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繈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那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迴來,母親。
……
這是七子之歌 ,這是讓每一個國人都能流淚的、深情的唿喚……
中華民族的文化在中原、中華民族的文化在南方,即便是這深情的《七子之歌》都不包括內興安嶺。
中原、南方的文化人 對中原、南方的每一寸土地都心心念念,卻無視北方的萬裏錦繡山河。
內興安嶺現在叫錫霍特山脈,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外興安嶺,幾個興安嶺山脈中,最美麗、最富饒的興安嶺就是內興安嶺。
內興安嶺是中華民族近代失去的所有土地中,最美麗、最富饒的一塊。
然而不要說國人,就是中華文化都幾乎忘卻了內興安嶺。
內興安嶺原本是中華民族最長的海岸山脈,北起黑龍江入海口,南到海參崴 全長1200公裏。
北方最優美的森林在哪裏,就在烏蘇裏江東岸的內興安嶺。
而烏蘇裏江做了中華民族一千年的內河之後,在1860年,變成了界河。
1860年烏蘇裏江變成界河的時候,中華民族擁有著近代數量最龐大的軍隊,這些最龐大的軍隊在拋頭顱灑熱血,熱情洋溢、陰險歹毒的廝殺,曾國藩、左宗棠、陳玉成、李秀成……他們在長江兩岸殺的是人頭滾滾,江水變色,數百萬身體強壯的男人血灑疆場,然而沒有一個中國軍人去保衛內興安嶺。
曾國藩、左宗棠、陳玉成、李秀成……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在乎內興安嶺,同一個時代,有一千萬戰士死於內戰,而沒有一個死於保衛內興安嶺,這哪是一個民族的悲哀,這是一個民族的笑話。
那些藝術家可有靈魂,怎麽可以、怎麽可以把《烏蘇裏船歌》《烏蘇裏江歌》……唱的那麽嘹亮,那明明就是一條屈辱而憂傷的河。
李愛民與孔輝都是原阿什哈達的軍戶百戶 ,他們兩個人各率一百戰兵在伯力登陸的。
告別了譚嗣同、告別了馬加丹開拓團,李愛民、孔輝帶領著200戰兵,大車拉著物資,這兩百戰兵是1628年秋天,北明最精銳的部隊。
伯力在烏蘇裏江東岸的衝擊平原上,李愛民、孔輝來到伯力,放眼四望,到處是荒廢的村莊、荒廢的田園……
與北方別的地方完全不一樣,這裏並不是森林、這裏也不是草原,這裏是阡陌縱橫的田野。
翻開曆史,1860年俄羅斯通過《北京條約》侵占烏蘇裏江東岸,但是在1859年以前,俄羅斯人已經在伯力地區形成了28個村莊,俄羅斯人口2000多人,沙皇村、親王村、伯爵村,……為什麽俄羅斯人最早非法的在這裏定居,因為這裏耕種的土地是現成的,中華民族千年以來就在這裏披荊斬棘,開墾出無數的良田。
伯力是滿語,翻譯成漢語就是豌豆。
伯力就是種植豌豆的村莊。
豌豆也叫青豆、也叫荷蘭豆,就是你吃揚州炒飯裏麵的那個綠色豆子。
綠色豆子是豌豆可食用最佳的狀態,而豌豆成熟後是黃色的豆子,豌豆黃就是用成熟豌豆加工出來的。
豌豆是最適合寒冷地區的農作物,豌豆的開花溫度最低可以在8度,在12度左右生長旺盛,在20攝氏度以上生長緩慢,26攝氏度以上就停止生長。豌豆有65天無霜期就能成熟,如果因紐特人不能喜歡打魚,他們都可以種植豌豆。先民在伯力種植豌豆是一個多麽聰明的選擇。
幾百年以來,中華民族的先民,在伯力砍伐原始森林、清除狂野的雜草,一點一點的開墾出良田,中原的稻粟不能種,那些中原的作物根本不適應這裏的低溫,先民就在這裏種豌豆。
有農田就有農夫、有農夫就可以壓榨,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故事,那麽告訴你先有農夫、後有官府。
唐代——安東都護府管理伯力
遼代——黑水五國節度使管理伯力。
明代——努爾幹都司管理伯力。
清代——博和哩將軍府管理伯力。
現代——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管理伯力。
未來——不知道未來誰管理伯力,如果中華民族還剩三分血氣,那麽就應該管理這裏。
李愛民、孔輝一行繼續前行,在接近森林的邊緣地區,看到了嫋嫋炊煙。
向那些破敗的村莊走過去,村莊裏跑出了衣衫襤褸的人,這些人唿叫著,拿著木棒、拿著榆木弓箭,驚慌失措的看著李愛民、孔輝的戰兵。
戰兵整齊的方陣、耀眼的盔甲,對村民形成極大的壓力,他們並不敢射出一箭。
李愛民讓索倫戰士去與對方溝通,一個索倫戰士就走上前去跟這些衣衫襤褸的人講話,連同手勢可以不是很困難的人溝通……
表明了沒有敵意之後,漸漸的搞清楚這些人的驚恐。
戰兵在村莊的外麵安營,一頂頂牛皮帳篷支起來,一口口大鍋架起來,點火燉魚、燉肉後,村莊的長老顫抖著來到李愛民、孔輝麵前,驚恐的詢問這些戰兵來幹什麽?
有索倫戰士做翻譯,李愛民問為什麽這麽多荒蕪的村莊與耕地。
老者憂傷的迴答。
十年以前,努爾哈赤來到伯力,掠奪走所有的財物、馬匹、牛羊、青壯人口,隻留下一些老弱病殘,從此一些村莊的人就慢慢的死絕了,剩下的人合並成幾個村莊的,勉強依靠種豌豆、捕魚活命。
十年了,依靠漏網的幾匹馬、幾頭牛、幾隻羊……貧困的村子終於有了一點起色,沒有工匠就沒有了工具,依靠木耒和蚌鋤種植豌豆已經勉強糊口。
戰兵裏的蒙古戰士出來也做翻譯,老者使用的語言應該是蒙古語與索倫語的結合,基本是蒙古戰士聽不懂的,索倫戰士一定能聽懂,而索倫戰士聽不懂的蒙古戰士一定能聽懂。
看著兩個戰士能夠聽懂自己的語言 ,兩個戰士能說自己的語言,老者認為這兩個戰士應該是自己的族人,老頭就大膽的對李愛民說。
最近一年,從森林裏出來一個女真部落,搶奪村莊裏的女人、牲畜、糧食,最近又來了一次,要每個村莊交給女真人三個年輕的女人,3匹馬,二十隻羊,五頭大豬……正為了這個事發愁呢。
李愛民問老者,女真部落有多少人,老者迴答有幾百人的樣子,從南方的森林裏來的。
幾百人女真人部落,李愛民還是不在乎的,就告訴老者。
我們是北明的軍隊 來此為了修築城池,我們要在這裏修築一個很大的城。你和你村莊裏的人,你們族所有村莊裏的人都可以來此幫助修建城郭,我們提供食物、保衛你們的安全,你們也不用給女真人部落進獻女人、牲畜,如果女真人部落來了,我們負責消滅他們。
兩個戰士翻譯給李愛民聽,老者聽吧非常激動,就問。
你們真的能保護我們的安全嗎?那些女真部落的戰士非常兇殘,幾個反抗的村莊都被殺了很多人。
李愛民讓老者看看自己的青銅盔甲,又讓老者看看自己的青銅長矛與短矛,對老者說,我有這些盔甲、武器,女真部落的人有嗎?
老者迴答,女真部落的人有武器,沒有盔甲,應該打不過你們。
留下老者吃飯,老者扭捏著還是留了下來,一碗熱乎乎的醃豬肉,老者長歎一聲。
豬也是有的,現在不敢自己吃,隻能給那些女真部落。十年以前,女真汗沒有來搶劫之前,過年、過節也能夠吃一碗熱乎乎的豬肉湯。女真汗來了,什麽都搶走了。
老者叫哈拉,村子叫達唿村,有三百四十人 ,是原來十幾個村莊殘餘的老弱合並起來的 ,種植幾百畝豌豆、胡蔴、小麥和一些蔬菜。
原來是有金屬工具的,後來工匠沒了,金屬工具也沒有了。
老者給李愛民看了他們的金屬工具,一把小刀,是白色的不夠鋒利,隻能切割蔬菜,不能切割木頭,強度不行,沒有鏽蝕,比鋼刀、青銅刀都要輕……不知道是什麽材料。
在伯力還有十幾個這樣的村莊。
李愛民在伯力地區找一個山崗,山崗距離黑龍江、烏蘇裏江都不遠,就以山崗為中心開始規劃亦赤哈城。
達唿村的村民三、三兩、兩的走出來觀看,士兵們拿著青銅工具開始規劃亦赤哈城的城牆、街道……
孔輝帶士兵拿出鹿皮舟開始在烏蘇裏江用麻油魚網捕魚。
如果17世紀的鬆花江漁業資源是豐富的,那麽17世紀的烏蘇裏江的漁業資源豐富到泛濫。一網下去,有一千多斤的大魚,這些大魚個頭都在半米以上,達唿村矮小、瘦弱、怯懦的村民看到這些魚,年齡大的又開始迴憶那舊日的時光。
青銅大鍋架起來、青銅燒烤架支起來,讓達唿村人亮瞎眼的是戰士們毫不吝惜的使用的白鹽,那可是鹽啊,那可是鹽啊,怎麽可以這樣浪費。
翻越內興安嶺就是海洋,伯力地區距離海洋也就一百公裏,然而沒有鐵鍋的部族,要翻越內興安嶺,用陶盆去海邊煮鹽,要經曆虎視眈眈,真正的虎視眈眈,即便到了後世,錫霍特山脈也是野生東北虎最多的地區。
邀請達唿村民一起吃魚,村民喝著鹹鹹的魚湯、吃著撒滿鹽粒的烤魚,那些黑黢黢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們迴家裏拿出了豌豆飯給李愛民、孔輝和戰士們吃,李愛民一邊吃一邊想,這東西隻適合喂戰馬。
幾天過後,戰士們與達唿村的村民相處融洽,就要去森林裏砍樹,哈拉老頭告訴不能去,有老虎。
索倫戰士們一聽有老虎,就興奮了,就問有野豬沒有?有。有鹿沒有?有。
太好了,終於可以不吃魚了……
老頭的兒子莫庫帶領數十個戰士出發,到森林裏就是索倫戰士的世界,索倫戰士世世代代生活在森林裏,森林就是他們的家,索倫人如同了解自己的家一樣了解森林。
索倫戰士走在森林裏 ,這裏看看、那裏嗅嗅,登高遠望、分辨一下動物的糞便、大樹上動物的劃痕、灌木叢上幾根動物的毛發……很快,索倫戰士就知道老虎在哪裏、黑熊在哪裏、野豬在哪裏……
傍晚歸來 ,老虎、野豬、黑熊、馬鹿……小山一樣的一堆獵物。
亦赤哈城規劃著的荒野裏,燃起熊熊篝火,在篝火旁,索倫戰士鯰魚張用一把青銅匕首分解那些熊虎。
哈拉、莫庫也帶領著村裏的人來幫忙,昨天一起喝肉湯、一起烤魚,連那麽珍貴的白鹽都給村民們用,這讓他們的恐懼消除不少。今天看見這些戰士打了這麽多獵物,連老虎都給打死了,這些人太英勇了,恐懼中多出了許多欽佩。
莫哩就是來幫忙的女孩,莫哩在鯰魚張的身邊打下手,接過鯰魚張割下來的一塊、一塊肉,鯰魚張把肉遞給莫哩,總是微微一笑。
鯰魚張也是一個少年,按現代人的標準就是一個高中生,而北方古人的標準則是成年人,古代索倫人沒有後世那些彎彎繞、那些詭計多端,古代索倫人的情感都寫在臉上,索倫人講的每一句話都來自真實的心靈。
莫哩就問鯰魚張是從哪裏來的,這一問鯰魚張就情緒上湧,告訴莫哩,我們村原來比你們村還小,女真人來了我們也嚇的往森林裏跑,後來我們的神來了,我們的神叫莫日根,神給我們村帶來一切,青銅刀是神給的,鹽更多的是,神水能讓病人好起來……
神告訴我們,這大江兩岸都是北明的,我們村原來叫索倫張,現在叫白楊木鎮,原來就一百多人,現在可大了,有幾千人呢。
莫哩告訴鯰魚張,女真人部落要她,女真人部落要很多東西,不給就殺人,女真人部落可壞了……
少男是一定要在少女麵前勇敢的。
鯰魚張安慰莫哩,不用害怕女真人部落,來了我們就用莫日根的雷電炸死他們,莫日根帶領我們打了兩次仗,一次我們280人打1000人,一次我們300人打3000人,我們都用莫日根的雷電把他們炸死了。
我們有莫日根,什麽都不用害怕。
我離開你的繈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那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迴來,母親。
……
這是七子之歌 ,這是讓每一個國人都能流淚的、深情的唿喚……
中華民族的文化在中原、中華民族的文化在南方,即便是這深情的《七子之歌》都不包括內興安嶺。
中原、南方的文化人 對中原、南方的每一寸土地都心心念念,卻無視北方的萬裏錦繡山河。
內興安嶺現在叫錫霍特山脈,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外興安嶺,幾個興安嶺山脈中,最美麗、最富饒的興安嶺就是內興安嶺。
內興安嶺是中華民族近代失去的所有土地中,最美麗、最富饒的一塊。
然而不要說國人,就是中華文化都幾乎忘卻了內興安嶺。
內興安嶺原本是中華民族最長的海岸山脈,北起黑龍江入海口,南到海參崴 全長1200公裏。
北方最優美的森林在哪裏,就在烏蘇裏江東岸的內興安嶺。
而烏蘇裏江做了中華民族一千年的內河之後,在1860年,變成了界河。
1860年烏蘇裏江變成界河的時候,中華民族擁有著近代數量最龐大的軍隊,這些最龐大的軍隊在拋頭顱灑熱血,熱情洋溢、陰險歹毒的廝殺,曾國藩、左宗棠、陳玉成、李秀成……他們在長江兩岸殺的是人頭滾滾,江水變色,數百萬身體強壯的男人血灑疆場,然而沒有一個中國軍人去保衛內興安嶺。
曾國藩、左宗棠、陳玉成、李秀成……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在乎內興安嶺,同一個時代,有一千萬戰士死於內戰,而沒有一個死於保衛內興安嶺,這哪是一個民族的悲哀,這是一個民族的笑話。
那些藝術家可有靈魂,怎麽可以、怎麽可以把《烏蘇裏船歌》《烏蘇裏江歌》……唱的那麽嘹亮,那明明就是一條屈辱而憂傷的河。
李愛民與孔輝都是原阿什哈達的軍戶百戶 ,他們兩個人各率一百戰兵在伯力登陸的。
告別了譚嗣同、告別了馬加丹開拓團,李愛民、孔輝帶領著200戰兵,大車拉著物資,這兩百戰兵是1628年秋天,北明最精銳的部隊。
伯力在烏蘇裏江東岸的衝擊平原上,李愛民、孔輝來到伯力,放眼四望,到處是荒廢的村莊、荒廢的田園……
與北方別的地方完全不一樣,這裏並不是森林、這裏也不是草原,這裏是阡陌縱橫的田野。
翻開曆史,1860年俄羅斯通過《北京條約》侵占烏蘇裏江東岸,但是在1859年以前,俄羅斯人已經在伯力地區形成了28個村莊,俄羅斯人口2000多人,沙皇村、親王村、伯爵村,……為什麽俄羅斯人最早非法的在這裏定居,因為這裏耕種的土地是現成的,中華民族千年以來就在這裏披荊斬棘,開墾出無數的良田。
伯力是滿語,翻譯成漢語就是豌豆。
伯力就是種植豌豆的村莊。
豌豆也叫青豆、也叫荷蘭豆,就是你吃揚州炒飯裏麵的那個綠色豆子。
綠色豆子是豌豆可食用最佳的狀態,而豌豆成熟後是黃色的豆子,豌豆黃就是用成熟豌豆加工出來的。
豌豆是最適合寒冷地區的農作物,豌豆的開花溫度最低可以在8度,在12度左右生長旺盛,在20攝氏度以上生長緩慢,26攝氏度以上就停止生長。豌豆有65天無霜期就能成熟,如果因紐特人不能喜歡打魚,他們都可以種植豌豆。先民在伯力種植豌豆是一個多麽聰明的選擇。
幾百年以來,中華民族的先民,在伯力砍伐原始森林、清除狂野的雜草,一點一點的開墾出良田,中原的稻粟不能種,那些中原的作物根本不適應這裏的低溫,先民就在這裏種豌豆。
有農田就有農夫、有農夫就可以壓榨,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故事,那麽告訴你先有農夫、後有官府。
唐代——安東都護府管理伯力
遼代——黑水五國節度使管理伯力。
明代——努爾幹都司管理伯力。
清代——博和哩將軍府管理伯力。
現代——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管理伯力。
未來——不知道未來誰管理伯力,如果中華民族還剩三分血氣,那麽就應該管理這裏。
李愛民、孔輝一行繼續前行,在接近森林的邊緣地區,看到了嫋嫋炊煙。
向那些破敗的村莊走過去,村莊裏跑出了衣衫襤褸的人,這些人唿叫著,拿著木棒、拿著榆木弓箭,驚慌失措的看著李愛民、孔輝的戰兵。
戰兵整齊的方陣、耀眼的盔甲,對村民形成極大的壓力,他們並不敢射出一箭。
李愛民讓索倫戰士去與對方溝通,一個索倫戰士就走上前去跟這些衣衫襤褸的人講話,連同手勢可以不是很困難的人溝通……
表明了沒有敵意之後,漸漸的搞清楚這些人的驚恐。
戰兵在村莊的外麵安營,一頂頂牛皮帳篷支起來,一口口大鍋架起來,點火燉魚、燉肉後,村莊的長老顫抖著來到李愛民、孔輝麵前,驚恐的詢問這些戰兵來幹什麽?
有索倫戰士做翻譯,李愛民問為什麽這麽多荒蕪的村莊與耕地。
老者憂傷的迴答。
十年以前,努爾哈赤來到伯力,掠奪走所有的財物、馬匹、牛羊、青壯人口,隻留下一些老弱病殘,從此一些村莊的人就慢慢的死絕了,剩下的人合並成幾個村莊的,勉強依靠種豌豆、捕魚活命。
十年了,依靠漏網的幾匹馬、幾頭牛、幾隻羊……貧困的村子終於有了一點起色,沒有工匠就沒有了工具,依靠木耒和蚌鋤種植豌豆已經勉強糊口。
戰兵裏的蒙古戰士出來也做翻譯,老者使用的語言應該是蒙古語與索倫語的結合,基本是蒙古戰士聽不懂的,索倫戰士一定能聽懂,而索倫戰士聽不懂的蒙古戰士一定能聽懂。
看著兩個戰士能夠聽懂自己的語言 ,兩個戰士能說自己的語言,老者認為這兩個戰士應該是自己的族人,老頭就大膽的對李愛民說。
最近一年,從森林裏出來一個女真部落,搶奪村莊裏的女人、牲畜、糧食,最近又來了一次,要每個村莊交給女真人三個年輕的女人,3匹馬,二十隻羊,五頭大豬……正為了這個事發愁呢。
李愛民問老者,女真部落有多少人,老者迴答有幾百人的樣子,從南方的森林裏來的。
幾百人女真人部落,李愛民還是不在乎的,就告訴老者。
我們是北明的軍隊 來此為了修築城池,我們要在這裏修築一個很大的城。你和你村莊裏的人,你們族所有村莊裏的人都可以來此幫助修建城郭,我們提供食物、保衛你們的安全,你們也不用給女真人部落進獻女人、牲畜,如果女真人部落來了,我們負責消滅他們。
兩個戰士翻譯給李愛民聽,老者聽吧非常激動,就問。
你們真的能保護我們的安全嗎?那些女真部落的戰士非常兇殘,幾個反抗的村莊都被殺了很多人。
李愛民讓老者看看自己的青銅盔甲,又讓老者看看自己的青銅長矛與短矛,對老者說,我有這些盔甲、武器,女真部落的人有嗎?
老者迴答,女真部落的人有武器,沒有盔甲,應該打不過你們。
留下老者吃飯,老者扭捏著還是留了下來,一碗熱乎乎的醃豬肉,老者長歎一聲。
豬也是有的,現在不敢自己吃,隻能給那些女真部落。十年以前,女真汗沒有來搶劫之前,過年、過節也能夠吃一碗熱乎乎的豬肉湯。女真汗來了,什麽都搶走了。
老者叫哈拉,村子叫達唿村,有三百四十人 ,是原來十幾個村莊殘餘的老弱合並起來的 ,種植幾百畝豌豆、胡蔴、小麥和一些蔬菜。
原來是有金屬工具的,後來工匠沒了,金屬工具也沒有了。
老者給李愛民看了他們的金屬工具,一把小刀,是白色的不夠鋒利,隻能切割蔬菜,不能切割木頭,強度不行,沒有鏽蝕,比鋼刀、青銅刀都要輕……不知道是什麽材料。
在伯力還有十幾個這樣的村莊。
李愛民在伯力地區找一個山崗,山崗距離黑龍江、烏蘇裏江都不遠,就以山崗為中心開始規劃亦赤哈城。
達唿村的村民三、三兩、兩的走出來觀看,士兵們拿著青銅工具開始規劃亦赤哈城的城牆、街道……
孔輝帶士兵拿出鹿皮舟開始在烏蘇裏江用麻油魚網捕魚。
如果17世紀的鬆花江漁業資源是豐富的,那麽17世紀的烏蘇裏江的漁業資源豐富到泛濫。一網下去,有一千多斤的大魚,這些大魚個頭都在半米以上,達唿村矮小、瘦弱、怯懦的村民看到這些魚,年齡大的又開始迴憶那舊日的時光。
青銅大鍋架起來、青銅燒烤架支起來,讓達唿村人亮瞎眼的是戰士們毫不吝惜的使用的白鹽,那可是鹽啊,那可是鹽啊,怎麽可以這樣浪費。
翻越內興安嶺就是海洋,伯力地區距離海洋也就一百公裏,然而沒有鐵鍋的部族,要翻越內興安嶺,用陶盆去海邊煮鹽,要經曆虎視眈眈,真正的虎視眈眈,即便到了後世,錫霍特山脈也是野生東北虎最多的地區。
邀請達唿村民一起吃魚,村民喝著鹹鹹的魚湯、吃著撒滿鹽粒的烤魚,那些黑黢黢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們迴家裏拿出了豌豆飯給李愛民、孔輝和戰士們吃,李愛民一邊吃一邊想,這東西隻適合喂戰馬。
幾天過後,戰士們與達唿村的村民相處融洽,就要去森林裏砍樹,哈拉老頭告訴不能去,有老虎。
索倫戰士們一聽有老虎,就興奮了,就問有野豬沒有?有。有鹿沒有?有。
太好了,終於可以不吃魚了……
老頭的兒子莫庫帶領數十個戰士出發,到森林裏就是索倫戰士的世界,索倫戰士世世代代生活在森林裏,森林就是他們的家,索倫人如同了解自己的家一樣了解森林。
索倫戰士走在森林裏 ,這裏看看、那裏嗅嗅,登高遠望、分辨一下動物的糞便、大樹上動物的劃痕、灌木叢上幾根動物的毛發……很快,索倫戰士就知道老虎在哪裏、黑熊在哪裏、野豬在哪裏……
傍晚歸來 ,老虎、野豬、黑熊、馬鹿……小山一樣的一堆獵物。
亦赤哈城規劃著的荒野裏,燃起熊熊篝火,在篝火旁,索倫戰士鯰魚張用一把青銅匕首分解那些熊虎。
哈拉、莫庫也帶領著村裏的人來幫忙,昨天一起喝肉湯、一起烤魚,連那麽珍貴的白鹽都給村民們用,這讓他們的恐懼消除不少。今天看見這些戰士打了這麽多獵物,連老虎都給打死了,這些人太英勇了,恐懼中多出了許多欽佩。
莫哩就是來幫忙的女孩,莫哩在鯰魚張的身邊打下手,接過鯰魚張割下來的一塊、一塊肉,鯰魚張把肉遞給莫哩,總是微微一笑。
鯰魚張也是一個少年,按現代人的標準就是一個高中生,而北方古人的標準則是成年人,古代索倫人沒有後世那些彎彎繞、那些詭計多端,古代索倫人的情感都寫在臉上,索倫人講的每一句話都來自真實的心靈。
莫哩就問鯰魚張是從哪裏來的,這一問鯰魚張就情緒上湧,告訴莫哩,我們村原來比你們村還小,女真人來了我們也嚇的往森林裏跑,後來我們的神來了,我們的神叫莫日根,神給我們村帶來一切,青銅刀是神給的,鹽更多的是,神水能讓病人好起來……
神告訴我們,這大江兩岸都是北明的,我們村原來叫索倫張,現在叫白楊木鎮,原來就一百多人,現在可大了,有幾千人呢。
莫哩告訴鯰魚張,女真人部落要她,女真人部落要很多東西,不給就殺人,女真人部落可壞了……
少男是一定要在少女麵前勇敢的。
鯰魚張安慰莫哩,不用害怕女真人部落,來了我們就用莫日根的雷電炸死他們,莫日根帶領我們打了兩次仗,一次我們280人打1000人,一次我們300人打3000人,我們都用莫日根的雷電把他們炸死了。
我們有莫日根,什麽都不用害怕。