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公忠體國,大汗為何謀反?”


    脫脫不花:“?”


    這位頭領大義凜然的質問,讓脫脫不花如遭重擊。


    脫脫不花悲憤地環顧四周,一百多人,竟沒有一人替他說話。


    脫脫不花語塞,這時,也先又站了出來,打起了圓場。


    “嗬嗬,大汗自然是不會謀反的,盡管之前可能有些誤會,但相信大汗一定會理解的。”


    “既然大家一致同意,那即日起,怯薛護衛軍正式成軍!”


    “怯薛軍暫定三千人,名額由各部落平均分配。將來怯薛軍會擴充到一萬,視情況而定。”


    “怯薛軍為拱衛大汗而設,其軍餉物資自然要由大汗提供……”


    脫脫不花傻眼了,合著軟禁我的士兵,還要我來出軍餉?這不成跪著要飯的嗎?”


    “咳咳,當然了,怯薛護衛軍需要最好的甲胄、最雄健的戰馬。大汗或許囊中羞澀,這樣,我等諸部也來助大汗一臂之力。”


    聽到這句話,脫脫不花鬆了口氣,終於像是一句人話。


    不過,接下來,也先下一句話,讓脫脫不花再次傻眼。


    “既然我們一同負責軍餉,那總要有一個管理機構,鑒於此,我等自然也需協助大汗直屬部族,共同管理軍政財政……”


    脫脫不花兩眼一黑,昏了過去。


    在現場愉快的氛圍中,脫脫不花的草地、牛羊與人口被重新分配,除了剛俘虜而來的野人。


    道理很簡單,既然大汗有了忠實的護衛軍,那自然不用親自帶兵東征西討了。各部首領齊齊讚歎,為了大汗的安康,淮王太師真乃用心良苦。


    淮王太師自然也不會辜負大家,對於脫脫不花的部屬,也先很是慷慨。


    也先秉持著好東西需要大家分享的原則,將脫脫不花手中的人口牲畜和資源折價,在諸部頭領監督下,以大體平均的原則寫下了一百多個紙條。


    隨後,紙條被折疊並揉成團,放進了一個開口的木箱。所有部落頭領一人一個,公平分配。


    如此公平,沒人有怨言。雖然僧多粥少,但眾人愉快地小小進了一餐。


    與此同時,脫脫不花帶來的兩萬餘騎兵被也先15萬人包圍。


    賽罕王持脫脫不花印信,隻身來到營地之中,說服眾人。


    在得知隻是換個主人,今後待遇隻會更好後,脫脫不花的人馬紛紛放下了武器,一場不流血的政變就此完成。


    脫脫不花今後會被安置在和林,也先會為他騰出幾間房屋。


    今後,和林將大興土木,不但要修建更大規模的宮殿,還要修築規模宏大的廟宇。


    因為朱祁鎮對也先說過,修好一座廟,勝抵十萬兵。


    ……


    此次會盟有三大議。其一,重建怯薛護衛軍,保障大汗絕對安全。


    其二,改革草原舊製,封賞有功之臣。


    其三,分配榷場貿易份額。


    本著一事一議的原則, 第一件事塵埃落定,也先按瓦剌最高禮節宰殺馬匹,款待眾人。


    除了各種按瓦剌烹飪做法製作的馬肉,每個頭領桌前都有銅爐。


    無煙的木炭提供了熊熊熱量,牛骨鍋底被煮得沸騰。一個個身材高挑,落落大方的瓦剌侍女奉上一盤盤片好的牛、羊、豬、鹿等各種肉類,眾人蘸著從榷場貿易而來的麻醬、耗油等各類蘸料,吃著火鍋唱著歌。


    酒類也很豐富,瓦剌自己釀製的馬奶酒,西域的葡萄酒,北直隸的老白幹、二鍋頭任憑眾人選擇,會盟第一天,各部頭領吃了一頓印象深刻的晚餐。


    翌日,會盟繼續,第二天,主要是改革舊製,封賞功臣。


    也先慷慨陳詞,直斥眼下氏族、奴隸與封建製度並存的兀魯斯結構不再適應生機勃發、蒸蒸日上的草原。


    接著,也先開始給大家闡釋盟旗製度,尤其是劃分牧場的好處。


    其實,關於這個,也先事先沒少與諸部私下溝通,大家也比較認可,畢竟大家本身牧區雖然沒有清晰邊界,卻有大致範圍。


    而劃分牧場之後,能很大程度上減少爭端,降低矛盾。


    更重要的是,這些部落頭人權力並不受到影響,仍然是世襲、仍然不影響自己壓榨牧民,吃香喝辣。至於叫劄薩克還是叫盟長旗長,無所雕謂。


    盟旗製度的問題隻有一個,那就是如何劃分牧區?


    畢竟人都願意占便宜,沒人想吃虧。


    劃分牧區,就是劃分利益範圍,肯定少不了一番扯皮。


    得益於朱祁鎮熬夜畫出來的高清地圖,也先很明智地采取了一種方法。


    即兩個部落有爭議,那就一個部落來劃,一個部落先選。


    大不了換個家。


    三個部落四個部落同理,反正劃分的那個部落要最後選。


    當然,在實踐層麵稍微複雜一些,但基本秉持這個原則,如此一來,矛盾不會集中到上麵,也就是也先身上。


    在事先基本商定的背景下,這些頭領們還是麵紅耳赤爭論了整整一天,直到傍晚,一百多人才達成了一致意見。


    瓦剌與韃靼共劃分10盟135旗,其中以大漠為界,漠南有49旗,漠北有86旗,以盟旗製行郡縣製之實。


    各旗旗主世襲罔替,但要對王庭承擔賦稅及軍事義務,倘若違反義務,其他旗需聽從王庭命令出兵征討……


    總體而言,和以前差不多,隻是把不固定的牧區固定了,把隻是口頭約定的義務成文化、製度化了。


    隨後,也先給各旗旗主頒布印信與委任狀,委任狀抬頭寫明“大明蒙古地方”……


    劃分好各自範圍後,也先公布王庭中樞機構改製,按中原分為一至九品,設高官厚祿但沒實權的三公九卿,設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沒錯,也先直接把唐朝那一套抄來了。和朱祁鎮商談之後,也先比較了一下大明當今的體製,與曆史上曆朝曆代的製度優劣。


    順著曆史脈絡,也先最終決定用三省六部製,機構多一點沒關係,官名多了正好封賞。


    也先給自己留了個丞相,卻仍以淮王太師名義掌控全局,中書令留給了伯顏帖木兒,門下省隻保留了一個侍中,給了阿剌知院,尚書令給了賽罕王。


    接下來,也先為在土木堡之戰、進攻大都及征討野人戰役中,立下戰功的將領們封賞,為眾位將領加官進爵,賞賜金銀、絲綢等各種財物,這些新貴填充了新體製下的大多數位置。


    由於掌控榷場及在京師開設店鋪,也先很是膨脹。也先本就是豪邁之人,再加上手頭寬裕,,拉攏起下屬來毫不吝嗇,大把大把的的金銀賞賜下去,還有絲綢、布帛、瓷器、酒器等各種草原稀缺的中原貨物。


    得到封賞的部下,愈發為他們尊敬的太師淮王感恩戴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島小螃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島小螃蟹並收藏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