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支援新大陸
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 作者:麥島小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朱全忠他們不知道,朱祁鎮早已派出了接應船隊。
等到朱全忠鞭笞土著國王時,18艘800噸蓋倫船浩浩蕩蕩,已經越過了那座滿是巨人石像的小島。
盡管年初的遠航兵分兩路,但兩支隊伍之間,始終保持著斷斷續續的聯係。
從他們探索新幾內亞島,到抵達澳洲大陸建立基地,以及朱全忠等人的東進,朱祁鎮後續都知道。
而且他也能根據日期,大致推算他們的行程。
朱祁鎮不是不想派出船隊探索美洲大陸。
他很想,非常想。
單是那些黃金,想想就令人刺激。
朱祁鎮擔憂的是,朱全忠他們兩眼一抹黑,不一定能搜羅到多少金銀財富。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後世白皮探險家那般無恥。
不過朱祁鎮確實沒料到,朱全忠他們,能在相對有理有據的基礎上,攫取那麽多財富……
這都是後話了。
眼下,18艘中型蓋倫船分為3個編組,在千目鏡可視範圍內,各編組遙相唿應。
這批船隻,全部出自遙遠的海參崴造船廠。
在那裏,十餘萬不幸被俘獲的野人苦力和李朝俘虜們沒日沒夜地辛勤勞作著。他們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成功打造出了首批 24 艘壯觀的蓋倫船!
建造一艘大型蓋倫船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眾所周知,在一般情況下,從最初籌備所需的木料開始,一直到整艘船最終正式下水服役,這個過程往往需要耗費整整兩年之久。
然而,在外東北地區情況卻大不相同。這裏從不缺少優質的木料資源,單是海參崴一地原有的成品木料,就已經堆積得如同小山一般高。
更別提那些源源不斷地從眾多野人部落中掠奪而來的海量木材了。
許多野人部落在製造大型獨木舟方麵可是頗具造詣的。畢竟,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處處可見高聳入雲的參天古樹。即便當地的生產力相對較為落後,但這些古老的部落依然憑借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囤積下了數量驚人的上等好木材。
除了蓋倫船,海參崴的船廠,還製作了大量的三桅縱帆船、福船、蜈蚣船等各類船隻。
在眾多類型的船隻當中,那造型奇特的蜈蚣船率先贏得了士兵們的傾心與鍾愛。
所謂蜈蚣船,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快蟹船。其船身修長而狹窄,猶如一條蜿蜒遊動的蜈蚣。
船上高高聳立著兩到三根粗壯的桅杆,這些桅杆之上,飄揚著的乃是獨具特色的中式硬帆。
然而,此船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方還在於它的兩側。那裏整齊排列著一排排槳櫓,就如同蜈蚣那密密麻麻的腿腳一般。這船的外形既像橫行霸道的螃蟹,又似張牙舞爪的蜈蚣,令人過目難忘。
不僅如此,蜈蚣船還有諸多其他優點。其一便是造價低廉,相較於那些樓船巨艦,它所需成本要少得多。
其二則是結構相對簡單,建造起來無需耗費過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工期甚短。
更重要的是,蜈蚣船具有極強的實用性。若是沒有風的時候,可以依靠眾人齊心協力劃動槳櫓來驅動船隻前行;一旦風起,則可迅速揚起風帆,借助風力乘風破浪。遇到緊急情況時,更是能夠將槳和帆同時運用,大大提高行駛速度。
對於駐守在海參崴的士兵們而言,這樣一艘船簡直就是當之無愧的“性價比之王”!
由於具備上述種種優勢,蜈蚣船特別適合在近海區域航行。尤其是在走私活動方麵,更是如魚得水。
自那蜈蚣船入列以來,士兵們猶如脫韁野馬一般,再無忌憚之心。他們駕馭著這大蜈蚣,頻繁地往返於李朝與倭國之間,不斷加大走私的力度,從而中牟取巨額利潤。
麵對如此猖獗的走私行徑,李朝水師與緝私隊伍豈能坐視不管?然而,當他們遭遇來自海參崴的蜈蚣船隊時,卻屢屢遭受重創。
即便他們傾盡全力,派出被譽為國之重器的龜船前來迎戰,也難以擺脫潰不成軍的下場。
蜈蚣船上配備的那些三磅、六磅的小炮,看似不起眼,但威力著實不容小覷。
這些火炮不僅後坐力極低,而且射速極快,仿佛疾風驟雨般傾瀉而出。
每一發炮彈都能擊破龜船那看似堅硬的外殼,高速彈射的彈丸與“破殼”帶來的木屑碎片,無情地收割著龜船裏麵的士兵。
李朝海軍的驕傲,就這樣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毫無還手之力。
小鬼子的安宅船,其實也沒好到哪裏去。
三島倭奴中,亂七八糟的大名、將軍,不是沒有人打過蜈蚣船的主意。
結果,派出去的安宅船,下場還不如李朝的龜船。
小口徑火炮與大口徑抬槍,就像割稻子一樣,無情地收割著李朝或者倭國的士兵……
海參崴的走私,因此也逐漸半公開化,甚至直接公開化。
除了走私,他們還經常上岸劫掠。有了濟州島和舟山群島這兩個基地,去倭國打秋風變得非常方便。
李朝貧瘠,但倭國卻不一樣,倭國同樣盛產金銀,蜈蚣船隊將倭寇在東南沿海做的事變本加厲地償還了迴去,別說,效果真不錯。
……
在海參崴,除了12時辰連軸轉的造船廠,鐵礦、煤礦、冶鐵廠、軍械廠,也同樣保持著高效運轉。
武器,或者生產工具,都越來越多,越來越精良。
此次南下海防的24艘蓋倫船,以及其餘幾十艘大大小小的各類船隻,均配備火器。
一艘800噸的中型蓋倫船,光是各類火炮便能裝備30多門。
這些南下的船隻,攜帶大量槍炮、火藥、盔甲、刀劍,以及千餘水手以及數千精銳士兵。
而舟山群島,這段時間,也在持續生產各類船隻。
不過,舟山的大船都還沒有完工,下水的主要是300噸以下的小船。
這些船,主要用於近海貿易。
有的也會賣給江浙商人。
海參崴與舟山,這兩個地方的產出與收獲,為朱祁鎮提供了征服南洋的堅實底氣!
隨著連家船民安置與納土納群島開發逐漸走入正軌,朱祁鎮抽調18艘蓋倫船,每艘船運輸300及大量物資,沿著東線船隊走過的路,去新大陸支援!
等到朱全忠鞭笞土著國王時,18艘800噸蓋倫船浩浩蕩蕩,已經越過了那座滿是巨人石像的小島。
盡管年初的遠航兵分兩路,但兩支隊伍之間,始終保持著斷斷續續的聯係。
從他們探索新幾內亞島,到抵達澳洲大陸建立基地,以及朱全忠等人的東進,朱祁鎮後續都知道。
而且他也能根據日期,大致推算他們的行程。
朱祁鎮不是不想派出船隊探索美洲大陸。
他很想,非常想。
單是那些黃金,想想就令人刺激。
朱祁鎮擔憂的是,朱全忠他們兩眼一抹黑,不一定能搜羅到多少金銀財富。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後世白皮探險家那般無恥。
不過朱祁鎮確實沒料到,朱全忠他們,能在相對有理有據的基礎上,攫取那麽多財富……
這都是後話了。
眼下,18艘中型蓋倫船分為3個編組,在千目鏡可視範圍內,各編組遙相唿應。
這批船隻,全部出自遙遠的海參崴造船廠。
在那裏,十餘萬不幸被俘獲的野人苦力和李朝俘虜們沒日沒夜地辛勤勞作著。他們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成功打造出了首批 24 艘壯觀的蓋倫船!
建造一艘大型蓋倫船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眾所周知,在一般情況下,從最初籌備所需的木料開始,一直到整艘船最終正式下水服役,這個過程往往需要耗費整整兩年之久。
然而,在外東北地區情況卻大不相同。這裏從不缺少優質的木料資源,單是海參崴一地原有的成品木料,就已經堆積得如同小山一般高。
更別提那些源源不斷地從眾多野人部落中掠奪而來的海量木材了。
許多野人部落在製造大型獨木舟方麵可是頗具造詣的。畢竟,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處處可見高聳入雲的參天古樹。即便當地的生產力相對較為落後,但這些古老的部落依然憑借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囤積下了數量驚人的上等好木材。
除了蓋倫船,海參崴的船廠,還製作了大量的三桅縱帆船、福船、蜈蚣船等各類船隻。
在眾多類型的船隻當中,那造型奇特的蜈蚣船率先贏得了士兵們的傾心與鍾愛。
所謂蜈蚣船,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快蟹船。其船身修長而狹窄,猶如一條蜿蜒遊動的蜈蚣。
船上高高聳立著兩到三根粗壯的桅杆,這些桅杆之上,飄揚著的乃是獨具特色的中式硬帆。
然而,此船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方還在於它的兩側。那裏整齊排列著一排排槳櫓,就如同蜈蚣那密密麻麻的腿腳一般。這船的外形既像橫行霸道的螃蟹,又似張牙舞爪的蜈蚣,令人過目難忘。
不僅如此,蜈蚣船還有諸多其他優點。其一便是造價低廉,相較於那些樓船巨艦,它所需成本要少得多。
其二則是結構相對簡單,建造起來無需耗費過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工期甚短。
更重要的是,蜈蚣船具有極強的實用性。若是沒有風的時候,可以依靠眾人齊心協力劃動槳櫓來驅動船隻前行;一旦風起,則可迅速揚起風帆,借助風力乘風破浪。遇到緊急情況時,更是能夠將槳和帆同時運用,大大提高行駛速度。
對於駐守在海參崴的士兵們而言,這樣一艘船簡直就是當之無愧的“性價比之王”!
由於具備上述種種優勢,蜈蚣船特別適合在近海區域航行。尤其是在走私活動方麵,更是如魚得水。
自那蜈蚣船入列以來,士兵們猶如脫韁野馬一般,再無忌憚之心。他們駕馭著這大蜈蚣,頻繁地往返於李朝與倭國之間,不斷加大走私的力度,從而中牟取巨額利潤。
麵對如此猖獗的走私行徑,李朝水師與緝私隊伍豈能坐視不管?然而,當他們遭遇來自海參崴的蜈蚣船隊時,卻屢屢遭受重創。
即便他們傾盡全力,派出被譽為國之重器的龜船前來迎戰,也難以擺脫潰不成軍的下場。
蜈蚣船上配備的那些三磅、六磅的小炮,看似不起眼,但威力著實不容小覷。
這些火炮不僅後坐力極低,而且射速極快,仿佛疾風驟雨般傾瀉而出。
每一發炮彈都能擊破龜船那看似堅硬的外殼,高速彈射的彈丸與“破殼”帶來的木屑碎片,無情地收割著龜船裏麵的士兵。
李朝海軍的驕傲,就這樣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毫無還手之力。
小鬼子的安宅船,其實也沒好到哪裏去。
三島倭奴中,亂七八糟的大名、將軍,不是沒有人打過蜈蚣船的主意。
結果,派出去的安宅船,下場還不如李朝的龜船。
小口徑火炮與大口徑抬槍,就像割稻子一樣,無情地收割著李朝或者倭國的士兵……
海參崴的走私,因此也逐漸半公開化,甚至直接公開化。
除了走私,他們還經常上岸劫掠。有了濟州島和舟山群島這兩個基地,去倭國打秋風變得非常方便。
李朝貧瘠,但倭國卻不一樣,倭國同樣盛產金銀,蜈蚣船隊將倭寇在東南沿海做的事變本加厲地償還了迴去,別說,效果真不錯。
……
在海參崴,除了12時辰連軸轉的造船廠,鐵礦、煤礦、冶鐵廠、軍械廠,也同樣保持著高效運轉。
武器,或者生產工具,都越來越多,越來越精良。
此次南下海防的24艘蓋倫船,以及其餘幾十艘大大小小的各類船隻,均配備火器。
一艘800噸的中型蓋倫船,光是各類火炮便能裝備30多門。
這些南下的船隻,攜帶大量槍炮、火藥、盔甲、刀劍,以及千餘水手以及數千精銳士兵。
而舟山群島,這段時間,也在持續生產各類船隻。
不過,舟山的大船都還沒有完工,下水的主要是300噸以下的小船。
這些船,主要用於近海貿易。
有的也會賣給江浙商人。
海參崴與舟山,這兩個地方的產出與收獲,為朱祁鎮提供了征服南洋的堅實底氣!
隨著連家船民安置與納土納群島開發逐漸走入正軌,朱祁鎮抽調18艘蓋倫船,每艘船運輸300及大量物資,沿著東線船隊走過的路,去新大陸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