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點左右,臨近閉館,導遊帶領騰來到上午觀展的第十二件展品大明時期一件特殊的披掛。
在那元末亂世,烽火連天,山河破碎,各方勢力紛爭不斷,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徐達,這位未來將在大明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英雄豪傑,正於這戰火紛飛的歲月中砥礪前行。
徐達早年原配張氏,本是一段平凡姻緣,卻因命運的無情捉弄,早早離世,徒留徐達在這世間獨自奮戰。每當夜幕籠罩,萬籟俱寂之時,孤寂便如潮水般悄然侵襲他的內心,盡管胸懷壯誌豪情,可那心底的落寞卻也時常泛起。
彼時,正是至正年間,天下大亂,豪傑並起。朱元璋心懷平定天下、成就霸業之宏願,他與徐達相識於微時,既是君臣,更是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兄弟。朱元璋見徐達孤身一人,又念及他為自己出生入死,戰功赫赫,遂將目光投向了出身將門的謝氏。謝氏之父謝再興,在這亂世之中擁兵自重,亦是一方豪傑。謝氏自幼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耳濡目染,不僅練就了一身過人的武藝,臂力驚人,能輕鬆持百餘斤重的鐵器披掛上陣,且養成了豪爽直率、不拘小節的性格。
朱元璋做主,將謝氏許配給徐達。成婚那日,軍中一片喜氣洋洋,雖無尋常人家的繁文縟節,卻有著戰友們真摯而熱烈的祝福。軍中大帳張燈結彩,紅色的布幔隨風飄揚,士兵們的歡聲笑語迴蕩在營帳之間。徐達身著戎裝,劍眉星目間透著英氣,望著眼前這位英姿颯爽的女子,心中泛起一絲從未有過的漣漪。他走上前去,微微拱手:“夫人,今後徐達定當護你周全。”謝氏亦被徐達的英雄氣概所吸引,她明亮的雙眸中閃爍著傾慕與期待,臉頰微微泛紅,輕聲迴應:“將軍,謝氏願與君攜手,共赴風雨。”
婚後,朱元璋特許謝氏隨軍。在那充滿硝煙與危險的軍營之中,謝氏常伴徐達左右。每一場戰役,她都在後方默默關注著徐達的身影,心中為他祈禱,為他擔憂。當戰鬥結束,徐達歸來,他的戰甲上沾滿血跡與征塵,謝氏會不顧自身疲憊,第一時間迎上前去。她或是為他遞上一碗溫熱的茶水,輕聲說道:“將軍,先喝口茶,緩一緩。”或是用自己的雙手為他輕輕擦拭去臉上的血跡與汗水,眼神中滿是關切:“將軍,可有受傷?可讓妾身好生擔心。”
一次,徐達在一場大戰中受了輕傷,雖不致命,但行動略有不便。謝氏心急如焚,日夜守在他的營帳中,親自為他熬藥換藥。她眼神中的關切與擔憂,毫不掩飾。夜晚,謝氏擔心徐達傷口疼痛難以入眠,便坐在床邊,輕聲與他講述自己兒時在家中的趣事:“將軍,你可知我幼時曾隨父親上山打獵,那山林之中,獵物眾多,我曾一箭射中一隻野兔,那野兔跑得極快,可還是沒能逃過我的箭。”試圖分散他的注意力。徐達望著謝氏,心中滿是感動,他握住謝氏的手說道:“有你在,此傷何足懼。你的陪伴,便是最好的良藥。”謝氏臉頰微微泛紅,嗔怪道:“將軍莫要逞強,好好養傷才是。這軍中大業,還需將軍引領,可不能因小傷而誤了大事。”
戰火紛飛的營帳間,人來人往皆帶著行軍作戰的匆忙。謝氏奉朱元璋之命前來拜見馬皇後。彼時,陽光熾熱,烘烤著大地,營帳在熱浪中微微顫抖。謝氏身著一襲簡潔卻不失英氣的布衫,步伐有力,身姿挺拔,雖為女子,卻透著將門之後的豪邁。
踏入馬皇後營帳的那一刻,謝氏微微一怔。隻見馬皇後端坐在中央,身著樸素的錦緞衣裳,麵容和藹,眼神中透著寧靜與智慧,仿若這亂世中的一股清流。營帳內布置簡潔,卻透著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息。
謝氏趕忙上前,單膝跪地,抱拳道:“末將謝氏,拜見皇後娘娘。願娘娘聖安。”聲音洪亮而幹脆,帶著她一貫的直爽。
馬皇後輕輕起身,嘴角噙著一抹溫和的笑意,親自上前扶起謝氏:“謝夫人快快請起,這軍營之中,不必多禮。早聽聞你出身將門,英姿颯爽,今日一見,果真是不凡。”
謝氏起身,微微有些羞澀,臉上泛起一抹紅暈:“娘娘謬讚了,末將不過略通武藝,在娘娘麵前,實不敢當。末將隻願能為將軍和陛下分憂。”
馬皇後拉著謝氏的手,仔細端詳著她,眼中滿是喜愛:“看你這模樣,定是個有膽識的女子。今後在這軍中,你我姐妹相稱便好。咱們同為女眷,當相互扶持。”
謝氏心中一暖,原本的拘謹頓時消散了幾分,咧嘴笑道:“娘娘如此親和,末將感激不盡。末將定當追隨娘娘左右,赴湯蹈火。”
然而,在談及一些軍中事務時,衝突卻悄然浮現。馬皇後提及希望謝氏能多在後方照料受傷士兵,組織些女眷幫忙洗衣做飯,以穩定軍心。謝氏卻皺起眉頭,直言道:“娘娘,末將自幼習武,上陣殺敵才是末將所長,這些縫縫補補、照顧人的事,末將實在做不來,也不願做。末將更想隨徐將軍在前線衝鋒陷陣,為國立功。”她的語氣堅定,眼神中透著倔強。
馬皇後微微一怔,臉上依然保持著微笑,但語氣中多了幾分嚴肅:“謝夫人,這軍中之事,並非隻憑武力。將士們在前線浴血奮戰,後方的安穩同樣重要。你身為將軍夫人,也當為大局著想。眾人各司其職,方能成就大業。”
謝氏心中不服,提高了聲音:“末將明白大局為重,但末將的本事不在這些瑣碎之事上,若讓末將在後方,怕是會誤了大事。末將在戰場上,亦能為將軍和陛下殺敵禦敵,不比在後方作用小。”
氣氛一時有些緊張,營帳內仿佛彌漫著看不見的硝煙。但馬皇後很快調整了情緒,輕輕歎了口氣:“謝夫人,你且先莫急。我知曉你有一腔熱血,但這軍中安排,也需從長計議。咱們且再商量商量,定能找到合適的法子,既能發揮你的長處,又能顧全大局。”
謝氏聽了馬皇後的話,也意識到自己的衝動,咬了咬嘴唇:“娘娘恕罪,末將剛剛太激動了。隻是末將實在不想荒廢了這身武藝,辜負了將軍和陛下的信任。”
“你的心思我明白,咱們慢慢說。”馬皇後重新拉過謝氏的手,拍了拍她。
營帳外,戰火的喧囂似乎都因這帳內的溫情一幕而略顯黯淡,謝氏與馬皇後的情誼,雖在初次相見時有了衝突的波瀾,但也在彼此的理解與包容中,悄然種下了日後磨合與成長的種子。
“謝夫人,今日帶了什麽好物?”馬皇後溫柔地問道,聲音裏透著親切與和善,盡顯她的溫婉大度。
謝氏則爽朗地笑道:“娘娘,這是我親手做的肉脯,在軍中吃著方便,味道倒也不錯,特來給娘娘嚐嚐。這肉脯是用軍中獵得的野獸肉醃製而成,雖不如宮中美食精致,但也別有一番風味。”說著便大大咧咧地遞了過去,其豪爽直率展露無遺。
馬皇後接過,嚐了一口,讚道:“嗯,這肉脯別有風味,謝夫人好手藝。這肉脯鹹香可口,肉質緊實,在這軍中能吃到如此美味,實屬難得。”
二人一邊吃著,一邊閑聊起來。謝氏眉飛色舞地說起徐達在戰場上的一次奇謀,如何以少勝多,說得手舞足蹈:“娘娘,那次戰役,將軍麵對數倍於己的敵軍,毫不畏懼。他先是佯裝敗退,引得敵軍深入山穀,然後命人在山穀兩側設下伏兵,待敵軍全部進入後,一聲令下,萬箭齊發,敵軍頓時亂作一團,將軍趁機率軍出擊,殺得敵軍片甲不留。”毫無掩飾與做作,將她的直爽性格體現得淋漓盡致。馬皇後則在一旁專注地聆聽,不時點頭微笑,偶爾插上幾句溫和且得體的話:“徐將軍果真是智勇雙全,有他在,陛下也安心許多。這般謀略,實非尋常人能及。”
“娘娘,其實將軍每次出戰,我心中都忐忑不安,隻盼他平安歸來。我雖能上陣殺敵,可一想到將軍身處險境,心中便七上八下。”謝氏眼中閃過一絲擔憂,言語中滿是對徐達的深情。
又有一次,馬皇後組織軍中女眷為士兵們縫製冬衣。謝氏積極參與其中,她手腳麻利,針線活雖不如一些女眷精細,但勝在有力氣,裁剪布料又快又準。
馬皇後見狀,誇讚道:“謝夫人,你這勁頭,可不像一般女子。你這裁剪布料的手法又快又準,定是在家中也常做這些。”
謝氏哈哈一笑:“娘娘,我自幼在將門,這些活計雖不擅長,但也不能落後。將士們在前線受凍,我們在後方自當盡力。隻是我這針線活,怕是會讓士兵們笑話了。” 話語中帶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
在這互相陪伴與支持的過程中,她們的友情愈發牢固,如同一股溫暖的力量,在這亂世軍營中慰藉著彼此的心靈。
一日,夕陽的餘暉灑在軍營的校場上,將校場染成一片金黃。徐達剛剛結束了一場艱苦的訓練,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謝氏帶著親手做的飯菜,來到校場尋找徐達。徐達遠遠望見謝氏的身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謝氏走近,看著徐達疲憊的麵容,心疼地說道:“將軍,你且歇一歇,嚐嚐我今日新做的菜肴。這是我用軍中的食材烹製而成,雖簡單,卻也飽含心意。”徐達微笑著點頭,二人席地而坐,在這戰火紛飛的間隙,享受著片刻的寧靜與溫馨。
然而,平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隨著朱元璋勢力的日益壯大,他們所麵臨的挑戰與危險也愈發增多。在一次與敵軍的激戰中,徐達陷入了敵軍的重重包圍。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徐達率領的軍隊被敵軍圍得水泄不通。謝氏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她不顧眾人的勸阻,毅然披掛上陣,手持重兵,如同一尊戰神般衝入敵陣。她一邊衝鋒,一邊高唿:“休要傷我將軍!”那勇猛無畏的氣勢,竟讓敵軍為之膽寒。在她的奮力拚殺之下,終於為徐達殺出了一條血路,徐達得以成功突圍。
經此一役,徐達與謝氏之間的感情愈發深厚。徐達緊緊握住謝氏的手,感激地說:“夫人,此次多虧有你,若不是你,我恐難脫險。你的英勇,我銘記於心。”謝氏微笑著迴應:“將軍,你我夫妻本就同甘共苦,這是我應該做的。”他們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在這亂世之中,成為彼此最堅實的依靠。而他們的故事,也在這大明的烽火歲月裏,被人們傳頌著,成為一段佳話,見證著那個時代的英雄與愛情。
在那元末亂世,烽火連天,山河破碎,各方勢力紛爭不斷,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徐達,這位未來將在大明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英雄豪傑,正於這戰火紛飛的歲月中砥礪前行。
徐達早年原配張氏,本是一段平凡姻緣,卻因命運的無情捉弄,早早離世,徒留徐達在這世間獨自奮戰。每當夜幕籠罩,萬籟俱寂之時,孤寂便如潮水般悄然侵襲他的內心,盡管胸懷壯誌豪情,可那心底的落寞卻也時常泛起。
彼時,正是至正年間,天下大亂,豪傑並起。朱元璋心懷平定天下、成就霸業之宏願,他與徐達相識於微時,既是君臣,更是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兄弟。朱元璋見徐達孤身一人,又念及他為自己出生入死,戰功赫赫,遂將目光投向了出身將門的謝氏。謝氏之父謝再興,在這亂世之中擁兵自重,亦是一方豪傑。謝氏自幼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耳濡目染,不僅練就了一身過人的武藝,臂力驚人,能輕鬆持百餘斤重的鐵器披掛上陣,且養成了豪爽直率、不拘小節的性格。
朱元璋做主,將謝氏許配給徐達。成婚那日,軍中一片喜氣洋洋,雖無尋常人家的繁文縟節,卻有著戰友們真摯而熱烈的祝福。軍中大帳張燈結彩,紅色的布幔隨風飄揚,士兵們的歡聲笑語迴蕩在營帳之間。徐達身著戎裝,劍眉星目間透著英氣,望著眼前這位英姿颯爽的女子,心中泛起一絲從未有過的漣漪。他走上前去,微微拱手:“夫人,今後徐達定當護你周全。”謝氏亦被徐達的英雄氣概所吸引,她明亮的雙眸中閃爍著傾慕與期待,臉頰微微泛紅,輕聲迴應:“將軍,謝氏願與君攜手,共赴風雨。”
婚後,朱元璋特許謝氏隨軍。在那充滿硝煙與危險的軍營之中,謝氏常伴徐達左右。每一場戰役,她都在後方默默關注著徐達的身影,心中為他祈禱,為他擔憂。當戰鬥結束,徐達歸來,他的戰甲上沾滿血跡與征塵,謝氏會不顧自身疲憊,第一時間迎上前去。她或是為他遞上一碗溫熱的茶水,輕聲說道:“將軍,先喝口茶,緩一緩。”或是用自己的雙手為他輕輕擦拭去臉上的血跡與汗水,眼神中滿是關切:“將軍,可有受傷?可讓妾身好生擔心。”
一次,徐達在一場大戰中受了輕傷,雖不致命,但行動略有不便。謝氏心急如焚,日夜守在他的營帳中,親自為他熬藥換藥。她眼神中的關切與擔憂,毫不掩飾。夜晚,謝氏擔心徐達傷口疼痛難以入眠,便坐在床邊,輕聲與他講述自己兒時在家中的趣事:“將軍,你可知我幼時曾隨父親上山打獵,那山林之中,獵物眾多,我曾一箭射中一隻野兔,那野兔跑得極快,可還是沒能逃過我的箭。”試圖分散他的注意力。徐達望著謝氏,心中滿是感動,他握住謝氏的手說道:“有你在,此傷何足懼。你的陪伴,便是最好的良藥。”謝氏臉頰微微泛紅,嗔怪道:“將軍莫要逞強,好好養傷才是。這軍中大業,還需將軍引領,可不能因小傷而誤了大事。”
戰火紛飛的營帳間,人來人往皆帶著行軍作戰的匆忙。謝氏奉朱元璋之命前來拜見馬皇後。彼時,陽光熾熱,烘烤著大地,營帳在熱浪中微微顫抖。謝氏身著一襲簡潔卻不失英氣的布衫,步伐有力,身姿挺拔,雖為女子,卻透著將門之後的豪邁。
踏入馬皇後營帳的那一刻,謝氏微微一怔。隻見馬皇後端坐在中央,身著樸素的錦緞衣裳,麵容和藹,眼神中透著寧靜與智慧,仿若這亂世中的一股清流。營帳內布置簡潔,卻透著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息。
謝氏趕忙上前,單膝跪地,抱拳道:“末將謝氏,拜見皇後娘娘。願娘娘聖安。”聲音洪亮而幹脆,帶著她一貫的直爽。
馬皇後輕輕起身,嘴角噙著一抹溫和的笑意,親自上前扶起謝氏:“謝夫人快快請起,這軍營之中,不必多禮。早聽聞你出身將門,英姿颯爽,今日一見,果真是不凡。”
謝氏起身,微微有些羞澀,臉上泛起一抹紅暈:“娘娘謬讚了,末將不過略通武藝,在娘娘麵前,實不敢當。末將隻願能為將軍和陛下分憂。”
馬皇後拉著謝氏的手,仔細端詳著她,眼中滿是喜愛:“看你這模樣,定是個有膽識的女子。今後在這軍中,你我姐妹相稱便好。咱們同為女眷,當相互扶持。”
謝氏心中一暖,原本的拘謹頓時消散了幾分,咧嘴笑道:“娘娘如此親和,末將感激不盡。末將定當追隨娘娘左右,赴湯蹈火。”
然而,在談及一些軍中事務時,衝突卻悄然浮現。馬皇後提及希望謝氏能多在後方照料受傷士兵,組織些女眷幫忙洗衣做飯,以穩定軍心。謝氏卻皺起眉頭,直言道:“娘娘,末將自幼習武,上陣殺敵才是末將所長,這些縫縫補補、照顧人的事,末將實在做不來,也不願做。末將更想隨徐將軍在前線衝鋒陷陣,為國立功。”她的語氣堅定,眼神中透著倔強。
馬皇後微微一怔,臉上依然保持著微笑,但語氣中多了幾分嚴肅:“謝夫人,這軍中之事,並非隻憑武力。將士們在前線浴血奮戰,後方的安穩同樣重要。你身為將軍夫人,也當為大局著想。眾人各司其職,方能成就大業。”
謝氏心中不服,提高了聲音:“末將明白大局為重,但末將的本事不在這些瑣碎之事上,若讓末將在後方,怕是會誤了大事。末將在戰場上,亦能為將軍和陛下殺敵禦敵,不比在後方作用小。”
氣氛一時有些緊張,營帳內仿佛彌漫著看不見的硝煙。但馬皇後很快調整了情緒,輕輕歎了口氣:“謝夫人,你且先莫急。我知曉你有一腔熱血,但這軍中安排,也需從長計議。咱們且再商量商量,定能找到合適的法子,既能發揮你的長處,又能顧全大局。”
謝氏聽了馬皇後的話,也意識到自己的衝動,咬了咬嘴唇:“娘娘恕罪,末將剛剛太激動了。隻是末將實在不想荒廢了這身武藝,辜負了將軍和陛下的信任。”
“你的心思我明白,咱們慢慢說。”馬皇後重新拉過謝氏的手,拍了拍她。
營帳外,戰火的喧囂似乎都因這帳內的溫情一幕而略顯黯淡,謝氏與馬皇後的情誼,雖在初次相見時有了衝突的波瀾,但也在彼此的理解與包容中,悄然種下了日後磨合與成長的種子。
“謝夫人,今日帶了什麽好物?”馬皇後溫柔地問道,聲音裏透著親切與和善,盡顯她的溫婉大度。
謝氏則爽朗地笑道:“娘娘,這是我親手做的肉脯,在軍中吃著方便,味道倒也不錯,特來給娘娘嚐嚐。這肉脯是用軍中獵得的野獸肉醃製而成,雖不如宮中美食精致,但也別有一番風味。”說著便大大咧咧地遞了過去,其豪爽直率展露無遺。
馬皇後接過,嚐了一口,讚道:“嗯,這肉脯別有風味,謝夫人好手藝。這肉脯鹹香可口,肉質緊實,在這軍中能吃到如此美味,實屬難得。”
二人一邊吃著,一邊閑聊起來。謝氏眉飛色舞地說起徐達在戰場上的一次奇謀,如何以少勝多,說得手舞足蹈:“娘娘,那次戰役,將軍麵對數倍於己的敵軍,毫不畏懼。他先是佯裝敗退,引得敵軍深入山穀,然後命人在山穀兩側設下伏兵,待敵軍全部進入後,一聲令下,萬箭齊發,敵軍頓時亂作一團,將軍趁機率軍出擊,殺得敵軍片甲不留。”毫無掩飾與做作,將她的直爽性格體現得淋漓盡致。馬皇後則在一旁專注地聆聽,不時點頭微笑,偶爾插上幾句溫和且得體的話:“徐將軍果真是智勇雙全,有他在,陛下也安心許多。這般謀略,實非尋常人能及。”
“娘娘,其實將軍每次出戰,我心中都忐忑不安,隻盼他平安歸來。我雖能上陣殺敵,可一想到將軍身處險境,心中便七上八下。”謝氏眼中閃過一絲擔憂,言語中滿是對徐達的深情。
又有一次,馬皇後組織軍中女眷為士兵們縫製冬衣。謝氏積極參與其中,她手腳麻利,針線活雖不如一些女眷精細,但勝在有力氣,裁剪布料又快又準。
馬皇後見狀,誇讚道:“謝夫人,你這勁頭,可不像一般女子。你這裁剪布料的手法又快又準,定是在家中也常做這些。”
謝氏哈哈一笑:“娘娘,我自幼在將門,這些活計雖不擅長,但也不能落後。將士們在前線受凍,我們在後方自當盡力。隻是我這針線活,怕是會讓士兵們笑話了。” 話語中帶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
在這互相陪伴與支持的過程中,她們的友情愈發牢固,如同一股溫暖的力量,在這亂世軍營中慰藉著彼此的心靈。
一日,夕陽的餘暉灑在軍營的校場上,將校場染成一片金黃。徐達剛剛結束了一場艱苦的訓練,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謝氏帶著親手做的飯菜,來到校場尋找徐達。徐達遠遠望見謝氏的身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謝氏走近,看著徐達疲憊的麵容,心疼地說道:“將軍,你且歇一歇,嚐嚐我今日新做的菜肴。這是我用軍中的食材烹製而成,雖簡單,卻也飽含心意。”徐達微笑著點頭,二人席地而坐,在這戰火紛飛的間隙,享受著片刻的寧靜與溫馨。
然而,平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隨著朱元璋勢力的日益壯大,他們所麵臨的挑戰與危險也愈發增多。在一次與敵軍的激戰中,徐達陷入了敵軍的重重包圍。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徐達率領的軍隊被敵軍圍得水泄不通。謝氏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她不顧眾人的勸阻,毅然披掛上陣,手持重兵,如同一尊戰神般衝入敵陣。她一邊衝鋒,一邊高唿:“休要傷我將軍!”那勇猛無畏的氣勢,竟讓敵軍為之膽寒。在她的奮力拚殺之下,終於為徐達殺出了一條血路,徐達得以成功突圍。
經此一役,徐達與謝氏之間的感情愈發深厚。徐達緊緊握住謝氏的手,感激地說:“夫人,此次多虧有你,若不是你,我恐難脫險。你的英勇,我銘記於心。”謝氏微笑著迴應:“將軍,你我夫妻本就同甘共苦,這是我應該做的。”他們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在這亂世之中,成為彼此最堅實的依靠。而他們的故事,也在這大明的烽火歲月裏,被人們傳頌著,成為一段佳話,見證著那個時代的英雄與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