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據說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未經汙染的河流,有眾多品種的冷水魚類。老百姓歸納為“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在團長這個美食家的親自監督下,二丫飯店的廚子也拿出了看家的本事,決心要好好露一手,挫挫團長的銳氣。
其實,江邊上住的每一個人都是吃魚的美食家,高手往往在民間。別看二丫飯店名字俗氣,店麵也普通的很,廚子也是老板二丫的丈夫,今年才32歲。但他15歲就開始在魚館當學徒、做魚,23歲娶了二丫便離開師傅另起爐灶。二丫飯店本就靠燉魚出名,燉鼇花、燉鯉魚更是二丫飯店的當家菜。
二丫丈夫燉的魚就一個“鮮”字。鮮不鮮得看火候,火候到不到,得看魚湯的顏色,把魚湯燉成白色證明火候到了,待燉成略帶稠狀的奶白色,這個時候魚該出鍋了。用湯匙舀一小口,細品,怎一個鮮字了得!
老板二丫的拿手絕活是從赫哲族人手裏學來的做生魚。二丫說,她在撫遠的赫哲魚館打過工。在赫哲魚館,不是你點啥店裏做啥,是店裏有啥你吃啥。撫遠赫哲族的全魚宴,那可是相當有名。狗魚魚丸湯、清蒸大白魚、滿漢魚骨羹……赫哲族全魚宴能做出上百道菜,隻要“塔拉哈”“魚條子”“殺生魚”上了桌,這全魚宴就算“全”了。
“塔拉哈”“魚條子”“殺生魚”是撫遠全魚宴的招牌和靈魂,也是黑龍江流域的特色美食。二丫說她今天做的“塔拉哈”“魚條子”“殺生魚”,就是最正宗的赫哲族做法。“殺生魚”是東北魚館的常見菜,但“塔拉哈”“魚條子”少見,隻有到了黑龍江邊才能吃得到。在這三道生魚菜中“塔拉哈”最見功夫。首先是將魚劈成魚坯並帶魚鱗在鍋中烙至3分熟7分生,口感恰好。此時,魚皮微熟,魚鱗一碰即落。根據客人喜好,切成薄厚適中的肉片,配以蔥、薑、蒜、鹽、醋、糖、香菜、辣椒油、芥末油調成的調料蘸著吃。端上餐桌的“塔拉哈”外熟內生,既保持了魚的鮮味,又香而不膩。將魚片蘸上調料一口咬下,魚肉在唇齒之間翻來滾去,細嚼慢咽,細細品嚐,綿軟爽口的魚鮮直抵味蕾。炎炎酷暑下,這道菜讓人倍感清涼。
團長也說,“塔拉哈”“魚條子”“殺生魚”采用鯉魚、狗魚肉製作,表麵看都是生吃,做法基本相同,隻是“塔拉哈”肉多菜少,“殺生魚”肉少菜多,而“魚條子”則全無菜。各種美味,你們細品吧。
我們一個團五十多人,這下算是把二丫飯店包場了。經過燉、爆、煮、燜、溜、炒、煎,一道道不同做法、不同品種的魚陸陸續續從後廚端出來,都是鮮活肥嫩的各類江魚,絕不重樣。涼拌生魚絲、紅燜鯽魚、煎大白魚、大鍋燉胖頭、清燉牛尾巴、清蒸鼇花魚、油炸江蝦、清燉白嘎啦眼子、油炸船釘子、油炸葫蘆子、油煎扁花魚、清燉吉鮈魚、爆炒黑魚片、清燉小麥穗、溜魚段、溜魚片……道道令人饞涎欲滴,這其中的秘訣就是鮮。
直到五張餐桌都擺的摞摞了,可二丫說這菜還沒上全呢。團長下令,不等菜上全了,大家開動!全團人轟然叫好,一起開動,我自然也不肯落後,甩開腮幫子每樣都來上一大口。鮮,實在是太鮮了!
因為有三道生魚菜,所以團長讓我們不管是能喝的還是不能喝的,每個人至少要喝二兩白酒。幾輪白酒下肚,氣氛更是熱烈。我們的團友作家趙守雅自告奮勇,用沙啞的嗓子直接清唱了一首《烏蘇裏船歌》,唱到第二遍的時候,小調變成了大合唱,差點沒把飯店屋頂掀翻嘍!
最後一道上來的是用鱘鰉魚做的“一魚十六吃”。鱘鰉魚可是黑龍江裏一種珍貴又神奇的魚類,經過兩億多年外形卻沒有改變,被稱為水中活化石。二丫說俺們這江裏的鱘鰉魚,營養豐富,渾身上下滿滿的膠原蛋白。肉質細嫩無刺,魚骨全是可食的脆骨,魚筋名貴、魚鰓清熱解毒、魚油療傷治病、魚翅營養成分豐富。俺們店裏的這“一魚十六吃”更是保你吃過後就恨不得留在我們村不走啦!
大家滿心好奇的在二丫張羅下撤掉桌上的一些空盤子、好騰地方。隨後五個熱氣騰騰的火鍋擺上了桌。一條鱘鰉魚被精心分解成16道涮菜——魚筋、魚鰓、魚翅、魚脊骨、魚劃水……二丫現場教我們吃法。夾一筷子魚在火鍋裏燙熟後,四種蘸料,六種湯料隨意搭配,魚肉入口即化,大家直唿過癮,連連誇讚。
二丫兩口子被我們誇得樂的合不上嘴。二丫說“為了感謝遠道來的朋友光臨我們二丫飯店,我們兩口子也給大家唱段二人轉,給大家助助興!”大家一聽哄然叫好。
二丫說“我要唱的是《王少安趕船》。說的是王少安在江邊遇到美麗的漁家女張翠娥,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王少安試圖通過投擲銀鐲和玉鐲來引起張翠娥的注意,表達自己的愛意。然而,張翠娥的父親出現,帶著張翠娥離開,王少安隨後沿江追趕。在追趕的過程中,王少安經曆了各種困難和挑戰,包括在草舍旁遇到張翠娥,兩人互訴相思之情,但再次被張翠娥的父親打斷。後來,王少安遇到了表叔傅德恩,經過傅德恩的撮合,王少安最終成為了張家的女婿。然而,成親當日,張父因樂極生悲而死。之後,夫婦二人乘船返鄉,因誤會導致了一些波折,但最終夫妻和好,共同返迴原籍。這出二人轉太長,我們倆就唱其中的一小段,希望大家多都捧場!”
熱烈的掌聲過後,二丫用筷子敲著碟子,二丫丈夫用勺子敲著鏟子打點開唱:
男:王少安聞聽此言心中亂跳
姑娘說話倒一般呐
姑娘休笑我無禮
一片真心是實言呐
難道你把我全忘
我就是王家村的王少安呐
六年前
乳母曾將我們引薦
我們倆玩的多投緣
自從咱倆分了手
一晃整整又六年
在家中一提此事我就想起你
朝思暮想在心間
可惜乳母去世早
想要找你難上難
一不知你名和姓
二不知哪裏是你家園呐
今朝岸邊來相會
喜從天降咱倆真有緣呐
因此上扔銀又扔水呀
向你表表我的心田呐
姑娘你順水行舟順風跑
我在岸上心不厭煩來趕船
望空撲影來尋訪
偏巧敲開你家門還呐
女:聽書生句句話裏含情紛呐
男:咱二人真好比是牛郎織女下臨凡呐
女:我二人拜罷天地洞房入哇
男:隨後就把我家還呐
一段唱完,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唿。二丫夫妻鞠躬致謝,讓大家吃好喝好,就要轉身離開。我們這些團友可不答應,嫌二丫剛才唱詞太少,非要二丫多唱幾句,二丫無奈,和丈夫商量一下,接著又來了一段:
男:王少安坐在船頭開了口
叫聲翠娥你聽真
我家中已有妻房配
收你做二房你要中
女:翠娥一聽大吃一驚哎
好似涼水澆頭懷抱冰
心中萬把鋼刀絞
滿腹怨恨無話明
隻說是終身將他靠
卻原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從前用甜言蜜語密語甜言將我哄
哪曾想真有賢妻在家中
出言就把人戲弄
隨後就把金銀扔
狗嘴裏吐不出象牙齒
花公子心裏沒有人情
可歎我船到江心起風浪
一朵青蓮浮水騰
如今同床三個月
隻盼嬌兒在腹中
恨強人是他把我害
也是我自作聰明瞎了眼睛
罷罷罷 一死了卻心頭恨
強人你負了我一片真情
懷中扔出百家鎖
撲通一聲跳進江中
江水濤濤浪花滾
卷走翠娥影無蹤啊
男:王少安一見翠娥被衝走
哭天喊地頓足捶胸啊
一句戲言成了我的終身恨
棒打鴛鴦各西東
哈腰撿起百家鎖
連把翠娥叫幾聲
賢妻呀
我跟你說的都是玩笑話
你以假當真怒氣生
跳水自盡離開我
萬丈烈火燒我胸
喊無聲來哭無淚
如此淒慘讓我怎樣迴家中
娘子啊
你在前邊等一等
咱倆一同赴陰城……
這段唱完,大家還覺得不過癮,夫妻倆連連拱手告饒,還自罰了三杯酒,這才得以脫身。
這頓飯結束的很晚,大家也都撐的不行。好在沾了極晝的光,北極村也不見天黑,大家就三三兩兩的在村裏或江邊上遛彎消食。我和團長來到碼頭,隻見打魚的老哥正在守著一口鐵鍋燒著柴禾燉魚呢!
見我們過來,他指著兩個馬紮讓我們坐下,也沒問我們還吃不吃得下,就遞過兩雙筷子,還倒上三杯酒。端著酒杯說“咱們哥仨也算是江湖的緣分,甭管好吃不好吃,能坐在這江邊一起喝點酒、嘮嘮嗑,日後再見就是朋友了,有機會再來這,就直接找我王津平,別的不敢說,想打魚我陪著,想吃魚我管夠,來,咱們走一個!”碰杯過後,我們都是一口喝幹,團長和我也報上姓名,就在他的張羅下,直接從鐵鍋裏夾魚下酒。
雖說肚子裏滿滿當當,但這江水燉江魚的天然滋味,還是勾引著我又沒少吃!大家聊的也很開心,所以酒也就沒少喝。喝到後來團長醉的直接躺在了地上打起了唿嚕,我隻好喊來兩名團友把團長送迴去。告訴王老哥自己實在吃不動也喝不動了,王老哥也就不再勸,指著旁邊放著的幾個大白鐵盆說“這裏都是給你準備的活魚,沒有大的,你就養著試試吧,養死了也不可惜。”
我問他多少錢?他說“別跟我談錢的事,你自己想法弄走吧,盆子是借的,用完給我留在這就成。”說完喊過一個熟人幫他收拾東西,他自己踉踉蹌蹌的迴家睡覺去了!
我坐在江邊瞅了個沒人注意的空當,把魚收進畫境,把盆拿到江邊涮幹淨,就在村邊找了個密林鑽進去,我得到畫境裏把這麽多魚安頓好,要是魚養成了,我也不妨開個魚館,就憑那“一魚十六吃”,生意就肯定錯不了。
其實,江邊上住的每一個人都是吃魚的美食家,高手往往在民間。別看二丫飯店名字俗氣,店麵也普通的很,廚子也是老板二丫的丈夫,今年才32歲。但他15歲就開始在魚館當學徒、做魚,23歲娶了二丫便離開師傅另起爐灶。二丫飯店本就靠燉魚出名,燉鼇花、燉鯉魚更是二丫飯店的當家菜。
二丫丈夫燉的魚就一個“鮮”字。鮮不鮮得看火候,火候到不到,得看魚湯的顏色,把魚湯燉成白色證明火候到了,待燉成略帶稠狀的奶白色,這個時候魚該出鍋了。用湯匙舀一小口,細品,怎一個鮮字了得!
老板二丫的拿手絕活是從赫哲族人手裏學來的做生魚。二丫說,她在撫遠的赫哲魚館打過工。在赫哲魚館,不是你點啥店裏做啥,是店裏有啥你吃啥。撫遠赫哲族的全魚宴,那可是相當有名。狗魚魚丸湯、清蒸大白魚、滿漢魚骨羹……赫哲族全魚宴能做出上百道菜,隻要“塔拉哈”“魚條子”“殺生魚”上了桌,這全魚宴就算“全”了。
“塔拉哈”“魚條子”“殺生魚”是撫遠全魚宴的招牌和靈魂,也是黑龍江流域的特色美食。二丫說她今天做的“塔拉哈”“魚條子”“殺生魚”,就是最正宗的赫哲族做法。“殺生魚”是東北魚館的常見菜,但“塔拉哈”“魚條子”少見,隻有到了黑龍江邊才能吃得到。在這三道生魚菜中“塔拉哈”最見功夫。首先是將魚劈成魚坯並帶魚鱗在鍋中烙至3分熟7分生,口感恰好。此時,魚皮微熟,魚鱗一碰即落。根據客人喜好,切成薄厚適中的肉片,配以蔥、薑、蒜、鹽、醋、糖、香菜、辣椒油、芥末油調成的調料蘸著吃。端上餐桌的“塔拉哈”外熟內生,既保持了魚的鮮味,又香而不膩。將魚片蘸上調料一口咬下,魚肉在唇齒之間翻來滾去,細嚼慢咽,細細品嚐,綿軟爽口的魚鮮直抵味蕾。炎炎酷暑下,這道菜讓人倍感清涼。
團長也說,“塔拉哈”“魚條子”“殺生魚”采用鯉魚、狗魚肉製作,表麵看都是生吃,做法基本相同,隻是“塔拉哈”肉多菜少,“殺生魚”肉少菜多,而“魚條子”則全無菜。各種美味,你們細品吧。
我們一個團五十多人,這下算是把二丫飯店包場了。經過燉、爆、煮、燜、溜、炒、煎,一道道不同做法、不同品種的魚陸陸續續從後廚端出來,都是鮮活肥嫩的各類江魚,絕不重樣。涼拌生魚絲、紅燜鯽魚、煎大白魚、大鍋燉胖頭、清燉牛尾巴、清蒸鼇花魚、油炸江蝦、清燉白嘎啦眼子、油炸船釘子、油炸葫蘆子、油煎扁花魚、清燉吉鮈魚、爆炒黑魚片、清燉小麥穗、溜魚段、溜魚片……道道令人饞涎欲滴,這其中的秘訣就是鮮。
直到五張餐桌都擺的摞摞了,可二丫說這菜還沒上全呢。團長下令,不等菜上全了,大家開動!全團人轟然叫好,一起開動,我自然也不肯落後,甩開腮幫子每樣都來上一大口。鮮,實在是太鮮了!
因為有三道生魚菜,所以團長讓我們不管是能喝的還是不能喝的,每個人至少要喝二兩白酒。幾輪白酒下肚,氣氛更是熱烈。我們的團友作家趙守雅自告奮勇,用沙啞的嗓子直接清唱了一首《烏蘇裏船歌》,唱到第二遍的時候,小調變成了大合唱,差點沒把飯店屋頂掀翻嘍!
最後一道上來的是用鱘鰉魚做的“一魚十六吃”。鱘鰉魚可是黑龍江裏一種珍貴又神奇的魚類,經過兩億多年外形卻沒有改變,被稱為水中活化石。二丫說俺們這江裏的鱘鰉魚,營養豐富,渾身上下滿滿的膠原蛋白。肉質細嫩無刺,魚骨全是可食的脆骨,魚筋名貴、魚鰓清熱解毒、魚油療傷治病、魚翅營養成分豐富。俺們店裏的這“一魚十六吃”更是保你吃過後就恨不得留在我們村不走啦!
大家滿心好奇的在二丫張羅下撤掉桌上的一些空盤子、好騰地方。隨後五個熱氣騰騰的火鍋擺上了桌。一條鱘鰉魚被精心分解成16道涮菜——魚筋、魚鰓、魚翅、魚脊骨、魚劃水……二丫現場教我們吃法。夾一筷子魚在火鍋裏燙熟後,四種蘸料,六種湯料隨意搭配,魚肉入口即化,大家直唿過癮,連連誇讚。
二丫兩口子被我們誇得樂的合不上嘴。二丫說“為了感謝遠道來的朋友光臨我們二丫飯店,我們兩口子也給大家唱段二人轉,給大家助助興!”大家一聽哄然叫好。
二丫說“我要唱的是《王少安趕船》。說的是王少安在江邊遇到美麗的漁家女張翠娥,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王少安試圖通過投擲銀鐲和玉鐲來引起張翠娥的注意,表達自己的愛意。然而,張翠娥的父親出現,帶著張翠娥離開,王少安隨後沿江追趕。在追趕的過程中,王少安經曆了各種困難和挑戰,包括在草舍旁遇到張翠娥,兩人互訴相思之情,但再次被張翠娥的父親打斷。後來,王少安遇到了表叔傅德恩,經過傅德恩的撮合,王少安最終成為了張家的女婿。然而,成親當日,張父因樂極生悲而死。之後,夫婦二人乘船返鄉,因誤會導致了一些波折,但最終夫妻和好,共同返迴原籍。這出二人轉太長,我們倆就唱其中的一小段,希望大家多都捧場!”
熱烈的掌聲過後,二丫用筷子敲著碟子,二丫丈夫用勺子敲著鏟子打點開唱:
男:王少安聞聽此言心中亂跳
姑娘說話倒一般呐
姑娘休笑我無禮
一片真心是實言呐
難道你把我全忘
我就是王家村的王少安呐
六年前
乳母曾將我們引薦
我們倆玩的多投緣
自從咱倆分了手
一晃整整又六年
在家中一提此事我就想起你
朝思暮想在心間
可惜乳母去世早
想要找你難上難
一不知你名和姓
二不知哪裏是你家園呐
今朝岸邊來相會
喜從天降咱倆真有緣呐
因此上扔銀又扔水呀
向你表表我的心田呐
姑娘你順水行舟順風跑
我在岸上心不厭煩來趕船
望空撲影來尋訪
偏巧敲開你家門還呐
女:聽書生句句話裏含情紛呐
男:咱二人真好比是牛郎織女下臨凡呐
女:我二人拜罷天地洞房入哇
男:隨後就把我家還呐
一段唱完,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唿。二丫夫妻鞠躬致謝,讓大家吃好喝好,就要轉身離開。我們這些團友可不答應,嫌二丫剛才唱詞太少,非要二丫多唱幾句,二丫無奈,和丈夫商量一下,接著又來了一段:
男:王少安坐在船頭開了口
叫聲翠娥你聽真
我家中已有妻房配
收你做二房你要中
女:翠娥一聽大吃一驚哎
好似涼水澆頭懷抱冰
心中萬把鋼刀絞
滿腹怨恨無話明
隻說是終身將他靠
卻原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從前用甜言蜜語密語甜言將我哄
哪曾想真有賢妻在家中
出言就把人戲弄
隨後就把金銀扔
狗嘴裏吐不出象牙齒
花公子心裏沒有人情
可歎我船到江心起風浪
一朵青蓮浮水騰
如今同床三個月
隻盼嬌兒在腹中
恨強人是他把我害
也是我自作聰明瞎了眼睛
罷罷罷 一死了卻心頭恨
強人你負了我一片真情
懷中扔出百家鎖
撲通一聲跳進江中
江水濤濤浪花滾
卷走翠娥影無蹤啊
男:王少安一見翠娥被衝走
哭天喊地頓足捶胸啊
一句戲言成了我的終身恨
棒打鴛鴦各西東
哈腰撿起百家鎖
連把翠娥叫幾聲
賢妻呀
我跟你說的都是玩笑話
你以假當真怒氣生
跳水自盡離開我
萬丈烈火燒我胸
喊無聲來哭無淚
如此淒慘讓我怎樣迴家中
娘子啊
你在前邊等一等
咱倆一同赴陰城……
這段唱完,大家還覺得不過癮,夫妻倆連連拱手告饒,還自罰了三杯酒,這才得以脫身。
這頓飯結束的很晚,大家也都撐的不行。好在沾了極晝的光,北極村也不見天黑,大家就三三兩兩的在村裏或江邊上遛彎消食。我和團長來到碼頭,隻見打魚的老哥正在守著一口鐵鍋燒著柴禾燉魚呢!
見我們過來,他指著兩個馬紮讓我們坐下,也沒問我們還吃不吃得下,就遞過兩雙筷子,還倒上三杯酒。端著酒杯說“咱們哥仨也算是江湖的緣分,甭管好吃不好吃,能坐在這江邊一起喝點酒、嘮嘮嗑,日後再見就是朋友了,有機會再來這,就直接找我王津平,別的不敢說,想打魚我陪著,想吃魚我管夠,來,咱們走一個!”碰杯過後,我們都是一口喝幹,團長和我也報上姓名,就在他的張羅下,直接從鐵鍋裏夾魚下酒。
雖說肚子裏滿滿當當,但這江水燉江魚的天然滋味,還是勾引著我又沒少吃!大家聊的也很開心,所以酒也就沒少喝。喝到後來團長醉的直接躺在了地上打起了唿嚕,我隻好喊來兩名團友把團長送迴去。告訴王老哥自己實在吃不動也喝不動了,王老哥也就不再勸,指著旁邊放著的幾個大白鐵盆說“這裏都是給你準備的活魚,沒有大的,你就養著試試吧,養死了也不可惜。”
我問他多少錢?他說“別跟我談錢的事,你自己想法弄走吧,盆子是借的,用完給我留在這就成。”說完喊過一個熟人幫他收拾東西,他自己踉踉蹌蹌的迴家睡覺去了!
我坐在江邊瞅了個沒人注意的空當,把魚收進畫境,把盆拿到江邊涮幹淨,就在村邊找了個密林鑽進去,我得到畫境裏把這麽多魚安頓好,要是魚養成了,我也不妨開個魚館,就憑那“一魚十六吃”,生意就肯定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