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鍾以後騰在導遊的帶領下來到了第三件展品前,是大唐賀廷玉的一杆長槍。
大唐,那是一個令四海來朝、萬邦敬仰的盛世。其疆土廣袤無垠,文化燦爛輝煌,百姓安居樂業。然而,在這盛世的邊緣,玉門關外,卻風雲突變,危機四伏。
賀廷玉出生於一個武將世家,自幼便在父兄的嚴格教導下習武修文。他年少時便展現出非凡的武藝天賦,能在烈日下持劍苦練數時辰而不倦,對兵書戰策亦有濃厚興趣,常於夜深人靜時秉燭研讀。在家族的熏陶與自身的努力下,賀廷玉逐漸成長為一名胸懷壯誌的青年才俊。
初入軍旅時,賀廷玉不過是一名普通小兵,但他憑借著精湛的武藝和果敢的勇氣,在一次次小規模戰鬥中嶄露頭角。一次與山賊的遭遇戰中,他所在的部隊被敵人設伏包圍,陷入絕境。賀廷玉挺身而出,單槍匹馬衝入敵陣,如蛟龍出海,連斬數敵,打亂了山賊的包圍圈,為部隊突圍爭取了寶貴時間,自此開始在軍中贏得聲譽。
隨著閱曆的增加,賀廷玉愈發意識到,作為一名將領,不僅要有勇,更要有謀。他主動向軍中老將請教,學習排兵布陣、謀略籌劃之道,還常常在戰後複盤,總結經驗教訓。在與吐蕃的邊境衝突中,他協助主將製定作戰計劃,提出奇襲敵軍糧草營地的策略,成功削弱了吐蕃軍隊的戰鬥力,使大唐軍隊取得了關鍵戰役的勝利,他也因之晉升為中級將領。
玉門關,這座屹立於西北大漠的雄關,猶如一位堅毅的巨人,默默地守護著大唐的邊疆。它見證了無數的商旅往來,也曆經了數不清的戰火洗禮。如今,它又一次成為了抵禦外敵的最前線。
賀廷玉,這位大唐的鐵血將領,身姿挺拔地站在玉門關的城樓上。狂風唿嘯,吹起他的披風獵獵作響。他的臉龐被風沙磨礪得堅毅而冷峻,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一股視死如歸的堅定。遠方,胡騎奔騰揚起的沙塵遮天蔽日,那如雷的蹄聲仿佛是死神的叩門聲,一步步逼近。他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重如泰山,玉門關一旦失守,中原大地將陷入無盡的戰火與苦難之中,那繁華的都市、寧靜的鄉村,都將在侵略者的鐵蹄下化為廢墟。
他麾下的將士們,皆是久經沙場的勇士。他們曾在刀光劍影中穿梭,在血雨腥風中拚殺,為大唐的榮耀立下赫赫戰功。然而,此次麵對來勢洶洶的敵軍,他們的心中也不禁泛起一絲忐忑。一名年輕的士兵,麵色略顯蒼白,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問道:“將軍,敵軍人數眾多,且氣勢洶洶,這可如何是好?”賀廷玉微微抬起頭,目光凝視著手中那柄陪伴他多年的長劍。長劍的劍身刻著精美的紋路,此刻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寒光,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榮耀與如今的使命。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如洪鍾般有力:“我大唐的將士,豈有退縮之理。我們的身後是錦繡山河,是萬千百姓,縱使血灑邊關,馬革裹屍,也要護我大唐山河無恙。”這簡短的話語,如同燃燒的火焰,瞬間點燃了將士們心中的鬥誌,讓眾人原本不安的心漸漸安定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無畏的決然。
戰鬥的號角終於在這黃沙漫天的大漠中吹響,那尖銳的聲音劃破長空,仿佛是死神的召喚。敵軍如潮水般洶湧地湧向玉門關,喊殺聲震耳欲聾。賀廷玉一馬當先,率領著將士們奮勇抵抗。他手中的長劍在陽光下化作一道銀色的閃電,每一次揮舞,都帶起一片血霧,恰似盛開在戰場上的紅蓮,淒美而壯烈。“殺!為了大唐,為了身後的百姓!”賀廷玉怒吼著,那聲音中飽含著對國家的忠誠、對百姓的熱愛以及對侵略者的仇恨。他的長劍仿佛被賦予了生命,無情地收割著敵人的性命,每一次刺出、每一次劈砍,都精準而致命。
賀廷玉提劍而立,望著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眼神中毫無懼色。當敵軍先鋒踏入射程,他大喝一聲:“放箭!”瞬間,箭雨如飛蝗般射向敵軍,前排的敵人紛紛倒下,但後續的敵軍依舊如洶湧的波濤,踩著同伴的屍體繼續前進。
賀廷玉見箭雨未能阻擋敵軍的腳步,便猛地一揮長劍,率先衝向敵陣。他的身影快如閃電,長劍所指之處,血濺黃沙。他時而挑開敵人刺來的長槍,時而側身避開敵人的彎刀,緊接著反手一劍,將敵人斬殺。與一名敵軍將領狹路相逢時,那將領揮舞著狼牙棒,帶著唿唿風聲砸來,賀廷玉身形一躍,在空中側身避開,同時手中長劍如靈蛇出洞,直刺將領咽喉,瞬間取其性命。
在他的帶領下,士兵們也與敵軍陷入了激烈的混戰。有的士兵與敵人抱在一起,在沙地上翻滾扭打,用牙齒、用拳頭進行最後的搏鬥;有的士兵則背靠著背,組成臨時的防禦圈,長槍向外,抵禦著敵人一波又一波的衝擊。然而,敵軍人數實在太多,他們不斷地從四麵八方圍攏過來,逐漸形成了包圍之勢。
賀廷玉察覺到形勢危急,他一邊奮力殺敵,一邊大聲唿喊著指揮士兵們變換陣型。“左翼收縮,右翼進攻!”他的聲音在戰場上迴蕩,士兵們聽到命令後,迅速行動起來。左翼的士兵們緊密靠攏,用盾牌組成一道堅固的防線,擋住了敵人的進攻;右翼的士兵們則如猛虎下山,在賀廷玉的帶領下,發起了猛烈的衝鋒,暫時撕開了敵軍的包圍圈。
但敵軍很快又重新組織起來,他們調來了弓箭手,一時間,箭如雨下。賀廷玉見狀,連忙喊道:“舉盾!”士兵們迅速將盾牌高舉過頭,形成一片盾牆。賀廷玉在盾牆後穿梭,鼓舞著士兵們的士氣:“莫要害怕,我們是大唐的勇士,定能守住玉門關!”
突然,一名敵軍的勇士衝破了盾牆,直朝著賀廷玉撲來。他身材魁梧,手持一把巨劍,氣勢洶洶。賀廷玉鎮定自若,他微微下蹲,待敵人靠近時,猛地一個箭步上前,用劍身抵住了巨劍的攻擊,隨後借力一轉,將敵人的劍蕩開,緊接著一劍刺向敵人的腹部,成功將其擊退。
此時,戰場上的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太陽被硝煙遮蔽,天空變得昏暗無光。賀廷玉身上的傷口不斷增多,鮮血染紅了他的戰甲,但他的戰鬥意誌卻愈發頑強。他深知,自己不能倒下,他的每一劍、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玉門關的生死存亡,關乎著大唐的邊疆安寧。
士兵們亦不甘示弱,他們緊緊握著手中的長槍、大刀,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有的士兵被敵人的長槍刺中,鋒利的槍尖穿透了他們的鎧甲,鮮血噴湧而出,但他們卻咬緊牙關,強忍著劇痛,毅然撲上前去,用短刀與敵人同歸於盡。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的腦海中或許浮現出了遠方家鄉的嫋嫋炊煙、親人的慈祥麵容,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為了大唐的榮耀和安寧,他們選擇了舍生取義。有的士兵騎在戰馬上,身姿矯健如蒼鷹。他們駕馭著戰馬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馬背上的他們仿佛是來自地獄的使者,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驚恐的唿喊聲被馬蹄聲和喊殺聲淹沒。然而,敵軍源源不斷地湧來,戰場上的形勢愈發嚴峻。賀廷玉眼睜睜地看著身邊的將士一個個倒下,他們的生命在這片黃沙地上戛然而止,心中悲痛萬分。但他明白,此刻絕不能有絲毫動搖,他的死守決心如同大漠中的胡楊,堅韌不拔,越是在狂風肆虐中,越要深深紮根,守護這片土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玉門關前已是屍橫遍野,鮮血將黃沙染成了暗紅色。那暗紅色的沙地仿佛是一張巨大的畫卷,記錄著這場慘烈的戰鬥。賀廷玉的身上也多處負傷,他的戰甲被鮮血浸透,沉重而冰冷。每一次動作都會牽扯到傷口,鑽心的疼痛如潮水般襲來,但他的眼神依然銳利如鷹隼,死死地盯著敵軍的動向。一名副將滿臉焦急與擔憂,勸道:“將軍,您傷勢嚴重,先撤下休息吧,這裏有我們頂著。”賀廷玉搖了搖頭,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與堅毅:“我若後退,如何對得起死去的兄弟,如何對得起大唐的百姓。我生是大唐的人,死是大唐的鬼,今日唯有與玉門關共存亡。”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一名勇敢的士兵挺身而出,他單膝跪地,抱拳高唿:“將軍,我願率敢死隊突襲敵軍,為兄弟們爭取喘息之機。”賀廷玉望著那名士兵堅定的眼神,那眼神中沒有絲毫畏懼,隻有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大唐的忠誠。他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一去,便是九死一生。但他也明白,這或許是扭轉戰局的唯一機會。他緩緩蹲下身子,雙手扶起士兵,聲音略帶沙啞卻充滿力量:“好兄弟,此等英勇之舉,大唐不會忘記你們的功績。你們是大唐的英雄,是玉門關的驕傲。”他重重地拍了拍士兵的肩膀,似是將所有的信任與期望都寄托在這一拍之中。敢死隊如離弦之箭般衝向敵軍,他們高唿著大唐的戰號,以命相搏。他們的身影在敵軍中如同一把把利刃,成功打亂了敵軍的進攻節奏,但最終,他們還是全部壯烈犧牲。他們的熱血灑在這片土地上,與黃沙融為一體,成為了玉門關永遠的守護之魂。
賀廷玉於亂軍之中,瞥見敵軍陣後一員將領,身形魁梧,氣勢洶洶,正指揮若定。他雙眼一眯,眸中寒芒乍現,提劍撥開麵前數敵,大喝一聲:“賊將休狂,賀廷玉來會你!”聲如洪鍾,竟震得周圍敵兵為之一愣。
言罷,賀廷玉足尖輕點地麵,整個人如離弦之箭般朝那敵軍將領射去。其身姿矯健,仿若蒼鷹撲兔,轉瞬間便穿越重重敵陣,殺至敵軍將領身前。那敵軍將領見賀廷玉來勢洶洶,卻毫無懼色,臉上反而湧起一抹興奮的潮紅,手中狼牙棒猛地一揮,帶起一陣唿嘯的風聲,朝著賀廷玉當頭砸下。這一棒勢大力沉,若是砸實,隻怕賀廷玉整個人都要被砸成肉醬。
賀廷玉卻不慌不忙,在狼牙棒即將落下的瞬間,腳下步伐輕點,側身一閃,狼牙棒擦著他的衣衫砸落在地,濺起一片黃沙。他順勢欺身而上,手中長劍如靈蛇吐信,直刺敵軍將領咽喉。這一劍快、準、狠,劍尖閃爍著森寒的冷光,好似暗夜流星。敵軍將領亦是沙場宿將,反應極為迅速,見賀廷玉長劍刺來,忙將狼牙棒一橫,擋在身前。隻聽“叮”的一聲脆響,長劍刺在狼牙棒上,濺起幾點火星。
賀廷玉一擊未中,並不氣餒,抽迴長劍,緊接著施展出一套精妙絕倫的劍法。隻見他身形靈動,如鬼魅般圍繞著敵軍將領遊走,手中長劍上下翻飛,時而如蛟龍出海,時而如鳳舞九天,劍影重重,將敵軍將領籠罩其中。那敵軍將領雖有狼牙棒在手,卻被賀廷玉這一輪急攻逼得連連後退,隻能勉強招架,毫無還手之力。
但此將亦非等閑之輩,在賀廷玉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下,逐漸穩住陣腳。他瞅準一個間隙,大喝一聲,手中狼牙棒猛地發力,橫掃而出。這一掃威力驚人,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被攪動得嗡嗡作響。賀廷玉見狀,腳尖輕點,縱身一躍而起,在空中一個翻身,避開了這淩厲的一擊。
待落地時,賀廷玉趁著敵軍將領招式用老,舊力已去新力未生之際,再次提劍攻上。他這一次改變了策略,不再一味追求快攻,而是劍走偏鋒,專攻敵軍將領的下盤。長劍如電,頻頻刺向敵軍將領的腿部。敵軍將領一時之間被他這出其不意的打法弄得手忙腳亂,腳步踉蹌,險象環生。
然而,敵軍將領畢竟久經沙場,戰鬥經驗極為豐富。在賀廷玉的緊逼之下,他突然心生一計。隻見他佯裝露出一個破綻,故意將左側身體暴露出來。賀廷玉目光敏銳,一眼便瞧見了這個“破綻”,當下毫不猶豫地挺劍刺去。就在長劍即將刺中敵軍將領之時,那將領突然大喝一聲,原本暴露的左側身體猛地向後一縮,同時右手將狼牙棒高高舉起,以泰山壓頂之勢朝著賀廷玉狠狠砸下。這一下若是被砸中,賀廷玉必然重傷。
好在賀廷玉反應極快,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強行扭轉身形,將刺出的長劍往迴一收,同時用劍身奮力抵擋狼牙棒的攻擊。隻聽“哢嚓”一聲,賀廷玉手中的長劍竟被砸斷了半截。但他也借著這股力量,向後躍出數丈之遠,暫時脫離了敵軍將領的攻擊範圍。
賀廷玉望著手中斷劍,心中並無絲毫沮喪,反而湧起一股滔天的戰意。他將斷劍一扔,大喝一聲:“今日便是死,也要取你首級!”言罷,竟赤手空拳地朝著敵軍將領衝了過去。那敵軍將領見賀廷玉如此勇猛無畏,心中也不禁有些忌憚。但此刻他騎虎難下,隻得硬著頭皮迎了上去。
兩人瞬間又戰在一起,賀廷玉雖無兵器,但他憑借著精湛的拳腳功夫,與敵軍將領打得難解難分。他時而拳如雨點,密集地落在敵軍將領身上;時而腳似旋風,踢向敵軍將領的要害部位。敵軍將領手中狼牙棒雖長,在這近身搏鬥中卻難以發揮出全部威力,被賀廷玉逼得節節敗退。
就在兩人激鬥正酣之時,一支冷箭突然從旁射來,朝著賀廷玉的後背飛去。賀廷玉此時正全神貫注地與敵軍將領搏鬥,並未察覺背後的危險。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名士兵猛地撲了過來,擋在了賀廷玉身後。冷箭射中了士兵的後背,士兵悶哼一聲,緩緩倒下。
賀廷玉見狀,心中悲痛憤怒到了極點。他仰天怒吼一聲,眼中滿是血絲。這一聲怒吼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竟震得周圍的敵人紛紛捂住耳朵,麵露痛苦之色。賀廷玉趁此機會,合身撲向敵軍將領,施展出了一招同歸於盡的打法。他用手臂死死抱住敵軍將領的腰部,同時膝蓋猛地抬起,朝著敵軍將領的腹部用力頂去。
敵軍將領被賀廷玉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腹部傳來一陣劇痛,手中狼牙棒也拿捏不住,“哐當”一聲掉落在地。賀廷玉緊接著又是一記重拳,狠狠砸在敵軍將領的麵門之上。這一拳直接將敵軍將領打得鼻梁斷裂,鮮血噴湧而出,整個人也向後倒去。
賀廷玉並未就此罷手,他撿起地上的狼牙棒,高高舉起,朝著敵軍將領的腦袋狠狠砸下。隻聽“噗”的一聲悶響,敵軍將領的腦袋被砸得腦漿迸裂,當場斃命。賀廷玉站起身來,望著周圍的敵軍,眼中滿是殺意。此時,他的身上已滿是鮮血,有自己的,也有敵人的,但他的身姿卻依舊挺拔如鬆,仿佛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周圍的敵軍被他這股氣勢所震懾,一時間竟無人敢上前。
經過數日的苦戰,敵軍的攻勢終於漸漸減弱。賀廷玉和他幸存的將士們疲憊不堪,他們的臉上滿是塵土與血汙,眼神中卻閃爍著勝利的喜悅。玉門關依然屹立不倒,它那雄偉的身姿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更加堅毅。城樓上的大唐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這場戰鬥的慘烈與勝利的不易。賀廷玉望著那在戰火中依然飄揚的大唐旗幟,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出征前的誓言,想起了犧牲的將士們,想起了大唐的繁榮昌盛與百姓的殷切期望。
這場戰役,賀廷玉和他的將士們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讚歌。他們的英勇事跡,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大唐的曆史長河中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芒。後世之人,每當提及這場戰役,都會對他們的死守邊關的精神肅然起敬。玉門關的故事被人們口口相傳,成為了大唐英勇無畏的象征,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大唐子民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拚搏,為了守護那片神聖的土地而不惜犧牲一切。而賀廷玉的名字,也永遠銘刻在玉門關的曆史記憶之中,成為了這座雄關的不朽之魂,與玉門關一同守護著大唐的邊疆,見證著歲月的變遷與曆史的傳承。
隨筆
《觀《排山倒海花木蘭》之賀廷玉死守邊關有感》
竹清/文
西風浩蕩掃宵蠻,
長劍瀟瀟插滿山。
浴血戰衣猶刺眼,
英雄鎮守玉門關。
2016.07.15邵東
大唐,那是一個令四海來朝、萬邦敬仰的盛世。其疆土廣袤無垠,文化燦爛輝煌,百姓安居樂業。然而,在這盛世的邊緣,玉門關外,卻風雲突變,危機四伏。
賀廷玉出生於一個武將世家,自幼便在父兄的嚴格教導下習武修文。他年少時便展現出非凡的武藝天賦,能在烈日下持劍苦練數時辰而不倦,對兵書戰策亦有濃厚興趣,常於夜深人靜時秉燭研讀。在家族的熏陶與自身的努力下,賀廷玉逐漸成長為一名胸懷壯誌的青年才俊。
初入軍旅時,賀廷玉不過是一名普通小兵,但他憑借著精湛的武藝和果敢的勇氣,在一次次小規模戰鬥中嶄露頭角。一次與山賊的遭遇戰中,他所在的部隊被敵人設伏包圍,陷入絕境。賀廷玉挺身而出,單槍匹馬衝入敵陣,如蛟龍出海,連斬數敵,打亂了山賊的包圍圈,為部隊突圍爭取了寶貴時間,自此開始在軍中贏得聲譽。
隨著閱曆的增加,賀廷玉愈發意識到,作為一名將領,不僅要有勇,更要有謀。他主動向軍中老將請教,學習排兵布陣、謀略籌劃之道,還常常在戰後複盤,總結經驗教訓。在與吐蕃的邊境衝突中,他協助主將製定作戰計劃,提出奇襲敵軍糧草營地的策略,成功削弱了吐蕃軍隊的戰鬥力,使大唐軍隊取得了關鍵戰役的勝利,他也因之晉升為中級將領。
玉門關,這座屹立於西北大漠的雄關,猶如一位堅毅的巨人,默默地守護著大唐的邊疆。它見證了無數的商旅往來,也曆經了數不清的戰火洗禮。如今,它又一次成為了抵禦外敵的最前線。
賀廷玉,這位大唐的鐵血將領,身姿挺拔地站在玉門關的城樓上。狂風唿嘯,吹起他的披風獵獵作響。他的臉龐被風沙磨礪得堅毅而冷峻,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一股視死如歸的堅定。遠方,胡騎奔騰揚起的沙塵遮天蔽日,那如雷的蹄聲仿佛是死神的叩門聲,一步步逼近。他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重如泰山,玉門關一旦失守,中原大地將陷入無盡的戰火與苦難之中,那繁華的都市、寧靜的鄉村,都將在侵略者的鐵蹄下化為廢墟。
他麾下的將士們,皆是久經沙場的勇士。他們曾在刀光劍影中穿梭,在血雨腥風中拚殺,為大唐的榮耀立下赫赫戰功。然而,此次麵對來勢洶洶的敵軍,他們的心中也不禁泛起一絲忐忑。一名年輕的士兵,麵色略顯蒼白,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問道:“將軍,敵軍人數眾多,且氣勢洶洶,這可如何是好?”賀廷玉微微抬起頭,目光凝視著手中那柄陪伴他多年的長劍。長劍的劍身刻著精美的紋路,此刻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寒光,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榮耀與如今的使命。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如洪鍾般有力:“我大唐的將士,豈有退縮之理。我們的身後是錦繡山河,是萬千百姓,縱使血灑邊關,馬革裹屍,也要護我大唐山河無恙。”這簡短的話語,如同燃燒的火焰,瞬間點燃了將士們心中的鬥誌,讓眾人原本不安的心漸漸安定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無畏的決然。
戰鬥的號角終於在這黃沙漫天的大漠中吹響,那尖銳的聲音劃破長空,仿佛是死神的召喚。敵軍如潮水般洶湧地湧向玉門關,喊殺聲震耳欲聾。賀廷玉一馬當先,率領著將士們奮勇抵抗。他手中的長劍在陽光下化作一道銀色的閃電,每一次揮舞,都帶起一片血霧,恰似盛開在戰場上的紅蓮,淒美而壯烈。“殺!為了大唐,為了身後的百姓!”賀廷玉怒吼著,那聲音中飽含著對國家的忠誠、對百姓的熱愛以及對侵略者的仇恨。他的長劍仿佛被賦予了生命,無情地收割著敵人的性命,每一次刺出、每一次劈砍,都精準而致命。
賀廷玉提劍而立,望著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眼神中毫無懼色。當敵軍先鋒踏入射程,他大喝一聲:“放箭!”瞬間,箭雨如飛蝗般射向敵軍,前排的敵人紛紛倒下,但後續的敵軍依舊如洶湧的波濤,踩著同伴的屍體繼續前進。
賀廷玉見箭雨未能阻擋敵軍的腳步,便猛地一揮長劍,率先衝向敵陣。他的身影快如閃電,長劍所指之處,血濺黃沙。他時而挑開敵人刺來的長槍,時而側身避開敵人的彎刀,緊接著反手一劍,將敵人斬殺。與一名敵軍將領狹路相逢時,那將領揮舞著狼牙棒,帶著唿唿風聲砸來,賀廷玉身形一躍,在空中側身避開,同時手中長劍如靈蛇出洞,直刺將領咽喉,瞬間取其性命。
在他的帶領下,士兵們也與敵軍陷入了激烈的混戰。有的士兵與敵人抱在一起,在沙地上翻滾扭打,用牙齒、用拳頭進行最後的搏鬥;有的士兵則背靠著背,組成臨時的防禦圈,長槍向外,抵禦著敵人一波又一波的衝擊。然而,敵軍人數實在太多,他們不斷地從四麵八方圍攏過來,逐漸形成了包圍之勢。
賀廷玉察覺到形勢危急,他一邊奮力殺敵,一邊大聲唿喊著指揮士兵們變換陣型。“左翼收縮,右翼進攻!”他的聲音在戰場上迴蕩,士兵們聽到命令後,迅速行動起來。左翼的士兵們緊密靠攏,用盾牌組成一道堅固的防線,擋住了敵人的進攻;右翼的士兵們則如猛虎下山,在賀廷玉的帶領下,發起了猛烈的衝鋒,暫時撕開了敵軍的包圍圈。
但敵軍很快又重新組織起來,他們調來了弓箭手,一時間,箭如雨下。賀廷玉見狀,連忙喊道:“舉盾!”士兵們迅速將盾牌高舉過頭,形成一片盾牆。賀廷玉在盾牆後穿梭,鼓舞著士兵們的士氣:“莫要害怕,我們是大唐的勇士,定能守住玉門關!”
突然,一名敵軍的勇士衝破了盾牆,直朝著賀廷玉撲來。他身材魁梧,手持一把巨劍,氣勢洶洶。賀廷玉鎮定自若,他微微下蹲,待敵人靠近時,猛地一個箭步上前,用劍身抵住了巨劍的攻擊,隨後借力一轉,將敵人的劍蕩開,緊接著一劍刺向敵人的腹部,成功將其擊退。
此時,戰場上的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太陽被硝煙遮蔽,天空變得昏暗無光。賀廷玉身上的傷口不斷增多,鮮血染紅了他的戰甲,但他的戰鬥意誌卻愈發頑強。他深知,自己不能倒下,他的每一劍、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玉門關的生死存亡,關乎著大唐的邊疆安寧。
士兵們亦不甘示弱,他們緊緊握著手中的長槍、大刀,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有的士兵被敵人的長槍刺中,鋒利的槍尖穿透了他們的鎧甲,鮮血噴湧而出,但他們卻咬緊牙關,強忍著劇痛,毅然撲上前去,用短刀與敵人同歸於盡。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的腦海中或許浮現出了遠方家鄉的嫋嫋炊煙、親人的慈祥麵容,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為了大唐的榮耀和安寧,他們選擇了舍生取義。有的士兵騎在戰馬上,身姿矯健如蒼鷹。他們駕馭著戰馬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馬背上的他們仿佛是來自地獄的使者,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驚恐的唿喊聲被馬蹄聲和喊殺聲淹沒。然而,敵軍源源不斷地湧來,戰場上的形勢愈發嚴峻。賀廷玉眼睜睜地看著身邊的將士一個個倒下,他們的生命在這片黃沙地上戛然而止,心中悲痛萬分。但他明白,此刻絕不能有絲毫動搖,他的死守決心如同大漠中的胡楊,堅韌不拔,越是在狂風肆虐中,越要深深紮根,守護這片土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玉門關前已是屍橫遍野,鮮血將黃沙染成了暗紅色。那暗紅色的沙地仿佛是一張巨大的畫卷,記錄著這場慘烈的戰鬥。賀廷玉的身上也多處負傷,他的戰甲被鮮血浸透,沉重而冰冷。每一次動作都會牽扯到傷口,鑽心的疼痛如潮水般襲來,但他的眼神依然銳利如鷹隼,死死地盯著敵軍的動向。一名副將滿臉焦急與擔憂,勸道:“將軍,您傷勢嚴重,先撤下休息吧,這裏有我們頂著。”賀廷玉搖了搖頭,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與堅毅:“我若後退,如何對得起死去的兄弟,如何對得起大唐的百姓。我生是大唐的人,死是大唐的鬼,今日唯有與玉門關共存亡。”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一名勇敢的士兵挺身而出,他單膝跪地,抱拳高唿:“將軍,我願率敢死隊突襲敵軍,為兄弟們爭取喘息之機。”賀廷玉望著那名士兵堅定的眼神,那眼神中沒有絲毫畏懼,隻有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大唐的忠誠。他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一去,便是九死一生。但他也明白,這或許是扭轉戰局的唯一機會。他緩緩蹲下身子,雙手扶起士兵,聲音略帶沙啞卻充滿力量:“好兄弟,此等英勇之舉,大唐不會忘記你們的功績。你們是大唐的英雄,是玉門關的驕傲。”他重重地拍了拍士兵的肩膀,似是將所有的信任與期望都寄托在這一拍之中。敢死隊如離弦之箭般衝向敵軍,他們高唿著大唐的戰號,以命相搏。他們的身影在敵軍中如同一把把利刃,成功打亂了敵軍的進攻節奏,但最終,他們還是全部壯烈犧牲。他們的熱血灑在這片土地上,與黃沙融為一體,成為了玉門關永遠的守護之魂。
賀廷玉於亂軍之中,瞥見敵軍陣後一員將領,身形魁梧,氣勢洶洶,正指揮若定。他雙眼一眯,眸中寒芒乍現,提劍撥開麵前數敵,大喝一聲:“賊將休狂,賀廷玉來會你!”聲如洪鍾,竟震得周圍敵兵為之一愣。
言罷,賀廷玉足尖輕點地麵,整個人如離弦之箭般朝那敵軍將領射去。其身姿矯健,仿若蒼鷹撲兔,轉瞬間便穿越重重敵陣,殺至敵軍將領身前。那敵軍將領見賀廷玉來勢洶洶,卻毫無懼色,臉上反而湧起一抹興奮的潮紅,手中狼牙棒猛地一揮,帶起一陣唿嘯的風聲,朝著賀廷玉當頭砸下。這一棒勢大力沉,若是砸實,隻怕賀廷玉整個人都要被砸成肉醬。
賀廷玉卻不慌不忙,在狼牙棒即將落下的瞬間,腳下步伐輕點,側身一閃,狼牙棒擦著他的衣衫砸落在地,濺起一片黃沙。他順勢欺身而上,手中長劍如靈蛇吐信,直刺敵軍將領咽喉。這一劍快、準、狠,劍尖閃爍著森寒的冷光,好似暗夜流星。敵軍將領亦是沙場宿將,反應極為迅速,見賀廷玉長劍刺來,忙將狼牙棒一橫,擋在身前。隻聽“叮”的一聲脆響,長劍刺在狼牙棒上,濺起幾點火星。
賀廷玉一擊未中,並不氣餒,抽迴長劍,緊接著施展出一套精妙絕倫的劍法。隻見他身形靈動,如鬼魅般圍繞著敵軍將領遊走,手中長劍上下翻飛,時而如蛟龍出海,時而如鳳舞九天,劍影重重,將敵軍將領籠罩其中。那敵軍將領雖有狼牙棒在手,卻被賀廷玉這一輪急攻逼得連連後退,隻能勉強招架,毫無還手之力。
但此將亦非等閑之輩,在賀廷玉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下,逐漸穩住陣腳。他瞅準一個間隙,大喝一聲,手中狼牙棒猛地發力,橫掃而出。這一掃威力驚人,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被攪動得嗡嗡作響。賀廷玉見狀,腳尖輕點,縱身一躍而起,在空中一個翻身,避開了這淩厲的一擊。
待落地時,賀廷玉趁著敵軍將領招式用老,舊力已去新力未生之際,再次提劍攻上。他這一次改變了策略,不再一味追求快攻,而是劍走偏鋒,專攻敵軍將領的下盤。長劍如電,頻頻刺向敵軍將領的腿部。敵軍將領一時之間被他這出其不意的打法弄得手忙腳亂,腳步踉蹌,險象環生。
然而,敵軍將領畢竟久經沙場,戰鬥經驗極為豐富。在賀廷玉的緊逼之下,他突然心生一計。隻見他佯裝露出一個破綻,故意將左側身體暴露出來。賀廷玉目光敏銳,一眼便瞧見了這個“破綻”,當下毫不猶豫地挺劍刺去。就在長劍即將刺中敵軍將領之時,那將領突然大喝一聲,原本暴露的左側身體猛地向後一縮,同時右手將狼牙棒高高舉起,以泰山壓頂之勢朝著賀廷玉狠狠砸下。這一下若是被砸中,賀廷玉必然重傷。
好在賀廷玉反應極快,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強行扭轉身形,將刺出的長劍往迴一收,同時用劍身奮力抵擋狼牙棒的攻擊。隻聽“哢嚓”一聲,賀廷玉手中的長劍竟被砸斷了半截。但他也借著這股力量,向後躍出數丈之遠,暫時脫離了敵軍將領的攻擊範圍。
賀廷玉望著手中斷劍,心中並無絲毫沮喪,反而湧起一股滔天的戰意。他將斷劍一扔,大喝一聲:“今日便是死,也要取你首級!”言罷,竟赤手空拳地朝著敵軍將領衝了過去。那敵軍將領見賀廷玉如此勇猛無畏,心中也不禁有些忌憚。但此刻他騎虎難下,隻得硬著頭皮迎了上去。
兩人瞬間又戰在一起,賀廷玉雖無兵器,但他憑借著精湛的拳腳功夫,與敵軍將領打得難解難分。他時而拳如雨點,密集地落在敵軍將領身上;時而腳似旋風,踢向敵軍將領的要害部位。敵軍將領手中狼牙棒雖長,在這近身搏鬥中卻難以發揮出全部威力,被賀廷玉逼得節節敗退。
就在兩人激鬥正酣之時,一支冷箭突然從旁射來,朝著賀廷玉的後背飛去。賀廷玉此時正全神貫注地與敵軍將領搏鬥,並未察覺背後的危險。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名士兵猛地撲了過來,擋在了賀廷玉身後。冷箭射中了士兵的後背,士兵悶哼一聲,緩緩倒下。
賀廷玉見狀,心中悲痛憤怒到了極點。他仰天怒吼一聲,眼中滿是血絲。這一聲怒吼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竟震得周圍的敵人紛紛捂住耳朵,麵露痛苦之色。賀廷玉趁此機會,合身撲向敵軍將領,施展出了一招同歸於盡的打法。他用手臂死死抱住敵軍將領的腰部,同時膝蓋猛地抬起,朝著敵軍將領的腹部用力頂去。
敵軍將領被賀廷玉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腹部傳來一陣劇痛,手中狼牙棒也拿捏不住,“哐當”一聲掉落在地。賀廷玉緊接著又是一記重拳,狠狠砸在敵軍將領的麵門之上。這一拳直接將敵軍將領打得鼻梁斷裂,鮮血噴湧而出,整個人也向後倒去。
賀廷玉並未就此罷手,他撿起地上的狼牙棒,高高舉起,朝著敵軍將領的腦袋狠狠砸下。隻聽“噗”的一聲悶響,敵軍將領的腦袋被砸得腦漿迸裂,當場斃命。賀廷玉站起身來,望著周圍的敵軍,眼中滿是殺意。此時,他的身上已滿是鮮血,有自己的,也有敵人的,但他的身姿卻依舊挺拔如鬆,仿佛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周圍的敵軍被他這股氣勢所震懾,一時間竟無人敢上前。
經過數日的苦戰,敵軍的攻勢終於漸漸減弱。賀廷玉和他幸存的將士們疲憊不堪,他們的臉上滿是塵土與血汙,眼神中卻閃爍著勝利的喜悅。玉門關依然屹立不倒,它那雄偉的身姿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更加堅毅。城樓上的大唐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這場戰鬥的慘烈與勝利的不易。賀廷玉望著那在戰火中依然飄揚的大唐旗幟,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出征前的誓言,想起了犧牲的將士們,想起了大唐的繁榮昌盛與百姓的殷切期望。
這場戰役,賀廷玉和他的將士們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讚歌。他們的英勇事跡,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大唐的曆史長河中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芒。後世之人,每當提及這場戰役,都會對他們的死守邊關的精神肅然起敬。玉門關的故事被人們口口相傳,成為了大唐英勇無畏的象征,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大唐子民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拚搏,為了守護那片神聖的土地而不惜犧牲一切。而賀廷玉的名字,也永遠銘刻在玉門關的曆史記憶之中,成為了這座雄關的不朽之魂,與玉門關一同守護著大唐的邊疆,見證著歲月的變遷與曆史的傳承。
隨筆
《觀《排山倒海花木蘭》之賀廷玉死守邊關有感》
竹清/文
西風浩蕩掃宵蠻,
長劍瀟瀟插滿山。
浴血戰衣猶刺眼,
英雄鎮守玉門關。
2016.07.15邵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