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天雷 1 型
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 作者:麥島小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欽州出發,從北海啟航,從瓊州出海,從廣州登船……
一艘艘大小不一的船隻如,同海上的怪獸一般,吞吐著潮水般的華人青年。
關於每艘船上究竟能裝載多少人,並沒有一個確切且固定的數字。
由於廣州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些,所以那裏的福船單次大多隻裝載一千餘人。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欽州。因距離較近,欽州港的福船每次竟然是兩千人起步,這些人當然不可能隻是周邊縣城村落,據統計,從欽州港登船的,最遠甚至有湖南永州的曠夫。
不僅如此,即便是在那些規模較小一些的港口裏,千料級別的福船也有著令人咋舌的裝載量,甚至曾有過一次裝載四五百人的紀錄。
反正距離很近,不到一天的路程,忍一忍就過去了。
其實以旁觀者視角,他們比後世被賣做豬仔的華工,還有那些被從非洲賣到美洲的黑叔叔,舒適度還是要高上不少的……
問題不大,反正隻要不死人就行。
總而言之,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一切都以效率為先決條件。
於是乎,一批又一批充滿朝氣和野心的青年男子,就這樣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被運送至海防。
他們帶著滿腔熱血和貪婪念想,即將成為朱祁鎮麾下優質的勞動力。
……
運輸這些勞動力的大船,自然也不是白跑的。
空蕩蕩的船隻太浪費資源了。這些船隻,都是攜帶滿滿的貨物而來的。
優質的占城稻種,顆粒飽滿,品質上乘;琳琅滿目的書籍,不論小說還是畫冊都讓人心潮澎湃,激動不已;潔白如雪的紙張,幹淨整齊的布匹,比土紙土布強了太多太多。各式各樣的鐵製農具,結實耐用的鐵鍋,廣受老百姓喜愛。
整個武安州的工業,蓬勃發展,供不應求。印刷廠、織布廠,水力印刷機、水力織布機不停地飛速運轉,機器都快冒煙了。煤窯裏,黝黑矮小的安南礦工似乎有著源源不斷的力氣……大片大片的官田,仆從軍守衛的皮鞭之下,安南苦力幹勁十足,活力四射。
饒是如此,各類工農業產品還是供不應求。
而且,關於占城稻,海防港內,每天都有占城的商船停靠。
運往華南的貨物,不隻是明麵上那些。
船上還有很多“尖貨”,私鹽、刀劍、盔甲、火藥……都是朝廷明令禁止的違禁物品!
這裏麵,有一種稀少卻的大玩具格外緊俏。
這是一種被稱作“海防造”的火槍。
這種火槍從外觀上來看,與常見的長杆火銃十分相似,不過其整體構造非常簡單,而且結實耐造。
一根粗壯厚實的鋼管,下方則連接著一個穩固的木質槍托,使用的時候,隻需要將適量的鐵砂裝填進鋼管內部,然後再點燃位於鋼管尾部的火繩即可。
火繩燃起,密密麻麻的鐵砂就會如同疾風驟雨一般噴射而出,射程可達二三十丈!無論是用來打野雞,還是打兔子,甚至是防備野豬,它都稱得上是一件利器!
是的,打野豬也不是不行,就算裝上鐵砂,一樣打穿野豬皮!
不過,能不能短時間打死就兩說了。
但這不是問題,如果使用者有發散思維,用自製鐵彈、鉛彈代替標配的鐵砂,用來狩獵,就可以說是神器了。
而且,即便是鐵砂,打在人身上也很有效啊。
這款火槍,是朱祁鎮搗鼓出來的民用版。
從配置方麵來看,這種火槍與蘭芳軍的軍用火槍相比,確實存在很大差距。
但即便隻是火繩版本,其性能也要優於當前明軍所使用的火器。原因在於它采用了更為優質的材料製作而成。
而且,朱祁鎮很雞賊地人為製造稀缺,他故意控製著火槍的供應量,每個月僅向外出售 100 支而已。
而就是這區區 100 支火槍,居然還包含了兩種不同的款式。
其中一種是隻有一根槍管的基礎款,外觀簡潔大方,沒有過多的修飾;另一種則是擁有兩根槍管的雙筒款,這款火槍的裝飾可謂極其奢華,不僅用金銀等貴重金屬鑲嵌,還點綴有珠玉寶石,堪稱藝術精品。
不同型號每個月供應的數量也是不同,基礎款每月能有 90 支,而雙筒款僅有 10 支。
相應地,它們的價格也相差甚遠,基礎款定價為一百兩銀子一支,而雙筒款則高達一千兩銀子一支。
然而,即使價格不菲,市場對這兩款火槍的需求依舊旺盛,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麵。
據小道消息,這兩款火槍在黑市中的價格被爆炒至天價,特別是那稀少的雙筒款火槍。
軍統特工得到消息,曾經有人不惜花費八千兩白銀,才輾轉買到了一杆雙筒火槍,並將其作為厚禮,送給了廣東都指揮使。
哪怕是普通款,縣太爺以下也根本無福享受。
……
另一方麵,在海防那座規模宏大的軍械庫內,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嶄新的火槍。
這些火槍乃是蘭芳軍即將裝備的製式武器,其數量之多簡直堆積如山!
這款火槍是一種典型的燧發槍,它是朱祁鎮根據後世赫赫有名的 barker 前裝滑膛燧發槍設計出來的。
不錯,就是當年19世紀上半葉英軍的製式兵器。
此款火槍全長約 1.16 米,其口徑達 15.3 毫米,所發射的彈丸重量約為 35 克。值得一提的是,該火槍擁有出色的有效射程,大約可達 200 米之遠。
它通過燧石來引發火藥爆炸從而實現射擊,對於那些訓練有素、技藝嫻熟的射手而言,每分鍾能夠輕鬆完成兩至三次精準射擊。
負責生產這批火槍的海防軍械所,充分利用先進的水力鑽床技術精心打造每一支槍管。當
前階段,每月的產能暫時穩定在 1000 支左右。由於其卓越的性能和獨特的設計,這款火槍被賦予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天雷 1 型”步槍。
除了“天雷 1 型”步槍之外,還有一款相對較為低端配置的火繩槍正在同步生產之中。
這款步槍名字同樣威猛——它的名字叫“奔雷 1 型”。
目前,這款火繩槍每月的產能受到一定限製,大致控製在 200 支上下。
與“天雷 1 型”步槍不同的是,“奔雷 1 型”槍管所用的鋼材經過特意調配,質量比前者降低了一個檔次,但依然能滿足民間打獵、械鬥和仆從軍的基本作戰需求。
而且,它們的加工工藝,同樣采用了高效便捷的水力鑽床技術。
在這 200 支低配版火繩槍當中,有整整 100 支被運往華南地區,以滿足當地市場需求;而剩下的那一部分,則被專門預留下來,以備未來仆從軍換裝。
一艘艘大小不一的船隻如,同海上的怪獸一般,吞吐著潮水般的華人青年。
關於每艘船上究竟能裝載多少人,並沒有一個確切且固定的數字。
由於廣州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些,所以那裏的福船單次大多隻裝載一千餘人。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欽州。因距離較近,欽州港的福船每次竟然是兩千人起步,這些人當然不可能隻是周邊縣城村落,據統計,從欽州港登船的,最遠甚至有湖南永州的曠夫。
不僅如此,即便是在那些規模較小一些的港口裏,千料級別的福船也有著令人咋舌的裝載量,甚至曾有過一次裝載四五百人的紀錄。
反正距離很近,不到一天的路程,忍一忍就過去了。
其實以旁觀者視角,他們比後世被賣做豬仔的華工,還有那些被從非洲賣到美洲的黑叔叔,舒適度還是要高上不少的……
問題不大,反正隻要不死人就行。
總而言之,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一切都以效率為先決條件。
於是乎,一批又一批充滿朝氣和野心的青年男子,就這樣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被運送至海防。
他們帶著滿腔熱血和貪婪念想,即將成為朱祁鎮麾下優質的勞動力。
……
運輸這些勞動力的大船,自然也不是白跑的。
空蕩蕩的船隻太浪費資源了。這些船隻,都是攜帶滿滿的貨物而來的。
優質的占城稻種,顆粒飽滿,品質上乘;琳琅滿目的書籍,不論小說還是畫冊都讓人心潮澎湃,激動不已;潔白如雪的紙張,幹淨整齊的布匹,比土紙土布強了太多太多。各式各樣的鐵製農具,結實耐用的鐵鍋,廣受老百姓喜愛。
整個武安州的工業,蓬勃發展,供不應求。印刷廠、織布廠,水力印刷機、水力織布機不停地飛速運轉,機器都快冒煙了。煤窯裏,黝黑矮小的安南礦工似乎有著源源不斷的力氣……大片大片的官田,仆從軍守衛的皮鞭之下,安南苦力幹勁十足,活力四射。
饒是如此,各類工農業產品還是供不應求。
而且,關於占城稻,海防港內,每天都有占城的商船停靠。
運往華南的貨物,不隻是明麵上那些。
船上還有很多“尖貨”,私鹽、刀劍、盔甲、火藥……都是朝廷明令禁止的違禁物品!
這裏麵,有一種稀少卻的大玩具格外緊俏。
這是一種被稱作“海防造”的火槍。
這種火槍從外觀上來看,與常見的長杆火銃十分相似,不過其整體構造非常簡單,而且結實耐造。
一根粗壯厚實的鋼管,下方則連接著一個穩固的木質槍托,使用的時候,隻需要將適量的鐵砂裝填進鋼管內部,然後再點燃位於鋼管尾部的火繩即可。
火繩燃起,密密麻麻的鐵砂就會如同疾風驟雨一般噴射而出,射程可達二三十丈!無論是用來打野雞,還是打兔子,甚至是防備野豬,它都稱得上是一件利器!
是的,打野豬也不是不行,就算裝上鐵砂,一樣打穿野豬皮!
不過,能不能短時間打死就兩說了。
但這不是問題,如果使用者有發散思維,用自製鐵彈、鉛彈代替標配的鐵砂,用來狩獵,就可以說是神器了。
而且,即便是鐵砂,打在人身上也很有效啊。
這款火槍,是朱祁鎮搗鼓出來的民用版。
從配置方麵來看,這種火槍與蘭芳軍的軍用火槍相比,確實存在很大差距。
但即便隻是火繩版本,其性能也要優於當前明軍所使用的火器。原因在於它采用了更為優質的材料製作而成。
而且,朱祁鎮很雞賊地人為製造稀缺,他故意控製著火槍的供應量,每個月僅向外出售 100 支而已。
而就是這區區 100 支火槍,居然還包含了兩種不同的款式。
其中一種是隻有一根槍管的基礎款,外觀簡潔大方,沒有過多的修飾;另一種則是擁有兩根槍管的雙筒款,這款火槍的裝飾可謂極其奢華,不僅用金銀等貴重金屬鑲嵌,還點綴有珠玉寶石,堪稱藝術精品。
不同型號每個月供應的數量也是不同,基礎款每月能有 90 支,而雙筒款僅有 10 支。
相應地,它們的價格也相差甚遠,基礎款定價為一百兩銀子一支,而雙筒款則高達一千兩銀子一支。
然而,即使價格不菲,市場對這兩款火槍的需求依舊旺盛,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麵。
據小道消息,這兩款火槍在黑市中的價格被爆炒至天價,特別是那稀少的雙筒款火槍。
軍統特工得到消息,曾經有人不惜花費八千兩白銀,才輾轉買到了一杆雙筒火槍,並將其作為厚禮,送給了廣東都指揮使。
哪怕是普通款,縣太爺以下也根本無福享受。
……
另一方麵,在海防那座規模宏大的軍械庫內,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嶄新的火槍。
這些火槍乃是蘭芳軍即將裝備的製式武器,其數量之多簡直堆積如山!
這款火槍是一種典型的燧發槍,它是朱祁鎮根據後世赫赫有名的 barker 前裝滑膛燧發槍設計出來的。
不錯,就是當年19世紀上半葉英軍的製式兵器。
此款火槍全長約 1.16 米,其口徑達 15.3 毫米,所發射的彈丸重量約為 35 克。值得一提的是,該火槍擁有出色的有效射程,大約可達 200 米之遠。
它通過燧石來引發火藥爆炸從而實現射擊,對於那些訓練有素、技藝嫻熟的射手而言,每分鍾能夠輕鬆完成兩至三次精準射擊。
負責生產這批火槍的海防軍械所,充分利用先進的水力鑽床技術精心打造每一支槍管。當
前階段,每月的產能暫時穩定在 1000 支左右。由於其卓越的性能和獨特的設計,這款火槍被賦予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天雷 1 型”步槍。
除了“天雷 1 型”步槍之外,還有一款相對較為低端配置的火繩槍正在同步生產之中。
這款步槍名字同樣威猛——它的名字叫“奔雷 1 型”。
目前,這款火繩槍每月的產能受到一定限製,大致控製在 200 支上下。
與“天雷 1 型”步槍不同的是,“奔雷 1 型”槍管所用的鋼材經過特意調配,質量比前者降低了一個檔次,但依然能滿足民間打獵、械鬥和仆從軍的基本作戰需求。
而且,它們的加工工藝,同樣采用了高效便捷的水力鑽床技術。
在這 200 支低配版火繩槍當中,有整整 100 支被運往華南地區,以滿足當地市場需求;而剩下的那一部分,則被專門預留下來,以備未來仆從軍換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