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心懷僥幸心理,但還沒怎麽賭的人,看到他的模樣後被潑了一盆冷水。


    從此打消念頭,重新做人。


    更有極少數有毅力的人,一隻腳已經陷了進去,卻又及時抽身出來。


    浪子迴頭金不換。


    但還有一些人,雖然每次想起都痛下決心決不再賭,可每每被狐朋狗友誘惑,或者經過一些地點時,心裏總是癢癢的。


    他們總是想:“最後一把,這次賺了就收手!”


    隨後,如飛蛾撲火般義無反顧……


    “金才做得不錯,算是意外驚喜了。”


    消息很快傳迴海防,朱祁鎮望著袁彬報上來的消息,點了點頭。


    金才是袁彬哈銘訓練的眾多情報人員之一,此次,他帶著幾十個手下,悄悄潛迴廣州城。


    “之前是朕疏忽了,傳令下去,士兵若有耍錢的,第一次鞭笞一百,枷鎖示眾。”


    “第二次,就地斬首!”


    “是。”


    “傳令廣州,幹得不錯。繼續保持下去。”


    ……


    很快,整個廣州周邊的村落,一則小道消息不脛而走。


    “聽說了嗎,有個大善人收小孩呢。”


    一條街巷的樹蔭下,一群人在那閑聊。


    “什麽?沒聽說啊,怎麽了?”


    “我也是聽人說的,有個大善人,不忍那些剛出生就被拋棄的嬰孩,說隻要身體沒病沒災,他都願意養!”一個人眉飛色舞地說道。


    有人感歎:“哎,好人啊。可好人難做啊。”


    “不說許多人生了女娃,往河裏、棄嬰塔裏,甚至是茅廁裏一扔。就是有些窮苦人家,生了男娃也養不起啊!如果族裏沒人要,也隻能忍痛拋棄。”


    第一個人迴答道:“老哥,現在不一樣了。把自己養不了或者不願意養的嬰孩送過去,他們還給糧食呢!”


    有人不信:“真的?”


    “當然了!”


    第一個人有些急了:“隔壁村有人都去試過了!”


    “有人生了女娃,送過去,他們說剛出生養不活,等滿月再來。”


    “滿月來了,給50斤大米。兩個月以上給一百斤。”


    “男女娃都是一樣。”


    有人嗤笑:“嘿,這不是還沒試過嗎?你咋知道他們真的給?”


    “傻叉,那王家莊的王大善人已經試過了,他有個小妾生了個女娃,現在三個月,但老婆和小妾不和。”


    “男娃也就罷了,女娃,他家已經6朵金花了……”


    “王老爺本來想給族裏的同輩,可誰家缺女娃啊,再說誰家要女娃啊。”


    “可王老爺號稱王大善人,自然不忍將親生骨肉扔到塔裏。”


    “所以,得知消息後,他差了一個佃戶過去打聽,很快,又讓那個佃戶駕著馬車,把孩子送去。”


    “帶迴來了50斤糧食呢,雪白雪白的大米,一看就是上品!”


    “等等,不是100斤嗎?”


    “人家不傻,怕你抱著病秧子去糊弄,等孩子在那裏再平安度過15天,還有50斤送上。”


    “要是三天之內沒了,人家說了,別看他心善,覺得他好欺負。”


    “糧食追迴,不然沒他好果汁吃!”


    那個人眉飛色舞地說著,突然,又有個漢子路過。


    “對對對,狗蛋說得沒錯,那個帶迴糧食的佃戶,是我三姑的二舅的孫子的女婿呢……”


    “聽說,那大老爺是在南洋做稻米生意的,人家吃齋念佛,心善著呢。”


    “和他相比,那王大善人就是個狗屁!”


    “那麽有錢,不缺一雙筷子,卻把自己親生骨肉送出去,天下哪有這樣的大善人!”


    “依我之見,這就是偽善,又當又立的樂色!”


    ……


    類似的場景,在周邊許多村子發生。


    金才等人以“金財”開路,都沒用到原來商人家產的幾十分之一,就打通了所有關節,拿到了合法身份。


    他們買了許多母羊,還雇了一些家境貧寒的婦女,以糧食為報酬,讓她們幹雜活,以及照顧幼兒。


    這些開支並不大,至於大米,都是占城運來的,成本寥寥無幾。


    很快,便有10多名女嬰,以及3名男嬰被送了過來。


    都是經濟條件不太好,父母又不忍心拋棄孩子的家庭。


    看到有些人衣衫實在襤褸,離別時淚流滿麵,金才也微微歎息。


    默默為他們的糧食袋子裏塞上了一些銅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島小螃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島小螃蟹並收藏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