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新航路的新發現
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 作者:麥島小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發現了一個50餘人的部落。
這些人相貌十分奇異,不同於他們之前見過的任何一種土人。
有人甚至認為,這些野人的麵相,與婆羅洲的紅毛猩猩有幾分相似。
而且,這些野人皮膚呈深棕色,毛發雜亂,麵部扁平但眉棱突出。
這些人牙齒很大,多有紋身,也正是因為這些紋身,讓探險隊們將他們定義為野人。
縱使如此,朱彥他們也領先了另個位麵的帶英無數倍,要知道,帶英直到20世紀初,仍然將其定義為“動物群體”。
朱彥等瓦剌、野人、各家族兵們生在15世紀,從小或部落廝殺,或村落械鬥,如今進入大航海時代,自然不可能幼稚到跪請這些野人為座上賓。
至少在這一時期,弱肉強食還是整個世界的通用法則。
因此,發現這一部落後,總共十幾人的騎兵小隊,直接拔出馬刀,歡快地迎了上去。
野人們文明程度極低,沒有金屬,沒有弓箭,沒有陶器,不會紡織,更沒有發明出車輪。
更神奇的是,他們甚至連石器都非常粗糙。
光路是可逆的。他們衝鋒的時候,野人們也發現了他們。
野人們完全無法理解眼前這些奇怪的生物。
他們沒有見過戰馬,也無法理解朱彥他們身上的頭盔與戰甲。
麵對這些未知的存在,他們本能的以為是可怕的魔鬼,如果這些野人概念裏有魔鬼這個詞的話。
反正不論如何,野人們認為這些生有四蹄、雙手、兩隻頭的生物十分嚇人,於是紛紛四散奔逃。
哪怕最勇敢的勇士,也未能投出手中的木矛,白瞎了滿身嚇人的腱子肉。
兩隻腳怎麽可能跑贏四隻腳?怎麽可能跑贏如閃電般的羽箭?
結果自然是一邊倒。
野人們紛紛撲地,在廣袤原野上留下片片深褐色。但不是所有人都這麽不幸,經驗豐富的朱彥留下了兩個活口。
“草,這些野人竟然連半點有用物資都沒有。”
殲滅戰後,他們開始搜尋部落物資,可惜,這些與其他區域人類分離萬年以上,靠采集與漁獵為生,還處在舊石器時代的野人,什麽都沒有。
沒有貴重金屬,沒有糧食,一切都沒得。
蚊子腿太小了,也便不再是肉。這些野人比南洋的土人落後了不是一個數量級。
傍晚,朱彥帶著兩個活口,迴到了營地。
“來人,把那個南洋土著帶來。”
這個南洋野人,是他們在渤泥國買的,因為他既懂漢話,又懂南洋野人的話。
是個難得的可以當翻譯的野人。
隨著南洋開發的緩慢進行,部分嗅覺靈敏的渤泥國商人發現了新商機。
他們開始捕獲那些處於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生番野人,反正婆羅洲多得是,再教給他們語言,隨後再將其售出。
可別說,自從這一業務開展之後,相關商品供不應求。
雖然幾個月很難讓人精通一門語言,雖然各島嶼的土著語言都有所差異,可總體來說能勉強大致溝通。
至少比兩眼一抹黑強。
據記載,被殖民者帶到複活節島的波利尼西亞人,跨越數千公裏,都能和當地人大致溝通。
大體溝通,就足以變被動搜尋為主動索取了。
……
“他說的什麽?”
朱彥一臉期待地望著這位翻譯,可下一刻,野人翻譯的迴答讓他大失所望。
“大人,小的聽不懂。”
“語言完全不同,沒有一個相同的詞匯。”
翻譯畢恭畢敬,小心翼翼地迴答道。
“哎,罷了。”
朱彥揮揮手,兩個士兵將翻譯帶了下去。
這裏的野人不堪用,不知能不能驅使他們做力工。
朱彥拔出刀,緩緩指向一個野人俘虜脖頸。
見狀,這兩個被拴住手腳的野人驚恐萬分,一邊發出嘰裏呱啦的聲音,一邊連連磕頭。
朱彥笑了笑,斬掉了一個野人的繩索。
隨後,用馬刀指了指眼前一塊石頭,又指了指遠處的石碓。
野人如蒙大赦,隻見他吃力地搬起石頭,一步一步,緩緩朝著石碓挪動,直到將石頭挪到石碓。
朱彥滿意地笑了笑。
與這裏野人溝通的問題,解決了。
接下來,士兵們全副武裝,大範圍掃蕩著周邊區域。
300多個成年雄性野人被拉了過來,在前兩名野人俘虜手舞足蹈的教授中,開始了營地作業。
這一來,士兵們的工作就輕鬆了許多。
“全忠,按這個密度,以及我們之前在南洋的經驗。”
“這片大陸的野人數量應該在六七十萬左右,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
油燈下,朱彥麵前擺著一個算盤和厚厚一摞紙,因為這片大陸中部逐漸變為荒漠,他估計,這裏野人應該不會太多。
一邊探索,他們還發現了一些其他的生物。
比如趴在樹上很懶惰的小動物,朱全忠稱之為樹懶。
比如不會飛的大鳥,他們燉了幾隻,肉十分粗糙,蛋也很腥。
接連幾個月,他們逐漸熟悉了眼前這片大陸。
期間,他們還分出了幾艘船,同時向東向南。
在東方,他們發現了兩個比較大的島嶼,上麵野人同樣不多,卻屬於南洋野人。
這些野人很驍勇,士兵們剛上岸不久,就被發現。
接著,手持骨刀、長矛的野人便蜂擁而至。
隻是,他們的敵人用的是抬槍。
船員們不慌不忙,等到野人們衝到十餘米,十餘杆抬槍發出怒吼。
雷鳴與硝煙讓野人們呆滯。
霰彈如暴風雨,將野人們像穀子一般割倒。
一輪齊射。身穿鐵甲的士兵便衝了上去,貼身肉搏,輕而易舉殲滅了四百多個野人。
船員們並沒有戀戰,他們標注了海圖,留下了主權石碑,又帶上了幾個俘虜,隨即就返迴了大陸。
至於往南的船隊,在他們的同伴在2000公裏外的大島向野人傾瀉鐵砂時,便帶著探索信息,從南部的海島上返航了。
是的,朱全忠他們,一次便發現了澳洲大陸,南島、北島,以及塔斯馬尼亞島。
這次探索曆時數月,雖然沒有現成的金銀,但每個人都覺得,這次探索大獲成功!
這些人相貌十分奇異,不同於他們之前見過的任何一種土人。
有人甚至認為,這些野人的麵相,與婆羅洲的紅毛猩猩有幾分相似。
而且,這些野人皮膚呈深棕色,毛發雜亂,麵部扁平但眉棱突出。
這些人牙齒很大,多有紋身,也正是因為這些紋身,讓探險隊們將他們定義為野人。
縱使如此,朱彥他們也領先了另個位麵的帶英無數倍,要知道,帶英直到20世紀初,仍然將其定義為“動物群體”。
朱彥等瓦剌、野人、各家族兵們生在15世紀,從小或部落廝殺,或村落械鬥,如今進入大航海時代,自然不可能幼稚到跪請這些野人為座上賓。
至少在這一時期,弱肉強食還是整個世界的通用法則。
因此,發現這一部落後,總共十幾人的騎兵小隊,直接拔出馬刀,歡快地迎了上去。
野人們文明程度極低,沒有金屬,沒有弓箭,沒有陶器,不會紡織,更沒有發明出車輪。
更神奇的是,他們甚至連石器都非常粗糙。
光路是可逆的。他們衝鋒的時候,野人們也發現了他們。
野人們完全無法理解眼前這些奇怪的生物。
他們沒有見過戰馬,也無法理解朱彥他們身上的頭盔與戰甲。
麵對這些未知的存在,他們本能的以為是可怕的魔鬼,如果這些野人概念裏有魔鬼這個詞的話。
反正不論如何,野人們認為這些生有四蹄、雙手、兩隻頭的生物十分嚇人,於是紛紛四散奔逃。
哪怕最勇敢的勇士,也未能投出手中的木矛,白瞎了滿身嚇人的腱子肉。
兩隻腳怎麽可能跑贏四隻腳?怎麽可能跑贏如閃電般的羽箭?
結果自然是一邊倒。
野人們紛紛撲地,在廣袤原野上留下片片深褐色。但不是所有人都這麽不幸,經驗豐富的朱彥留下了兩個活口。
“草,這些野人竟然連半點有用物資都沒有。”
殲滅戰後,他們開始搜尋部落物資,可惜,這些與其他區域人類分離萬年以上,靠采集與漁獵為生,還處在舊石器時代的野人,什麽都沒有。
沒有貴重金屬,沒有糧食,一切都沒得。
蚊子腿太小了,也便不再是肉。這些野人比南洋的土人落後了不是一個數量級。
傍晚,朱彥帶著兩個活口,迴到了營地。
“來人,把那個南洋土著帶來。”
這個南洋野人,是他們在渤泥國買的,因為他既懂漢話,又懂南洋野人的話。
是個難得的可以當翻譯的野人。
隨著南洋開發的緩慢進行,部分嗅覺靈敏的渤泥國商人發現了新商機。
他們開始捕獲那些處於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生番野人,反正婆羅洲多得是,再教給他們語言,隨後再將其售出。
可別說,自從這一業務開展之後,相關商品供不應求。
雖然幾個月很難讓人精通一門語言,雖然各島嶼的土著語言都有所差異,可總體來說能勉強大致溝通。
至少比兩眼一抹黑強。
據記載,被殖民者帶到複活節島的波利尼西亞人,跨越數千公裏,都能和當地人大致溝通。
大體溝通,就足以變被動搜尋為主動索取了。
……
“他說的什麽?”
朱彥一臉期待地望著這位翻譯,可下一刻,野人翻譯的迴答讓他大失所望。
“大人,小的聽不懂。”
“語言完全不同,沒有一個相同的詞匯。”
翻譯畢恭畢敬,小心翼翼地迴答道。
“哎,罷了。”
朱彥揮揮手,兩個士兵將翻譯帶了下去。
這裏的野人不堪用,不知能不能驅使他們做力工。
朱彥拔出刀,緩緩指向一個野人俘虜脖頸。
見狀,這兩個被拴住手腳的野人驚恐萬分,一邊發出嘰裏呱啦的聲音,一邊連連磕頭。
朱彥笑了笑,斬掉了一個野人的繩索。
隨後,用馬刀指了指眼前一塊石頭,又指了指遠處的石碓。
野人如蒙大赦,隻見他吃力地搬起石頭,一步一步,緩緩朝著石碓挪動,直到將石頭挪到石碓。
朱彥滿意地笑了笑。
與這裏野人溝通的問題,解決了。
接下來,士兵們全副武裝,大範圍掃蕩著周邊區域。
300多個成年雄性野人被拉了過來,在前兩名野人俘虜手舞足蹈的教授中,開始了營地作業。
這一來,士兵們的工作就輕鬆了許多。
“全忠,按這個密度,以及我們之前在南洋的經驗。”
“這片大陸的野人數量應該在六七十萬左右,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
油燈下,朱彥麵前擺著一個算盤和厚厚一摞紙,因為這片大陸中部逐漸變為荒漠,他估計,這裏野人應該不會太多。
一邊探索,他們還發現了一些其他的生物。
比如趴在樹上很懶惰的小動物,朱全忠稱之為樹懶。
比如不會飛的大鳥,他們燉了幾隻,肉十分粗糙,蛋也很腥。
接連幾個月,他們逐漸熟悉了眼前這片大陸。
期間,他們還分出了幾艘船,同時向東向南。
在東方,他們發現了兩個比較大的島嶼,上麵野人同樣不多,卻屬於南洋野人。
這些野人很驍勇,士兵們剛上岸不久,就被發現。
接著,手持骨刀、長矛的野人便蜂擁而至。
隻是,他們的敵人用的是抬槍。
船員們不慌不忙,等到野人們衝到十餘米,十餘杆抬槍發出怒吼。
雷鳴與硝煙讓野人們呆滯。
霰彈如暴風雨,將野人們像穀子一般割倒。
一輪齊射。身穿鐵甲的士兵便衝了上去,貼身肉搏,輕而易舉殲滅了四百多個野人。
船員們並沒有戀戰,他們標注了海圖,留下了主權石碑,又帶上了幾個俘虜,隨即就返迴了大陸。
至於往南的船隊,在他們的同伴在2000公裏外的大島向野人傾瀉鐵砂時,便帶著探索信息,從南部的海島上返航了。
是的,朱全忠他們,一次便發現了澳洲大陸,南島、北島,以及塔斯馬尼亞島。
這次探索曆時數月,雖然沒有現成的金銀,但每個人都覺得,這次探索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