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騰自幼便對世間的神秘事物有著一種近乎癡迷的熱忱與探索欲。在他心中,那些隱藏在古老傳說、偏遠角落以及未知領域中的秘密,就像是磁石一般,深深吸引著他的靈魂。無論是古老城堡中若有若無的幽靈傳說,還是深海裏可能存在的神秘遺跡,都能讓他心潮澎湃,徹夜難眠。


    終於,在一次精心籌備且充滿期待的古老森林探險之旅中,他踏入了那片人跡罕至、充滿未知的綠色世界。森林中高大茂密的樹木遮天蔽日,陽光隻能艱難地透過層層枝葉的縫隙,灑下星星點點、斑駁陸離的光影。地上堆積著厚厚的落葉與枯枝,每走一步都會發出輕微的“沙沙”聲,仿佛是這片古老森林發出的低語與警告。


    騰騰艱難地穿梭在這片繁茂而又略顯陰森的樹林裏,衣服被荊棘劃破,皮膚也被樹枝刮出一道道細小的血痕,但他渾然不覺。就在他幾乎要精疲力竭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個被藤蔓嚴密纏繞的樹洞。這個樹洞隱藏在一棵巨大古樹的根部,若不是他不經意間的一瞥,恐怕很難被發現。樹洞周圍彌漫著一種神秘而又誘人的氣息,仿佛在無聲地召喚著他。


    他懷著強烈的好奇心,緩緩靠近樹洞,小心翼翼地撥開那些層層疊疊、猶如綠色屏障般的藤蔓。隨著藤蔓的逐漸分開,一個散發著幽藍光芒的物體映入眼簾。那是一副眼鏡,鏡框上蝕刻著奇異符號,那些符號扭曲蜿蜒,仿佛有著自己的生命,正悄悄地訴說著久遠的故事。鏡片深邃而神秘,猶如無盡的宇宙黑洞,又似古老魔法師的魔法水晶球,仿若隱匿著無數不為人知的秘密。


    騰騰的心瞬間被這副眼鏡緊緊抓住,他的唿吸變得急促起來,雙手也微微顫抖。在內心深處,一種強烈的衝動驅使著他。他緩緩伸出手,輕輕拿起那副眼鏡,就像是在捧起一件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聖物。他仔細端詳著手中的眼鏡,那些奇異符號在幽藍光芒的映照下,似乎閃爍著神秘的力量。


    在猶豫了片刻之後,騰騰滿心好奇,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渴望。他小心翼翼地戴上眼鏡,刹那間,眼前的世界全然改貌。原本靜謐而略顯單調的森林,此刻變得生機勃勃、奇幻無比。每一片樹葉都像是被精靈賦予了生命,閃爍著翠綠色的光暈,脈絡清晰可見,仿佛是流淌在葉片中的生命之河。周圍的樹木也不再僅僅是沉默的巨人,它們的樹幹上浮現出古老的紋路,像是一張張神秘的地圖,又像是歲月留下的史書,記錄著這片森林的滄海桑田。每一件物品似都被注入了生命,周身泛起淡淡光暈,目光所觸,背後故事如潮水般湧入腦海。


    這奇妙經曆讓騰騰心生一念:前往國家博物館,或許能在那裏揭開更多曆史的神秘麵紗。他站在博物館的軍魂館中,周圍陳列的皆是曆代將軍元帥的珍貴遺物,氣氛凝重莊嚴。在導遊的引領下,來到第一件展品——蔡鍔將軍的佩劍前。騰騰深吸一口氣,緩緩戴上那副神奇眼鏡,心中既緊張又期待。


    刹那間,蔡鍔將軍的身影仿佛穿越曆史迷霧,在騰騰的腦海中逐漸清晰。他看到將軍在戰火紛飛中,目光堅定,指揮若定;感受到將軍為了家國大義,毅然決然地投身護國運動的熱血與決心;也體會到將軍身處亂世,心懷天下的深沉家國情懷。騰騰的心靈被深深震撼,對曆史、對英雄的敬意油然而生,他深知,這副眼鏡帶給他的不僅是奇幻的體驗,更是與先輩們靈魂交流的珍貴契機,而他也將繼續在這神奇的曆史探尋之旅中,不斷追尋那些被歲月塵封的偉大故事。


    蔡鍔將軍出生於湖南寶慶的一個普通家庭。自幼,他便與母親有著深厚的情感羈絆。母親勤勞善良,雖家境並不寬裕,但總是將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條。


    兒時的蔡鍔,每至夜幕降臨,便會搬著他那把小巧的竹凳,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屋內,昏黃的油燈閃爍著微弱的光芒,燈芯上的火苗輕輕搖曳,在牆壁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母親總會坐在那張帶著歲月痕跡的木凳上,身旁放著一個裝滿針線雜物的小笸籮。她微微眯著眼,就著那昏黃的燈光,從笸籮裏挑選出合適的針線,準備為蔡鍔縫補衣物。


    蔡鍔則睜著他那雙明亮而充滿好奇的眼睛,緊緊盯著母親手中的動作。母親那雙手,因常年的操勞而略顯粗糙,可在蔡鍔看來,卻無比靈巧。隻見她熟練地穿針引線,那根細細的銀針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輕鬆地穿梭於布料之間。母親先將衣物上的破洞仔細地撫平,然後用針輕輕地挑起布絲,再將線穩穩地穿過,每一針都紮得均勻而細密,仿佛在編織著一幅充滿愛的畫卷。蔡鍔有時會忍不住伸出小手,觸摸一下那柔軟的布料,母親便會停下手中的動作,輕輕握住他的小手,嗔怪道:“莫要亂動,小心紮了手,這針可不長眼哩。”蔡鍔調皮地吐吐舌頭,卻也乖乖地把手縮了迴去。


    隨後,母親便會開啟那一個個古老而動人的傳說與故事之旅。她的聲音輕柔而舒緩,如同春日裏的微風,輕輕拂過蔡鍔的心田。當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時,母親會微微抬起頭,目光中帶著一絲憧憬,說道:“兒啊,那嫦娥本是後羿的妻子,因誤食了仙丹,便飛向了那清冷的月宮。她獨自一人在月宮中,唯有玉兔相伴,雖長生不老,卻也無比寂寞。”蔡鍔聽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母親,腦海中仿佛浮現出嫦娥在月宮中孤獨起舞的畫麵。


    而講到嶽母刺字時,母親的神情變得嚴肅而莊重,她放下手中的針線活,用手輕輕撫摸著蔡鍔的後背,語重心長地說:“嶽飛的母親為了讓兒子銘記愛國之誌,忍痛在他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字。兒啊,你也要像嶽飛一樣,長大後做個頂天立地、心懷大義之人,切不可貪圖私利,要將國家和百姓放在心中。”蔡鍔用力地點點頭,小臉上滿是堅定:“母親,我定會像嶽飛那般,做個大英雄!”母親欣慰地笑了,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陽,溫暖而明亮。


    在蔡鍔成長的歲月裏,母親的教誨如同一盞明燈,始終照亮著他前行的道路。無論是在他求學的時光,還是後來投身革命事業,母親的那些話語,都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成為他堅守信念、奮勇向前的強大動力。


    青年時期的蔡鍔,心懷壯誌,投身軍事學習與革命事業,而他的妻子劉俠貞則在後方默默堅守,他們之間的深情厚誼在每一個細微的互動中彰顯無遺。


    每次蔡鍔即將離家遠行,家中的氣氛總會變得凝重而又充滿溫情。劉俠貞會提前好幾日便開始精心準備。她先將蔡鍔的衣物仔細地分類,那些被汗水浸濕或是沾染了征塵的衣物,她會用手細細地搓洗,每一個汙漬都不放過,仿佛在洗淨的不僅僅是衣物,更是蔡鍔在外奔波的疲憊。洗完後,她又會將衣物一件件地晾曬在庭院中,陽光灑在衣物上,她不時地用手翻動著,確保每一處都能被陽光均勻地照耀,好讓衣物帶著陽光的溫暖與氣息陪伴蔡鍔踏上征程。


    待衣物晾幹,她便開始整理行裝。她從衣櫃中取出那件蔡鍔最愛的長衫,輕輕撫平上麵的褶皺,用手溫柔地摩挲著衣料,然後疊得方方正正,放進那隻伴隨蔡鍔多年的老舊行李箱。她又將蔡鍔平日裏研讀的軍事典籍一一整理,用布巾輕輕擦拭著書皮上的灰塵,把它們整齊地碼放在行李箱的一側。文房四寶也被她小心地包裹起來,放置妥當,她深知這些筆墨紙硯於蔡鍔而言,猶如戰士的兵器,不可或缺。


    在這個過程中,劉俠貞的眼神始終專注而深情。她時而停下手中的動作,微微發呆,思緒似乎已經飄向蔡鍔即將奔赴的遠方。她會輕輕撫摸著蔡鍔的衣物,仿佛在通過這種方式感受他的氣息,傳遞自己的思念與牽掛。一切收拾停當後,她強忍著眼中的不舍,抬起頭來,堅定地對蔡鍔說:“君之誌向,乃為家國,妾身自當全力相佐,君無需掛念家中。”蔡鍔望著妻子,她的眼眶雖微微泛紅,卻努力擠出一絲堅強的微笑。他心中滿是愧疚與感激,緩緩走上前,輕輕握住妻子的手,那雙手因為連日的操勞而略顯粗糙,他能感受到指尖傳來的微微顫抖。他低聲說道:“有卿如此,夫複何求。待我功成之日,定當與卿共享太平。”


    在蔡鍔於雲南任職期間,盡管軍務繁忙,他也從未忘卻家中的妻子。稍有閑暇,他便會坐在那張簡易的書桌前,鋪上信紙,提起毛筆。他會先沉思片刻,腦海中浮現出劉俠貞的音容笑貌,然後才開始書寫。他先向妻子傾訴自己的思念:“俠貞吾愛,每念及你,心中滿是眷戀。此地雖風光旖旎,卻不及你半分溫柔。”接著,他會講述自己在軍中的生活,無論是與將士們的操練,還是對軍事戰略的思考,他都毫無保留地與妻子分享,因為他知道,妻子是他最堅實的情感後盾。


    而劉俠貞在收到蔡鍔的來信時,總會迫不及待地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小心翼翼地拆開信件。她的目光急切地掃過信上的字跡,看到蔡鍔的思念與關懷,她的嘴角會不自覺地上揚,眼中閃爍著幸福的淚花。她會仔細地將信讀上好幾遍,每一個字都仿佛是蔡鍔在她耳邊的輕聲呢喃。然後,她會鋪開信紙,用她那娟秀的字跡給蔡鍔迴信。她在信中會詳細地告知家中的情況,比如院子裏的桃花盛開得格外絢爛,那粉嫩的花瓣隨風飄落,恰似她對蔡鍔的思念紛紛揚揚;又或者是家中的老母雞近日下蛋格外勤快,她會打趣說這是家中的好兆頭,盼著蔡鍔早日歸來。她也會在信中表達自己的擔憂與牽掛:“君於外為國奔走,定要多加小心,妾身日夜為君祈禱,願君平安順遂。”


    在蔡鍔將軍波瀾壯闊的人生畫卷中,與妻子劉俠貞共度的溫馨時光,猶如一抹淡雅而持久的亮色,每每憶起,都能慰藉他那顆在風雨中砥礪前行的心。


    成婚之初,蔡鍔與劉俠貞居於一處寧靜的庭院。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總是輕柔地穿過雕花的窗欞,灑在他們的床榻之上。蔡鍔會在這溫暖的晨曦中緩緩醒來,側頭便能看見仍在睡夢中的劉俠貞。她的麵容恬靜,如同一朵盛開在晨露中的花朵,幾縷發絲散落在臉頰,更添幾分柔美。蔡鍔會忍不住伸出手,輕輕將那縷發絲捋到她的耳後,動作輕緩,生怕驚擾了她的美夢。


    待劉俠貞醒來,兩人會一同起身,洗漱完畢後,踱步至庭院之中。庭院雖不大,卻被劉俠貞精心打理,種滿了各種花草。此時,空氣中彌漫著花草的清香與清晨的朝氣。他們會在花叢間的小徑上漫步,偶爾停下腳步,蔡鍔指著一朵新開的花朵,笑著對劉俠貞說:“俠貞,你看這花,嬌豔欲滴,恰似你的容顏。”劉俠貞臉頰緋紅,嗔怪地瞥他一眼,卻難掩眼中的笑意。


    午後時分,陽光變得柔和而慵懶。蔡鍔會坐在庭院中的石桌旁,閱讀兵書史籍,劉俠貞則在一旁靜靜地為他沏茶。她手法嫻熟地擺弄著茶具,先將茶葉輕輕放入茶壺,再用滾燙的熱水緩緩注入,瞬間,茶香四溢。她為蔡鍔斟上一杯茶,那碧綠的茶湯在杯中微微蕩漾。蔡鍔放下手中的書,接過茶杯,輕抿一口,讚道:“此茶清香爽口,有娘子相伴,品茶讀書,實乃人生一大樂事。”劉俠貞淺笑盈盈,坐在他對麵,與他分享著近日家中的瑣事,或是鄰裏間的趣聞。蔡鍔專注地聽著,時而點頭,時而迴應幾句,兩人的歡聲笑語在庭院中迴蕩。


    傍晚,夕陽的餘暉將整個庭院染成一片金黃。蔡鍔會陪著劉俠貞在廚房準備晚餐。劉俠貞係著圍裙,熟練地切菜、炒菜,蔡鍔則在一旁幫忙遞調料、生火。火焰在灶膛中跳躍,映照著他們的臉龐。蔡鍔偶爾會調皮地從鍋中夾起一塊剛炒好的菜,放入口中,燙得直唿氣,劉俠貞見狀,又好氣又好笑,輕輕拍打著他的手說:“你呀,總是這般心急。”晚餐桌上,簡單的菜肴卻因兩人的相伴而格外美味。他們相對而坐,一邊品嚐著飯菜,一邊交流著一天的所思所想,燭光搖曳,溫馨滿溢。


    夏日的夜晚,庭院中蚊蟲漸多。劉俠貞會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艾草,在庭院中點燃。淡淡的艾草香彌漫開來,驅散了蚊蟲。他們會搬來竹椅,坐在庭院中乘涼。蔡鍔會為劉俠貞講述自己在軍事學習中的見聞與感悟,劉俠貞則依偎在他身旁,抬頭望著滿天繁星,靜靜地傾聽。微風吹過,帶來絲絲涼意,也吹拂著他們的發絲與衣角。在這寧靜的夏夜,他們的心彼此靠近,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彼此的陪伴與愛意。


    而在冬日,寒風凜冽。他們會在屋內生起暖爐,爐中的炭火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為屋子帶來絲絲暖意。蔡鍔與劉俠貞會坐在暖爐旁,劉俠貞手中拿著針線活,為蔡鍔縫製冬日的衣物。她的手指在針線間穿梭,將對蔡鍔的關懷與愛意都縫進了衣物之中。蔡鍔則握著她的另一隻手,輕輕揉搓著,為她取暖。他會講述一些曆史上的英雄事跡,激勵自己,也讓劉俠貞更加理解他的抱負與理想。兩人就這樣靜靜地依偎著,任窗外寒風唿嘯,屋內卻溫暖如春。


    這些平凡而珍貴的溫馨時光,如同璀璨星辰,鑲嵌在蔡鍔將軍的記憶深處。無論他身處何等艱難險阻的境地,隻要想起與劉俠貞共度的這些瞬間,心中便會湧起無盡的力量與勇氣,讓他能夠堅定地在自己所選擇的道路上奮勇前行,為了家國,也為了這份至深的愛情。


    當蔡鍔身處護國戰爭的硝煙之中,劉俠貞雖遠在後方,卻時刻心係著他。她每日清晨便早早起身,先到佛堂為蔡鍔祈福,那嫋嫋升起的香煙中,飽含著她無盡的思念與祝願。隨後,她便開始操持家中的一切事務。她親自下廚,為家人準備飯菜,在忙碌的間隙,她會走到庭院中,望著遠方的道路,眼神中帶著一絲擔憂與思念。她相信蔡鍔定有自己的考量,所以她將家中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不讓蔡鍔有後顧之憂。


    而蔡鍔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偶爾也會在夜深人靜時,從懷中掏出妻子的信件。借著微弱的火光,他看著那熟悉的娟秀字跡,心中便湧起一股暖流。他仿佛看到妻子在窗前為他縫補衣物,或是在庭院中盼他歸來的身影。這些迴憶成為他在艱難戰鬥中的精神支柱,給予他無盡的力量,讓他更加堅定地為了國家的命運而戰,因為他知道,隻有守護住這片山河,才能守護住他與妻子的幸福家園。


    在雲南任職期間,蔡鍔將軍軍務繁忙,但隻要稍有閑暇,他便會給家中寫信。他會坐在那張簡易的書桌前,拿起毛筆,蘸飽墨汁,沉思片刻後,開始在信箋上書寫。他先向母親請安,詳細地描述自己在雲南的生活起居,告訴母親自己身體康健,請勿掛念。接著,他會分享在當地看到的奇異花草、獨特建築,將那些風土人情化作生動的文字。在提及革命事業時,他的筆觸變得堅定有力,向家人傳遞著自己的信念與決心。而家中的來信,亦是蔡鍔在疲憊時的心靈慰藉。母親的信總是由村裏的教書先生代筆,字跡工整而有力。母親在信中會告訴他家中一切安好,院子裏的桃花開了,母雞又下了許多蛋,讓他安心為國效力。妻子則會在信中傾訴思念之情,她的字跡娟秀,字裏行間滿是對蔡鍔的牽掛與擔憂,同時鼓勵他堅守信念,她寫道:“君於外為國奔走,妾於內守家護親,願君平安順遂,早日歸來。”蔡鍔每次收到信,都會反複閱讀,仿佛能透過那些文字看到家人的麵容,聽到他們的聲音。


    辛亥革命的烽火燃遍中華,蔡鍔將軍在雲南振臂一唿,揮刀舉義,向著腐朽的滿清統治發起了猛烈的征伐。在緊張的戰鬥間隙,蔡鍔會從懷中掏出家人的信件,那信紙已被他摩挲得微微起皺。他借著微弱的火光,看著那熟悉的字跡,心中便湧起一股溫暖與力量。他仿佛看到母親在昏暗的燈光下為他祈禱,妻子在窗前默默守望。他知道,自己的身後是家人的支持與期盼,自己絕不能退縮。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後,妄圖複辟帝製。蔡鍔將軍為了掩飾自己的反袁意圖,佯裝沉迷酒色,與名妓小鳳仙交往。在此期間,他的家人雖不知他的真實計劃,但依然給予他信任。劉俠貞在家中默默操持家務,照顧老人孩子。她每日清晨便起床,打掃庭院、準備飯菜。在忙碌的間隙,她會坐在院子裏,望著遠方的道路,眼神中帶著一絲擔憂與思念。她相信蔡鍔定有自己的考量,所以她將家中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不讓蔡鍔有後顧之憂。而蔡鍔在與小鳳仙周旋時,心中也時常牽掛著家中的親人。他深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讓家人蒙羞,但為了國家的大義,他隻能暫時忍受這份煎熬。他會在夜深人靜時,迴憶起與家人相處的點點滴滴,那些溫馨的畫麵成為他心中最柔軟的角落。


    終於,蔡鍔將軍在雲南打響了護國討袁的第一槍。在護國戰爭期間,蔡鍔將軍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與堅定的領導風範。戰場上,他身先士卒,那堅毅的身影在槍林彈雨中穿梭。而在戰火紛飛中,他也會偶爾想起家中的溫馨場景。他想起母親為他做的熱氣騰騰的飯菜,妻子在他出征前為他整理的鎧甲。這些迴憶成為他在艱難戰鬥中的精神支柱,給予他無盡的力量。


    當他來到白帝城下,望著這曆史悠久的名城,心中湧起萬千感慨。他想起曾經與家人一同漫步在家鄉的山水間,陽光灑在身上,暖烘烘的。孩子們在前麵嬉笑奔跑,他與妻子攙扶著母親,緩緩前行。那時的時光寧靜而美好。如今,他為了國家的命運在此征戰,雖遠離家人,但那份親情的力量卻從未消散。


    可惜,天妒英才。長期的征戰與勞累,讓蔡鍔將軍的身體不堪重負。在他病重期間,他最思念的便是家中的親人。他躺在病床上,眼神虛弱卻滿含渴望,他仿佛看到母親那慈祥的麵容在眼前浮現,妻子溫柔的雙手為他擦拭額頭的汗珠,孩子們圍在床邊唿喚著他。他渴望能再看一眼母親慈祥的麵容,再擁抱一下溫柔的妻子,再聽聽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然而,命運卻未能如他所願。蔡鍔將軍與世長辭後,家中親人悲痛欲絕。但他們知道,蔡鍔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而犧牲,他的英名將永遠被銘記。


    百年之後,我們依然緬懷這位偉大的將軍。他與家人之間的溫情故事,也成為他傳奇人生中一抹溫暖而動人的色彩,與他的英雄事跡一同被傳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為了家庭的幸福美滿而努力奮鬥。


    隨筆


    《 緬懷蔡鍔將軍逝世百周年.揮刀》


    (平水韻八庚仄起入韻)


    竹清/文


    一


    辛亥揮刀伐滿清,反袁護國一槍鳴。


    觀兵白帝屠奸賊,遣將京師行帥令。


    二


    辛亥揮刀伐滿清,討袁護國一槍鳴。


    行軍徒進滇西北,揮墨題詩筆作明。


    大帥賞風空自許,將軍巡望白帝城。


    楚湘漢子屠奸賊,緬悼先賢寶慶榮。


    2016.06.20邵東


    注:“觀兵白帝屠奸賊”出自蔡鍔將軍的“”揮刀殺賊男兒事,指日觀兵白帝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方誌保家衛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昭陽竹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昭陽竹清並收藏四方誌保家衛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