次看向周邊的七人,他們都是漢人的臉龐和膚色,他問道,“你們也是漢人?”
八個人痛哭,大聲喊道,“我等是漢人。”
袁華上去將他們解開繩索,逐一問他們姓名和籍貫,才一一確認這些都是漢人。
為首之人姓董,叫董三,原是大漢隨軍鐵匠,其餘七人,也是匠人,有的是皮匠,有的是車匠,居然還有狼奴。現在他們有四條狼,一公三母,呃。。。應該叫狗,可他們叫狼。
然後,這八人帶著所有奴隸跪下,求他們不要殺這些奴隸,他們可以帶著這些奴隸給他們幹活。
袁華再一一問過,這些人有的是阿蘭人,有的是康居人,有的是烏孫人,還有兩個居然是金發碧眼的人,說不清自己是什麽人,隻是很小的時候被阿蘭人俘虜,後來又被匈奴人俘虜。
最後,袁華把劉玉和劉行也找來說明了情況,希望能夠接收這批人,編入崔力的匠人組,二人在詢問過以後,都沒有意見。
但劉玉帶來了不好的消息,她對所有人說,“這支匈奴騎兵,是專門來尋找我們的,看來我們已經被匈奴人盯上了。而且匈奴人已經下令,以後路途上任何兩支押解奴隸的部隊,都不許靠近,雙方要離開至少五百步,不然就是敵人!”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手段,接下來玩不轉了,要再次解救烏孫人,隻能靠硬碰硬,必然有損失!
同時,劉行也提醒道,“雖然這支匈奴部隊帶的糧食,夠我們吃二十天,也有一千多匹戰馬,但現在已經是六月中旬,我們必須找到部族,再過四個月天氣就會轉冷。”
眾人商議了一下,決定立刻啟程,繼續向著鹹海的方向,那裏有烏孫的大軍。
沒有人再管匈奴人的屍體,隻是將自己人挖坑掩埋,他們搬過來三十五塊石頭,放在這些人的土堆前。有烏孫的戰士在吟唱歌謠,袁華則蹲下去,用炭筆在每一塊石頭上,寫下兩個字,“不奴”。
劉玉將這兩個字,解釋給所有烏孫族族人,他們都在點頭!
夜裏,有七個人和劉玉找到袁華他們,他們跪拜在星空下,以頭點地,而劉玉說道,“他們的部族都不在了,請求你們的收留。”
老阿拉什一聲歎息,“失去自己的族群,他們如果不能建立新的部族,就要給其他部族做奴隸了。”
而古爾麗也拉著古塔跪下,學著那七個人的樣子,用生硬的漢語說道,“華,力,拿去,我,塔。”
崔力的心軟,他扶起所有人對袁華說道,“娃,收下他們吧!都是可憐人。”
袁華也知道,在這片大漠之上,若是沒有自己的力量,他和崔力迴不去大漢,於是站起來指著星空,對著所有人說道,“讓星星作證,今夜我們結為族人!”
劉玉提醒道,“部族要有自己的名字。”
崔力他們看向袁華,袁華想了想,指著所有人說道,“我們走到一起,就是因為不想過奴隸,那我們就叫不奴部,我們部落沒有奴隸,我們部落永不為奴!”
劉玉將他的話,翻譯為烏孫語,而袁華用康居話告訴古爾麗和老阿拉什,所有人都單膝跪下,大聲道,“以星星為證,我等願加入不奴部,沒有奴隸,永不為奴!”
公元108年,六月中旬,在鹹海西南二百六十裏外的一個野地裏,一群失去家園的人們走到一起,組建了一個小小的部落,名字叫做“不奴部”,一共七百一十三人,此時他們要麵對的是匈奴的追殺和未知的命運。
在袁華和崔力看來,這就是給所有人一個名字,所有人湊合著一起過日子,相互協作,或者說一起逃亡。
可對於草原上的流民,這就是希望,這就是可以正大光明行走在草原的基礎,沒有部族的人,會被任意捕殺,會被任意奴役,毫無安全和保證,毫無作為人的尊嚴可言。
第二天早上,袁華從小小的皮帳篷裏醒來,拿起帳篷外的一個破陶罐,準備去湖邊打水洗臉的時候,一個族人很開心的揮著右臂,對他說了一句漢話,“不奴部”。
袁華有些莫名其妙,他一邊向前走,一邊不時有人朝著他笑,用漢語喊著“不奴部”,雖然這些話都說的不標準,但袁華發現這群人很開心,完全沒有昨夜宿營時的哀傷。
他尋思著,難道一個名字,就這麽重要?他不理解!
二十二人的斥候部隊,兩人一組,分為十一組,撒開,向著四周而去。
從今天起,隊伍要保證至少周圍十裏地的安全,斥候會形成兩圈,以部族為中心,內側是十裏,外層是三十裏,所有斥候帶上八天的糧食,每五天會有人出發接替,而他們返迴。
隊伍現在的行進速度不快,因為帶著大車,帶著這麽多馬匹,需要給大牲畜留下進食的時間,一天現在最多走五十裏地。
沿途皆是被毀掉的部落,到處都是人間慘劇。
不時,有零散的烏孫人過來,他們是斥候發現的,這些人在山上,在草叢裏,在山林間,躲過了匈奴軍隊的屠殺和抓捕,可家園已經沒了,現在沒有糧食,也居無定所,活在生與死的邊緣。
不奴部,成了他們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又走了三天,不奴部的人口增加到了八百人,而最西北麵和最北麵迴來的斥候帶來了一個非常不好消息,“到處都是匈奴人的斥候,我們沒敢接近。”
大家商量了一下,隻能向西走,先走三天,再看看是不是能向北,打一個左勾拳繞過去。
於此同時,又有斥候迴來匯報,有匈奴斥候盯上他們了。
於是,再不猶豫,立刻向西。
同時,不奴部開始設計如何殺掉那些“尾巴”,如果不殺掉這些匈奴的斥候,匈奴騎兵將會很快找到他們。
夜晚,宿營的時候,袁華讓人在營地西北外圍挖下三條壕溝線,每條壕溝相距兩裏,壕溝大約有一米七深,三十五米寬,能夠讓十個戰士和二十匹戰馬進入,用木枝架上在鋪上茅草,遠處看起來就像三個茅草堆子。
為了讓戰馬安靜,準備了大量的草料,讓戰士一把把慢慢喂,讓它們有東西吃,但不能吃太飽。
因為老阿拉什說過,一旦大隊伍離開,斥候肯定會進入營地查看,這樣能夠通過痕跡判斷敵人的數量,以及馬匹的數量,好衡量需要派出多少兵力。
老阿拉什說道,“有經驗的斥候,隻要查看營地,就知道有多少人,多少馬,敵人一天能走多遠?”
第二日清晨時分,太陽還未完全升起,柔和的晨曦灑落在大地上,給整個世界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輝。劉玉和崔力帶領著眾多族人,開始了新一天的行程,他們繼續朝著西方前進。
此時,不遠處的草叢中,袁華等人正靜靜地趴伏著,目光緊緊地盯著遠方。隻見天邊的朝霞如絢麗多彩的畫卷一般展開,紅、橙、黃等顏色相互交融,美輪美奐。而就在這片絢爛的霞光之中,族人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起來。
他們首先迅速地拆掉了昨夜搭建的帳篷,將各種物品整理妥當後放置到馬背上或牛車上。接著,男人們矯健地躍上高大的戰馬,女人們則溫柔地驅使著牛車,還有一些孩子興奮地跟隨著隊伍奔跑嬉戲。
在陣陣馬蹄聲和車輪滾動聲中,大批的馬匹和牛車組成了一條長長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前行進。這些駿馬身姿挺拔,步伐穩健有力;牛兒們則低著頭,拉著滿載貨物的車輛,緩慢而堅定地前行著。
漸漸地,這支隊伍越來越遠,最終緩緩地消失在了袁華他們的視野之中,隻留下一片空蕩蕩的草原和那依舊燦爛的朝霞。
可袁華騎著戰馬,經過一具又一具匈奴人屍體,他沉默著,右手拿著滿是血的流星錘,微微的顫抖。
戰鬥之後,他感到無比疲憊,也無比空虛。
迴到營地,看到大營的空地上,整整齊齊躺著三十五具自己人的屍體,那裏麵有男人,女人,甚至還有孩子,他就那麽站著,有些悲傷,有些冷。
十一個男人有的是被近距離的弓箭射穿了擋板的孔洞,被射中了咽喉或者麵門,有的是被刀劍砍殺死的,而營地裏的這些,女人和孩子是死於匈奴人的吊射。
現在,這個小小的逃亡隊伍,隻剩下了六百六十五人,可袁華再次看向四周,還有很多人受了傷,袁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發炎,發燒?
可他,沒有藥。
他問自己,“還要死多少人?”
營地裏,也一樣沒有人在歡唿,所有人都在勞作,如同沒有生命的木頭。
袁華根本就沒有看見匈奴人的俘虜,他知道這群烏孫人已經自己處理了。
對於那群匈奴人的命運,他絲毫也不憐憫。他們是敵人,敵人最好是躺著的!
老阿拉什的聲音在營地外傳來,他居然在用漢語喊,“華,力,過來!”
袁華轉身再次走出營地,在空地外他看見老阿拉什帶著三十幾個男女,用繩索捆著四十八個赤裸著上身的男子,這些人的身上,能看到全是皮鞭的傷痕,全都低著頭。他能看到,這些人的畏懼,弱小和顫抖。
崔力也走過來,他原本正在帶人分類那些匈奴人的武器。
老阿拉什指著這四十八個男子說道,“我在西南麵發現了匈奴人的宿營地,這些是匈奴人的軍奴,你們覺得應該怎麽處理?”
“軍奴?”,袁華聽說過,但第一次見到。
崔力倒是知道,他走上前,翻開那些人的手掌,他們右手的大拇指都被切掉,此生都不能用弓,也用不好刀劍。
崔力撓了撓頭,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他轉頭對袁華說道,“他們是奴隸,幫匈奴軍隊喂馬,修車,維修軍械,隻有大部族的匈奴部隊才養的起這樣的奴隸”。
袁華聽到了兩點,第一,這些人有一定技能;第二,他們殺掉的那個千夫長,是屬於一個匈奴大部族的。
他正想開口讓,崔力先把木工挑出來,奴隸群裏居然有人用漢話問,“漢人?”
他倆都看過去,有人在大聲對著身邊人喊,“他們是漢人,漢人啊!”
崔力將前麵的奴隸拔開,來到來個披頭散發的奴隸麵前,將他的頭發撥開,露出了一張大漢的臉龐。
然後,他再次看向周邊的七人,他們都是漢人的臉龐和膚色,他問道,“你們也是漢人?”
八個人痛哭,大聲喊道,“我等是漢人。”
袁華上去將他們解開繩索,逐一問他們姓名和籍貫,才一一確認這些都是漢人。
為首之人姓董,叫董三,原是大漢隨軍鐵匠,其餘七人,也是匠人,有的是皮匠,有的是車匠,居然還有狼奴。現在他們有四條狼,一公三母,呃。。。應該叫狗,可他們叫狼。
然後,這八人帶著所有奴隸跪下,求他們不要殺這些奴隸,他們可以帶著這些奴隸給他們幹活。
袁華再一一問過,這些人有的是阿蘭人,有的是康居人,有的是烏孫人,還有兩個居然是金發碧眼的人,說不清自己是什麽人,隻是很小的時候被阿蘭人俘虜,後來又被匈奴人俘虜。
最後,袁華把劉玉和劉行也找來說明了情況,希望能夠接收這批人,編入崔力的匠人組,二人在詢問過以後,都沒有意見。
但劉玉帶來了不好的消息,她對所有人說,“這支匈奴騎兵,是專門來尋找我們的,看來我們已經被匈奴人盯上了。而且匈奴人已經下令,以後路途上任何兩支押解奴隸的部隊,都不許靠近,雙方要離開至少五百步,不然就是敵人!”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手段,接下來玩不轉了,要再次解救烏孫人,隻能靠硬碰硬,必然有損失!
同時,劉行也提醒道,“雖然這支匈奴部隊帶的糧食,夠我們吃二十天,也有一千多匹戰馬,但現在已經是六月中旬,我們必須找到部族,再過四個月天氣就會轉冷。”
眾人商議了一下,決定立刻啟程,繼續向著鹹海的方向,那裏有烏孫的大軍。
沒有人再管匈奴人的屍體,隻是將自己人挖坑掩埋,他們搬過來三十五塊石頭,放在這些人的土堆前。有烏孫的戰士在吟唱歌謠,袁華則蹲下去,用炭筆在每一塊石頭上,寫下兩個字,“不奴”。
劉玉將這兩個字,解釋給所有烏孫族族人,他們都在點頭!
夜裏,有七個人和劉玉找到袁華他們,他們跪拜在星空下,以頭點地,而劉玉說道,“他們的部族都不在了,請求你們的收留。”
老阿拉什一聲歎息,“失去自己的族群,他們如果不能建立新的部族,就要給其他部族做奴隸了。”
而古爾麗也拉著古塔跪下,學著那七個人的樣子,用生硬的漢語說道,“華,力,拿去,我,塔。”
崔力的心軟,他扶起所有人對袁華說道,“娃,收下他們吧!都是可憐人。”
袁華也知道,在這片大漠之上,若是沒有自己的力量,他和崔力迴不去大漢,於是站起來指著星空,對著所有人說道,“讓星星作證,今夜我們結為族人!”
劉玉提醒道,“部族要有自己的名字。”
崔力他們看向袁華,袁華想了想,指著所有人說道,“我們走到一起,就是因為不想過奴隸,那我們就叫不奴部,我們部落沒有奴隸,我們部落永不為奴!”
劉玉將他的話,翻譯為烏孫語,而袁華用康居話告訴古爾麗和老阿拉什,所有人都單膝跪下,大聲道,“以星星為證,我等願加入不奴部,沒有奴隸,永不為奴!”
公元108年,六月中旬,在鹹海西南二百六十裏外的一個野地裏,一群失去家園的人們走到一起,組建了一個小小的部落,名字叫做“不奴部”,一共七百一十三人,此時他們要麵對的是匈奴的追殺和未知的命運。
在袁華和崔力看來,這就是給所有人一個名字,所有人湊合著一起過日子,相互協作,或者說一起逃亡。
可對於草原上的流民,這就是希望,這就是可以正大光明行走在草原的基礎,沒有部族的人,會被任意捕殺,會被任意奴役,毫無安全和保證,毫無作為人的尊嚴可言。
第二天早上,袁華從小小的皮帳篷裏醒來,拿起帳篷外的一個破陶罐,準備去湖邊打水洗臉的時候,一個族人很開心的揮著右臂,對他說了一句漢話,“不奴部”。
袁華有些莫名其妙,他一邊向前走,一邊不時有人朝著他笑,用漢語喊著“不奴部”,雖然這些話都說的不標準,但袁華發現這群人很開心,完全沒有昨夜宿營時的哀傷。
他尋思著,難道一個名字,就這麽重要?他不理解!
二十二人的斥候部隊,兩人一組,分為十一組,撒開,向著四周而去。
從今天起,隊伍要保證至少周圍十裏地的安全,斥候會形成兩圈,以部族為中心,內側是十裏,外層是三十裏,所有斥候帶上八天的糧食,每五天會有人出發接替,而他們返迴。
隊伍現在的行進速度不快,因為帶著大車,帶著這麽多馬匹,需要給大牲畜留下進食的時間,一天現在最多走五十裏地。
沿途皆是被毀掉的部落,到處都是人間慘劇。
不時,有零散的烏孫人過來,他們是斥候發現的,這些人在山上,在草叢裏,在山林間,躲過了匈奴軍隊的屠殺和抓捕,可家園已經沒了,現在沒有糧食,也居無定所,活在生與死的邊緣。
不奴部,成了他們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又走了三天,不奴部的人口增加到了八百人,而最西北麵和最北麵迴來的斥候帶來了一個非常不好消息,“到處都是匈奴人的斥候,我們沒敢接近。”
大家商量了一下,隻能向西走,先走三天,再看看是不是能向北,打一個左勾拳繞過去。
於此同時,又有斥候迴來匯報,有匈奴斥候盯上他們了。
於是,再不猶豫,立刻向西。
同時,不奴部開始設計如何殺掉那些“尾巴”,如果不殺掉這些匈奴的斥候,匈奴騎兵將會很快找到他們。
夜晚,宿營的時候,袁華讓人在營地西北外圍挖下三條壕溝線,每條壕溝相距兩裏,壕溝大約有一米七深,三十五米寬,能夠讓十個戰士和二十匹戰馬進入,用木枝架上在鋪上茅草,遠處看起來就像三個茅草堆子。
為了讓戰馬安靜,準備了大量的草料,讓戰士一把把慢慢喂,讓它們有東西吃,但不能吃太飽。
因為老阿拉什說過,一旦大隊伍離開,斥候肯定會進入營地查看,這樣能夠通過痕跡判斷敵人的數量,以及馬匹的數量,好衡量需要派出多少兵力。
老阿拉什說道,“有經驗的斥候,隻要查看營地,就知道有多少人,多少馬,敵人一天能走多遠?”
第二日清晨時分,太陽還未完全升起,柔和的晨曦灑落在大地上,給整個世界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輝。劉玉和崔力帶領著眾多族人,開始了新一天的行程,他們繼續朝著西方前進。
此時,不遠處的草叢中,袁華等人正靜靜地趴伏著,目光緊緊地盯著遠方。隻見天邊的朝霞如絢麗多彩的畫卷一般展開,紅、橙、黃等顏色相互交融,美輪美奐。而就在這片絢爛的霞光之中,族人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起來。
他們首先迅速地拆掉了昨夜搭建的帳篷,將各種物品整理妥當後放置到馬背上或牛車上。接著,男人們矯健地躍上高大的戰馬,女人們則溫柔地驅使著牛車,還有一些孩子興奮地跟隨著隊伍奔跑嬉戲。
在陣陣馬蹄聲和車輪滾動聲中,大批的馬匹和牛車組成了一條長長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前行進。這些駿馬身姿挺拔,步伐穩健有力;牛兒們則低著頭,拉著滿載貨物的車輛,緩慢而堅定地前行著。
漸漸地,這支隊伍越來越遠,最終緩緩地消失在了袁華他們的視野之中,隻留下一片空蕩蕩的草原和那依舊燦爛的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